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生 第一百一十三章:草原战车

作者 : 小二上酒喽

大明的军队有四个骑兵营、三个火铳营、三个步兵营、两个车营、两个辎重营共计近十万人出了蓟州边关绕过山脉一路往归化城攻来。

两年前戚继光的构思成为了现实那就是蒙古人筑城是他们战斗优势丧失的最大原因只要明朝军队一路进逼其城池蒙古兵们就不得不正面迎战而在阵地战方面明朝是大人蒙古就是小孩子根本不是一个水平线的。

桑吉今年也有三十三岁了在他的记忆中只有他替父汗领兵去打别人哪里碰见过别人来打自己?在防守方面桑吉可是一窍不通在归化城中接到明军离城只有五十里的消息后他隐隐感到有些不妙想弃城而去可是又找不出理由说服自己和部下退兵。

桑吉的大部分部下都是跃跃欲战不太看得起明朝的军队他们认为明朝那些拿着奇怪火器的步兵以前在高墙堡垒里防御还差不多现在跑到我们的大草原来撒野那就是找死了。受到部下的感染桑吉也放弃了退却的念头集结部队全心全意在城内外布置防御。

出乎蒙古人意料的是明朝军队的行军度很快一路上势如破竹蒙古小股的骑兵骚扰完全没有奏效。明军先头部队的一个车营、两个骑兵营到归化城外十里的时候碰上了蒙古的第一支防御部队这支部队竟是以步兵为主约六七千人。双方生战斗蒙古步兵不敌似乎像排练好一般齐齐往归化城方向退去。

明军先锋官努尔哈赤见状作出决定先头部队三个营原地待命一个时辰之后明军的大部队6续赶到。刚列好阵型蒙古的大量骑兵就出现在阵前。

这些蒙古骑兵怕不有三万多人看来是桑吉部队的主力蒙古人虽然自负但是也知道自己在阵地战方面的弱势所以根本就不想在城中以逸待劳。而是强迫明朝军队与自己在草原上对战。

这次蒙古骑兵主力倾巢而出想必是想先围歼明朝先头部队不料明军早已算到有这一出等桑吉的骑兵赶到时前面是整齐排列的、密密麻麻的明军战车而在大量战车的后面则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明军士兵。

蒙古骑兵们并不畏惧很熟练地将大部队分成三路。中间一路占兵力地一半正面主攻车营;左右两路各有四分之一兵马一东一西奋力疾驰。准备迂回到明军两个侧翼进行突袭。

蒙古骑兵的强悍让万历印象深刻本来万历以为固若铁桶一般的战车方阵竟还是被蒙古兵们所突破看似轻薄的弯刀在蒙古骑兵的手中劈下来力道却仿佛重斧头一般。

战车上的火铳、火炮对蒙古骑兵地杀伤力有限因为他们度极快骑马冲锋时都是紧紧俯在马背上的。很难被枪炮直接打倒待他们冲到明军阵中后又突然直起上身一刀劈了下来。

看似这样战车上地明军士兵会损失惨重。其实不然。这战车是戚继光专门为蒙古骑兵设计地。怎么可能会让蒙古兵轻易打到呢。只见战车前方。也就是战马地两边。从车体斜斜伸出左右各一排地突槌。突槌地末端被削尖。看起来很像秦汉时用来对付骑兵地陷马桩。

蒙古骑兵是高前进。迎面碰上这种突槌不能不避。这一避就没有机会接近战车了。因为勒马从旁边回转过来地话。身上一定会被众火枪打成刺猬。

蒙古兵们不敢停留。冒着枪声炮火冲过战车营。有地蒙古骑兵被直接击中落地。有些战马中标。人却没有事。但是后面地战车上却配了不少重甲兵。没有战马助力地蒙古兵。是打不动拥有铁盾地重步兵地

戚继光地战车营因为都是交错排列。所以大大减缓了蒙古骑兵地冲锋度。蒙古兵们冲锋没有战果。又不能停留。只能咬咬牙。冲过战车营后继续往前冲。

车营之后不足百米地地方。先引入蒙古人眼帘地。是一列整齐排着地篷甲盾牌。步兵!蒙古骑兵们看到步兵。而且又不是重步兵。显然喜出望外。纷纷加快了马鞭、与其他骑兵相互靠近。勉强组成了一个个冲锋锥形。

这些步兵其实就是戚继光地王牌军——浙兵。当先拿着篷甲地。就是鸳鸯阵里地队长。说是浙兵。其实很大部分是蓟州本地及各地派来地役兵。但是因为他们地操练方法跟浙兵一样。九边地将士们还是一直用浙兵称呼他们。

