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你一生梁祝 第二十二章 特殊外台戏(二)

作者 : 潇湘小琪琪

章节名:第二十二章特殊外台戏(二)

“你们看,这么搭配,怎么样?”程班主询问着无华的意见。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无华站在一旁,仔细地打量了这四个人,“可以,没有问题。”无华很满意。

“看好了,就快些准备吧。”程班主依旧愁眉不展。

无华点点头,“你们四个,跟我过来。”无华交代着,这四个人跟在她的身后。

“拿好,这是你们的唱词。”无华给这四个人,每人一打子唱词,“小山,梁山伯的,小英,祝英台,小威,四九,小文,银心。”无华在分配着角色,“明日中午之前,必须全部背会。”

这四个人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着急,不过既然是交代下来的任务,总归要认真完成,四个人点点头。

“你们这两天,就不要练功了,背词要紧。”无凤在一旁补充着。

这四个人,又认真的点头。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可能是本身任务就比较繁重,这四个人全都进入到十分紧张的状态,程班主发下话,这四个人这一个月,都可以不上台,所以,这两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这四个人一直抱着唱本,不停的背着。

背唱本,其实很困难,至少对于她们来说是这样,因为,她们都不识字,她们识字的渠道就只有背唱词,所以,认识的汉字十分有限,这无形中,就更增添了困难,而且,那个时候,她们又不会拼音,就只能根据字形,死记硬背,这个难度,无异于是在看天书。

这四个人,说是各背各的词,但是其他人的,其实也要背下来,不然,怎么知道,下一句怎么接,也就是说,这四个人,要把这一整本,全都背下来,一天半的时间,真算是挑战人类极限了。

“瞒过路上相识人。”小文说道。

“走过五里青松岭。”小英接到。

“来此已是草桥亭。”又是小文的词。

“银心,我们到亭内歇足一会。”小英继续接道。

“离故乡,别学上杭城,见前边一座古凉亭,叫声四九停一停。”小山接着小英的词。

“&8226;&8226;&8226;&8226;&8226;&8226;”三个人一愣,随后都看向小威,“该你了!”小山说道。

“啊?是吗?”小威一愣,“怎么就到我了呢,我怎么记得你还有一句呢?”小威说完,赶快把唱词拿过来,“哦,果然该我了。”

“你&8226;&8226;&8226;&8226;&8226;&8226;。”小山无语。

“哈哈。”小威哈哈一笑,就算把这事糊弄过去了。

“再忘词,中午不要吃饭了,把你的那一份都给我。”小山说道,本就是开玩笑,说说笑笑的,气氛也就没有那么紧张了。

“额&8226;&8226;&8226;&8226;&8226;&8226;。”小威又顿住了,“什么词来着?”

“午饭!”小山咆哮道。

“哦哦哦,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别急。”小威赶快说道,“相公何事?”

“两腿酸软,不如在此略坐片刻。”

“相公说得有理。”这下小威没有忘词,“相公,亭内有人。”

“哦,看他们也是行旅模样,说不定也是读书去的。”小山接到,“仁兄请了,小弟有礼。”

“&8226;&8226;&8226;&8226;&8226;&8226;”这一句本来是小英的词,想不到,小英也忘了,小山一脸无奈的看着小英。

“哈哈,哈哈,哈哈。”小威在一旁幸灾乐祸。

“你这&8226;&8226;&8226;&8226;&8226;&8226;。”小山很郁闷,气氛真是尴尬极了。

“午饭,都给你。”小英睁着水汪汪的眼睛看着小山。

小威在一旁,看小山一眼,又看小英一眼,再看小山一眼,再看小英一眼。

“你成拨浪鼓了。”小文终于忍不住了,在一旁搭腔道。

“小文,我觉得,咱们两个,好像有点多余。”小威又在故意逗小山。

“闭嘴!”小山回道。

小威撇了撇嘴,“哎呀,相公真是对不住呀。”说这话的时候,还故意拿着腔调。

小文听了之后一愣,“诶?还有这一句。”说完赶快把唱本拿来看,“没有呀。”小文还挺当真的问道。

头疼,真头疼,这群人,受不了了,小山这个时候,已经无奈到了极点,

“照这个速度下去,明日中午之前背会所有的词,真是没希望了,好绝望,人生的意义何在,啊。”小山独自在心中咆哮着。

“谁起的头?”小山问道。

“不知道。”小威回道。

“明明就是你!”小山继续说道。

“是吗?哈哈。”小威还是各种不在状态,“嗯。”

“你嗯什么,快从来一遍!”

