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 第四章(二)

作者 : 贾国建

潘文军和丁兰是老乡,他们两人的老家在江流县内相邻的两个村子,如果细论起来两人还真是拐了七八道弯的远房亲戚。丁兰是农家女出身,从小养成了勤劳善良的品性,来到潘家当保姆以后,除了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把所有家务活全包了以外,还细心照顾小潘阳,特别有耐心,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小潘阳和丁兰之间的感情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亲生母亲。潘文军大学毕业以后参加工作,一路顺风顺水,虽说现在身居副县长高位,但却并没有忘本,每每顾念自己和丁兰之间的乡亲之谊,又见丁兰尽心竭力的为自己的家庭服务,就认丁兰为妹妹,让自己儿子称丁兰为姑姑。

江流中学校领导原本对黄文涛并不十分重视,后来见黄文涛和副县长潘文军的表妹丁兰谈起了恋爱,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于是开始把黄文涛当做重点培养对象,让黄文涛入了党,又当上了先进工作者,还公费派遣黄文涛参加江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委培进修,黄文涛顺利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之后和丁兰喜结连理。

黄文涛和丁兰结婚时,江流中学全体教职员工都来贺喜,副县长潘文军亲自来参加婚礼,并送了一份厚礼。县教育局长临时中断工作行程赶来参加婚礼。副县长亲自参加一个中学老师的婚礼,这在江流县是十分罕见的,县市两级宣传机构还把这件事当做政府领导关心教育事业,尊师重教的典型事例加以报道宣传,引起了一场小小的轰动。黄文涛也成了新闻人物。

黄文涛和丁兰两口子都是本性淳朴,知恩图报的人,一直对潘文军存有感恩之心。丁兰结婚以后仍然留在潘家做保姆,尽心竭力替潘家操持家务,照顾潘阳,黄文涛也经常去潘家帮着干一些杂活力气活,逢年过节总要买一些礼物去登门拜访,大家凑在一起吃顿饭,两家人真的就像是亲戚一样往来密切。黄文涛在公开场合恭恭敬敬的称潘文军为潘县长,私下里聚会时则亲热的叫潘文军为文军哥。

黄文涛和丁兰结婚以后,很快被借调到江流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从此踏上了从政之路。黄文涛意识到这将会是自己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因此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努力工作,尊重领导,团结同事,表现出色,获得上上下下一致好评,再加上潘文军见黄文涛确是一个可造之才,又知好歹重情义,也就悉心培养他,努力为他创造进步的机会。黄文涛仕途顺畅,步步高升,借调到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一年后即转正,因为有大学学历,工作表现好,又是党员,逐步被提拔任命为江流县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为自己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丁兰婚后两年多时间里,一边在潘家做保姆,一边坚持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自学,两年后顺利拿到了自修大专文凭,其时潘阳已经逐年长大,上了小学,也不再需要有专人在家看护了,潘文军就找机会把丁兰安排到县文化馆做了一名临时工,后来又给她转了正。

黄文涛当了江流县委政研室主任后,潘文军调离了江流县,升迁到外地做官去了,但此时黄文涛已经在江流官场站稳了脚跟,日益成熟起来。黄文涛凭着自己的努力奋斗,一步步升迁到江州市委副书记的位置上,丁兰也跟着丈夫调到江州市工作,进了市档案局,行政级别明确为正科级。在江州官场,没有任何人知道丁兰是保姆出身,两口子也从不对外人提起这段往事。

丁兰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说:“唉,刘梦娜自己是银行副行长,丈夫是常务副市长,表面上看起来风光体面,可是婚姻生活却如此不幸。吴林太不像话了,怎么可以这样做呢。这不是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吗!好好的一个家庭眼看着就要破裂了。”

黄文涛说:“不是我缺乏同情心,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吴林在外面乱搞男女关系当然有错,可是形成今天这样一个局面刘梦娜就没有责任吗?她太强悍泼辣了,哪里像个女人!吴林在她那里得不到温暖和真情,当然就要到外面去胡来了。”

丁兰说:“看来你还是蛮同情吴林的,你是不是也要学他在外面养一个情人啊?”

黄文涛开玩笑说:“那就要看你对我好不好了,如果你也像刘梦娜一样刁钻泼辣,我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市委书记最新章节 | 市委书记全文阅读 | 市委书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