这一切蒙古骑兵们并不知道当他们冲到浙兵阵前的时候各鸳鸯阵迅分开列阵给蒙古人让道迅捷地避开骑兵蒙古兵们像冲入空气中一样冲入明军阵中这个感觉很不好受。蒙古兵喜欢跟人真刀真枪面对面地战斗对他们眼中南朝人躲在城里、车里放火枪、火箭的行为十分鄙夷这份鄙夷现在转化为怒火蒙古骑兵们纷纷大叫起来仿佛冲锋号一样一齐扭转马头向浙兵的鸳鸯阵杀去。

骑兵们的度在车阵那里就已经减弱太多车站距鸳鸯阵又不足百米无法完全加所以他们冲鸳鸯阵时的度怕是只有草原真正度地一半大部分骑兵又扑了个空待扭转马头来打度又降了不少这样的度绝对是避不开鸳鸯阵中的四个级长矛兵了(鸳鸯阵的长矛多为竹竿所制有三米长)。蒙古骑兵们自此深陷鸳鸯阵的机动性和顽强战斗力中堂堂的蒙古精锐骑兵与明朝的步兵对战竟然会是输多胜少损失惨重。

中路的战斗先按下不表我们再来看看两侧翼的情况。蒙古骑兵分出左右各七千余骑绕过明军前阵沿着明军两翼浩浩荡荡地冲下来想从两翼较弱地地方突破给明军以致命一击同时策应中路地苦战。

根据以往的经验侧翼包抄地部队应该在三里之内就给予突破这样才能保证与中路的合击效果。但是蒙古人奔行三里惊讶地现三里之内的明军两翼排在前面的竟然还是车营太阳光之下那战车上火铳枪筒和长矛矛尖的铮亮反射得蒙古人心中烦躁不已。

三里已过明军的车队渐渐稀疏两侧的蒙古兵领下令开始突破车队稀疏不足一谈在这个地段跟蒙古骑兵作战的主要是辽东的一万重骑兵。

辽东的骑兵们本来是负责殿后的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个时候竟然有铺天盖地的蒙古骑兵突然向自己攻来。辽东兵毕竟身经百战并不怕蒙古人当下阵型不乱三眼火铳骑兵出列在蒙古人距离一百五十米时射几轮枪声响过后他们纷纷后退取而代之的是短炮骑兵由于赵士帧部门的努力这批短炮的性能已经比万历刚登基时高了好几个档次了只见从七十五米开始数千名短炮手就一直在开火换弹度极快眼看蒙古骑兵过来了全部人把手炮直接往地上一扔然后拔出腰间长刀参加战斗。

枪炮对无甲辽东兵占了大便宜;长刀对弯刀打成平手互不吃亏;重甲对无甲辽东兵占便宜。这样一比似乎蒙古兵要输但实际情况是双方战成胶着状态各有伤亡看不出谁胜谁败。

万历看着身后远处的战斗心想若是要跟蒙古兵拼单兵肉搏时的战斗力明军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优势的在对付外族军队时应该像戚继光一向主张的理念一样扬长避短身体力量和敏捷度不如别人那就不与别人拼这个我研究战车研究鸳鸯阵在远程攻击上、在猥琐防御上、在阵型上打败你成王败寇能赢才是王道。

山西的步兵、戚继光的重骑兵纷纷前往后阵支援蒙古骑兵一看没能突破进去明军援兵又不断到来非常果断地互相出信号一起退去辽东兵象征性地追了一追但没有追上什么。

中路方面打了二十多分钟之后蒙古人崩溃了在他们眼中打南人步兵的时候自己所向披靡的骑兵伤亡竟然比人家步兵还大这是一个难以容忍的结果不过他们已经来不及改变什么战术或者阵型了好在蒙古骑兵数量众多又有一些鸳鸯阵的瓦解给了他们集结的机会逐渐地他们纷纷往自己人多的地方集合越集越多。附近的浙兵见状不敢散乱以待纷纷小退一段距离重新组合加排阵。

这给了蒙古兵逃月兑泥潭的机会在他们领的指挥下数千蒙古骑兵聚集在车阵和鸳鸯阵的百米间隙里分明是不想再跟鸳鸯阵打的样子他们纷纷转头重新冲向明军车营。

戚继光的战车营变化多端早已调转了战车方向只见又是大量的火炮和火铳对着蒙古人知道蒙古兵们退意已绝车上的火器兵们都豁了出去以最佳角度、最佳距离对敌人进行猛烈打击。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大明重生最新章节 | 大明重生全文阅读 | 大明重生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