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小子的市长升迁路:至尊官运 18党校培训

作者 : 徐浩瀚

清安市委党校在清安市区西北,离张里原来的商学院落不院落,坐落在风影秀丽的古黄河水道边。随着中央近几年提出的加强党员思想教育,清安市党校每年都有组织几次培训班。这次张里参加的是科级干部班,来得多是中青年干部,在各个地方都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在党校培训期间有严格规定,一律住校,以加强学员的管理,两个人一间,里面有两张床,带着卫生间,像酒店的标准间,但装修则是一般点。

报过名后,张时里的司机帮着张进里拿着行李来到宿舍,推开门,发现里面一张床上躺着一个,拿着书在看,遮住了脸。

“你好,”张里客气地打声招呼。

“咦,是你小子,嗨,真是巧啊”床上的人放下书,大喊起来,原来是张里在商学院的同学胡文举!

“文举!?”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老同学又见面了。张里也很兴奋,自毕业后,和胡文举一晃快两年没见了,很是惊喜。

司机还是上次送张里去省城时的小王,见状知趣地道:“张主任,那我先回去了,你有什么事,可以打电话给我。”说着放下手里的东西。

“啊,好的,小王你先回去了,辛苦你了!”张里一般都很善待下面的人。小王放下东西嘴里说着不客气就退出去了。

“不错啊,大文豪,现在是什么主任了?”

“嗨,哪是什么主任呀,我们县委办的,也就是一个闲职。”张里和老同学挪揄着。

“县委办副主任?你还不满足啊,这是一个热门的位子,一般人想做还做不上呢,你倒还不知福。我现在也不过是个政研室的主任,你的官比我的大一级,你就知足吧!”老同学胡文举醋醋地说。

“唉,我们老同学之间说什么?我就是国家主席我们还不是老同学?”张里赶紧说。

“那倒是,你以后青云直上了一定不能忘了我啊!”

“嘿,看你说的,你发达了肯定也不能忘了我!”

两个老同学乍一见,心里都热乎乎,亲切的聊开了。“噢,对了,差点忘了,这次我们还有一个人,走,我带你去看看!”胡文举卖着关子,拉起张里就走。

原来这次培训班还有一个人也参加了,那就是老同学泗水县的董大海,现在在清安市规划局用地科。他在市区工作,但也按规定住党校。

三个人见面,免不了一番热情打闹,昔日的清安市的三个死党又见面了。当下,张里便吵吵要董大海请客,:“你这家伙在市区上班,现在我们到你的地盘了,该你请客!”

“你这严重的*作风,你个大主任不请客,要我一个小小副职请客?”董大海顾故意苦着脸说。

“董科,少来了,文豪说地对,就该你请,就是三个明主表决我也同意你请!”胡文举也开心的挖苦。

“那好吧,我就听两位领导安排吧!今晚一定不让领导失望。”董大海故作无奈状。

三个人开心地哈哈大笑。晚上三个人在董大海的安排下来到市区一家酒店,是董大海他们局里经常光顾的。看得出很熟,里面的服务员都有喊:董科长好。

“大文豪,你在钟吾搞得现在是风声水起的,我在市里都听说了,厉害!”坐下后,董大海开腔了,因为钟吾现在属清安市,张里搞的土地开发,和他们规划局用地科有联系,后来问了死党陈君才清楚的。

“噢,什么事搞得这么大?”胡文举毕业后先在党政办,后在政研室,这方面信息倒不是太灵。

“嗨,哪里呀,我们县里要搞改制,我凑巧有这个想法就和领导讲,谁知他们况信了,真当回事,我也没料到。”张里在胡诌着。

说话间,酒菜上来,三个人开始了叙旧喝酒。由于第二天要上课,都不敢喝多。就这样一般人也聊到差不多11点,可能是意外的相聚大家都很激动,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

第二天早上,张里精神抖擞地进教室,这时教室里已经到了一部分同学,都在相互小声说着话。坐下没多久,班主任来了,是一位快50岁的副教授,头发不过大多白了,但是很有精神。宣布了一些纪律,并由同学们*推选临时党支部书记、班长,最后由现清安市市委书记的秘书邓卫东同志一人担任。他的身份敏感,这次学习结束可能要外放任职,没人说啥。

张里在党校的日子过得很愉快,有两个老同学作陪,每到周末还能时不时的和在清安市内工作的几个同学聚聚,倒是难得的轻松。但在学习上,张里一点也不敢放松,以前学经济管理,有关经济方面的东西可以说是很容易,但党校学习不同于其它,他要系统地学党政方面的理论,说白了就是意识形态上的东西,也就是培养干部政治素养,培养自己的政治味道和政治观点。而这方面恰恰是张时里所缺的,他不象胡文举在政研室和党政办工作过,身上的政治理论和政治素养都比较高。系统地学习和体会这些方面,才能做一个别人眼中合格的党员干部,否则就是政治上的大老粗。党校的讲师可以说是意识形态的的专家,很多人一辈子浸婬其中,都是水平很高的。可以说经过党校的培训,张里在政治上不再是文盲了,有了一丝政治的味道。

课闲暇时,张里也在胡文举的影响下,努力地和班里的一些人去认识和熟悉,毕竟官场上流行“同学圈”、“战友圈”、“老乡圈”等等势力划分,多结识一些人对自己肯定有好处,毕竟这一期的培训班来的都是地区的精英人物,以后可是会走上重要岗位的。

“现在混在机关真不容易,我们这些没背景的,很难啊!”胡文举叹道,三个人经常凑到张里的房间里聊天。他是有感受而发,工作两年,全部都在一些无实权的部门。

“谁说不是呢,过去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啊’,这真经验之谈。”董大海接话。“我们这样出身,有机会一定要会把握,否则一辈子不会起来的。”

“嗬,别想那么多,运气很重要,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张里说,的确,他自从工作开始,一直受到领导垂青,他认为是运气好。

“你说得没错,运气是重要,但是运气是一时的,你不可能一辈子走运吧?”董大海说。“关键是有背景,有人拉着,大树好乘凉。”

胡文举一直沉默,到目前为止他运气不好不坏,大树更是没有。心中有些郁闷。

“算了,我说我们不要操太多心,当多大官办多大事,只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点事就可以了,问心无愧。”张里岔开说。想想自己,如果不是运气好,怎么会到今天,是呀,没有大树,意味着你在机关里永远是如履薄冰。可有一天运气不好时,自己怎么办?

很快,张里在党校的学习很快结束了,经历了最后的聚餐、照相留念,班长邓卫东给每个人发一本薄薄的联系册。

结束了学习,张里很想回去,毕竟这么长时间离开单位,期间虽回来向书记袁立国汇报几次学习情况,但是老家一直没来得及回去看看。心情很迫切。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穷小子的市长升迁路:至尊官运最新章节 | 穷小子的市长升迁路:至尊官运全文阅读 | 穷小子的市长升迁路:至尊官运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