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的命运 第十一章 (3)

作者 : 王世录

“过来吧,让我们一起享受这种生活吧,怎么样?”

“可是,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城市就是这辆高速列车的火车头,我怕一旦离开了城市就要落伍了,就会被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给抛弃。尽管城市存在着拥挤、污染等问题,但它还是为人们的出行等方面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人生不光需要诗情画意,面对更多的是现实,在教育资源和福利待遇等方面,这小地方和大城市是无法比的。说为国家也好,为我们的事业和爱情也好,我们都可以做出牺牲,可将来我们的孩子呢,难道我们可以不顾孩子的前途吗?”

“现在,这儿有那么多需要受教育的孩子,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正需要象你这样的老师,如果多一些像你这样的优秀教师过来执教,不就可以把这些孩子都培养出来吗,包括我们将来的孩子。”

一阵凉风袭来,把万种忧虑吹散在这绿色海洋里。他们在荡漾的绿波里漫步,一片桃园映入他们的眼帘。夕阳洒满桃园,熟透的桃子像仙童的笑脸挂满枝头,个个裂着嘴向他们频频点头微笑,笑得是那样的开心。这红彤彤的桃子仿佛续接了太阳的燃烧,是燃烧着希望的万家灯火,是一盏盏庆丰收的火红灯笼,这火红在绿油油的树叶间时隐时现。在桃园边缘有一道依稀可见的篱笆,整齐不一的干树枝组成了篱笆的主体。在篱笆上爬满了丝瓜藤,丝瓜花张着一个个小嘴召唤着过往的客人,召唤着它们的知音——蝴蝶、蜜蜂、蜻蜓,垂落的丝瓜组成了绿色的编钟,演奏着田野里的丰收景象。这古朴的篱笆象征着平和、节制、隐忍、本分,象征着古朴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它并没有把社会想象得太好,也没有把社会想象得太坏,它是一种委婉的拒绝,制止那些不受欢迎的逾越,又是一种友好的接纳,让人隔墙而望,能分享到里面的丰收景象。它就是中国人的格言:和谐相处,互不侵犯,共享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好生活。

他们隔着篱笆墙欣赏着桃园风光,一老农从里面隔墙相望,他慢慢走到篱笆旁,面带微笑,问道:“出来转一转?”

“天气太热,出来凉快凉快。”曾亿走近一点又说,“老伯,您的桃子长得不错吗。”

“一般化吧。”老农怡然自得地说。

“这儿很凉快,这天气,中午还像蒸笼一样闷热闷热的,来到您这桃园像进了空调房一样,非常凉爽。”

“今天已经立秋了,下午该凉快啦,俗话说‘上午立了秋,下午凉飕飕’。这儿四季很分明,节气一到,天气马上就不一样了。”

“您这桃子该摘下来卖了。”

“不用先摘下来,现在都是别人直接来桃园里买桃子,都是现摘现卖。”老农又问道,“您们是油田上的人吧?”

“是的。”曾亿答道。

“上午您们油田上的人还来买过桃子呢,他们都是到我这儿买桃子,我这儿的桃子个大又甜,又没有打农药。”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国企的命运最新章节 | 国企的命运全文阅读 | 国企的命运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