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芳华 第三十八章 春心一点

作者 :

朝阳的光芒透过粉色的印花窗帘正好射在灰黑色的地板中央,原本静谧祥和的清晨却因这离别而多了几分伤感。

洛晗也是早早的便起来了,陪着红袖去祠堂拜别了唐家的列祖列宗,又同唐老夫人道了别。如今却是坐在床边,那印花的古董瓷瓶、那绛红的檀木圆桌、还有那门梁上的常青藤,熟悉的环境、平常的摆设,却都因这离别而多了留恋。

“小姐,该出发了”兰姨轻声说着,拿着红红的平安符,系在洛晗的腰间,又拿出一块蓝色印着点点寒梅的布缎,装了些随身需要的东西,在唐家这么多年,虽是几经辗转,但终究是有个归宿,如今一别后,不知何时是归来时,她又何曾舍得。

蔚蓝澄澈如洗过的天空飘着几丝淡云,瞬间又散开,变成了条索状,一阵风吹来,她不聚拢,也不飘散,却是随着风而动。

挥手,挥别的却是这段青葱岁月,挥别这里由陌生到熟悉的一切一切,离别并不是永不再见,这次的离别何尝不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既然停不下别离的脚步,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岂不更好。洛晗此时的心情就如这漫天漂浮的闲云,灵动却有归宿。

唐家也算显贵,自然是有自己的包厢,但一路而来,为了少吸引些盗匪的注意,却一直是低调行事。

也不知道是运出去的还是运进来的,总之一路上周围疾驰而过的都是一些打着官家旗号的货车,货车来往频繁也就罢了,这些普通的客车却还要不时的给他们让路,原本几个小时的路程却是从早晨一直走到了天黑,别人勉强倒是可以忍受,但洛晗却是受不了了。

车行渐渐缓慢,减速的同时只听得“咯噔”的声响,惊起了半睡着的洛晗。

高高的烟囱冒出鼓鼓的黑烟,高高的城墙上不时可见身着墨绿军装,背上背着长枪的卫兵,成排站在站旁的卫兵个个神情凝重,脸上的神情足见军中的森严。

“终于是回来了”……洛晗心中竟有几丝雀跃,几度辗转,竟还是回来了。

她舒展着慵懒的身子,刚刚的疲惫渐去,取而代之的却是满心的惊喜,遂手撑着下巴,靠着车窗向外看去。远方低低矮矮的灌木丛构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暗蓝低垂的天空与地平线相接,如幕般的暮空织满了彩色的云缎,空旷的大地上碧草绵延,成团的、成簇的色彩纷杂的野花不时的跃入眼帘。

地势略低的水洼顺势成河,几只白鹅浮于水面,不时的“交头接耳”彼此互啄,彼此间很是亲昵,两侧的水草映入水底,引得它们竞相争逐、自由嬉戏,翅膀上的红缨随着而动,给这一片景致徒增一抹亮丽。

有道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洛晗一路心下凄然外加旅途劳苦,此时见得这等景致,却是难掩欢喜,只是这欢喜之余,却多了些什么东西,似期待、似向往,总之是满满的充斥在心间。

一辆满载货物的货车疾驰而过后,这火车也是疾驰着,仿佛也想早早了进了站,一如洛晗此时的心情。

眼前的景致转瞬即过,洛晗贪恋着那美景,有些痴然的看向后面。

熟料疾驰的火车竟一下子停了下来,洛晗微微皱着眉头,手扶着门沿阻止了将要跌倒的身子。

临近的那个原本还算安静的车厢也是人声骚动,不时的传来不满的牢骚声,而这边,小岩从睡梦中惊醒,脚踢着被子不情愿的哭起来。

“这叫什么世道,想回趟家还要给这帮祸国殃民的狗官让道”……那靠着角落而坐的汉子将手中的酒壶一扔,骂骂咧咧的说着,脸上的那道因生气而变形的疤痕显得有些吓人。

“老爷,外面的车厢一片吵闹,似是有人在横冲直撞”春喜将门咧开一个缝隙看了又看,不禁别开了视线,有些焦急的说着。

“你回来吧,我去看看”唐宗信将那封署名‘慕天’的书信折好,小心的夹在那厚厚的《中华药典》之中。

“打仗了?”洛晗皱了皱眉,这是她此时唯一的反应,若不是打仗了,火车又怎么会突然地停下来呢,侧耳细听,却又不像,火车一停,自然又是要耽搁时间的,洛晗心念微动,心想着这一路可还真够颠簸的。

门“吱呀”一声打开,外面的情况却有些糟糕,原本不大的车厢内连过道处都挤满了人,还不时传来一些难闻的气味。

洛晗皱了皱眉,也不知道自己在寻找着什么,总之是四下瞧着,心里的那股异样的感觉再次涌起,似期待、似向往,满满的充斥在心间。

“军爷,您就让了我们吧,这哪里有你要找的什么人?”刚刚那扔酒壶的汉子有些不屑的说着。

“要真有本事,就上战场,报效国家,在这里冲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刷什么威风”一个中年妇女也不满的嘟囔着。

“闭嘴,你们可知道这人是谁?他可是……”

