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困 01.算作序

作者 : 二话王

大家好,我是二话王,大家可以叫“小二”或“二哥”什么的,但不要叫“老二”,不然小心你老二啊。唉,二话不说地就先说起二话了,也是想先混个脸熟,如今各路神仙妖孽比人还多,想立个足如同想买一千一平米的房子一样,都需要发挥一点白日梦的精神了。

假如你生活充实,知道自己在干嘛要干嘛,就不要往下看了,甚至其他再好的小说也不必看的。一个人去看小说,原因大约有二:一为消遣,一为厚积。若为消遣,看看也无妨,宅居看书还能为疏解日益拥堵的交通出一份个力呢;若为求取智慧,只怕是不宜的。小说里当然是有智慧的,然而那种智慧并非纪实的,而是在假设可能会有其事的事况下,作者在发挥自己的智慧。说白一点,小说的智慧与生活的智慧之间有“隔”。有些人看时心中有“隔”,仅仅把小说的智慧当小说的智慧,有些人却心中无“隔”,把小说的智慧就当生活的智慧。所以,小说会使寻求智慧的人聪明的更聪明,不聪明的更不聪明。然而,太聪明或者太不聪明都不是什么好事,太聪明了容易自寻烦恼,太不聪明了容易惹人烦恼。

这个小说的故事性不是很强,因为我不大相信小说非得要讲多么精彩的故事,就像我不大相信商业片非得要有精彩的男女肉搏场面一样。我更多的是想表达自己的观念。我曾把书稿寄给春风文艺出版社,但结果相当于寄给春风了,后来又给网路相识的柯少爷,结果也没结出果。于是几经折腾,功利之心就淡了,也就可以清高了。——虽然当初写是为了赚几个毛爷爷,但到目前为止,赚了个毛。我起初也早想到会有赚个毛的下场,还会去做完全是因为贼心不死。之所以讲这层典故,是想说明各位也可以像出版社一样,认为小说就该以故事为重,不必以我的观念为然。当然,出版社不出版,原因大概不止于此。

另一个显著的问题如同鲁迅品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说的“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这个问题倒是我故意出的。驱笔为刀,纵横驰骋,杀人十步,茹毛饮血,才是一件快事。面对又痛又痒的现实人生,说些不痛不痒的闲话,做出且听风吟的姿态,不是我所为。我说的“并非闲话”。

如果不计较这两大问题,而又无聊,来捧场我也欢迎;如果计较,不看也无碍,反正我也不损失毛爷爷。倘若看的人稍有“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之感,那咱俩去喝一杯?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维困最新章节 | 维困全文阅读 | 维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