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我其谁 第七十九章:选择的余地

作者 : 一页轻舟1957

在刘万金的介绍下,吴天与这位商人见了面。

那人倒也热情,先是两手恭恭敬敬递过一张名片,上面写着“大华贸易公司总经理朱以辉。”

吴天打量了他一下,那人四十多岁,瘦高个,长条脸,戴一副金丝边眼镜,一身西装革履,浑身上下收拾的挺利落。见面是在咖啡馆,一杯咖啡要二十元,吴天喝着感觉味道一般,非正中的泊来货。

朱以辉先是笑了笑,恭维着说:“吴先生好年青呀,年少有为,朱某敬佩,敬佩。”

吴天想,什么呀,你都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就年少有为,有什么为呀。虚头巴脑的。他不想纠缠,就开门见山:“我是来向朱先生请教的,朱先生的生意做的风起云涌,应该是我吴天佩服才是呀。”

朱以辉有点脸红,不过还是老奸巨滑,不动声色:“是吗?吴老板打算从事那方面的买卖呢?”

刘万金就说:“老朱,吴天是我的老战友,说话用不着拐弯抹角的,他也想下海做生意,对家电感兴趣,想借你的路子趟一条捷径,你就别卖关子了。”

朱以辉才坐正:“老刘你不早说,误会,误会,怎么说吧,眼下家电生意倒也红火,能干几年,冰箱彩电录音机现在正式进入老百姓家,一直是供不应求,一台彩电一倒手,利润很可观,但这东西本钱也大,高投入才有高产出,风险吗,也不小呀。”

“有什么风险?”吴天问。

“一是质量,日本的货要好一点,国产的不行,现在连小工厂都可以组装电视家电,你想一下,这质量能保证吗。”

“那日本货怎么样?”

“好,就是好,可是正当渠道你拿不来,要有批文,这批文可不是谁都可以弄到的,计划外的货不多,象好一点的东芝索尼就更是凤毛麟角,不好弄呀。”朱以辉说。

“也不见得吧。”刘万金在一边插嘴到:“正常手段弄不来的东西,不也有人大张旗鼓地在做吗,比如说你朱老板,上一次一倒手,挣了不少吧?”

“那里那里,小生意,摆不上台面的。”朱以辉忙笑着否认。

“老朱,我们是真心诚意来向你请教,你怎么不着调,不够朋友呀。”刘万金说。

朱以辉看着吴天,也不说话。

吴天说:“你是怕我没有钱,来套你的路子,是吧,你是门缝里看人,把我看扁了。”

朱以辉眼睛一亮:“吴老板看起来是胸有成竹,朱某到不恭了。”

吴天说:“胸有成竹谈不上,不过百八十台还是不在话下的。”

“吴老板真会说笑,百八十台,在海新市,除了大商场,一般的小老板是吃不下的。”朱以辉很有兴趣地说。

吴天微微一笑:“我想借朱总的地盘以小博大,利用朱总的天时地利人和借鸡下蛋,你看怎么样?”

朱以辉用手模着下巴,好半天也没吭声。

吴天看见他眼珠子在不停地转,在思索着,品味着,看起来自己亮出的底牌对他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如今做生意,如果没有钱供你支配,运用,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立志在商场争雄的人,不能不为自己筹措资金。筹不到,就有多少本钱,做多少生意,那样一来是稳当,但也将丢失许多机会。

吴天看他一个劲的琢磨,也不表态,就知道他现在是半信半疑,这是个不见兔子不撒的主,狡猾,但胆子不大,惯与小打小闹,干大的,他真的心里没底。

不过,他的商店地理位置不错,店面也不小,有一定的关系,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自己初来驾到,还真得借鸡下蛋,慢慢地搞起来。眼下是要迅速果断抓住机遇,马上出击,生意人面对的是与时局、政局紧密相连,且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具体市场。眼下的时局就是一个大好机会,过了这个村就没有哪个店了,能及时针对具体市场情况作出迅速反应,为自己开辟新的经营渠道,也等于为自己开辟了新的财源。

吴天说:“这么样,朱总,借你的地盘生财,也不能让你吃亏,我先投资30万,怎么样?”

朱以辉几乎要站起来了,30万可不是小数字,可以进几十台彩电了,上一次自己就是缺少资金,白白损失了十几万,眼见得钱进了别人的兜,气得他好几天吃不好睡不着。

朱以辉笑了,喜笑颜开,说:“两位,我们找个地方,今天我请客,怎么样?”

