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 中国式秘书3 第三章(11)

作者 :

黄一平闻言,内心2内心不免有些感动。他明白,廖书记说的是心里话。一个秘书,能够在领导心目中具有如此位置,绝对的成就感!

“廖书记,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他们拿出的方案我们可以否定,而我们提出的人选,到了常委会上他们也同样能找出理由反对。毕竟贾大雄和苗长林联手起来,力量不可小视。而且,万一常委会上其他什么人再插进一只手,提出一个什么不伦不类的人选,一旦到了组织部那个环境里,我们这边也很难真正掌控呀。”黄一平说。

“是啊,你刚才说的常委会那一关,我也早就想到了,而且感觉是个不小的问题。确实,现在常委会里面还不太稳定,弄不好很容易节外生枝。咦,我倒是在考虑,有没有一个折衷的办法,既能找到合适的人选,又可防止苗长林、贾大雄他们搅局,甚至还能不让其他常委染指呢?”廖志国问。

说到这里,黄一平心里倏忽一动。对呀,绕了这么多弯子,廖书记的这一问,终于接近他心底那个深藏的思路了。事实上,经过前些时对组织部的深入调查模底,他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接近的方案。无奈,若是廖志国不主动提出,他即便作为心月复秘书,也不能、不敢轻易道出。究其缘由,主要有三:一来,此方案是个险招、奇招,属于剑走偏锋那一类,又具有双刃剑性质,伤敌的同时弄不好也会自伤;二来,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这样敏感的职位,因其重要且特殊,即便由他这个秘书提出人选,也难免瓜田李下之嫌,能避开应当尽量避开;三来,一个无论多么绝妙的主意,由领导嘴里说出来了才是黄金,而让自己这个秘书说了,就可能变成破铜烂铁。黄一平做秘书这么多年,已经见识、经历过太多此类经验教训了。廖志国再直爽、豁达,黄一平也不敢大意与造次。

“嗯,廖书记刚才这个问题,倒是启发了我的思路。既然贾大雄一直提出要在常委会上讨论,那就必须防止他在会上搞名堂。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换个思路,这个事情是否可以不拿到常委会上来议呢?而且,在他准备的两套方案中,我们是否可以将计就计,在其中演变出一个为我所用的第三方案呢?”黄一平的思路,看似顺着廖志国的竿子在爬,其实是在进一步引导对方思路,朝向一个预定的目标前进。

“是啊!我也正是这个意思。具体说说你的想法,唔?”廖志国显然已经觉出黄一平的意思。

“贾大雄不是提出在部里现有两位专职副部长中选择吗?这样选择的好处,是副部长内部分工的调整,而无需新提拔或调动干部,可以省略了民主推荐、考察、测评这些程序,也可以不拿到常委会上讨论决定。这是其一。其二,他提出的内部人选是两位专职副部长,可组织部不是还有两个兼职副部长吗?贾大雄既然没有提到这两位,说明对他们至少不是很信任。而且,据我了解,情况也确实如此。那咱们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就在另外两位里着眼选择?”黄一平说。

“对喽,这个主意好!按照贾大雄的方向,走了我们的路子;用了贾大雄的旧瓶,装着我们的新酒。这样,你赶紧悄悄帮我接触一下,看看两个兼职副部长里谁比较合适。把握一条,现在是特殊时期,只要能干成事,用人标准不必拘泥于常规。唔!”廖志国深以为然。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最新章节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全文阅读 | 市委换届引发组织部政治斗争:中国式秘书3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