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姐妹打黑拳 第六章   陌生人竟然是亲姐姐

作者 : 眯玛然

他们几个人集中在地下的大厅里进行演练,魏大爷的主要心思一直没有放在正经的事情上面,他有个担心,他觉得老嫂子有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拗劲儿,可是又不能给她交这个底儿,干妈做事情太过于谨慎了,可是老嫂子又是过于认真的人,他无可奈何。

魏大爷之所以向老嫂子交代了干妈与自己的关系,那是不得已,用老嫂子的话来说,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原因何在?

事实上,魏大爷知道干妈是太行山的人,从自己干妈的口里也预见到干妈可能会是老嫂子家里的人,而且还是亲亲的亲姐妹。

可是,这些预见一旦变成了现实,魏大爷还是免不了大吃一惊。

李安莲老人家一行人来到了广州,自从入住了河边农庄以来,魏大爷干妈也偷偷地来到农庄看过自己的亲妹妹,魏大爷的干痛哭了很长时间。

魏大爷知道自己把干妈的亲人带过来,也是为了满足李安莲老人家和孙女儿打黑拳还债的愿望。

可是他怎么会想到是在给干妈的伤口上撒盐巴啊——

如果要是那样子的话,我老魏可就成了天下最大的罪人了呀!

自己的干妈应该是天底下最苦的人了,现在好不容易遇见了自己的老家来的亲人,竟然是在太行山生存不下去,跑到广州来靠打黑拳挣钱归还外债的亲人。

这将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干妈怎么能够承受得了,我自己怎么会干出这样子的事情来呀——

魏大爷的大惊失色很有道理,但是李安莲老人家与自己的干妈丝毫没有觉察,她们俩就这么一对视,心灵即刻产生了非常激烈的震动与震荡。

这就是民间流传的“亲人效应”,或者是叫“基因感应”。

所以,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越来越显示出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与智慧,但是所发生的事情也越来越提醒人类不要自以为聪明,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不知道”令最聪明的科学家也不得不拜倒在大自然的脚下。

大海里的毛毛虫为什么会色彩斑斓,陆地上的小的毒蜘蛛怎么会毒死一只大象——

这些,只有大自然知道,只有大自然会回答,人类充其量才是动物里边的其中一员嘛!

事实上世界上的人类与大自然的万物都是一样样的,特别脆弱但是也特别坚强,不管大风大浪将人类抛弃到什么地方,都会坚强地生存下来。

社会上有句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社会上还有一句话:富不过三代穷不过十年。

社会上的一切都在变,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就得以变化来应付变化,在各种各样的危机的狭缝里去寻找机会,来获得生存的可能,以图将来的命运的转机。

魏大爷的干妈是家里的二女儿,比李安莲老人家整整大10岁,都是听话的乖孩子。

就在魏大爷的干妈12岁的时候,太行山突然遭了大旱灾和遮天蔽日的蝗灾,李安莲老人家的爹和娘没有办法,就叫广州的一个朋友带到了广州,从此也就没有了音讯。

姐姐叫广州的朋友领走的时候,李安莲老人家刚刚2岁,还不会走路,当然也就不会知道还有一个比自己10岁的漂亮的姐姐,这是家里的最伤心的事情,怎么会告诉李安莲老人家呢?

在南京,金凤凰提出到太行山来避一避的时候,魏大爷曾经犹豫过,不过后来还是来了太行山。

这里边就有魏大爷想趁机来太行山看一看,或许能够了解一下干妈老家的情况。

在南京的时候,魏大爷感觉好奇怪,虽然那个时候还不知道金凤凰和银凤凰都是女孩子,但是,这两个人怎么长的就好像一个娘生的一样样的呢?

魏大爷到了太行山,头一眼看见金凤凰和银凤凰的女乃女乃,就愣住了。

怎么会呢?

这个女人,几乎就是一个模子里拓出来的嘛!

事实证明,当年他们都搞错了,其实自己干妈的爹并没有被*,干妈的杀过四个人的小妹妹也还健在。

魏大爷办事情毕竟多了,很是沉得住气。

魏大爷在太行山的时候,为了落实具体情况,曾经技术地向老贵昌阴阳询问金凤凰和银凤凰她们家庭的历史,魏大爷已经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了。

可是,魏大爷不敢随随便便地把事情挑明开来。

因为,魏大爷在去南京的时候,卢达已经开始对韦老修起了怀疑,而且自己的干妈又是卢达的仇人。

还有,李安莲老人家是来广州打黑拳的,是和两个孙女儿挣钱要还债的。

于是,魏大爷思前想后,把这件事情往后推了又推。

终于等来了今天这个好机会。

可是,真正的好机会来了的时候,魏大爷就像傻了似的,先是看看自己的干妈,然后又看看李安莲老人家,左看看韦一刀和韦英杰,右看看金凤凰和银凤凰,就好像是不认识她们的一样,你们说奇怪不奇怪?

哦,真正的是奇了怪了——

你们再看看韦一刀和韦英杰,这两个姑娘高兴的也莫名其妙的傻了,她们俩也是象魏大爷一样只顾傻乎乎地看看这个瞧瞧那个,就好像是不认识她们一样的,你们说奇怪不奇怪?

你们再看看金凤凰和银凤凰,这两个姑娘高兴的也莫名其妙的傻了,她们俩也是象韦一刀和韦英杰一样只顾傻乎乎地看看这个瞧瞧那个,就好像是不认识她们一样的,你们说奇怪不奇怪?

哦,真正的是奇了怪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双胞胎姐妹打黑拳最新章节 | 双胞胎姐妹打黑拳全文阅读 | 双胞胎姐妹打黑拳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