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另一个自己 29

作者 :

有很多事情都会使我反感,最让我讨厌的就是与人争吵了(没有之一)。包括妈妈在菜市场与小贩为了多送点菜心这种讨价还价的争吵也会让我受不了。为了一点小事吵得脸红脖子粗得,谁喜欢啊?!邓兴英也不喜欢。

可是就像是邓兴英这种不喜欢和别人争吵的人,却也跟别人吵起架来了。这就相当于即使你再不喜欢上数学课,还是会有老师走进教室逼着你听,所以即使你再不喜欢吵架还是会有人突然闯进来跟你来点唇枪舌战。

听说吵架的对象是我们班上的学习委员——潘禹。虽说他俩吵架就是发生在咱班上,但那时候是自习课,我被班主任请去“喝咖啡”了。当我回到班上的时候就觉得气氛怪怪的,询问之下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刚刚爆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我也没有再去追问经过,其实关于他们吵架的经过,不管吵得有多激烈,气氛有多僵硬,脸有多红,脖子有多粗,我都真他妈的半点兴趣都没有。但是在邓兴英同志将近一个星期的喋喋不休的抱怨声中,我还是“被总结”出了真相。

大致就是自习课的时候,学习委员在登记月考的成绩,邓兴英很心急地想知道自己的成绩,就问潘禹借来看,潘禹不借,所以邓兴英就趁潘禹不在的时候偷偷看过来看。被潘禹发现之后,潘禹就说邓兴英没有家教,然后两人就开始吵架,然后俩人越吵越凶,最终以一句话完败邓兴英。

“成绩那么差还好意思在重点班呆,我要是你早滚了。”

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这句话犹如一把利剑直击邓兴英的要害,邓兴英倒下了,在还没来得及留下牺牲的眼泪就倒下了。但不像是抗日英雄那样牺牲得如此壮烈,即使死了还有人哀悼。她是直接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而且没有半点挣扎的余地,更没有人哀悼。记得的大概也只有一个人,就是邓兴英自己。

我是再了解不过的,其实邓兴英比任何一个人都更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可以有所提高的,但在上帝关上的这扇门前,邓兴英连门把都没有找到。实际上,邓兴英的英语口语比我们班上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要好,可以跟外国人进行一般的交流。可是邓兴英一遇到试卷上的题目就不会做了,语法加上填空就把邓兴英整蒙了,一遇到阅读理解她就犯困,一犯困就记不住。可是连老师都没有发现邓兴英的英语口语常常是满分的,没有人知道,因为英语的口语只有15分,这个和150分的数学比起来根本连根葱都不如。我是站在邓兴英这边的,**语法填空写得再好,你阅读理解即使拿了满分,**一对着外国人就吞吞吐吐地就会说“howareyou”那有个毛线用?我就整不明白了,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英语最大的用处不是跟外国人交流反而演变成中国人自己折磨自己了?语法学得比外国人用得都准,可一遇到个外国人来来去去就是“howareyou,iamfihankyou!andyou?”来点新鲜的行不行???!!!

每次一到上音乐课,美术课这种副科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自动地将其作为自习课来对待,可是老师也不管,所以只要是中考不考的学科,对于咱来说就是没有用的学科,就是可以当做是自习课的学科。所以也没有人知道其实邓兴英唱歌很好听,其实画画很有天赋和创意。

每次邓兴英跟我讲潘禹坏话的时候总是离不开“书呆子”、“只会读书的机器人”、“百无一用是书生”这类的词。

其实邓兴英说的也没有错,潘禹特别有身高优势却从未见过他打篮球,任何事情只要跟考试沾上边就马上变得非常认真,上自习课的时候最受不了别人讲话说是打断了自己的思路。对于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他也总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且特别特别地小气,有一点点什么好的学习材料都是自己一个人藏着掖着偷偷写,说真的我一直以为这种人已经绝种了,直到有一天我经过潘禹桌子的时候,不经意地瞄了一眼他的桌面,他就立刻用自己的手肘遮住他正在写的练习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种人还有很多。“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愚公的话也在此刻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邓兴英还说潘禹是中国教育下的牺牲品,但我知道邓兴英对潘禹是羡慕的。她羡慕潘禹的成绩,那个分数是她无论花多少时间,无论有多认真听课,无论有多少个夜晚不睡觉都赶不上的。我总是在想,连“牺牲品”都有人羡慕,那么真正可悲的到底是牺牲品,还是连牺牲品都比不上的人呢?

连我自己也时常羡慕一些人,即便我已经活了那么久了。可是我还是会去羡慕,羡慕别人这里好那里也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好,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发光发热的那一个地方,我们都值得别人去羡慕,只不过是我们常常顾着羡慕别人而忘了自己。人类都是不知足的,这个叫做“”的东西从我们一出生就有的,它可以使我们逐渐迷失了自己。

我一直都相信造物主是公平的,他为你关了一扇门,就必然会为你开一扇窗,人类也并没有选择性地重视某一项而忽视另外一项才能,只是中国的应试教育是这样而已,学习可不只是在教科书里打转,那跟吃馒头有什么区别?更何况我们吃的还是搜了的馒头。更不可思议的是,每年都有无数的考生捧着馊馒头留下悔恨或欣喜的泪水,更有无数的考生和家长认为,这个馊馒头就是改变孩子一生的“圣果”!!!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我们这个年纪不是更应该出去看看,看看这个世界,我们的人生还有很长,路还有很远,要学的还有很多,馊馒头绝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还要记住,不能让中国迂腐的教育成为你不学习的借口!!!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生的另一个自己最新章节 | 重生的另一个自己全文阅读 | 重生的另一个自己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