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运动我健康 第12章运动使生命更精彩7

作者 : 未知

中老年人更应关注肌肉质量

过去人们对肌肉的质量、肌力大小、肌肉消退与否关注得很少,中老年人对此更不感兴趣,任其肌力消退,很少关注肌肉质量。无弹窗小说网研究表明,人在30岁左右肌肉的比例开始下降,60岁时下降量可达40%~60%。如果不努力保持肌力水平,将使你在中年之后饱受各种疾病的困扰!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中老年人锻炼的五项指导原则:要特别重视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的运动;重视力量训练;关注与锻炼相关的心理因素;维持体能运动的平衡;高龄老人和体质衰弱老人也应参与运动。这里特别提到了力量训练。

中老年人防病、健身、治病、益笀延年的运动项目很多,较为适合的项目有行走、跑步(健身跑、原地跑)、游泳、骑自行车、爬楼梯、门球、乒乓球、台球、羽毛球、打网球、太极拳、五禽戏、冬泳、爬山、划船等。大家可根据自然环境、身体状况、个人爱好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肌力训练的意义:

1防止肌力消退而导致的行动能力下降。许多中老年人都有“不敢动”的心理,结果是越不动越不敢动,越不敢动越不动,形成了从心理到行为的恶性循环,使许多人的行动能力低下,甚至行动不能自理。严重者将导致肌肉质量下降,如肌肉萎缩、肌腱韧带弹性下降、关节变硬等。所以许多不经常活动的中老年人,肌肉、肌腱、软组织损伤的几率反而增大。

2肌力消退将引起全身肌肉松弛,包括结缔组织松弛,有些中老年人因此出现胃下垂、**月兑垂、老年疝气、尿失禁等症状。

3肌力下降导致肌肉总量下降,更严重的是引起代谢功能障碍。严格地讲,代谢病的产生与此有着很大关系。

4肌力消退、肌肉总量变少,会导致激素水平下降,首先表现为性能力过早丧失。还会出现肌肉无力、行动迟缓等现象。中老年男性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器官的退化,导致脂肪堆积过快。女性的肌力训练,对调节激素分泌水平至关重要。

5肌力消退会导致神经系统衰退。老年痴呆主要是大脑萎缩引起的,而保持大脑总量的方法之一就是运动。目前许多中老年女性朋友流行用最细的针、最细的线织毛衣,她们的目的不是织毛衣,而是锻炼眼和手。此外,全面身体运动不仅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对植物神经系统也有着良好的刺激。

6肌力消退将使中老年人的抵抗能力下降。我们知道,老年人容易骨折,原因就是骨力不够。所谓骨力,就是骨骼抗压、抗折、抗扭、抗弯的能力。骨力来自何方呢?主要来源于正常的肌肉运动和超常的肌肉运动。肌肉的负荷越大,骨力提高得越快。

女性有力量才有型

女人一生真的很麻烦:“天真可爱,亭亭玉立,风韵十足,黯淡无光,烦躁不安,喜怒无常,疾病缠身,老态龙钟。”这是女同胞一生的写实,把女性健康问题写得非常精确。女性在21岁至28岁是最佳年龄段。28岁身体盛壮,35岁面齿焦,42岁面皆焦,女人为自己的皮肤、面容操尽了心。女人一生都在围绕生育做斗争,经常出现心血管、乳腺、呼吸、神经等健康问题。

提到肌肉力量练习,人们很自然就会想到这是男性的事情,似乎与女性没有多大关系。传统观念里,往往对女子的力量练习持否定态度。人们认为肌肉型的女性不美,甚至不能接受。实际上,大家对力量练习以及肌肉对人的重要性,缺乏充分了解。

我曾经看过《战争与男性荷尔蒙》一书,有一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女性体内男性荷尔蒙偏高者往往是成功者。”我在给国家级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时发现,那些男性荷尔蒙高于普通人的女运动员,她们训练时的承受力、比赛中的作战能力、包括抗伤病能力等,确实表现得十分突出。提高女性运动员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肌肉力量训练。

有人担心女人练力量会变得十分强壮,就会像男人一样,其实这是不可能的。首先,女性体内有雌性激素,女性的脂肪水平高于男性,肌肉不是很容易生长。尤其是训练方法不同,肌肉水平也不同。担心力量练习使女性过于健壮,完全没有必要。

肌肉对人体而言,就像第二个心脏。肌肉的收缩、放松,使心脏的舒张和收缩来得相对轻松,减轻了心脏的工作负担。人生长到35岁左右,骨骼发展到顶峰,不再生长。但肌肉的生长可以伴随人的一生。在骨骼完全定型后,人体可以用肌肉的变化来进一步美化形体,以补偿骨骼造成的欠缺。如加强三角肌的力量训练,同时锻炼腰月复部的肌肉,可以使人看上去腰细、肩宽,显得格外年轻精神。又如加强腿部肌肉的练习,能使腿部的线条节奏更清晰,同时减去多余脂肪,使腿部看上去更苗条,更加富有美感。

