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 第一章(一)

作者 : 贾国建

江州市近来有一些传闻,说是省委要对江州市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市委书记鲁东华已经五十七岁了,拟调任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内定由现任市长徐远平接任江州市委书记,现任常务副市长吴林出任代市长,提名为市长候选人。省委组织部马上就要派人来江州考察干部。

江州位于江南省中部地区,是一个美丽富庶的城市。淡江如带,绕城而过,平原沃野,气候宜人。曾几何时,江州市的食品,医药,洗化,纺织服装,家电等产业都十分发达,诞生了许多明星企业,培育了许多闻名遐迩,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江州又是南江省的粮棉主产区,工农业齐头并进,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名列前茅,市场繁荣,百业兴旺,曾经是江南省GDP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市,经济地位仅次于省会江城市,可惜后来没有跟上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错过了许多发展机遇,众多国企纷纷倒闭,经济增速放缓,GDP排名跌落至全省第五位,江河日下。

鲁东华来江州市担任市委书记时,江州的经济建设已现颓势,开始滑坡。鲁东华在江州主政两年多时间里,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和社会矛盾集中爆发,鲁东华焦头烂额,穷于应对,却并没有扭转经济下滑的颓势,成绩并不理想。反而是那些国企下岗职工生活艰难,怨声载道,*和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有些人不仅在江州本地上访请愿,而且还跑到省会江城市和北京去上访,弄得影响很不好,省委书记董浩阳大为光火,对江州市领导班子特别是鲁东华的工作表现十分不满,因此动了调整江州市领导班子的念头,但还想再给鲁东华一个机会,再观察考验一段时间。

美化化工项目谈判受阻则成了直接导火索,让董浩阳下定了调整江州市领导班子的决心,要为江州市领导班子配备一位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班长。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领导班子强,屋脊一根梁。有了一位强有力的班长,必然能带出一个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进而带动整个江州市这列经济列车快速前进。

前一段时间徐远平提出来要为江州市引进一个化工项目,并表示市政府相关部门已着手和项目投资商香港美化公司进行招商谈判。美化化工项目拟落户在江州市经济开发区内,经济开发区位于江州市近郊,濒临淡江。鲁东华和黄文涛都不支持引进这个项目,担心化工厂建成投产后会污染江州的空气和水源,对江州市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徐远平和吴林却另有一套说词:环保工作当然很重要,但也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因为环保工作而放弃经济建设。全国很多地方都在上化工项目,也没见有什么不妥,实践表明只要抓好预防监控工作,化工项目也不一定就会污染环境。徐远平还算了一笔帐:美化公司化工项目投资额达到三十多个亿,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到八、九十个亿,年利税八个多亿,平空为本市增添了六分之一的GDP,五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这等于是从天上掉下个大馅饼来了,如果我们不要,有的是地方抢着要。

尽管徐远平和吴林等人振振有词,把美化化工项目吹得像一朵花一样,但鲁东华就是不松口,徐远平干着急也没辙。引进美化化工项目的事就搁置了下来。后来这件事情竟然被捅到省委书记董浩阳那里去了,董浩阳大发脾气,人家四处奔走,想千方设百计去招商引资,可是你们江州倒好,把送上门来的项目和投资往外推,你们这是要拆谁的台?!要和谁唱对台戏?!

原来董浩阳曾亲率江南省经贸代表团赴香港招商引资,美化公司老板向有才在经贸洽谈会上和董浩阳有过接触,董浩阳也曾礼节性的邀请向有才到江南省考察投资。徐远平和吴林暗中唆使向有才去省里找董浩阳告状,并通过关系为向有才提供了与董浩阳见面的机会。向有才除了找董浩阳投诉告状外,还顺便把徐远平和吴林俩人狠狠的夸了一通,他说自己在大陆各地奔走考察,像徐远平和吴林这样勤奋务实的领导干部并不多见。后来董浩阳又让徐远平去汇报工作情况,当面问他美化化工项目到底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安全可靠性有多大。徐远平咬紧牙关说,美化化工项目对环境的污染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对市民生活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并出示了某些环保专家、学者的环保评估意见书,以做佐证。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市委书记最新章节 | 市委书记全文阅读 | 市委书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