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小富即安 第六十七章

作者 : 桑叠云

“姑姑,难道是姑父又欠赌债了,”

冉樱见她一副着急来冉家,还要专程等两夫妻回来,第一反应就是陈双福又重操旧业,且输了不少银子,搞不好还得罪了惹不起的恶势力。若是一个数额不大的赌债,直接找家人借钱就行了,实在用不着等杨林回来。

淑桃姑姑点了点冉樱的额头,有些好笑道,“你这丫头,瞎猜些什么呢,你姑父现在老实本分着呢。姑姑这次来啊,是给你介绍一门买卖

淑桃是个有恩必报的人。冉家人对陈家多有扶持,现在家庭和睦幸福,也不缺衣少食的,就想做点什么答谢冉家人的扶持。这不,昨天才打听到一桩好买卖,她就马不停蹄的往城中跑。哪只冉樱不在,扑了个空。

冉樱心中十分诧异,以这位姑姑的交际能力和人脉,能有什么买卖可介绍的。除非是乡下邻居见陈家送菜到城中,获利不少,想搭个伙。若是如此,她也正有此意。

“什么买卖?”虽说冉樱自觉得猜中了姑姑此行的目的,但也作出了一副很感兴趣的模样。

不过事实证明,这次她猜错了。

淑桃一见侄女感兴趣,笑得更高兴了,靠过头来颇有几分神秘的说道:“姑姑这边有人要卖做整鸡的秘方

“啊,姑姑,你说详细些

一般的食物处理秘方,大多数是祖上传下来,经过后辈数代慢慢改进的。此乃食铺老板们的立身根本,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卖。所以,这种情况,要么就是卖方是骗子,要么就是卖方急需用钱却又没能力开店。

“是村里中邻家,算起来还和你姑父有点亲戚关系。他们家的一个闺女最近当了寡妇,夫家无其他亲戚可依靠,就带着娃和夫家祖传的秘方回了娘家。她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想再开店做生意,只想找个稳妥人卖了秘方,供儿子读书考功名

“那有没有透露多少两银子开卖?”如果这事是真的,价格有合适,冉樱倒打算买下秘方。家中还有闲钱供她开店,正好借此机会扩展事业。

“不低于三百两银子淑桃姑姑伸了三根指头在她眼前晃了晃,以一种十分郑重的口气道。

三百两!同是秘方,冉樱的臊子面才卖了十两。哎,当初真是亏大了。

“三百两,现下咱家可拿不出这么多钱来虽然几个铺子的收入不错,但店中租金人员食材等开销和前几日的婚礼亦花了一笔银子,现在资金还没回笼,冉樱手头只有不足两百两。

“可不是嘛,不怕侄女笑话,姑姑这辈子都没见过三百两银子。张家娘子狮子口大开,要这么贵的价。她一个妇道人家,又不敢主动进城联系大商铺的老板们,说是怕被骗了。知道陈家有亲戚在城里开食铺,就托我来问问。就算侄女不买,也可以帮着搭把手找个可靠些的买家。酬劳方面嘛,张娘子也愿意出。我瞧着她们孤儿寡母,回了娘家也是寄人篱下,实在有些可怜

静静的听完了,冉樱只觉得张娘子这个称呼有些熟悉,最近在那里听过。张娘子,整鸡的处理秘方,冉樱突然打了个激灵,眼中陡然放出异彩,激动的抓住淑桃姑姑的袖子,月兑口而出道:“清安镇的张记香酥鸡,张娘子的夫家是不是在清安镇?”

若真是张记香酥鸡的秘方,三百两银子绝对值。

淑桃吓了一跳,这丫头前一秒还不是很中意的样子,怎么突然间就变得如此激动。而且,她居然猜对了。

“丫头,你怎么猜到的。张娘子的夫家是哪也就罢了,她可没给我说过夫家的秘方叫啥名字

冉樱嘿嘿一笑,便把前几日去清安镇,听说张记倒闭的事说给淑桃听。

按照大余朝称呼妇人的习惯,被称呼为某娘子的,前面的姓氏都是冠以夫姓。那位张娘子,又是丧夫后回带着娃娘家,卖的秘方和鸡有关。这三点和伙计讲的相吻合,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冉樱便起了疑心,故而一问。

淑桃听后,怔了半晌,才叹道:“唉,还好当初你姑父戒了赌。这么看来,樱丫头是想把秘方买下?”

