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冬天 12 盘中典故

作者 : 火焰66

点菜师很礼貌地点着头,面带微笑,说:“欢迎二位在我们民俗馆用餐,很高兴为你们服务!不知二位偏重什么口味呢?”

“那好!那就请你们品尝一下我们湖北菜吧,我们湖北菜呢口味略微偏重,与它的邻居湘菜相比,又不及后者辣,更没有川菜的麻。一点点咸、一点点辣,一切都恰到好处。”

点菜师职业性的微笑变得生动了,这微笑来自内心,她自豪的说:“对呀!我们武汉的辣鸭脖可是用虞姬的香囊制以秘方烹制而成,香飘四溢,享誉全国,不得不尝!”

“是吗?难怪名气这么大呢!是要尝尝。”我一副少见多怪的样子。

“还有清蒸武昌鱼,鱼肉肥美细腻,汤汁鲜浓清香,我们武汉菜的招牌菜之一就是这清蒸武昌鱼了。”

“**都赞不绝口的菜,肯定不错!我们就是为吃武昌鱼而来的!”浪人夸张的说。

“好啊!一定让你不虚此行!再来一盘麻辣虾球,刺激**,味道浓烈,很开胃!素菜就来个烧莴笋尖,富含维生素c,可以去油腻,另外呢,茉莉花烩豆腐,清淡,美容养颜,特意给这位美丽的小姐点的。”

“为我吗?谢谢!谢谢!”我不爱吃豆腐,她这一说,我还不好意思不要了。

“汤就来个排骨莲藕汤,这莲藕取自我们东湖,很糯很粉,烧制出来的排骨汤带有藕的清香和甜味,入口不腻。”说着,她笑着把我们俩瞅瞅,说:“二位正处于热恋状态吧?看你们就像一对金童玉女,真是天作良缘啊,让人羡慕!我就再给你们推荐一道跟爱情有关的名食吧,叫三不粘。”

“三不粘?还跟爱情有关?”这道菜提起了我的兴趣。

“是啊!”说着,她就给我们讲起了这道名食的来历。宋朝著名词人6游娶表妹唐婉为妻,夫妻的感情很好,但6母对这个才貌双全的儿媳妇就是看不上眼。在6母六十寿辰那天,宾客盈门。吃饭间,6母忽然当着众人提出:“今天我想吃说蛋也有蛋,说面也有面,吃不出蛋,咬不着面;是火烧,用油炸,看着焦黄,进口松软;瞧着有盐,尝尝怪甜。不粘勺子不粘盘,不用咬就能咽的食物。”

唐婉心里明白,婆婆又在为难她。她二话不说,走进厨房。在面盆里把蛋黄,面粉,白糖,清水拌匀。沙锅添入熟猪油,烧热,倒入蛋黄液,迅搅动。待成糊状时,一边徐徐加入熟猪油,一边搅拌,蛋黄糕变得柔软劲道,色泽黄亮。一会儿功夫,唐婉便将热腾腾,香喷喷的食物盛在一个盘子里,撒上点细盐恭恭敬敬地送上了餐桌。客人们一尝,口感酥软,甜咸适宜,都夸唐婉心灵手巧。

这个菜一不粘盘,二不粘勺,三不粘牙,清爽利口,因此大家给她起名叫“三不粘”,后来成为传统美食,深受人们喜爱。

嗬!这点菜师真厉害,不知不觉就给我们忽悠了一大堆的菜,还给我们普及了饮食文化,把我们哄得开开心心的,明知吃不完,看哪道菜都不忍舍弃。

她在给我们讲三不粘的来历时,旁边让她刚给点过菜的那一桌人也听得入了迷,他们的菜上来了,端菜的服务员报菜名:“这款菜是龟汁狗肉。”

那个广东老板冲点菜师喊:“小姐啦,我们这个龟汁狗肉有没有什么故事好讲的啦?”

“有的有的!”点菜师应着,又转过头来对我们说:“请二位慢用,祝你们在这里用餐愉快!”说着,给我们欠欠身,后退两步转身到旁边那一桌,又给他们讲起了龟汁狗肉的典故。

我们的注意力跟着她转移,又跟着他们一块听:传说汉高祖刘邦年轻时,常到其以宰狗为业的娘舅处“揩油”,娘舅赶之不去,甚为厌恶。一次,娘舅忍无可忍,便拉起了吊桥,下了逐客令。谁知刘邦并不死心,骑上一只大乌龟泅水而过。娘舅一口恶气无法出,将大乌龟杀了,扔进狗肉锅里。没想到狗肉出锅后让人口涎大流,龟汁狗肉便由此而来。

我们的菜也上来了。看到躬背驼腰的胖嘟嘟,红艳艳的麻辣虾球,我也想起一个典故,我对浪人说:“有一词,不知你看过没,是关于吃的,有虾,豆芽,芝麻什么的。”

浪人说没有,我背给他听:“虾,豆芽,芝麻粑,饭菜不差,爹妈笑哈哈,新媳妇回娘家。大家围桌齐坐下,新姑爷一见肺都气炸。大家转眼齐望着他,原来是:驼背,细颈,满脸坑哇。”

“哈哈哈!有意思!这新姑爷也忒敏感了!”浪人一听,哈哈大笑。?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走过冬天最新章节 | 走过冬天全文阅读 | 走过冬天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