吴天说:“不用朱总破费,我来请,但我知道做生意要雷厉风行,时间就是金钱,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居不幽者志不广,形不悉者思不远。作为一个商人,应该有胆识有头脑,这一点,我倒真的要向朱总虚心请教呢。”

一席话说的朱以辉高兴万分:“好,好,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那么合作的事?”

“没问题,具体方案我们回头在定。

朱以辉的大华贸易公司坐落在繁华地区,一楼是店铺,二楼是公司办公室,店铺有一百多平方米,橱柜钢架摆满了各种电脑,另外还开设了手机专柜,堆的满满的,有两三个女孩子当营业人员。吴天认为他的店铺位置虽好,但装饰的很土,宣传力度也不够,门口放了一台音箱,播放的只是港台音乐,服务员也很懒散,并不懂得主动热情,见客人进来也不会主动打招呼,一副愿买愿卖的样子。

吴天不好说什么,跟着朱以辉上了楼,二楼有一百多平方米,是住宅,三室两厅,其中的大厅就当办公的地方,放了几张桌子与电脑,电话什么的,朱以辉的办公室占一间,财会占一间,剩下等一间当仓库,就把整个屋子分配完了。朱以辉不好意思:“吴总,现在地方紧张,也倒不出办公室让你办公,只好先委屈你在外面吧。”

吴天并不在意,他与朱以辉签了合作协议,双方把权力与义务责任说明白,形成文字,并作了公正。朱以辉在这方面精的很,点水不漏,复杂的手续是吴天碰到的第一件事,在协议书上签名时他感觉到有点象是过去的卖身契约,就这么把30万交出去了,打到了朱以辉的帐面上。

刘万金对他说:“排长,钱一旦打到他的帐面上,基本上不受你的控制了,老朱这个人心眼是小了点,但也与我是多年的朋友,从小看着一起长大的,我当兵后与他联系不多,回来他自己折腾起了公司,要说也算是个能人,但在商场模打滚爬,胆子越来越小。你的情况我大概和他讲了一下,他对你也很感兴趣,挺佩服,表示要好好合作,争取有新的突破,你就大胆干吧。”

吴天不那么认为,经商对自己来说毕竟是一件陌生的事情,要从头学起,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朱以辉毕竟在商场干了几年,有经验,懂经营,首先能架起这么一大摊子商店公司就已经不容易了,生意场上有一句话,叫做开门就得花钱,你想想,房租水电工商税务,员工工资,来往帐目,收支平衡,那样不得操心呢。

“为者常行,行者常至。”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名相的一句话,它告诉人们,实践是检验成功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也了解市场行情,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每战立于不败之地。而自己现在什么都不明白,只有老老实实当学生,生意场上没有捷径可走。

对于吴天的想法朱以辉很赞赏,对他刮目相看。

办公室人不多,一个女孩子又当前台接待又是业务人员,是个很普通的女孩,姓马,马桂风,人很老实,平时话不多,二十刚出头,见了吴天有点脸红,叫起吴总到挺顺口。

吴天说你别叫我吴总什么的,就叫吴先生,或吴大哥都行,吴总让人听着别扭。

姑娘笑了,也别说,她笑起来挺好看,嘴里的小虎牙挺招人喜爱。

下午,办公室来了一个女孩子,高挑个,梳着长发,黑色的连衣裙称托着她苗条丰美的身躯,走起路来一摇三摆,臀部夸张地扭动着,给人一种*的直觉。

朱以辉说:“来来,我介绍一下,这位是吴天,我的新的合作伙伴,她叫武爱珍,是财会,你们认识一下。”

武爱珍好象才看见吴天似的,转过脸微微一笑,吴天打量了她一眼,人长的是很漂亮,瓜子脸大眼睛,薄薄的嘴唇上涂抹了荧光口红,在灯光下一闪一闪的,她的眼睛很特殊,怎么说呢,吴天想起了一句形容词,狐媚,说是狐狸的眼睛能够迷人,能钻到你的心里去观察了解你,分析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对付你。

当然,这种目光只针对她感兴趣的男人。

武爱珍看吴天时先是很不在意,随后眼光渐渐亮了起来,伸出白净细腻的手,用很嗲的声音说:“您好吴总,我叫武爱珍,您就叫我小武就行了,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不要客气。”

说着目光就在他脸上扫了好几遍。

这个女人不简单,这是吴天的第一直觉。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舍我其谁最新章节 | 舍我其谁全文阅读 | 舍我其谁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