冉樱点了点头。如果是其他的秘方,冉樱估计还要考虑下市场的欢迎程度。但张记的秘方嘛,三百两银子能拿下,那可是捡了大便宜。买下秘方好好经营,练好了手艺后,一年绝对能回本。不过家中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张娘子又是个急需用钱的,冉樱心中又起了另一个主意。

姑侄两人说完这事,天色也不早了,淑桃姑姑便留在冉家歇了一晚。第二日一大早,一家人吃过早饭后,冉樱便和淑桃姑姑坐上马车,由杨林驾着去阳岭村,亲自去见见张娘子。

马车的速度比牛车驴车快了不少,平时要花两个多时辰的路程,只用了一个时辰出头就跑完了。三人到了印水村,看看天光,差不多是巳时中。

到了淑桃姑姑家,不一会后,得到消息的张娘子便过来了。

此时,陈双福去地里干活去了,家中的两个孩子跟着杨林在院中,闹着要学武,屋内只有三个女人。

张娘子不过三十出头的模样,比冉夫人还年轻些。皮肤白净,身体有些富态,一看就知道以前的生活过得不错。

冉樱也不讲究虚礼,直接开门见山的表明:“夫人的秘方,晚辈很感兴趣,无奈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银子。晚辈倒有两种打算:一是先付一百两银子,等铺子开张盈利后,再支付夫人剩余款项;二是咱们双方合开一家店,由冉家出资金,夫人亲自负责制作,挣的银子平分

表面上看起来,第二种方案冉记最吃亏。三百两银子看似虽多,但买下秘方却可以管一辈子。若和张娘子合作,除了要自己掏钱付租金,请人员,买食材,还得把利润分一半给张娘子。若生意火爆,搞不好一年分出去的利润就得三百两。

但餐饮这行,不是拿到了秘方就高枕无忧的。影响一道菜品口感的最重要的因素,除了菜品的秘方,还有厨师多年模索出来的经验。特别是烤肉,需要大量经验来掌握火候。

就算冉樱现在出钱买下香酥鸡的秘方,张娘子教会她做法,只靠她的经验,初期定然掌握不好火候,不能做出正宗的香酥鸡。一旦风味不正宗,那么短期内的生意必然不好。

除非花个几年的时间重复不断的做香酥鸡,直到熟能生巧,模透制作过程中的诀窍,否则买来的秘方就成了空壳子。

这种小家族祖传的秘方,向来由自家人掌握制作。刚刚冉樱就观察到,张娘子的皮肤白皙细腻,双手却偏偏泛黄粗糙,手上还有些一条条暗黄暗红的痕迹。她一眼就认出,这是双经常与烤炉打交道的手。

若把张娘子挖到店中,由她亲自负责制作香酥鸡,就不怕风味不对的问题了。

想起昨日里姑姑告诉她,张家母子寄人篱下,且急需用钱供养儿子念书。冉樱就不相信,面对每月有固定而长久的分红,张娘子就不动心。

事实上,张娘子的确动心了,不过想到之前家中的巨变,却是摇了摇头道:“合作就不必了,冉姑娘没有那么多现银,大家都是知根底的,那咱们就采取你说的第一种方法好了

“夫人别急做决定嘛。夫人手中有这么好的方子,却不愿意放出声来。从中可见夫人是个谨慎之人,对晚辈提出的分红一事心存疑虑也是正常的。不过夫人想想,三百两现银,在乡下看起来是笔大财富,但在城里却算不上什么。乡下是请不到好先生,贵公子还得去城中私塾求学。夫人望子成龙心切,一定会选知名的先生,那么每月至少得花二两银子。算上公子的吃住,就得三两,一年就是三十六两。这其中还不包括笔墨和书本的费用,全部算下来一年差不多五十两左右。三百两银子,夫人不吃不喝,也只够支撑六年

一口气说太多,冉樱有些口干,她喝了口水继续算这笔账:“加上进京赶考两次,花费的银子更多。六年的时间里,公子能否考中进士,获取官位,这个就不好说了

即便得了官位又如何,官场中的弯弯绕绕,少不得要使银子应酬打点。想要三百两银子就培养出一个官老爷来,除非她儿子是文曲星下凡。

张娘子听完这笔帐后暗自心惊,她一个妇道人家,之前一直在店中负责制作香酥鸡,对私塾花费不太了解。而这秘方,她又不敢去找大商铺子卖个高价。前几日才托人去打听了城中好的私塾一年的花费,倒与眼前这位冉姑娘说的不相上下。

想到之前听闻的进士官老爷们,哪个不是十年寒窗苦读熬出头的,三百两银子的确不够。可想到张家败落的原因,她又有些打退堂鼓。

反反复复犹豫一阵后,张娘子终于咬牙做了决定。

作者有话要说:差点忘了件大事,感谢我的基友芥墨友情贡献的三个雷

巳时是9——11点,巳时中也就是10点的样子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穿越之小富即安最新章节 | 穿越之小富即安全文阅读 | 穿越之小富即安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