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黎明 第六十六章 修造所

作者 : 戒念

其实王伯良只需等待无烟火药步枪出现后拿出自己的专利给机器局授权生产,由其承办一个小型枪械修造所是很容易的事情,只是他可等不了这么长的时间,这十来年怕是步枪发展的一个新,他想要从中有所作为就必须要快点下手。若说自动步枪王伯良自然是非常熟悉的,但是现在则是手动枪机奠下他了解的可并不多,最为熟悉的自然是毛瑟步枪的旋转后拉式枪机设计和莫辛纳干步枪的枪机设计,而据说射速最快的李恩菲尔德步枪设计他则是一片空白只是听说过一些特点而已。

王伯良在美国与无烟火药同时申请的步枪专利便是莫辛纳干步枪的设计,这种步枪枪机设计他知道的最为详细所以最先申请的便是这个专利——后世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狙击英雄张桃芳的那支莫辛纳干步枪可就躺在中**事博物馆最显眼的地方,据说这支传奇步枪的主人不仅仅是张桃芳一人,而是属于四个人的,另外三个人虽没有张桃芳这么耀眼但至少有一个“杀死杀伤178名敌人”的狙击手。

对于这样一支可敬的步枪王伯良就算想忘都忘不掉,自然了解的也是最为透彻,恰好莫辛纳干步枪出现的时间比毛瑟98k要更早,他自然更愿意选择莫辛纳干步枪。不过他比较恶搞的是,他为自己的这款无烟火药步枪起的名字是“春田步枪”——以此纪念他在斯普林斯菲尔德生活的日子(斯普林斯菲尔德是“springfield”的音译,字面意思便是“春田”),至于美国佬原本的春田步枪到时候叫什么名字就不是他所考虑的了……

周盛传也觉得盛军将损坏的枪支集中起来定期送往天津机器局的方式感到有些不便,他以前对此并没有多少感触毕竟他不是直接负责兵勇训练的军官,但是盛正营在王伯良接手后,枪支修理问题就出来了——王伯良对射击训练有着耐人寻味的执着,甚至超过其他训练科目,其他营军根本对射击训练抓得没有这么严格,各营军官对兵勇的枪支损耗的度比工程师出身的王伯良差了八条街,每月报到营务处送去修理的枪械盛正营绝对是最多的。

“这事不难,就算机器局不答应,本官也会向中堂大人禀明原委,大的修造所咱们建不了,小的还建不了么?你们盛正营的枪械修理数量最多,这个修造厂就放在小站,正好酗你也是出洋学过这些的,将来这个修造厂就由你来负责……”周盛传非常干脆的应了下来。

王伯良心中盘算着,等修造厂弄好之后,不仅他可以使用里面的机械设备来做些事情,日后有条件了更可以琢磨复装子弹,到时候盛正营的射击训练所需弹药就可以更为宽松一些了。其实修造厂除了修理枪械之外,在王伯良的眼中还有很多用途,盛军正在建设中的纺织厂和火柴厂还有磨面厂,这些工厂一旦运转起来后都需要一些金属消耗件,这完全可以由修造厂来承担制造,除此之外修造厂赚钱的门路多得是,只不过王伯良没有细心琢磨便是了。

周盛传不明白王伯良心中的小算盘,若是放在往日像枪械修造所这样的机构设置绝对是营务处碗里的肉,现在直接落到了王伯良的手里,这确实让他感到非常意外。当然王伯良也清楚,若是修造所一直维持在“所”的规模上自然不会有人说什么,一旦“所”上升到“厂”的时候,自己怕是又要成为众人的靶子了。

周盛传虽然没有给王伯良什么明确的许诺,却也帮王伯良解决了不少难题,诸如从其他营军中调配枪械先把盛正营所使用的枪械统一成雷明顿中针枪这就让王伯良省去了不少的麻烦。由于王伯良放弃了克虏伯火炮的分配,周盛传也用一批额外的步枪弹药予以补偿,这也让备受缺乏弹药的射击训练宽松了一些。不过即便有这些弹药的补充,距离王伯良所需要的数额相差的还有一定距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还是要走走门路到处搜罗弹药,而让他更加无奈的是搜罗弹药的难度也因为盛正营枪械规格统一而变高了——以前盛正营中的枪械乱七八糟,只要是弹药总能够在营中找到对应的枪械,现在营中只有十毫米口径的雷明顿中针枪,这种弹药可不太好找……

盛正营缺乏弹药训练的日子依旧还是需要紧巴巴的过下去,王伯良在非常意外的情况下与素面的盛宣怀过了一招后算是侥幸逃过一劫,这也使得他更加谨慎的对待自己的产业。不过得罪了盛宣怀也让王伯良彻底一边倒的将自己的产业与盛军挂钩,虽然纺织厂和火柴厂都是在建当中,但已经投入正式生产的缫丝厂除了满足自己扩建的需要之外还为王伯良源源不断滇供利润,这也算是达到了预期的设想。

产业上的事情都有别人去照料,王伯良大多数时间都在盛正营中抓紧兵勇日常训练,不过每隔十日他都请两天的假去天津探望自己的老师周馥,两天时间中他要接受周馥的指导。周馥似乎把自己在科举的遗憾转移到王伯良的身上,对他的课业要求极为严格,每次都要布置三篇习作并且每日都有书法课业,王伯良每隔十日请一次假也是到周馥那里“交作业”,周盛传对此倒是颇为支持。

