推背图-预言中国复兴历史初探 2. 第四节 长城抗战与笫二期革命

作者 : zzshi

第1章正文

第2节第四节长城抗战与笫二期革命

历史还如此打开国共合作抗日的大门:蒋介石曾许诺“凡汪、胡两先生同意之事,我无不同意照办而国民党“五大”汪、胡虽当选为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但汪精卫被十九路军排长孙凤呜刺杀未死也到了法国休养;胡汉民“因与妻兄下棋,用脑过度、患脑溢血淬死”。真正独揽大权的蒋介石试图找**和谈了。1935年圣诞节前夕,他命陈立夫、张冲赴欧,准备与共产国际联系打通与**和谈之路;因日本特务侦得此情,蒋怕日军在中国准备尚缺时开战(广田三原则等都要求一致对俄),只得命陈回国;1936年1月22日,蒋介石亲自找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得知**驻莫斯科代表团确有谈判之意,他即令刚回国述职的驻苏武官邓文仪返苏与王明谈判。王明说两党中央都在国内,宜在国内谈判,并派潘汉年回国作谈判联系人;陈立夫又派曾养甫与呂振羽、周小舟谈判、、、、、、

蒋介石还请宋庆龄帮助,宋庆龄委托**地下党员董健吾赴陕北。2月6日,董与博古见面,、张闻天等都在前线指挥紅军东征;3月4日,毛、张和彭德怀同意董健吾即回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当天张子华到驻地向党中央报告与国民党蒋介石谈判的最新动态。8月10日潘汉年接王明的指示信,在南京见过陈立夫直接了解国民党的基本条件后,抵达**中央所在地保安。8月15日,共产国际书记处电示**中央书记处,批评**中央之前的“抗日反蒋”的方针,“尽管等人觉得蒋介石太霸道,还是答应谈判。因为这正是暗渡陈仓之计的良机、、、、、、因彭德怀即将率部发起宁夏战役,希望能在战役发起前谈判,以便对战役有所帮助,想让潘汉年直接接触国民党上层人物,以便早日惊动蔣介石。10月22日电告潘汉年,要潘直接去找陈立夫(见梅剑《国共秘事》)“10月27日,红军三大主力按计划集結,31日国民党军陆续攻向靖远、中卫等地,红军夺取宁夏的计划中止、、、、、、”(同上)11月10日潘、陈笫一次谈判,对方见宁夏战局形势改变,当然苛刻;潘汉年指出:这是在剿共立场上的收編条件,不是抗日合作的谈判条件,谈判破裂。♀11月12日,给潘回电:“甲、真电悉,张子华亦到。乙、南京对紅军究竟能容许至何限度。望询实电告。如果条件使紅军无法接受,恩来出去也无益。近日蒋先生猛力进攻不能不使紅军将领生疑。丙、据张子华说、曾养甫云:一、党公开活动;二、政府继续存在;三、参加国会;四、红军改名受蒋指挥,照国民革命军編制与待遇,但不变更紅军原有组织与领导。为一致对日、我们并不坚持过高要求,可照曾谈原则协定。你在南京谈判待命(见叶永烈《国共风云》)但此电尚未施行见效,形势又变毛计亦变……

10月31日是蒋介石四十九岁生日。按中国人做寿“做九不做十”,一些名流早就为蒋“购机祝寿”大肆炒作;10月29日蒋为避寿而至洛阳,宋美龄因是航空协会秘书长而未同行;12月4日蒋介石一行到西安。“12月10日,、周恩来致电张学良告之**与蔣介石谈判情况:‘陈立夫笫三次找潘汉年谈,红军保留三万,服从南京,要我方让步。我们复称根本不同意蒋氏对外妥协,对内苛求之政策,更根本拒絶其侮辱紅军之态度。红军仅可在抗日救亡之前提下承认改换抗日番号,划定抗日防地,服众抗日指挥,不能减少一兵一卒,并须扩充之。彼方如有诚意,须立即停战,并退出苏区以外,静待谈判結果。我们愿以战争求和平,绝对不作无原则让步(见《国共秘事》)

“张学良早在1936年7月1日前,就正式通过刘鼎向**中央提出加入中国**的要求、、、、、、”(见毕万闻《张学良口述解秘》)“张学良的士兵三千,顺凤转向紅军”(见罗斯.特里尔《全传》),“‘西安事变’前夕,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实现了西北大联合,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統一战线”(见《国共秘事》)、、、、、、张学良与蔣介石结拜弟兄、共建“四維”协会。当他觉得蒋有生命危险时,即当机立断:1936年12月11日下午,负责在临潼华清池警卫蒋介石安全的东北军卫队一营上校营长王玉瓒被前去探望蒋介石的张学良副司令叫回到张公馆的客厅里——据说张去见蔣遭“哭谏罔闻”以后。

“‘命令你去把蒋委员长请进来!要抓活的,不准打死!’

