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上60度到零下60度 吹响总攻的号角

作者 : 火流星23129

进入新的一年,特别是进入2月底以来,中石油管道第二工程公司俄罗斯项目部面对剩余的工程量,在全体参战将士中发出了“大干50天,确保工程完”的战斗动员令,吹响了总攻的号角。全体参战将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积蓄多日的力量在此刻爆发。

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工地上厚厚的冰雪开始逐渐消融,如果不加快施工进度,一旦再次形成沼泽,必将给下一步的各项施工带来诸多困难。项目部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打破工种界限,实行一人多岗多责;将按月考核兑现办法进行变更,实行按天、按表现随时随地进行奖励等,充分调动起广大参战职工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工地上到处飘扬着战斗的旗帜,职工们挥汗如雨,清沟,管内清雪,布管,焊接,返修,连头,下沟,回填,临时阴保,各工序有条不紊。为了赶抢午间气温回升的时机多出活,即使午饭送到了工地,职工们也顾不上趁热吃,而是要将手中的活儿干完后,才拿起碗筷去盛饭,囫囵吞下后又抓紧时间再次投入到施工中去。在他们的眼里,洁白的冰雪犹如盛开的腊梅,在阳光的照耀下如此美丽;在他们的手里,不断延伸的管线就是最大的欣慰与奖赏。虽然,零下50多度的严寒侵蚀着他们的肌肤,凛冽的风刀在他们的身上毫不留情地烙下条条印记,但是,他们没有退缩,没有屈服,更没有怨言,有的只是一往无前的信心与勇气。他们笑傲冰雪,做到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始终把困难踩在脚下!他们不求报酬,不计得失,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早日拿下俄罗斯远东管线的建设。为了这个信念,他们起五更,睡半夜,整日与太阳赛跑,与月亮星星较劲,赢得了一项又一项施工主动权,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胜利。他们没有辜负祖国的重托,也没有让父老乡亲失望,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扛起了这副艰难无比的重担,突破道道难关,最终赢得了俄罗斯业主、监理的一致赞誉和认同。

回首走过的风风雨雨,以及那些难以忘怀的艰难岁月,全体参战将士们无不感慨万千。夏天蚊虫肆虐,阴雨连绵,加之森林、沼泽遍布,所处的施工沿线被当地人戏称为“魔鬼禁区”。就是在这个禁区里,在各种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全体参战将士在项目部的指挥下,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硬是提前达到了开焊条件,实现了CPP最初的庄严承诺。职工们戏称当时的条件是:上班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保卫基本靠狗……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极端艰苦的现状。他们从“白手起家”一路走来,走的是那么的艰辛。如果说物质上的匮乏可以暂时忍耐,那么精神上的折磨就非同小可了。因为当时俄罗斯业主与监理总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无论干的再好,也总不能让他们满意,动辄以停工整顿相威胁,要么全线通报批评外加罚款,职工们成天生活在无形的高压之下,心态几近痛恨和无奈。有的职工甚至说,本来在国内没有心脏病,在这里跟俄罗斯人打交道非得整出心脏病不可。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职工们化压力为动力,以不屈不挠的斗志,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走了过来。虽然路途崎岖而又坎坷,但他们领略了沿途奇异的风景,这是在以往任何一条国际国内管线上都不曾见过的风景——没有作业带,他们手持斧头和油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有大型设备,他们人拉肩扛,劳动号子喊得震天响;没有原始森林施工经验,他们在学中干,同时也在干中学,融会贯通,很快就从纷繁复杂的各类麻烦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并逐渐得到俄方的认可。

2007年10月初,俄罗斯远东地区进入冬季以来,受各方面条件制约,工程进展一度受阻。为此,项目部因地制宜,出台了多项冬季施工措施,包括24小时车辆发动、管子内人工除冰除雪、管口组对事前预热,焊道层间加热、棉被保温缓冷等等,有效地加快了施工进度并杜绝了质量事故的发生。期间,为解决气温过低造成的个别人员冻伤问题,项目部经过多方调研,在购置棉衣、棉裤、棉鞋、棉帽、护膝、手套等劳保用品的基础上,专门派大乌拉尔客车24小时不间断在工地值班,方便职工们轮流到车里取暖,有效解决了人员在工地时间过长造成的手脚冻伤。不仅如此,项目部还想大家所想,急大家所急,添置了保温桶、保温水壶和保温饭盒,确保大家在严寒的工地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天气酷寒,但冰冻不了职工们一颗颗火热滚烫的心。大家始终热情高涨,向着预定目标奋勇前进。即使在最冷、最艰苦的那段时期,职工们也没有一个退下阵来,没有一个叫一声苦、喊一声累。正是有了大家的这种豪迈气概和“不拿第一就是败”的大无畏精神,才在如山的困难和考验面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不得不令俄方人员刮目相看。“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中国龙的精神在远东得到继承与发扬”……一时间,俄罗斯当地报纸好评如潮,对中国人,尤其对中国石油管道人鼓与呼!这看似平平淡淡的节点性胜利,对于广大参战远东管线的中国石油管道人而言,不亚于获得了最高的奖赏,只有他们才知道这其中的份量,也只有他们才懂得成绩的来之不易。但是,他们没有沉浸在已有的胜利之中而不能自拔,他们更多的是将喜悦深埋心里,积极响应项目部的号召,以百倍的信心、努力和干劲投入到下阶段的各项施工中去,力争更大的成绩。

