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 中国式秘书3 第四章(13)

作者 :

关省长挟起盘中几样菜分别品了品,当即在嘴里弄出很大动静,不时扭头对廖志国夸奖道:“嗯,不错,菜很新鲜,口味也不错。可惜,在酒席桌上吃不到这样可口的好菜哟!”

卜副省长也边吃边说:“是不错,看来志国同志这儿就是与众不同嘛。”

桌子上,汪秘书长和几个部门负责人,频频向廖志国、秦众挤眉弄眼,只听有人叹道:“唉,但愿下次到了阳城,也能吃到这么好的工作餐!”

大家吃得满意,廖志国的一颗心就放了下来。

饭毕,短暂午休之后,关省长按计划视察阳西区的万顷良田。

这个万顷良田工程,是在廖志国指导下搞的一个试点。当初,搞这个工程的初始动机,是响应省委省府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号召,想将分散居住、原始耕作的农户集中起来,搬进由政府建设的居民点上来,实现农民洗脚进城、农田现代化耕作的目标。可是,由于中国农村在过去长达数千年时间里,一直实行的是自由居住、散漫耕作的习惯,上述理念很难真正让农民自觉接受并广泛推行。可是,在局部试点过程中,廖志国也有了一个新发现——农民每成功搬迁一户到集中居住点,便可以腾出一亩多住宅地。而这腾出的住宅地,又不计算在受到控制的耕地范围,可全部用来作为工业或建设用地。如此,假如真的能够大范围实施集中居住,腾出的土地将非常可观,制约与困惑基层干部多年的土地瓶颈,便会迎刃而解。当然,这个奥秘不可轻易与人言,即使对广大被动员搬迁的农民,也只能告诉他们,政府此举完全是为了改善其生活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产出效率。从目前情况看,阳西区在万顷良田上,实行现代种植与养殖的有机结合,规模化、集约化效应相当明显,农民从中得到的实惠也不少。因此,全市才在这里召开现场会,公开观摩与推广。

正是初春时节,麦苗开始返青,一望无际的广袤田野披上一层女敕绿盛装。农田边缘,不时可以看到一些塑料或铁皮大棚,其中有的是养猪场、养鸡场,有的则是反季节蔬菜。

许是好久没有看到如此大面积成片农田了,关省长不禁心潮起伏,脸色如春。他一边徒步察看,一边听廖志国介绍,并不时发问:“这么大的土地空出来了,总共搬迁了多少农户?他们愿意搬到居住点吗?”

“总共搬迁了一千多户,全部是在自愿的基础上搬走,而且实现了零上访、零强拆。”廖志国回答。

“农民搬迁后的收益从哪里来呢?”关省长又问。

“有这样几个主要来源:一是土地承包、转租出去的收益,现在农田实行了产业化经营,产值比过去成倍增长;二是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都安排到工厂、公司、社区打工,每个月有固定收入;三是由政府财政补贴,对所有村民实行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年老拿退休金,生病能报销医药费;四是居住点上的房屋质量好了,面积大了,有些人就开店、出租,也是不错的增值途径。”廖志国事前做足功课,自然对答如流。

期间,卜国杰副省长原本有意拉在后边,却被廖志国请到前头,与关省长处于平行位置。卜副省长懂得规矩,稍许放慢一步,主动落后关省长半个身位。

“你刚刚在省委全会上的那个发言,很不错,关于城乡统筹、整体协调发展的思路,相当清晰。今天看了这个现场,感觉还真是这么个意思。你看呢?”关省长说着,扭头问旁边的卜副省长。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最新章节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全文阅读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