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穿杨导弹 第5章面对面导弹5

作者 : 未知

七、中国c801反舰导弹

●1.基本概况

c801反舰导弹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高音速、超低空掠海飞行的多用途反舰导弹,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1979年,该导弹首发飞行试验成功。它可以多联装载在各种类型的驱逐舰、护卫舰、常规潜艇、快艇上,也能装在轰炸机、强击机上从空中发射。主要用于攻击护卫舰、驱逐舰等中型以上水面舰艇,1枚命中即可重创或摧毁目标,也能打击快艇一类的小型水面舰艇。弹体为圆柱形,4个弹翼和尾翼呈“xx”形配置,正常式气动布局,助推器串联在弹体尾部。导弹从前向后分别为雷达舱、驾驶仪舱、固体火箭发动机、尾舱和助推器。导弹在飞行初始阶段从12°~15°爬升到约50米高度,然后降到20米或30米的巡航高度。末段接近目标时,导引头参与航向校正。该导弹可进行单射或齐射。

●2.系统组成及特点

该导弹由弹体、固体火箭助推器、固体火箭主发动机、末制导雷达、战斗部等组成。战斗部重165千克,舰对舰型导弹射程8~40千米,空对舰型导弹射程10~50千米,平飞高度20~30米,平飞速度0.9马赫,导弹可靠性80%,命中概率90%,命中一发可使3000吨级驱逐舰受重创或丧失战斗力,其制导方式是自控加自导,发射方式为单发或齐发。c801导弹具有多种抗干扰性能、超低空飞行、攻击隐蔽、突防能力强等特点。其重量轻、体积小,全重仅815千克,全长5.814米;采用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使用维护简便;弹上末制导雷达采用单脉冲体制,抗干扰性好;采用高精度无线电高度表,可掠海巡航飞行,不易被发现,故攻击隐蔽、空防能力强;采用半穿甲爆破型战斗部,能穿入船舷在舱内爆炸,威力极大;采用箱式发射装置,既可储运,又可发射,并可重复使用,无须对准目标,能进行扇面发射。每座发射箱装一枚导弹,在小艇上装4枚,大艇上装6枚或8枚,在护卫舰和驱逐舰上装载8枚,装在甲板上。

c801导弹由舰艇上的火控系统控制。导弹发射后,先是固体火箭助推器工作,数秒后助推器月兑落,导弹飞行马赫数达0.9,此时固体火箭主发动机工作,导弹开始等速掠海巡航,弹上驾驶仪使导弹在一定距离内按预定的航向飞行后,弹上末制导雷达开机捕捉并跟踪目标,导引导弹向目标机动飞行,接近目标时导弹作俯冲攻击,在水线附近命中目标。机载c801导弹不带助推器,导弹发射后,主发动机点火工作,导弹迅速降低高度后转入掠海平飞,直至攻击目标。衍生型:射程85千米的增程型c801a。

●3.性能数据

最大射程:42千米

最小射程:8千米

最大速度:0.9马赫

使用高度:500~1200米

制导系统:自控加主动雷达末

制导引信:机械引信和电引信

战斗部:半穿甲爆破战斗部,重165千克

动力装置:1台固体火箭主发动机加1台固体火箭助推器

弹重:815千克

弹长:5.81米

弹径:360毫米

翼展:1220毫米

§§§第三节舰(潜)对地(舰)弹道导弹

一、美国“三叉戟”导弹

●1.基本概况

“三叉戟”1型导弹是美国的第三代远程潜对地弹道导弹(vgm96a或称c4导弹),于1979年10月装备拉斐特级导弹核潜艇,共装备240枚。“三叉戟”2型d5潜射弹道导弹在宽度上与1型导弹相似,导弹在长度上却比后者多上3.6米,而且在投掷重量上也大了一倍。

●2.系统特点

“三叉戟”1型c4导弹比“海神”c3导弹远60%的射程。这是由于使用了高效能推进系统、额外的第三节推进火箭、微电子元件及较轻的材质的缘故。另一个显著的改进是它圆钝弹鼻上的“空中针头”。空中针头在发射前安装上去可以让导弹的飞行效果犹如具有长而尖的弹鼻;而圆钝的弹鼻则可容纳更多的内部器材。1987年底,它部署在12艘可装16枚导弹的改装拉法叶级/麦德逊级潜艇(合计192枚)及8艘每艘可装24枚导弹的俄亥俄级潜艇(合计192枚)上。装载“三叉戟”1型的潜艇群分别隶属于大西洋舰队及太平洋舰队。两边的部署都从它的长射程受益不少,也都是以美国本土为基地,从大西洋舰队它可以击中几乎所有俄方目标,少数处于较远区域的目标则由太平洋舰队这边来加以攻击。

美国将“三叉戟”2型导弹装在俄亥俄级潜艇上,也可在陆上发射,在1989年加入太平洋舰队,在1992年加入大西洋舰队。其中有9艘在建造时就装上本型导弹,有8艘原来装1型导弹的潜艇进行了改装以容纳2型导弹。最后17艘潜艇合计携带408枚“三叉戟”2型导弹。英国方面,4艘每艘可携带16枚“三叉戟”导弹,总共有64枚导弹,使英国拥有的弹头数从192枚增加为512枚。“三叉戟”2型导弹的7400千米的射程,使美国及英国的潜艇可任意部署在大西洋与太平洋上的任何地方。