“哦哦哦,别急别急,哈哈。”果然,只要小威在场,背词,就突然变得十分困难。

“相公,亭内有人。”

“哦,看他们也是行旅模样,说不定也是读书去的。”终于可以正经串词了,小山赶快抓紧时间,“仁兄请了,小弟有礼。”

“这厢还礼。”小英接到。

闹得累了,也就可以认认真真的背词了,刚才小威其实也是为了缓解一下气氛,才故意各种闹腾的,这样看来,大家也算是劳逸结合,这样,背起词来,才不会那样的枯燥,这么看来,小威和无英的想法,有的时候,还真是一模一样。

看着这四个人说说笑笑的,但是其实谁都没有放松过,她们的心理压力其实很大,她们都是上进的孩子,而且,既然已经接受了这个任务,她们也不容许,自己有半点闪失。

果真,规定的期限到了,四个人站成一圈,无华与无凤站在她们之中。

“开始吧。”无华说道,“开始唱段先忽略。”

“我有心不叫杭城去,又怕她病势转深沉,思前想后心不定。”无华先起头,她唱了祝公远的唱词。

“我小姐要读书,设下妙计,哪怕员外不答应。”小文回道,“员外,小姐不好了。”

接下来,就是将近三个小时的对词,从第一幕第一句,一直到最后一幕的最后一句,就这有这在场的六个人,基本上算是一字不差的,全部串了下来。

直至“梁兄啊!不能同生求同死。”这最后一句是小英的词,话音落下的那一刻,所有的人都长舒一口气。

就在此时,响起了掌声,在场的六个人,就好像从头至尾经历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故事,这期间有悲有喜,时而高亢,时而又有转机,三个小时,她们未曾挪过位置,一直站在那里,把这梁祝之间的故事,用说词的方式,演绎了一遍。

其他的人,根本就没有想到,她们竟然如此的厉害,从头至尾,从未看过一次唱本,就真的,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背下了所有的词,那掌声,真是发自肺腑的,是惊奇,是鼓励,是称赞,是敬佩。

她们真的做到了。

串词的过程中,大家好像都入戏了,谁都没有注意到其他的事情,没有觉得累,没有觉得口渴,更没有感觉到,此时她们已是满头大汗,汗水早就湿透了衣襟。

“做得好。”无凤在一旁鼓励着她们。

“你们可以休息了。”无华在一旁说道,“一会儿,就要学唱腔了。”无华把下一个计划交代给她们。

不到最后一刻,始终不能有一刻的松懈,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

去喝了点水,大家一刻都不得清闲,赶快又站到无凤无华面前,这一次,无凤无华就分开教了,小威小山跟着无华,小文小英跟着无凤。

之前背台词,还仅仅是第一步,之后,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这就好像是在完成功课,她们一个一个课程,逐个学习,直到最后的那一次登台,这也正应了那一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学唱腔,就不是简简单单一天的时间就能全部唱好的了,之前,小山和小英学过第三幕,所以,这一次,她们相对还是要轻松一些,而对于小威和小文来说,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不过,人,总要强迫自己一次,不然,就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少潜能。

学习完唱腔之后,就是身段,身段结束之后,就是真正的排练了,但是,总归一句话,在月底之前,她们真的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她们真的全都排好了。

到了张少华父亲大寿的前一天,上台的人终于确定下来,除了小山这四个,还有就是,祝公远,由无华负责,师母,无锦负责,其他的还有祝府的家仆,有小字辈的小生出演,后台合唱,就是这些无字辈剩下的负责。

万事俱备,就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当天晚上,张少华再次来到程家戏班。

“张少爷,您来了?”程班主过来迎接张少华。

“程班主,不知,你们准备的如何了?”张少华问道。

“一切都准备妥当了,随时等您的吩咐。”程班主回道。

“好,我就知道您不会让我失望的。”张少华终于露出了满意地笑容,“张禄!”张少华对着门外喊道。

门外跑进来一个人,“少爷。”是张家的家仆。

“把她们的东西都搬上车。”张少华交代着。

“是,少爷。”张禄赶快跑出去,又叫来几个下人。

“几位小哥,随我来吧。”川子在一旁说道。

张禄一路跟着川子,到了后台,戏服靴子,一样不能少,胭脂水粉,更是不能缺,还有一个大家伙,是个道具,就是一个轿子,统统都要搬走。

这一次,程家戏班,要在张家,上演一出特殊的外台戏,说是特殊,是因为,它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外台,说白了,这一次,更像是一次表演,换了个场地,程班主相信,这次的梁祝,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因为这不仅仅包含了一个故事,还包含了,程家戏班,两代人的心血。

本书由首发,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许你一生梁祝最新章节 | 许你一生梁祝全文阅读 | 许你一生梁祝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