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 第十三章

作者 : 贾国建

徐远平讲完段子,大家又是捧月复大笑。鲁东华笑着说:“这个段子虽说是笑话,但其中蕴含了两个道理,很有警示作用。一是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们身为党员干部,要自觉自律,任何时候都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否则事情总会有败露的一天;二是我们身为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对党组织的绝对忠诚,要讲真话,实事求是。嗯,远平的讲得不错,算是过关了。”

吴林也不甘落后,紧接也说了一个段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晚上,老公去了酒吧,深夜未归,老婆遂发了个短信‘速回家交作业。’半天没反应,电话打过去被按掉了。正郁闷,一陌生号码发来信息‘作业我替你收了!’过了一会儿,老公的手机也收到了老婆发来的短信,‘既然你把家庭作业交给别人了,我也请了一个家教上门服务,代你交了作业!’”

大家一边讲段子一边互相敬酒,宴会气氛轻松愉快,大家尽兴而归。黄文涛知道,吴林已经盯上了自己,看来自己和他之间的矛盾和争斗是不可避免的了,与其被动挨打,倒不如主动出击,争取主动。但自己该如何采取措施呢,黄文涛心中一片迷茫。

欢送会开过以后,鲁东华就离开江州去了省城,先到省委组织部报到,然后去中央党校参加学习。鲁东华离开以后,市委工作由徐远平主持。徐远平多数时间都在市政府那边办公,市直机关的头头脑脑们如果有事情也是跑到市政府去向徐远平请示汇报,这几天来黄文涛办公室请示和汇报工作的人明显减少了,就连市委秘书长张兵也很少来黄文涛的办公室了。

黄文涛主动去找徐远平汇报了一次工作,徐远平办公室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有来请示工作的,有来汇报思想的。徐远平一边接听电话,批阅文件,一边嘴里“嗯嗯啊啊”的应付着黄文涛,并没有和黄文涛深入交谈的意思,黄文涛感觉自己受到了冷落,于是主动告辞。

徐远平对他说:“文涛同志,你看我这里一天到晚杂事也多,忙得脚打后脑勺,等有空了我找你好好谈谈。”黄文涛一连等了好几天,徐远平分别找市委的几个常委谈了话,却好像忘记了黄文涛的存在似的,再也没有找过他,彻底把他晾在了一边坐冷板凳。

江流县委书记吴天平忽然给黄文涛打来电话汇报工作,他说江流县公安局近期破获了一起毒品走私案,这是江流县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桩毒品走私案。县委县政府准备召开表彰大会,大张旗鼓宣传表彰有功人员,并希望以此为契机在江流全县掀起破大案要案,打黑追逃的高潮,彻底扭转社会治安日趋恶化的被动局面,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吴天平请求黄文涛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到江流县出席表彰大会,并称县里已邀请省市报社电视台的记者前往采访报道。

吴天平在电话中说道:“黄书记,如果您能亲自出席这次表彰大会,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我们江流县的关心和支持,将会极大的鼓舞士气人心,凝聚共识,激发斗志,更好的把我们江流县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推向高潮。”

黄文涛半开玩笑的说;“吴天平,你这说的叫什么话,难道我不出席你们的表彰大会就是不支持你们的工作了,你们就不搞治理整顿了!”

吴天平见黄文涛不肯给面子,就开始打感情牌了。“黄书记,您是我们江流县的老领导,您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回娘家了,县里的同志们都很想念您。同志们委托我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把您邀请过来,一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二来同志们在一起叙叙旧。我已经当着同志们的面拍胸脯保证了,我说黄书记一直都很支持江流的工作,一直都很关心挂念同志们,这次我吴天平就是头拱地也要把黄书记给你们请过来。黄书记您看我话都已经说满了,如果您不来的话我怎么下得来台,以后还怎么开展工作?!”

