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有女正二婚 第一章 一朵芙蕖方入世

作者 :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真宗御驾亲征,辽宋双方在澶渊(今河南濮阳附近)相交,宋胜。

真宗决定就此罢兵,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来换取与辽之间的和平,定澶渊之盟。这是宋朝以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

这是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自澶渊之盟缔结以来已十数年了,辽宋两国一直相安无事,边疆亦无甚大动静,宋朝经济此时正是高速发展时期,举国一片繁荣,河山大好。

此际,只见宋都汴梁街市人潮涌动,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茶肆之间只见说书人唾沫横飞,只为博君一笑,座中客无虚席。

叫好声,鼓掌声夹杂其间甚至屡屡迫得那说书的先生提高音调方能使声音听上去气势十足,震慑全场,原来他此时正在讲《全相平话三国志》,正说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弄玉站在茶肆外面只隐隐听得一片叫好声夹杂着一群男人的大笑声,也不知那群汉子听到什么这般高兴,心里纳闷之极。

不过她倒是可以看见那个说书先生手执一块止语,也可以窥得那说书先生的相貌以及他脸上千变万化的表情,只见那说书先生年纪大约有五十几了,已近花甲之年,做一副儒生打扮,倒隐隐也有几分读书人的气质,只是在她眼里这群人都显得有点滑稽。

于是她继续前行,但见街市上有卖糖葫芦的、有卖脸谱面具的、有卖小泥人的(既可买现成的,也可根据客人需求现场制作的)、也有杂耍的街头艺人、更有卖胭脂水粉的。

还有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浓妆艳抹的女人尖声细气的倚着栏杆招揽过往的男客人,她远远看到就避开,抬起眼远望过去只见上面挂着一块牌匾,上书“**”三个描金大字······真是各行各业都有,弄玉从未见过这般繁华的景象,在心底直呼人间天堂,房屋鳞次栉比,雕栏画栋简直就像是在梦中一样。

初来乍到,又加上她只是一个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小山村在那度过了十六年人生的懵懂少女,她当然只是看到这表面的繁华,却看不到在这繁华景象之下的腐烂与肮脏。

看遍了街头繁华景象,弄玉这才记起此行的目的,原来这个二八芳龄的妙龄少女此际正是女扮男装前往汴梁要办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寻找她自己的未婚夫家!思来至此,不禁有些淡淡的伤感表露于面。

这正是:生活平静本无波,但见霹雳从天降。

原来这秦姓名唤弄玉的少女此际乃是来投亲的,这投亲呢也不是一般的投亲,而是投一家素未谋面的人家的亲,但说来又是至亲,她未来的夫家,一辈子的依靠,如何不是至亲呢?只是素未谋面,她夫家人的姓名也是父亲秦道成死前叫她来投奔时方才透露的,在这之前彼此还是相隔遥远的陌生人,此际却成了她心中的依靠。

思来想去,也开始在懵懂的年岁感慨起人生的无常来,但也只是一点点感悟,终究因年岁太小,遇事太少而不能达到一定深度。

爹爹临终前交代我一定要来投奔我的未婚夫家,趁早将爹爹想我与他(因羞涩在心里用“他”代替)早日成婚的想法禀明他父亲,只是这等事情叫我一个女孩子家怎好意思先开口,如今只能先找到夫家再说后事了,现在想多了也没个结果。

弄玉思来想去决定还是不要多想,待先找到王石甫一家再说,这王姓石甫正是她夫家的爹爹,她未来的公公。她那个未婚夫据爹爹说是叫什么王荃安,爹爹还说她夫家是经商之人,家里也是有点家底的人,想来在这京城也应当是小有名气的,向人打听的话应该会有人知道的。

她这样想也这样做了,待她行至一个卖包子的摊位时,她向卖包子的那年轻男子打听道:“大哥,请问你可知道这京城之中有一家王姓商人,名叫王石甫的么?”

那年轻人答道:“这位小兄弟可是找那王大官人有何事?要说那王大官人那可是这京城中的名人,不管是从他的家产来说还是从他所做的善事来说,他可真是一位活菩萨啊······。”

听见别人这般夸赞她未来公公她是打从心底里高兴的,但这年轻小哥显然是太过于善谈了,她只能冒昧的打断他的说话,进而问道:“那大哥你可知道他家住址?我是他远方亲戚。”

现在她是女扮男装自然不能如实说她要找王家的理由,只能编个差不多的理由解释一下。

那小哥也是十分热心的人,一听这话连忙给她说清楚王家的确切住址,只是那些道路名称对她来说也是十分陌生的,她只能记住一些必经的道路名称

,然后再一路问下去,当下她衷心的谢谢并辞别这位小哥就匆匆踏上了前行的路了。

一路问来,她打听到王家的声誉极好,王老爷子也是出了名的善人,时常施粥给那些乞丐,无米下炊的穷人,这让她很是欣慰。虽然爹爹临终前告知她这门亲事时她不无震惊,甚至是不满(因父亲缠绵病榻,她也只能对父亲将她许配给一个从未谋面的男子这一举动的不满压抑心中)。现在她觉得这门婚事倒不无不可了。