从2007年7月15日开工到现在,7个多月过去了,管线主体焊接已经突破50公里大关,下沟回填近20公里,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绩。在这200多个日日夜夜里,每一天,每一刻乃至每一个细节,点点滴滴都在大家的心中萦绕,挥之不去。怎能忘,那些并肩战斗的日子里,是他们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结下了兄弟般深厚的情谊;怎能忘,那些可以说是忍辱负重的日子里,是他们众志成城力排非议,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筑起了新的长城;怎能忘,在那些蚊虫肆虐,雨打风吹和大雪纷飞而又寒冷刺骨的日子里,还是他们精诚团结,战胜了在常人眼里不可能战胜的困难。他们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憾天地、泣鬼神的时代壮歌。他们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庆精神,让时间凝固,让困难却步!

曾记否,在工程最初开工那段吃不饱、住不暖和洗不上澡的日子里,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坚定必胜的信念,经受住了考验,并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由于物资通关严重滞后,很多本该及时到达的物资迟迟未见踪迹,加之当地物资既昂贵又匮乏,大家只能边建营地边施工,一边还得苦苦等待各类物资的到来。有时候连续一个星期,大家上工地只能怀揣方便面与饼干充饥,再不然就啃当地的酸面包,喝苏打水。还有一些时候,为了能够吃上一顿肉,大家必须想方设法四处寻觅,纵然弄到了肉,由于营地人口多,大家也只能打打牙祭,勉强解谗。

曾记否,在那些与茂密丛林和沼泽烂泥打交道的日子里,大家模爬滚打,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衣服从来就没有干过,但大家咬牙挺了过来,即使牙齿被冻得咯咯响,也没有抱怨过一声。特别是沿线铺天盖地的蚊虫牛虻,有时手臂一挥,准保一抓一大把,直把人叮得皮肤溃烂发炎,体无完肤,但没有一个人退下阵来。那时侯,国内所到的防蚊帽比较少,大家发扬风格,相互谦让,宁愿自己被多咬上几口,也不愿看着同事和战友被叮咬。就这样,在大家的友爱互助和钢铁般的意志中,蚊虫臣服了,风雨驻足了,荆棘的森林变成坦途了。

曾记否,由于道路泥泞,加之缺乏交通工具,大家上下班只能靠徒步前行,有时候一个单趟得走3公里以上,一个来回近7公里。在泥泞的沼泽里跋涉,绝非想象中那么容易:鞋子跋掉了,要走;脚心磨出了血泡,要走;衣服湿透了,要走;双腿酸软了,也要走。就这样,一条宽约50米,长约7公里的作业带硬是被大家用双腿和手中的油锯趟了出来,被俄方称为少见的奇迹。

曾记否,俄方一次次的无端发难,让大家本就烦躁的心绪更加忧郁。但是,“为了祖国的能源,为了CPP的荣耀”,大家默默忍受着,一边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一边按照俄方意图进行相关施工工艺的变更整改,同时加强自动焊练兵,积蓄力量,确保了在11月初焊工资格考试一次性全部通过,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扫清了障碍。

曾记否,在呼啸的北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中,为了加快营地建设步伐,同时也不耽误施工生产,大家白天干工地,晚上建营地,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在严寒冬季即将来临之季,由于项目部未雨绸缪,让大家及时住上了温暖如家的营房并洗上了热水澡;在雪花纷飞的工地,大家也没有因为寒冷而挨冻,身穿厚厚的棉衣棉靴御寒,即使串串冰珠挂在胡茬和嘴边,但大家的心里始终暖洋洋的,充满了温度。