女性需要肌肉。人生病时,身体可从肌肉分解出能量。肌肉越多,战胜病魔的机会就越大。肌肉还可以保护骨骼,骨架上“披挂”的肌肉越多,骨架就越能受到良好保护。女性从大约40岁开始,一年将会流失1/3磅的肌肉。如果不参加运动,将堆积相同甚至更多的脂肪。

我们曾给一些中年女性安排肌肉训练,结果许多人的体重变化不大,但身体外形比例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因为肌肉训练带来了肌脂比例的优化。也就是说当营养模式不变时,如果肌肉代谢加大,女性肌脂比例将保持良好水平,处于更好的健康状态。

力量练习帮你渡过更年期

训练力量对处于更年期的女性,也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更年期问题使很多女性苦不堪言,试过许多方法却难以见效。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女性更年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骨与关节疼痛、记忆力衰退和易疲劳;西方妇女则表现为潮热、盗汗、心血管舒缩症状等。此外,中国女性在情绪抑郁、烦躁、失眠、易怒等方面的发病率也比西方女性高。据统计,更年期女性占全球女性人口的20%,其中80%~90%有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和表现。

女人天生就比男人拥有较少的肌肉,因为女性体内的雄性激素分泌比男人要低,而雄性激素恰恰是肌肉丰满的必要物质。雄性激素分泌的浓度越高,肌肉组织就会越多。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一般在30岁开始逐渐衰退,到50岁左右就处于完全结束状态。此时一个人雌激素低下的适应力是不同的,身体强壮者反应多为滞后型(55岁后出现更年期反应);而反应在40多岁开始的,一般身体多为弱者。

人体12条经络中有6条(肝、胆、脾、胃、膀胱、肾)自腿上生。如果从双腿锻炼入手,就能起到良好的调肾、补气作用。说起来非常简单,腿力强壮之后,人的气力会提高,有助于增强内脏的工作能力。身体锻炼还可以使女性体内的男性荷尔蒙水平提高,充分改善更年期的不适症状。

锻炼肌肉的运动方式,还可以加速机体新陈代谢,燃烧更多的热量。一项实验表明,女性一周做3次重量运动训练,机体的新陈代谢率可提高15%。就一般女性而言,这就意味着每天可燃烧体内多余的300卡热量。除了简单的肌力训练,增加一些器械项目,肌力的训练效果会更好。

肌肉锻炼的四大原则

1天天练

天天练的含义是,日常活动如肩挑、臂扛、手提、怀抱、搬推、上楼等,只要涉及用力,都可视为肌肉锻炼。但是这种锻炼的效果肯定不能与专门使用杠铃、哑铃、力量器械的锻炼相比。利用健身路径锻炼肌肉力量,效果会非常好。

2要练小肌群

人体肌肉根据位置、功能、特点的不同,可分为许多种类,如骨骼肌、括约肌、心肌、平滑肌等。而骨骼肌又可分为大肌群、小肌群。大肌群主要指的是胸大肌、月复直肌、臀大肌、腰大肌、股四头、小腿肌及上肢几块大肌肉等。小肌群主要指颈部肌群、手及腕部肌群、脚踝部及脚部肌群等。

大肌群是完成人体运动的主要肌群,特点是力量大、不易受伤、退化速度慢。更为关键的是它还参与人体许多生理活动,如负责血液循环、参与代谢、调节人体内环境平衡等。小肌肉群是人体完成最精细、复杂动作的重要单位,特点是易受伤、易疲劳、易退化。

很多人只关注大肌群训练,忽略小肌群训练,这是不对的。

3多练上肢,更要勤练下肢

人的上下肢肌肉占全身肌肉相当大的比例,二者本身的肌肉也比例悬殊。上肢肌群占人体总量的15%左右,而双腿占人体的50%左右。就健身而言,锻炼下肢的效应非常可观。我们要多练上肢,更要勤练下肢。

4肌力锻炼要点

1根据当前需求锻炼单一肌群,目的是解决具体问题。

2全面锻炼是关键。

3对亚健康人群而言,力量耐力训练更为关键。

如果把我们的生命比做长城的话,那么长城中的每一块砖便是人体的肌肉、血管、骨骼、神经等部件。“长城”坚固与否,与“砖”的质量关系极大。造就健康的方法可能很简单,那就是去“练好每一块砖”。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我运动我健康最新章节 | 我运动我健康全文阅读 | 我运动我健康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