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一梦 第137回:终于冲出难耐校园

作者 : 田园风光

一九六六年六月份,史青竹的毕业论文通过那天,毕业证书同时也拿到手。校方一反常规,提前两周做完毕业班的一切事。

只有几个外地比较远的同学,在等待分配调令。可是,另人失望的是,负责这一方面老师,已被勒令停止工作。

史青竹还不知道,她们这一代青年人,既将又进入新一轮考验阶段。

学校已经被迫进入,也算开始了大动作前期工作。

学生会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组织起红卫兵团,取代校长、教导处工作。

並与既日正式通知开始停课闹革命,刚刚一个月时间,原來林学院的上层建筑,已是面目全非。校长靠边站,书记也闲了起来。

上下级的指示、红头文件象雪片一样在各年部飞传。

林学院的上空,空气一片浑浊。当时被这股红色沙尘,弄的乌烟瘴气。

一切正常工作,都不能正常运转。她还在傻等分配工作调令。

因为她在东北这片土地上,已经没有了她的息身地。暂时又不能去江西爸爸妈妈身边等调令。

每天早上打开收音机,连续不断地滚动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这支歌曲。仅在一月后的短短两周内,一股红色飓风,席卷全国各地。

东北林学院也在劫难逃危运,那段故事不堪回首。

大概在中华大地上、或是在这颗星球上的全民性运动,也够得上史无前例。

史青竹还没来得及离开学校时,爸爸从遥远的江西发来加急信函。大体內容是:‘要尽快到石华剑身边,择日完婚。

两人调到一个科硏单位,做好学科课题硏究。爸爸建议竹儿也做楊树培育硏究,和华剑共创大业。

当前社会上发生的大事,正在狂热进行中。望我竹儿和华剑,避开沙尘暴,谨防激情、冲动。做好防护,避免沙尘颗粒迷住双眼。’

于此同时,石华剑从B市国家森林硏究所,楊树培育实验站,风风火火地赶來。史青竹带上在林学院里一切档案,来不及、也不再等待无期限的调令。

随石华剑来到现在工作的单位,国家森林硏究所,楊树培育实验站。

回想起那一年的六七月份,让人胆战心惊。从开始仅两周多一点,校长,和党委书记、教务处主任等一批校方领导人名字,和批判专栏里吴晗、邓拓、廖沫沙几人大名并列。有可能在战火横飞年代,他们的名字也是在一起的吧?

这几位在年龄上也和爸爸差不多,难道他们几位在去年不知道,社会上要在一两年内发生大事吗?要是也能估计到今天,又为什么不退下来呢?

难道他们的境界比爸爸高的很多吗?一时间史青竹百无聊赖。

史青竹似乎又明白了一些什么,大概这些领导人在上几次运动中,没有被触及到灵魂。青竹爸爸已经在解放前受过右倾处分,一九六零年又重重的挨了一锤。

是一九六零年这一次,一锤子把青竹爸爸打明白过來。

难道说这就是原來去年青竹爸爸说的,是这次全民运动吗?

**********************************************************************************************************************************

红色沙尘被删掉,本书不描绘他的精彩与瑕疵。

史青竹和石华剑挤在闷热拥挤车廂里,没心思聊天。周围都是陌生人一双双眼睛,到不是有意在看着她们。

人人的脸上都很严肃,两只眼睛放都射着忧郁的光。

国家森林硏究所、杨树培育实验站,在B市北郊。离市区大约有四千公尺远。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在咱国内的大小城市还没有出租车。

通往北郊又不通公交车,史青竹和石华剑只好徒步。

刚踏入城郊,走出市区不到一千公尺。遥望如绿色城墻般的片片高大杨树林,象一股强大磁力吸引着史青竹。

此刻,史青竹表现出少有的兴奋。在学院一个多月的高压环境中,让史青竹有一种透不过气来的度过每一天。

从挤进在列车那一刻起,如在高压仓內度过八个小时。走出车站刹那,又如获得新生那种感觉。

当史青竹和华剑牵手走出市区,踏进郊区时刻,那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能描绘出来的心情。只觉得,这世界只是史青竹和石华剑两个人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恰似一梦最新章节 | 恰似一梦全文阅读 | 恰似一梦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