周馥已经结果前任郑藻如岗位正式就任天津海关道,同时接手的还有天津美租界的问题——去年年末美国政府发表声明愿意“放弃”在华租界并且通过美国驻津领事通知了天津海关道。美国政府有意放弃天津租界这件事原本王伯良最早是在毕德格那里听到的消息,不过这样的事情显然轮不到他来插手,而现在周馥接任天津海关道,作为周馥的弟子他便有了插手此事的余地。

美国人并非是完全放弃美租界,而是留下了一个尾巴——美国在发表声明的同时对天津海关道表示希望保留一定的权利,也就是“保留将来于必要时有权办理该地区的市政”。这个尾巴让天津海关道非常坐蜡,道台郑藻如对美国放弃天津租界一事很快做出了反应,不过就在美国放弃租界后应该采取何种行政管理方式与津海关道磋商的问题上,双方的交涉并没有任何实际结果——现在奠津美租界实际上是出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周馥接任津海关道之后,郑藻如先前与美国驻津领事就租界问题的磋商事实上已经到了“休克”阶段——美国人对他们自己的要求无法做出明确的回答,而清政府的代表津海关道则是怕留有后患而不敢轻易表态接收租界,双方就这么僵持下来若无意外也就无疾而终了。不过周馥在就任后首先就要对天津美租界问题做出一个明确的表态,双方对租界问题到底要不要谈出一个明确的结果来?显然王伯良对此表现的远比周馥这个实际操作者更为热心——天津美租界不管谈成么样子,首先要做的便是先把租界接收过来,至于日后的麻烦是日后的事情。

“美利坚合众国在津的租界朝廷必须设法收回,现在美利坚政府所提出吊件基本上算不上什么条件,完全可以在其他方面予以补偿。美利坚天津租界紧邻英法租界,现在这片租界是荒芜地区对美利坚合众国而言犹如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以美利坚合众国国民德标准而言这片租界反倒是影响了其政府的声誉所幸弃之,至于保留权利之说于今不过是画饼充饥而已,少许利益则可使其断然弃之。以学生之见若是此时不趁机收回租界那才是为日后留下祸端,这片租界紧邻英法两国的租界,其国力财力都远超美利坚合众国,待到日后英法租界发展成熟后那这片租界就会成为下一步扩张所在,到时必会引发祸端……”王伯良正色说道。

“当年美利坚调停有功,咸丰皇帝便划定了这一百多亩给美利坚做为感谢之意,是以较之英法两国美利坚的租界要小得多。眼下朝廷里面对这事也是看法不一,收回不说美利坚有条件,就是先皇那一关也有说法,很多人见那块地太过荒芜地势又低洼,若是不收回维持现状也是无所谓……”

周馥对租界惮度倒是让王伯良感到有些吃惊,“租界”这个词可是等同于“国中之国”是分裂国家之举,而现在对于租界的认识却是让他大开眼界。美租界他也曾去过,环境确实是不怎么样,地势低洼就是美租界的致命之伤,就是王伯良的机器缫丝厂位置设置也是紧邻英租界地势较高的地方建厂,今年继续扩建缫丝厂就不敢在美租界了,除了空间紧促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水患的威胁,干脆直接搬到新城设立分厂。

不同于后世那条纯粹只剩下观赏作用的海河,现在的海河流域诸多河流简直就是天津以及周边区域的梦魇,盛军屯驻的重要的工作之一便是整修水利工程以防水患,小站稻那是副产品,而且盛军经费紧张也多与海河水患有关——周盛传以及盛军在救灾上还是颇为值得称道的,救助灾民为盛军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而赈灾是需要银子的,这些银子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出自盛军军饷的捐助。正因为在这样一支有着“抗灾赈灾”传统的军队中,王伯良虽然没有经历过这个时代的大水灾,但也深刻意识到一百年后的海河根本没法与现在的海河相比,海河的破坏力不说对小站等周边城镇有着的威胁,显然对天津城也是一样的——美租界的地势若是在海河水患爆发时绝对是致命的。

虽然前世王伯良在学历史的时候早就把这一细微历史还给老师了,想当然的认为凡是租界都是列强凭借武力签订不平等条约强取而来,他还是头一次听说天津美租界的来源的说法是咸丰皇帝感谢美国调停所赠。这确实是让他非常惊讶,这可比朝中有人认为美租界收与不收都是无所谓的想法更令他吃惊的事情,不过想来这样也倒是可以解释的通为什么相对英法租界的面积美租界这么小,而出自咸丰皇帝的“馈赠”这也让朝中的人持观望态度的根源了。

“老师,租界之事非比寻常,早年设立租界不过是为防止华洋杂处引发争端而设立,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这三十多年来,洋人在租界谋求的权力是越来越大几乎等同于国中之国,试想洋人是否会放弃租界?”王伯良摇摇头继续说道。

“在学生对泰西各国的认知看来,国与国之间相处远非那些文质彬彬装扮的外交官那样光鲜,各种龌龊之事如同街头流氓一般,想要从英法这样的强国手中收回租界难于上青天!如今美租界归还在学生看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契机,正因为美租界地处低洼之地凡有水患必危及此地使得洋商难以在租界内兴建地产以立根本,不过这些困难对洋人而言只是暂时而已,一旦洋人喘过一口气来,这块租界想要收回就不现实了,学生估计于美利坚而言最为划算的办法便是直接将租界转给英吉利帝国从而换取某些利益以求月兑身……”

这篇小说不错推荐先看到这里加收藏看完了发表些评论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帝国黎明最新章节 | 帝国黎明全文阅读 | 帝国黎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