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业帝国 565 五轴加工中心(一)

作者 : 葫芦村人

“听说你准备把专业换到企业管理上面去?”云非感觉到,今天的老爷思维跳跃得他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这老爷退休之后应该也不至于闲的连自己换专业的事情都知道吧?

想了想,云非觉得没有必要骗老爷,虽然他的专业是老爷的指定的,但是他这两年在学校里面听课的时间加起来绝对不会超过半个月,每次考试前期要不是段志敏把考试重点什么的勾画出来,他甚至都不能考及格。

自己很少去学校,老爷不可能不知道!

“是的,我有这样的想法,不知道您老有什么看法。作为一个私营老板,虽然有着职业经理人帮着管理整个公司,我觉得自己也得懂一点才好……”与其说问老爷的看法,不如说是在试探老爷的态度。

对于学校,要不是实在闲的无聊,他根本就不会去。

一研究院的各项研究,他知道的一些东西,基本上都被孙麟以及邓兰青等人给掏干了。

他本来就只是一个机械生产车间现场技术员,对于研究根本就不懂,即使知道的一些先进的东西,都是听说或者看到,具体怎么搞出来的,他还真不知道。

颇有江郎才尽的味道,或许也是知道他的这个问题,孙麟等人已经不再什么问题都问他了。

同时,云非也不再什么项目都发言,毕竟很多东西他都是知道一些皮毛,很容易对真正搞研究的人造成误导,一旦这样的事情发生,损失的,不仅仅是他的钱,更是时间。

“学学管理也不错,自己的企业。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来得让人放心。”老人对于云非的说法不置可否,点了点头。

“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学点东西吧,不然等你以后想要学习,都难得抽开身了。你们一重工的四轴怎么样了?”云非发现,老爷今天的状态有点不对头。

以前每次跟老爷在一起的时候,都是聊一些家常,哪里像今天,全都是问自己正事。

“第三台样机刚刚开始生产,如果一起顺利。装配之后能够达到预计的效果,在八月份的时候就会逐渐开始生产,在年前估计能够生产出来二十台……”虽然五轴依然还在门外徘徊,但是有着德克公司的样机摆在一边供设计开发团队参考,还不能生产出四轴,一重工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

就因为一重工的阻击,原本这段时间集在国投资建厂的外国数控设备生产企业,现在都还在观望。

台湾的三家厂为了跟首都一机等得到一重工生产技术的厂竞争,不得不大幅度降价。型号最小的850加工心,售价已经不到四十万一台,比一重工生产的加工心价格都还低了三万一台。

如果没有他们本土出口到大陆的利润支撑,估计他们也就离破产不远了。

在台湾本土没有总部支撑的鼎胜数控。现在主要业务就是做数控设备的贸易,把国大陆廉价的加工心给卖到东南亚以及南非等地,再通过台湾机窗协会的关系把进口的欧美以及日本的普通数控设备当成精密设备卖给那些只买进口设备的国营企业。

“据说,台湾的五轴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或许,今年咱们国内的国际机窗展览会上面就能够看到他们的五轴加工心。好了,时间也不早了。你去小戴那边看看吧,我睡会儿去……”老爷说完之后,就不顾云非的愕然,在保姆的搀扶下向着屋里面走去。

台湾有五轴加工心了!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云非懵了。

在他的认知,台湾人在二十一世纪初期收购意大利的三流数控设备生产厂商萨克曼集团的铣窗业务,在拥有了萨克曼集团旗下的萨克曼公司以及蓝苞蒂公司(rmbud)两家公司的铣窗业务之后,才得到四轴以及五轴的生产技术。

而蓝苞蒂公司五轴加工心,也仅仅是刚性很差的木工机!

要不然,从二年的百万欧元营业额到2002年销售额已经超过两亿欧元,并购蓝苞蒂之后,营业额更是猛增的萨克曼也不可能出售他们的铣窗业务。

一台五轴的木工机在国的市场价格一千五百万人民币,也就是一百五十万欧元,但是这样的设备,在欧洲以及美国日本很多公司都能够生产,精度远远比意大利的高,再加上意大利的经济一直不景气,政府都差点破产,否则台湾人根本就得不到五轴加工心的生产技术。

五轴加工心,可不是四轴加工心那样,只要有着足够的资金投入,完成足够多的技术积累就能够取得突破。

五轴加工心,比四轴加工心的技术高了不止一倍两倍。

在告别老爷之后,云非根本就没有心思去国家银行,如果台湾人率先在大陆市场上面推出五轴加工心,一重工这些年的努力就白费了。

获得国家订单的优势,很快就能够被台湾人的五轴加工心给抵消。

庞大的国,不管是航空航天,还是精密制造行业,没有任何一台的五轴加工心,四轴加工心的数量也不是非常多,这里面有多大的市场,可想而知。

这是一个远比一重工得到的国家订单更加庞大的订单。

只要国市场上面出现这样的逆天神器,国家即使砸锅卖铁也会大规模地添置!