黄文涛口气软了下来说:“天平你少给我戴高帽子,你这一套我早就领教过了。现在市里工作由徐市长全面主持,我建议你们邀请徐市长去一下,效果会更好。”

吴天平说:“徐市长日理万机,工作繁忙,我们不敢麻烦他。黄书记您能来就最好了。您在我们江流县威信很高,同志们都对您有感情,大家听说您要来,群情振奋,高兴坏了。”

黄文涛知道吴天平可能早就邀请过徐远平了,也可能在他那儿碰了软钉子,转而来邀请自己,不过黄文涛见吴天平一个劲儿给自己戴高帽子还是很高兴,人都喜欢听好话,这样能满足某种虚荣心,这也是人的一种本能和天性吧。领导干部也是人,他们并不真的是特殊材料制成的。

黄文涛说:“这样吧天平,我和徐市长碰一下,看看他那边有没有什么安排,能否抽出时间来。徐市长全面主持市里的工作后,因为对市委这边工作不太熟悉,经常找我了解情况,讨论工作问题,这一段我确实也很忙,不一定真能抽出时间来。我尽量争取去吧。”说完挂了电话。

黄文涛本想亲自打电话给徐远平汇报一下情况,告诉他自己要去江流县参加表彰大会。他拿起话筒来犹豫了一下,又放下了。徐远平有意冷落自己,自己也不能表现得太殷勤了,这样反而会让他瞧不起自己。黄文涛给市委秘书长张兵打了一个招呼,让他有事打自己手机,又交待了几句工作上的事情。

张兵问:“黄书记,您大概要下去几天?”黄文涛说:“看情况吧,参加完江流县的表彰大会后,我顺便到下面去转一转,做一下调研工作。”

傍晚时分,黄文涛回家和丁兰打了招呼,告诉她自己要下去几天,然后带上秘书小陶,坐着司机小武驾驶的黑色奥迪轿车出发前往江流县。江流县城距离江州市区八十多公里路,驱车一个多小时就可抵达。江流县的表彰大会定在次日上午九点正式举行,黄文涛等人今晚赶到江流县住宿休息一晚,时间上比较充裕,明天不必起早床赶路了。

黄文涛乘坐的黑色奥迪轿车出了江州市区,上了高速公路,开始加速行驶,公路两边成行的树木,绿色的田野快速向车后闪过,远处是浓荫掩映,宁静祥和的村庄。

司机小武是武警部队的转业军人,正直勇敢,在武警部队里学得一身散打功夫,射击,驾车技术也很熟练,从部队转业以后通过熟人关系进了市委小车班工作,当时只是一个临时工。黄文涛见小武工作认真负责,性情沉稳,特地点名让他做了自己的专职司机,后来又帮他办理了转正手续。小武因此对黄文涛心存感激,尽心竭力的为他服务。

秘书小陶大学毕业后进入江州市委办公厅工作,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但却很有文采,写得一笔好字,一手好文章。小陶因为没有过硬的后台和靠山,在办公厅里一直不受重视,前途渺茫。有一次黄文涛要参加一个重要会议,需要一份讲话稿,要得很急,小陶接受任务后查资料翻文件,构思写作,熬了一个通宵把讲话稿写好。第二天上班后第一时间把讲话稿交到黄文涛手上。黄文涛匆匆浏览了一遍文稿,发现这篇讲稿既有文采,政策理论性也很强,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其水平不亚于办公厅头号笔杆子的大作,于是开始关注小陶。没过多久黄文涛就把小陶要到自己身边做秘书,接着又培养他入党,提升为副科级干部。小陶深感黄文涛的知遇之恩,对黄文涛是忠心不二。

黄文涛想当领导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很容易,无非是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出点子。君子动口不动手,多提一些原则性指导性的意见,让下面的人去捉模领会自己的意图。事情干好了是自己指导有方,功劳自然少不了自己的。事情干砸了责任在下面,只怪他们没有正确领会自己的指示精神,自己则是永远正确的;二是用干部。要善于培养选拔干部,你不培养别人也会提拔。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领导干部不能没有群众基础,自己培养提拔的干部就是自己的群众基础。对干部不要吹毛求疵,求全责备,谁不是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成长成熟起来的!

黄文涛在江流县工作时县委书记姓严,严书记人如其名,对待下属要求十分严格,他总是认为本县干部不太成熟,条件不够,许多重要工作岗位都是空降外派来的干部,本地干部受到压制,怨声载道。后来全县开党代会,严书记在选举中得票率很低,组织上认为严书记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过于浮躁,月兑离群众,缺少群众基础,不能服众,提前让他退居二线。再后来严书记退休了,过年过节时鬼都没有上门的,冷冷清清,他的儿女在单位里受到排挤压制,回家后也是把怨气撒在父亲身上。严书记一天到晚郁郁寡欢,抑郁成疾,退休没几年就去世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市委书记最新章节 | 市委书记全文阅读 | 市委书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