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宋帝国 正文 第十九回 铁腕废立

作者 : 婺州客

第十九回铁腕废立

杨皇后开出的条件条件是:杨皇后垂帘,由史弥远当左丞相,真德秀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魏了翁任知枢密院事,胡梦昱参知政事。这简直是要他史弥远的老命,看着是把他官升一级,其实是把他架空了。

史弥远不可能答应这样的条件,可在废立问题上必须得到杨皇后的点头那这个计划才算完美,反正是谈判,史弥远也开出了自己的条件,可以让皇后听政,但其他人事安排一条都不行。然后他把宫里的事稍做安排,就回到自己的府邸。史弥远在做最坏的打算,一旦谈不拢,他将采取极端的手段,那样的话,他在宫里很不合适,不能在这种事情上落人口实。

这可苦了杨家兄弟,皇宫、相府两头跑,杨皇后她不笨,没有那些人事安排,对史弥远一点制约都没有,那自己的垂帘听政也就是个摆设。不管杨家兄弟如何摆事实、讲道理,她就是不让步。两兄弟晚饭都没吃,都起更了,还在两头奔波,这已经是第六个来回了。

史弥远的眼睛里射出寒光死死盯着杨家兄弟,他很恼火,这个娘们太不识抬举了,史弥远狠狠拍了下桌子,桌上的杯子都跳了一下,杨家兄弟也吓得一哆嗦。他们也觉得皇后的条件过份了,可杨皇后没当回事,让他们就这么跟史弥远说。

史弥远知道这是杨皇后坐地起价,可开这样的价码太没诚意了,也不看看自己手里的牌,于是他冷冷说道:“皇后可以去和皇子谈谈了,滚。”然后对一旁站着的薛极说道:“让禁军准备。”薛极答应一声准备出去,史弥远是真的狠了,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夜长梦多啊,他心一横就想动手了。杨家兄弟也看出不对劲,连忙跪下说道:“且慢,史大人,我们再跑一趟,这次我们一定说服皇后娘娘。”说完杨家兄弟屁滚尿流向皇宫跑去。

“什么?!”这次听完那两个废物的回话,杨皇后震惊了,她知道史弥远的手段,但总觉得史弥远不敢把她怎样,毕竟她是皇后。可现在人家已经把皇宫都控制起来了,两个废物还说薛极把他们两家也包围了,一旦动手,杨家满门皆灭,看来史弥远是豁出去了。突然,皇帝那边传来一阵骚动,杨皇后急忙跑过去,却见宁宗被太监搀扶着坐在床上,口里正大口大口吐血,然后往后一仰,翻起白眼来,眼看出气多进气少了。太医们手忙脚乱起来,黄梦龄知道金丹吃多不好,可还是一狠心,又塞了三颗灌下去,但还是没见什么效果,他绝望地把目光投向杨皇后。

自己的最后一点对抗资本也在消失,杨皇后有点站不稳了,杨家兄弟连忙伸手搀住。杨皇后无力地摇摇头,对他们说:“宣右丞相史大人进宫。”两兄弟一阵惊喜,一起放开皇后就跑出去了,杨皇后一**坐在门槛上。过了不久,史弥远匆匆赶到,看到皇帝的模样心中一阵悲哀,毕竟,这个皇帝对他还是蛮不错的,一个很好控制的皇帝,可惜了啊。他和杨皇后进了隔壁房间,他们要商量下……

我和郑清之正在下围棋,这方面我水平是太次了,郑清之都让我五子了,他还是占尽先手,我却处处被动。我正在考虑左下角的那串棋子是就地做活还是夺路而逃时,皇宫方向传来一阵低沉的钟声,我和郑清之抬头互相对视一眼,把棋子一扔,站起身来走出房间,抬头看着天,没有月亮,星星也很少,我心说:月黑风高杀人夜,史弥远好手段啊。

一个侍卫跑来“殿下,宫里传旨召殿下进宫。”