●3.性能数据

导弹型号:“三叉戟”2型导弹

导弹全长:13.96米导

弹直径:1.89米

射程:7400千米

发射重量:58068千克

投掷重量:2722千克

发射方式:三节推进;固态燃料

导引系统:惯性,可接收n**star卫星导引

弹头:一般装载10枚tnt当量47.5万吨w87型弹头

圆公算偏差:122米

二、俄罗斯ssn6“索弗来”导弹

●1.基本概况

ssn6导弹是前苏联研制的一级液体多弹头潜对地战略弹道导弹,前苏联命名为r21,是前苏联潜艇弹道导弹的主要装备,或称“索弗来”(sawfly)导弹,性能相当于美国“北极星”导弹等几种早期型号。导弹依弹头性能分三种型号,1型(单弹头)1968年装备,2型(单弹头)和3型(集束式弹头)1973年定型装备。它已装备了33艘y级1型核潜艇,共有导弹528枚,目前尚有29艘y级1型核潜艇共464枚导弹服役。

●2.系统特点

第三代的ssn6潜射弹道导弹所采用的全新设计,使得西方观察家1967年11月首次见到它在游行的行列中出现时便心生疑惑。在几何学上,它比ssn5导弹好,拥有极佳的造型以装入导弹发射管中。它的第一节很大,占了导弹75%的重量,而且有四副可变换方向的喷嘴。在导弹上也没有冷射装置,可能是装在从1967年ssn6导弹服役以来便携带它的洋基级潜艇本身的发射装置上。

西方认为ssn6导弹有三种型号。第一型装有一枚100万吨级tnt当量的弹头。第二型在1972年测试,1973年服役,改良了推进装置而具有较远的射程。美国的情报显示它可以在183米等深线上发射,可打击美国境内任何目标。第三型紧接在第二型后问世,具有两个非**选择目标的重返大气层载具。美方认为第三型并不具有打击硬性目标的能力。据推测,现在服役的ssn6都是第三型。

ssn6部署在21艘洋基级潜艇上,它的数量将会减少,因为在战略武器限制协议的额度下,新的三角洲级四型潜艇与台风级潜艇正陆续加入舰队。这种导弹仅能用以攻击软性的大目标,如城市、工业中心、主要机场。而且因为它的射程不远,迫使潜艇必须想办法贴近。

●3.性能数据

导弹全长:9.15米

导弹直径:1.65米

最大射程:2400千米(1型);3000千米(2/3型)

起飞重量:19吨制导方式:惯性制导

动力装置:一级液体火箭发动机

核弹当量:tnt当量100万吨级(1型);2枚当量在35万吨级tnt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弹头(2型/3型)

命中精度:900米(1型/2型);1400米(3型)

发射方式:核潜艇水下机动

三、日本“88式”ssm1导弹

●1.基本情况

ssm1岸对舰导弹亦称“88式”导弹。由日本海上自卫队提出,导弹系统主要由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和三菱重工公司研制。该型导弹是asm1b导弹的改进型。该导弹于1979年开始预研,1982年正式研制,1988年该型导弹具备了全部作战能力,并开始批量生产与装备部队。

●2.系统组成及特点

一个**的ssm1岸对舰导弹作战单元由6辆目标搜索车、12辆通信中继车、1辆指挥控制车、4辆射击指挥车、16辆导弹发射车、16辆导弹装填车和若干模拟设备组成。发射车由“73”型轮式载重车改装而成,每辆车有6个发射管,上下各3管。

ssm1导弹主要是在asm1b导弹的基础上改进了动力装置、控制系统和电子设备。动力装置由固体火箭发动机换成三菱重工的tjm2小型单转离心式涡喷发动机,并辅以两台火箭助推器。导弹控制系统采用惯导+中段指令修正制导+主动雷达末制导的制导控制方式。对电子设备也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在弹体表面涂有一层等效约为2.5毫米厚的铁氧体微波吸收涂层,使导弹具有较好的隐形性能,增强了导弹的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

ssm1导弹主要装备陆上自卫队,可从海岸或距海岸50~60千米的内陆由地面车载发射(每辆发射车装有6个储存发射箱,可装弹6枚,发射速度为1枚/2分钟,发射准备时间为45分钟,也可用“阿斯洛克”、“挞鞋人”发射架发射。该导弹到1990年已装备228枚,1991~1995年又装备了240枚。该导弹的研制经费为54.1亿日元,每枚价格为1亿日元。

●3.性能数据

射程:150千米(最大)

飞行速度:0.9马赫

巡航高度:50米(陆上);15米(海上)

弹长:5.08米

弹径:340毫米

翼展:1.16米

发射质量:660千克

动力装置:tjm2涡喷发动机,固体火箭助推器

制导:惯性制导+主动雷达

战斗部:高能**战斗部,质量224千克,装药120千克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百步穿杨导弹最新章节 | 百步穿杨导弹全文阅读 | 百步穿杨导弹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