“诸位,今天召集大家开会,主要是我得到了消息,台湾人已经有了或者即将拥有五轴加工心,具体是几联动,目前尚不清楚,他们技术从哪里来的,也不清楚!不过,很大可能是从意大利来的……”云非一回到蓉城,也不顾已经晚上点过了,直接召集集团公司的高层、一重工的高层、一研究院机械试验车间几个负责人一起开会。

“怎么可能?台湾人现在不是连四轴的技术都没有吗?”对于云非的话。吴忠达第一个不相信。

这事情,有点像天方夜谭。

整个世界的人都知道,台湾人为了利益,除了武器装备不会向大陆走私,四轴五轴什么的生产技术,他们的主日本人跟美国人,都防着他们呢!

“反正我得到的情报是这样的。”云非也不相信这是事实。

但是老爷没有必要骗他。

很有可能台湾人正在向大陆政府要五轴加工心的订单。

几台五轴加工心让整个东芝公司差点破产,前苏联费尽心思也只搞到几台,可以想象这玩意儿有多大的杀伤力。

航空航天,汽轮机等等尖端制造业。没有五轴加工心,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多大的发展。

在尖端制造领域,材料是基础,制造技术才是关键!

国的战斗机不行,民航客机甚至还是空白,战略导弹数量不多,这一切,都是因为缺乏尖端制造能力。

“老板,这个情报是从哪里来的?”麦伦也知道。整个集团公司的心就在一重工的数控设备生产销售上面,一旦一重工的加工心业务萎缩,整个集团公司下一步的所有计划都得搁置起来。

麦伦知道,自己不会再有个三十年!

“情报来源。我就不说了。但是这个消息,绝对是真的。即使台湾人现在没有掌握,估计也会在近期得到五轴的生产技术。虽然都是小型的五轴木工机,但是对于四轴都很少的国来说。这具有足够的诱&惑力!”在座的,都是明白人。

“短时间之类,咱们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头发全白了孙麟听到云非的这话。不满地说道。

从进入一重工开始,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对数控机窗的研究上面,不仅仅是他,整个一研究院机械项目的所有技术人员以及工程师,除了过年的时候休息过几天,平时根本就没有周末休息只说,甚至很多时候晚上都在通宵加班。

好不容易四轴加工心要开始批量生成了,云非这个老板,居然又提出了短时间内解决五轴加工心的技术难题。

“孙老,你误会了。我没有逼着咱们要尽快拿下五轴的生产技术,我只是召集大家来一起讨论一下咱们目前应该如何应对!”孙麟已经七十多了,云非可不想给这放弃颐养天年的老头太大的压力。

整个国家都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之后才在五轴加工心上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他要想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完成整个国家花费了三十多年才完成的事情,无疑痴人说梦。

“老板,我觉得咱们还是应该先了解具体情况再商讨对策,如果我们的竞争对手真的是从意大利得到的技术,咱们从德国、美国、日本得不到,也可以在欧洲的一些三流设备生产厂得到技术……”欧美在高端技术对于国大陆封锁有多严重,德国机械制造集团高层的麦伦如何能够不清楚?

“比如?”既然自己目前无法研究出来,能够买到,也不错,要不然,台湾人以五轴加工心为要挟,捆绑三轴加工心销售,一重工以后要再想得到国营厂的订单,可就比登天还难了。

“西班牙这几年的经济也不景气,他们的贝玛格、尼古拉斯、华日斯蒂等企业,都从德克公司引进过最为基础的五轴加工心生产技术。现在整个欧洲经济都不景气,即使整个西班牙最大的重型设备生产厂尼古拉斯,现在一年的销售额一不足三亿欧元,他们的资产负债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三……”麦伦的话,顿时让愁云惨淡的会议室里面变得杨光明媚起来。

“不过,西班牙的五轴加工心生产技术并不是很好,即使最好的尼古拉斯生产的最好的五轴加工心,也不比意大利的公司好上多少……”对于整个欧洲的生产技术,在全世界都找不出来几个比麦伦更加清楚的人了。

“麦伦,咱们真的能够收购西班牙的数控设备生产厂?”云非兴奋得直搓手。

在他那个世界里面,一些由大陆政府暗控制的贸易公司想要谋求收购欧洲一些在金融危机破产的设备生产工厂,一直都没能成功,现在对欧洲无比熟悉的欧洲人告诉他。一重工能够收购,他如何能够不兴奋?