不知不觉,已是将近傍晚了,但见天边缀满红霞,行人也纷纷散了,越来越少,现下她只能找一家客栈投宿了。

她只选了一间下等客房,这一路寻来,本来银子就不多,但是路途遥远,还是银两所剩无多。衣食住行虽说都是毫不讲究,穿的是家织粗布,吃的是最便宜的干粮,住的是客栈的下等房间,更没有用马车,马匹代行,全靠步行,行了这两个多月的路方始来到了这汴梁。

这一夜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因为赶路累极马上就入睡,虽然也是十分劳累,但想到现在离王家越来越近,仿佛近在咫尺一般。

不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不知道他会不会欢喜这门亲事······诸多的问题萦绕在心头,无非都是关于王荃安的想象,毕竟这是她人生的第一件大事,她如何能不既紧张又兴奋,在那兴奋中又夹杂着不安呢,当真是万般想法千种思绪扰乱着她平静的心湖。

窗外,玉兔东升,气温也渐渐冷了下来,弄玉终究是因为累极而慢慢入睡,可怜这女子在睡梦中还是有些瑟缩,这下等客房本就不如上等客房的床铺舒服厚实,虽是仲夏,半夜也是夜凉如水的。

次日,她早早起床,付了房钱及昨夜的饭钱,一共是九钱银子,但看她这一身粗制家织布,尽显土气,但她气质月兑俗,虽朴实却是尽显俊秀,但这客栈老板向来是只认钱不认人,哪管弄玉的气质月兑俗,只见他一副寒酸气也是没有什么奉承话好说,淡淡地接下银子,道声:“客官好走”已算是顶客气的了。

弄玉倒也没什么不满,这一路她已渐渐习惯了,她是不会再天真的以为外面的人都像是山村里的农人和猎户一样亲切和蔼充满爱心的了。

且行且问,行至一处地方只见人山人海,还有很多人纷纷跑来一副唯恐迟了就错过了什么好东西似的样子,好奇心使然,她也随人一齐向人堆处走去,站在人堆外围看不真切,她只好费力的踮起脚尖,但还是看不大清楚,加之踮起脚尖站久了也是十分累的。

好在她体型姣小,试着慢慢往里挤,居然使得通,因为后面不断有人来,而来人又是不断向前挤,弄玉也就被这股推力越来越向前移动了。

这样一来因为挤来挤去,她也不能避免和男子挤作一团,好在她是女扮男装,又好在这时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不在她身上,大家都把眼光集中在面前的台子上,她也就慢慢的不再忸怩不安了,慢慢的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像其他人一样看着前面的台子。

只见台上有一男一女,看情形像是两父女,男的估模已有四十几岁了,那女子想来年龄和弄玉差不多,也正是像花一样灿烂的年纪,而且那女子白衣红唇,笑靥如花,朱唇轻启,两颊浮起两个淡淡的梨涡,当真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美貌女子,而且,细细看来,那女子生就一双凤眼,眼角入鬓,隐隐还有种英气在其间,弄玉觉得又是羡艳又是羞愧。

爹爹曾说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小姑娘,当时她尚在小山村里也觉得满心欢喜,她想爹爹一定是没有见过外面的漂亮姑娘才会这样说,否则他也不会这样把我夸大了。

她是这样想的,殊不知她爹爹年轻时也是见多识广,美人见过不少,直到遇见她的母亲才萌生非此女子不娶的想法,否则他还是一个浪荡江湖的侠客,这个暂且按下不表,且待后面细说。

他觉得他的弄玉是最美的姑娘,一来是弄玉是他唯一的女儿,妻子难产而死,他一个人把弄玉拉扯大,其中的艰辛与父爱是成正比的,二来弄玉也的确是一个美人胚子,一副鹅蛋脸,小巧的眉和挺挺的琼鼻,还有那对眼睛透出柔情似水和善良来,当真是眉如青山黛,眼似秋波横。

她现在见了台上那女子的美貌而觉自愧不如实在是她没有认识到自己是有多美。

这正是天生丽质不自知,实为罗敷叹不如。

其实她的男装打扮总是隐隐透出些女孩子家的秀气,常在外走的人很容易就能看出不是男子。

但所幸如今天下还算太平,这一路上也没出事。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秦家有女正二婚最新章节 | 秦家有女正二婚全文阅读 | 秦家有女正二婚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