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学院那些事儿 85 一通漫泊的来电

作者 : 李哲

#

有些人总是以为自己已经修炼到家了,他们自以为是,不管是在社交,情感,还是学问,艺术等等方面,都认为自己学途无多,早已胜人一筹,达到除非太上,不能交流的地步。这是不是太神了呢,是不是让人不敢相信有此“幸”呢?如果那些骄傲自满的人轻而易举地赢得了自满,那为什么还要一次次地被人打败,而不能像克林顿一样潇洒笑看笑谈人生。

或者说如果他们已经在自己的领域修成正果,那为什么只是自己承认自己,断得不到别人的承认?

就在很多人都在这个问题上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手机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霎时正在安静地循序思考的我心中本能地一个颤栗,待按亮键盘注视屏幕的时候,一切的虚想开始融入现实中来。

短信:我是绮梦,你现在在干什么呢。

绮梦,即是我在与迪迪打“情感太极”的时候认识的那个人,本来以为我和迪迪的情感太极会是大学期间的最后一次,没想到随着这条短信进入生活,我的经历将如遇上一座幽山峡谷般,像被手术台上的医生注入一针迷幻剂一样,开启一段曲折而不可预知的褐色回想。

“我在北京旅游呢,要不回来的时候,我请你出来喝一杯吧。”

“OK,好吧你先在北京好好玩吧,回来记得短消息我啊,我要好好打扮一下。”

于是我开心地遐想着,当晚便没有再留步北京,在怀着一种充满激动与希冀的心情听完国家大剧院里的“犹沙钢琴独奏会”后,便赶乘10:30飞往上海的班机,星夜降落在上海机场,在我的心里,此时的绮梦绝对是一剂温馨的治气良方,治疗我因为挫败而聚积体内的寂寞,并且重拨我的自信,当一个男人被奚落于一个女人的裙下时,另一个女人便是彼岸。

睡觉的时候,我常会想起《记忆的证明》中的情景,青山小百合与萧忆,两个来自不同国度的年轻人,在经历了父辈不堪回首的厮杀与争夺后,有缘千里相逢在日本,毅然决然地直面往事,正视国耻,一起踏上重圆两国社稷深微的求真路程,在日本寻根溯源的那段日子里,虽然她们受尽了冷眼的阻碍,亲朋的介怀,但是那种不论山高海深,不论荆棘遍野,誓要完成前辈的遗愿,誓要挖掘被历史的迷雾以及人为遮瘴深埋的事实的精神,让电视机前的我们不禁为之动容。这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故事最后,男女主人公终于完成了具有深刻历史价值的异国使命,也是共事的机缘,让本不相识的两人心心相惜,千里路遥走到一起,当看到她们在她东京的屋子里嬉闹的情景,当看到那个日本女孩子学中国话说“磨磨蹭蹭”的可爱表情,当两人在当年的仓京岛上相拥热吻的时候,当最后那个女孩子驱车来到海港边,望着远方的航船,望着船栏杆后面那个中国男孩大呼“我爱你,我爱你”的时候,有哪个拥有真情的善良人不会为之感动,有哪个看得深情的女子不落热泪!当然这故事的结局过于美好了,当研究二战的日本历史学家把远在日本的——当年的冈田总监亲笔叙述的犯罪事实——执勤日记交到青山小百合的手中,而她最后抵达北京和终于完成爷爷遗愿的萧忆重逢的时候,我们的编导也没有什么新的提议可以发挥了吧……

她们两人就这么手拉着手,像太美好的爱情故事中的梦境一般,一路长行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大道上,越走越远,漫溢进流光溢彩的灯花火中……

这是太美好的故事了,逝去的战争造就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纵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出来的悱恻缠绵的异国恋,再涉入中日两国人民*消融的龃息龉没,和解的前声融合了民生视角的时代缩影,带给我们一种欣然与共的心灵共鸣。说真的,哪一个想干一番大事业的男人不想经历这样的事呢?或许那些喜欢日本的男生女生因此更加铭心眷许,希望有朝一日能把梦想带进现实。

不过很多时候,现实往往是绞尽脑汁的,绞尽脑汁地叫人头疼,绞尽脑汁地书写着崎岖的弯路,等待我们磨洗青春。

绮梦当时是有男朋友的,是我们学校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当时不知道她与那个大学时代的男友分也没分,但不管怎样,既然是她邀约,那像我这样的男生不管怎样都会无意识地心动一把。

3月半的上海像个脸盆,淅淅沥沥的雨声布满了上空,我没等雨停便拨通了她的电话,希望一见面天即转晴。

“梦,你现在在哪里呀。”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表演学院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表演学院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表演学院那些事儿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