曾记否,在工程施工进入关键时刻,职工中有的亲人不幸去世,有的初为人父,还有的家庭生变,凡此种种,他们有很多理由可以回去,哪怕只是呆上短短的几天时间,但他们不能,因为他们知道这里更需要他们,工程施工需要他们。由于签证等原因,项目部施工人员异常紧缺,几乎是一人一岗甚至多岗,缺了谁都可能影响大局,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他们将爱与恨深埋心间,以百倍的干劲,全身心地投入到工程施工中去,为远东管线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曾记否,广大参战将士在艰难困苦中向前迈进,泪水多于欢笑,但是,大家倔强的眼神中看不出丝毫的失落与畏惧,有的只是无比的自信与坚强。为了早日完成预定任务目标,大家放弃了所有节假休息日,有时甚至挑灯夜战,通宵达旦。身在国内,即使在东北,你也无论如何无法想象在零下50-60度严寒中作业的滋味。也许,在你的脑海中,这个极端低温只能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而已,因为你毕竟未曾体会与亲身经历过;也许,在你的眼中,这样的施工环境可能与国内的新疆差不多,因为你的思维模式仅仅定格在一个字——冷!但是究竟有多冷,冷到什么程度,你也说不上来。那么,就让我来告诉你吧:身穿翻毛马甲皮袄皮裤护膝护腰带,外套棉衣棉裤,脚蹬俄罗斯当地产能够抵御零下40度的特制工靴,手戴军用棉(皮)毛手套,头戴双层棉(线)帽和口罩,全身上下只露出两只眼睛,不可谓不武装到家了吧?但是,即使这样,在工地呆上10分钟,不,10分钟太长,就5分钟,保证你的脚底麻木,手指头生疼,浑身上下被十足的冷气层层包裹,牙齿也不听话地直打架,身体不由自主地哆嗦,甚至连说话都不利索,鼻孔里满是冰晶,就连呼出的气体都会瞬间凝固!国内来的很多设备全都超出所能承受的低温极限,大部分冻出了毛病,职工们只能一边干活一边用火把烘烤,否则根本甭想让其正常运转。也许,你会说,确实够冷的。是啊,不仅仅是冷,简直能称之为酷寒!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职工们一干就是一天,有时甚至要连轴转。部分职工不同程度地冻伤,即使打针吃药期间也做到了轻伤不下火线!多么可爱可敬的中国管道职工啊!

曾记否,职工们的顽强和韧劲无不让俄方沿线群众感叹不已。进入冬季以来,当地群众早早就躲进了温暖如春的小木屋里,除非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一般情况下很少出门活动。然而,我们的职工却不能,他们必须走出去,挑战严寒,搏击冰雪。因为,按照俄方业主、监理的说法,加之项目部自身半年多来对沿线气候、地理条件的考证,证明只有冬季才是俄罗斯远东管线施工的黄金季节。为了这个黄金季节,职工们必须忍耐酷寒与寂寞的考验,并为之付出更多的艰辛。在工地,每当午饭的时候很多职工就犯愁,不是因为不饿,也并非没有食欲,而是因为冻僵的双手无法握紧碗筷,很多时候都是以拳头状握住筷子,以手腕加胳膊勉强端着碗,颤抖着往嘴边送,吃一半掉一半,急得直想抹眼泪。在营地,从职工宿舍到食堂,最远的距离不到100米,然而,就是这短短的100米,职工端着饭盆到食堂会结上一层冰,再把热饭菜端回宿舍已经凉透了,前后不过短短几分钟时间。但是,职工们以苦为乐,决不轻言放弃,整个冬季始终坚守并奋战在这冰雪王国,展示出了中国管道人的胆识和气魄。有的当地群众敬佩地竖起大拇指说,没想到当年希特勒纳粹都没有征服的地方,居然让你们中国人给征服了!

曾记否,在2008年1月底的那场持续时间长达4天的暴风雪中,项目部所属小2#营地几乎被淹没在雪海中。当时的处境犹如电影《龙卷风》中的镜头,十分危险。肆虐的狂风裹挟着冰雪铺天盖地,刮得人睁不开眼睛,仅一天的时间积雪就厚达近2米,营地断水断油断电,通讯和道路全部中断!危急时刻,项目部紧急调动9台单斗、推土机以及部分人员前往营救和增援。在营地主任赵路华的指挥下,大家连续奋战两天两夜,最终月兑离险境。在事后对赵路华主任的采访中,他表示此次能够战胜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主要得益于项目部的应

急指挥有方,同时依靠营地全体职工的齐心协力和积极自救,才没有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保证了灾后生产秩序的迅速恢复。期间,他代表营地全体工作人员表示,作为营地管理人员,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职工吃饱吃好并住的舒服,只有这样,大家才能以充沛的精力和干劲投入到施工中去,虽然工作中也曾遇到过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就象这场雪灾一样,但有项目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有国内大后方的坚强后盾作保障,即使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特别在这条管线上,作为“争气、争光”工程,在中国管道人面前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也没有翻不过去的火焰山!

曾记否……

总攻的号角吹响以来,在紧张繁忙的工地上,在对个别职工的采访中,得到的答复几乎如出一辙,那就是早日完成俄罗斯管线施工,以优异成绩报效祖国,报答企业!这正是:

远东管线任务艰,

冰雪严寒难上难;

管道儿郎多壮志,

背水一战破险关;

项目领导决大计,

千百将士夜不眠;

密林决战笑风雪,

再建奇功谱新篇。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从零上60度到零下60度最新章节 | 从零上60度到零下60度全文阅读 | 从零上60度到零下60度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