“西班牙的财政一直不是很好!”麦伦答非所问地对着云非说道。

从理论上讲,任何国机械公司收购欧美的机械工厂,当地的政府都会介入,如果企业里面有着一些禁止对国大陆出口的设备或者技术,要么国人放弃,要么,把那些对国禁运的设备以及技术剥离开来再让国人收购。

要是没有了技术,没有了关键设备,谁愿意当那个傻大头来收购一家公司的空壳?

国人收购欧美的企业。不是为了市场,国的市场足够他们折腾。

大多数都是为了技术!

“即使咱们无法把西班牙的生产技术立即搬回来,但是只要台湾人对大陆出口五轴加工心,让世界对国的五轴禁运失效,咱们在西班牙收购之后的工厂生产的五轴加工心即使不能够整机运回国,一些关键部件的核心生产技术,可以派咱们的工程师去西班牙的工厂……”麦伦的话,让孙麟等人的眼睛都开始放光起来。

只要掌握了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以国庞大的山寨能力。生产出五轴的加工心并且不断提高精度,绝对比现在模着石头过河,一起都是靠钱与时间来堆好太多,太多。

“麦伦先生。这事情,就拜托你了!”哪怕是整个世界上最为低端的五轴生产基础,也是一重工目前迫切需要的

“彭董,意大利那边的事情有眉目了?”进入国大陆的这两年。汪卿的台玉精机连最开始的投资都没有收回来,台精机的技术并没有全部无保留地给他。

甚至,台精机生产的加工心。根本就不对大陆的国人出口!

他们生产加工心,属于整个台湾精度最好,效率最高的设备。

国人要想买,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出口到国大陆的加工心,只有在国大陆办厂的台湾人才能买到!

也正是因为他们这样的坚持,台精机才会逐渐没落,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被崛起的万有集团干翻,并且一蹶不振……

“现在正在谈判。小汪,对于我说的咱们两家在国大陆的工厂合并的事情,你怎么考虑的?”在大陆的这两年,让彭志苍老了十岁!

从前年失去大陆官方采购订单之后,万有集团就对蓝苞蒂展开收购谈判。

本来在去年,经济不景气的意大利政府就已经意动了,因为台湾人手都蓝苞蒂,并不是为了把整个工厂的产能搬到国境内,而是就在意大利本土展开生产,最后把设备出口到亚洲市场。

国市场,是整个世界对数控设备需求量最大的市场,整个欧洲以及美洲,大多数的工业强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数控设备的需求量基本上已经饱和,不淘汰旧设备,就不会有新的订单产生。

国大陆不同,全球经济不景气,而这个国家依然在告诉发展!

然而,这样庞大的市场,都被德国、美国、日本、瑞士等顶级制造企业给垄断了,虽然他们出口到国大陆的数控设备还不如他们生产的,但是人家却根本就不认意大利的品牌!

正当万有集团即将完成收购的时候,在意大利异军突起的萨克曼横插了一杠,他们也想要收购两年亏损的蓝苞蒂。

这就让彭志蛋痛了。

原本准备的两千万欧元根本就无法应付坐地起家的蓝苞蒂股东,而万有集团因为在国大陆的投资一直没能收回,彭志不得不把有着台精机背景的汪卿给拉进来。

“彭董,我的厂现在很不景气……”对于彭志的提议,汪卿虽然很是意动,但是他不想让自己的心血成为他人的嫁衣。即使,彭志给了他非常优厚的条件。

“没事,小汪,我这也只是一个提议。你看这样如何,咱们三家把铣窗业务集起来,组成一家新的工厂,数控车业务,还是各干各的……”彭志知道,现在要加大对大陆工厂的投资,董事会的那些家伙肯定不会同意,并且银行也不会同意贷款,只有整合台湾机窗协会在大陆的工厂,他们才有翻身的机会。

有着众多大陆国营企业支持的一重工发展太快了!

失去了首都一机的代工之后,彭志本来准备把所有零配件的生产放到台湾,但是物流成本太高,最终,他不得不说服董事会在大陆开发一些配套厂。(未完待续请搜索乐读窝,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感谢饱蛇、胖指南、柯、犇犇008几位大大的月票。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智能工业帝国最新章节 | 智能工业帝国全文阅读 | 智能工业帝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