“住口,办好你的差事就好,别多嘴”那背对着洛晗车厢而站的男子冷冷的说着。

月白色的绣着点点桃花对襟小褂,同色的长裤配着绣着鸳鸯的细带小鞋,领口处的梅花扣子并未扣严,朴素中多了几分随意,可却难掩她周身的高贵之气,所以洛晗的出现,注定是要惊煞众人的。

“啊……”洛晗惊呼了声紧闭着眼睛,身子随后仰去。

“小心”……

就在洛晗本以为毫无悬念的跌倒在地的瞬间,突觉得腰间一软,竟不是跌倒的疼痛感取而代之的是酥酥麻麻痒痒的感觉,而那刺耳难闻的气味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浓烈的男子气息。

夕阳下橘色的柔光透过车窗倾泻而入,给这原本昏暗的车厢平添了温柔妩媚,洛晗惊魂甫定,仍紧闭着双眼,只听见一冷冷的声音响起“封锁各个出口,别让犯人跑了”,话虽冷冷的,听在她的心里竟透着清清凉凉的温润感。

洛晗回身蓦地睁眼,傍晚的夕阳虽不如正午般浓炽强烈,却依旧刺眼。

“姑娘,姑娘……”小姐二字还未叫出口碧螺忙改为姑娘,她慌忙来搀扶洛晗,见她并无大碍,才舒了口气。

一个身着墨绿军装的小兵猛地推开包厢的门,红袖半坐在床上,正抱着小岩喂女乃,见那小兵不礼貌的冲了进来,脸上虽有些讪讪,却还是含笑点头,礼貌的侧身请他进入,那小兵有些不好意思仔细打量了四周,又看了看桌上摊开的书籍,小跑着出了门。

只见那人一身墨绿色的军装,身段英姿挺拔,腰间蹩着把短枪,肩上的勋章透着冷森的金属光泽,一看便知是个军衔不小的军官,他只是恣意站在那里,周身的散发出的那股威慑力也足以震慑别人的魂魄,吸引住别人的眼球,原本吵闹的车厢一下子寂静无声,一个卫兵跑来在他耳边低语。

那人背影微动,随即道“若有包庇者,一并治罪”,语气冷漠却又让人不容置疑。

唐宗信神态安然,举手投足间不失庄重,上前与那个军官低语,了会,命春喜将那特许通行证递上,那人看了看,也不知是说句什么,也就算做了罢。

“小姐……”碧螺看着神情木讷的洛晗轻声唤着。

但洛晗的目光始终停在那坚毅的背脊上,他似有所察觉,却并未回头,耳边只听得到他“蹬蹬”的渐行渐远的军靴踏地的声音,心中瞬间萌起的悸动竟化为无限的落寞,原来终究还是未见到他的模样。

他人一走,原本寂静的座位车厢内又哄闹起来,那些人高谈阔论着,天南地北的胡诌着,聊起前清政府时,一些人竟说的义愤填膺,当谈起上海的绮丽奢靡时又无限的向往。

只听见一汉子高声卖弄着“这些不过是你们的道听途说罢了,你们可知刚刚那军爷是谁?”,众人立即被他的话所吸引,无不看向他,有个小生不屑的道“那你说来听听,看他够不够爷们!”,说罢众人又是大笑。

那人不服气的道“小哥,你还别不信,上海各路势力,我也是颇有研究。对这个人,有两种猜测,但他那年少有为的样子,如今的上海滩只有两个人选符合这个标准,其一是是司令府的三少,其二便是是蒋大总统钦定的上海军政府督军”。

“且,老兄,这人人都知道的事情你就不要拿出来卖弄了吧,堂堂的司令府三少或者是军政府的少将军,谁会亲自来抓一个贼人”那小生说罢众人又是一阵嘲笑。

洛晗摇了摇头进的包厢,唐宗信仍是一如往常的坐下看书。

碧螺与红袖低语着,聊得好不开心,洛晗品着茶点在腰间模索了一会,神情蓦地一变。

红袖抬起头强忍着笑问道“怎么了?”。

洛晗看她们那强忍着笑的神情,蓦地想起自己刚刚那失神的样子,心想又不知在说什么坏话,遂凌厉的瞪着碧螺,举步开门向刚刚险些跌倒的地方走去。

“哎,竟真丢了……”洛晗无奈的耸了耸肩膀,虽然早料到定是寻不到,却也有些不情愿,倒不是说有多舍不得,只不过那毕竟是自己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绣完的成品,虽然绣工没有姐姐的精巧,却还想着要要向姐姐炫耀一下呢,现在却只得期盼着拾到它的人能看在那帕子还算上好的面料上不要轻易的把它扔了。

小孩子本就难哄,特别是出门在外,只要他不哭不闹,怎样都是好的,小岩又睡了过去,大家也就都不做声,各自忙着,洛晗做回原处拿了本诗书无聊翻阅着: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轻描淡写见却化不开羞涩的甜蜜,我念叨着竟不自觉的羞红了脸颊,心中的悸动不自觉的浮动,月色韶华,茶香盈动,任由初见的惊艳开到荼蘼。

可是在美丽的邂逅不过是时间停留的一个点,注定是要渐渐被忘记的,只是人生若只如初见,又怎忍心相忘于江湖。

(最近的节奏有些快,不知道大家可否接受,不过好在现在终于开始进入正文了,还请大家多多支持!小陆拜谢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民国芳华最新章节 | 民国芳华全文阅读 | 民国芳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