、、、、、、

“王玉瓒一夜之间,由蒋的一名安全保卫者变为捉蔣的一位先行官,得到张学良的五千元重赏,并被提升为团长(见胡工《一位捉蒋军官的欢乐》)

王玉瓒后来率团在冀中与日寇血战,在上海抗战中被升为旅长,去云南后当过伤兵教养院上校院长,最后参加卢汉起义,迎接解放、、、、、、

《一位捉蒋军官的欢乐》又说:王玉瓒在黑山公社园田3队务农时,还被口头宣布:由于历史问题,给戴上“监督生产”的帽子;在十年动乱中,“他笫一天进‘牛棚’,门牙就被踢掉!”、、、、、、粉碎“四人邦”后他才写上访信,“从他落户的派出所一直寄给当时曾陪同周副主席接见过他们的叶委员长、、、、、、

“一封用美浓纸复写的上诉信,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煦的春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转到辽宁、、、、、、向呂正操同志调查,等了三天、找了六次;向万毅同志调查,等了四天、找了七次;向刘澜涛同志调查,等了九天、找了十次、、、、、、他们从云南省公安厅起义人员统计表中,找到了王玉瓒的姓名、、、、、、才为王玉瓒挂了长达二十六年的悬案摘了下来为什么前者得奖、升官,后者这么难?

2002年9月6日“生活文摘报”《曾主张杀蒋》可能作答。该文说:“笫二天,在一个有三百名干部参加的会议上作报告,说1927年以来,蔣介石欠**人的血债高积如山,现在应当将蒋介石押到保安来,清算血债、、、、、、

“捉蔣的兴奋和审蒋的议论转瞬而过。12月14日,一份通过孙中山夫人宋庆龄之手转来的发自莫斯科的电报,令**领袖们目瞪口呆。

“在这份由斯大林亲自起草的电报中,阐述了三点意见:西安事件是由日本人、汪精卫和张学良共同炮制的阴谋;蒋介石是唯一有资格领导中国抗日的人选;中国**应力促事件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

“电文还警告,若**不为释蒋努力,苏共将不惜向全世界宣布与**断絶关系,以土匪相看。住在窑洞里的不住跺脚大骂:‘真是万思不得其解!’”

对照这个时候——“9.18事变”五年多了,“南山有雀北山罗”即都应验了——蒋介石主动找苏联帮助解决与**谈判,斯大林也強调:“蒋介石是唯一有资格领导中国抗日的人选,”要**为释蒋努力。前者为了合作对日,竟“见鹞自投罗”;后者变“寻找机会以武装方式干掉蒋介石”为领导抗日而发挥“罗”的作用,而不是“刀”要杀蒋了。历史按《推背图》演进也就成“西安事变”的起因和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开劈了笫二次国共合作的道路;国共合作是展开伟大民族革命战争的基础……以上一切是历史要中国做好全面抗战准备,才有“大海沉沉日已过”。

无独有偶。1937年2月26日,日陆军近卫笫1师千余人荷枪实弹分六路冲进东京首相府、警视厅及军政要人的官邸,打死内阁大臣斋藤实、藏相高桥、教育总监度边等多大员,制造“2.26政变”,日本开始军国主义化:这是“旭初升,人都哭”的结果。

5月,国民党军委会“国际问题研究所”得到情报:日军统制派筹划在8月将坂垣编入预备役,少壮派准备在此前于华北制造事端以保其地位。蒋介石两次派人去北平劝宋哲元离平未果,7月初蔣又命刘建群再作北平之行。刘秘密至平见宋,宋哲元先说:“建群兄,蒋先生要我去保定,不和日本人谈判,是不是已经准备和日本人决裂打仗?”

刘建群说:“蒋先生要你去保定,不单純的要和日本人决裂打仗,但也不是不打仗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好比打牌,现在日本人的牌好,蒋先生看是输牌,不着牌也是输,唯一的办法是来一个反烘、、、、、、这叫以战求和

“如果,日本人不管这些呢?”

“这时人事以尽,只好推翻桌子打架、不计输赢,不问生死了。中央的方针‘和平未至最后关头,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就是这意思、、、、、、蒋先生的苦心,你明白吗?”

宋哲元听了兴奋地说:“健群兄,你今天说的才是合乎人情的真话、、、、、、现在话己说明,你即回去对蒋先生说,宋哲元絶不会卖国。现在北平城內无兵,我在三天之内尽量和日本人敷衍,同时迅调三团兵、、、、、、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日本人恐怕不容我们延岩,战事也许不可避免。这样你马上离开北平。如果,幸而无事,三天后我必到保定。如果不幸,已发生战事,请你通知孙连仲部立即过河来援助我

当刘建群抵达孙连仲的司令部,卢沟桥事件发生了,但孙连仲还在卢山、、、、、、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推背图-预言中国复兴历史初探最新章节 | 推背图-预言中国复兴历史初探全文阅读 | 推背图-预言中国复兴历史初探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