“知道了。”我看了看郑清之,他含笑点点头。

我们一行在掌宝监常奎的带领下,匆匆往皇宫方向赶去。

赵竑是被皇宫方向传来的哀钟惊醒的,昨晚折腾一夜,下午醒过来又和玫兰折腾半天,他太累了。可这钟声对他的神经刺激太大,他一骨碌爬起来,几个懂事的内监赶紧过来给他穿好衣服,他知道马上会有太监来传他进宫继位了,他有些等不及,自己跑到门口去了。刚跑到门口,就见掌宝监常奎、国子学录兼沂王府学教授郑清之等一行簇拥着沂王府的轿子匆匆过门而去。他有些纳闷,满月复狐疑地看着我们走远,他还在唯一皇子的优越感中转不过弯来,可能皇上没死,大概死了哪个嫔妃,他自我安慰道。

我一进宫,殿前都指挥使夏震就在我面前宣读了两道圣旨:其一,改立贵诚为皇子,赐名赵昀;其二,进封皇子赵昀为武泰军节度使,成国公。接着才带我去见皇后。

看着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神情有些迷惑的年轻人,杨皇后微微叹口气说道:“你今天开始就是我儿子了,今后要好自为之。”

我立刻以一种荣宠之下,无以为报的语气,慷慨激昂的语调回答道:“儿臣参见母后,自今日起,儿臣定当孝敬母后。”杨皇后很欣慰地点点头,接着,就由掌宝监常奎领着去宁宗灵前举哀。举哀之时,我放生大哭,泪流满面,捶胸顿足,撕心裂肺,那神情比起其他人就象我死的确实是亲爹,别人死的无非是他们的一个远房表亲,那伤心的劲头让所有人都感动莫名。就连史弥远都擦着老泪悄悄对郑清之说:“你教得不错,这小子演得太***象了。”其实我的眼泪确实是真的,想起这十多年的等待,十多年的梦想即将实现,确实不由我不流下热泪。

等赵竑举哀完毕被夏震带进大庆殿时才赫然现,我已经身穿龙袍端坐在御座上了,赵竑还没回过神来时,史弥远已经令百官立班听常奎宣读遗诏:“皇子成国公赵昀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垂帘同听政。”

这时,史弥远带头,率郑清之、薛极、宣缯等山呼万岁跪了下来,真德秀、魏了翁几个看看周围都跪着,无奈摇摇头,也跪了下来。

赵竑急了,坚决不肯跪拜,他愤怒地看看周围,然后用手指着我想说什么。跟在一旁夏震见了,左手把赵竑手臂一拧,右手掐住后脖子往下一按,右脚轻轻一踢他腿弯,赵竑就跪倒在地,然后夏震掐住他的脖子把他的头往地板上撞了几下,算是磕头。受此屈辱的皇子赵竑羞愤万分,尽然说不出一句话(估计是被撞得有点晕),我见此状,只觉又可怜又好笑。

这时,常奎代表太后宣读先皇遗诏:“授皇子赵竑开府仪同三司,封济阳郡王,判宁国府。”读完遗诏,立刻上来两个武士把赵竑架走直接送回府里看管起来。

接着又宣读了其他遗诏,这些遗诏是对整个朝廷的一次比较彻底的洗牌,所有关键位置上全部换成史弥远的人马,比如,史弥远升左丞相,郑清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史弥远兑现了他的承诺),薛极任知枢密院事,程珌参知政事等等,其他台谏官更是史弥远的嫡系。

面对史弥远如此周密、迅猛、干净利落的废立手段和种种安排,坐在帘子后面的杨皇后不禁暗暗心惊,一种恐惧感笼罩在她的心头,看来那两个侄子说的话并非虚言,要是自己不妥协,史弥远也许真会来个血染皇宫。底下跪着的大臣们更是心惊肉跳,本来真德秀他们看到赵竑的处境还想说句公道话,现在也被吓得咽回肚子里去了。

皇帝是当上了,可我却现,情况却并没我当初想象的那么乐观。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建大宋帝国最新章节 | 重建大宋帝国全文阅读 | 重建大宋帝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