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春雨 第三章 碎心的记忆 (14,15)

作者 : 地海之蓝

14在念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南明和同桌的一个男孩子成为了好朋友。那个男孩子的名字叫做张志强。之前的同桌坐在一起的时间都比较短,因为老师经常换位子。唯有张志强,和南明一起同桌的时间长达两年。南明觉得主要原因还是:除了自己,就没有人再愿意和张志强同桌了。张志强虽然长得不胖,但的确如他名字中的“强”字一样,长得很强壮,至少要比同班的其它男孩子要强壮的多。于是他便常常在班中恃强凌弱,欺负同班同学。因此在班里,除了南明,没人敢也没人愿意和他同位。南明之所以和他同桌,倒不是自己十分愿意,其实开始自己对张志强是即不讨厌也不喜欢的。只是到后来南明和张志强同桌一段时间后什么矛盾也都没有闹出来,于是似乎就让老师觉得南明和张志强同桌相处得很好,很安定,只能让南明去和张志强同桌了,所以就一直让南明和张志强同桌了。其实矛盾问题还是有的,但在一般学生眼里看来那是很大的问题,不可容忍,在南明看来,却根本不算是什么大问题,或者说是根本就不算什么问题。一开始张志强和南明同位的时候,两人说话都还算客气。南明的本地话说的不大利索,平时说话就都用普通话。张志强开始的时候显然对这个外省来的说着普通话的同桌很好奇。于是说话的时候很客气,有时候自己也装模作样地说着普通话。然而只过了几天,张志强就露出了本性。他只有几本书和一支笔,除此之外其它的什么文具也没有了。那支笔还是他抢他以前同桌的。一段时间后,张志强正写作业的时候,那支笔坏掉了。他就直接伸手从南明的文具盒中拿出了一支,并且霸道的说道:“这支笔老子拿去了,就是老子的了。”张志强本以为南明又会像其他同学那样大吵大闹,最后又到老师那里去打小报告。谁知南明什么话也没有说,埋头写着自己的作业,只当做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似的。后来张志强发现老师也没有来找自己的麻烦,于是就变得越来越肆意了,先后从南明那里拿走了橡皮擦,卷笔刀,尺子等物品。而南明根本没有去计较这些,有时候反而还会主动借些东西给张志强用。时间长了,张志强似乎被南明的大度所感动了,也就不好意思再随便拿南明的东西了。他用的东西全都是从南明那里拿来的,心里似乎倒觉得有些惭愧了。于是对南明又渐渐变得客气了起来,要比其对他同学客气的多了,对南明也不再经常说脏话了。渐渐地,差不多过了一个学期,南明和张志强就成为了好朋友。15张志强的家长经常被老师请进学校的老师办公室里,而每次请来过后,他再回到家里时,总是会挨揍。南明就亲眼看见过张志强背部被抽打后留下的淤青。尽管这样,张志强欺负同班同学的坏习惯依然不变。每次有同学去向老师告状的时候,老师都会来到班里当众批评责骂他,说他“无可救药”,“狗改不了啃屎,”“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班上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被他欺负过了的。张志强的家庭作业从来都不好好做,和南明同桌后,每天早上来到学校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抄南明的家庭作业。他除了在社会课上会认真听讲以外,在其它课上从来都不好好听。之所以会好好听,是因为社会课上老师会讲历史,他对历史很感兴趣。南明听张志强说,他从小就很喜欢听他爷爷讲历史故事,受他爷爷的启发,他七岁的时候就把《三国演义》,《水浒传》全看完了。接着他爷爷就给他讲《东周列国志》和《史记》里面的故事。张志强说他其实那时看《三国》和《水浒》也有地方看不懂,有些字都还不认识,不过照着他爷爷讲的看就看懂了。《东周列国志》也看了的,但是太长,里面的人物太多,乌七八糟的,又不像“刘备,关羽,张飞”或者是“宋江,李逵”那样有名,看了记不住,就总叫他爷爷讲。《史记》是太难懂了,所以也要他爷爷讲。张志强经常在学校里给南明讲历史故事。南明听得很认真,觉得他讲得很好也很新奇的。比如,张志强说汉高祖刘邦是个混混儿,禽兽不如,都想把自己的老子煮成汤与人一起喝;荆轲如果刺杀秦王成功了,他就不一定会有现在那么出名的,因为如果秦王死了,就不能统一全国而成为鼎鼎有名的秦始皇,而那时荆轲就只能成为聂政,专诸之流;明太祖朱元璋起初只是个文盲???除了喜欢历史之外,张志强还喜欢写一些东西,类似于小文字之类。而且写得都很奇怪。写的最奇怪的还是他的语文作文。语文老师常常在批阅了所有同学的作文然后在课堂上将作文本发下来后,就在班里开始责骂张志强。可是为什么要骂他,她也不说。只是一味地厉声责备道:“你这写得什么东西?啊?你看看你这写得什么玩意?啊?”那景象让全班同学都甚是奇怪。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又是一年的春雨最新章节 | 又是一年的春雨全文阅读 | 又是一年的春雨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