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宋帝国 正文 第二回 来到过去

作者 : 婺州客

第二回来到过去

几个普通的小孩知道地球是圆的也许真不能把这个世界怎么样,但那四个被灌输记忆的小孩,其中有一个叫赵与莒,他父亲叫赵希瓐,是一个九品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当然,这也没什么,小官而已。但他的曾祖父的曾祖父的曾祖父的爸爸很猛,叫赵匡胤,也就是宋太祖,厉害了吧。当然,他们这一支现在已经没落,除了血管里还有十分之一赵匡胤的血,赵与莒跟平民没什么不同,但十多年后,他将成为南宋的皇帝。到那时候,那就说不定了。

赵与莒还有个弟弟叫赵与芮,两兄弟生来命硬,克父。当公安局长的父亲在他们兄弟两三岁时就被克死了,父亲一死,家里没了收入,没办法,就和妈妈一起到他们舅舅家去生活。他舅舅是保长,虽然工资不高,但外快不少,小日子过得也还不错。

宋嘉定二年(公元为方便,之后的时间均按年号及农历书写),中华大地生了很多事情,先,这年春天,西域畏吾儿杀西辽少监,臣附于蒙古,蒙古于其国置达鲁花赤监政。三月,成吉思汗亲率大军第三次进攻西夏,西夏王襄宗以皇子承祯为元帅,大都督府令公高逸为副,领兵五万抵御。蒙古军攻势猛烈,夏兵大败,高逸被俘,不屈被杀。四月,蒙古攻下斡罗孩城,俘获西夏太傅西壁讹答。也是这一年,蒙古正式与金绝交,不再朝贡。

还有一件大事,十二月二十九日,6游赋诗而死。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当然,也生了很多小事,比如:在绍兴府山阴县虹桥里,一群小孩正在打谷场玩闹,突然,有4个小孩一起头痛了起来,不过很快就好了,而大人们认为,这是孩子们玩的太疯了,不痛不痒的教训了几句,就各自忙去了。

这几个孩子分别是:

虹桥里全保长的儿子全宗亮,今年6岁,他得到了黄彦的记忆。全保长是赵与莒的舅舅,全宗亮比赵与莒大,算是表哥。

虹桥里胡计铁匠铺的铁匠胡长庚的儿子胡醒言今年7岁,他得到了文杰的记忆。我奇怪怎么铁匠的名字取的这么有文化底蕴,后来才知道,胡长庚老爹是个进士,还当过官,做到了知府的位置,宁宗即位后,任用赵汝愚和韩侂胄。赵、韩两派斗争激烈,本来胡老爷子是外放官,可以不去淌那混水,可他是朱熹理学的坚定支持者,“庆元党禁”时他上了个折子大鸣不平,反对赵汝愚罢官,因而捅了马蜂窝,被台谏官参了一本,说他贪污了几个烧饼钱,于是不用审讯,直接双规配岭南,老爷子又气又病,没到地头就挂了。而胡长庚当时已经在军队当官了,很拉风的官名:忠翊郎閤门祗候兼干办行在左藏库,按现在来说差不多是个国库警卫连警卫一排少尉排长。他的主官是韩系人马,知道他老爹的事对他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找个由头让他提前退伍了,还不让转业。他就只能回家,其实老爷子两袖清风,没给他留下什么,他只能卖了祖屋到这里来开个铁匠铺为生。

而虹桥里唯一的高级知识分子,进士陈金石的孙女陈窈今年5岁,她得到了王勇的记忆。说起这个老爷子,他的进士身份有些水分,不象胡醒言他爷爷,那可是进士及第,一等进士啊。(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陈老爷子平时滔滔不绝,说起学问来天底下没几个能进他的法眼,可一到考试就晕菜,考了几十年还是个秀才,终于在绍熙五年得偿所愿,那年他五十一岁,皇帝看他两鬓斑白,就赏了他个赐同进士出身。陈窈的父母前年得病死了,现在和爷爷相依为命。

还有就是赵与莒,宋太祖玄孙子的玄孙子的孙子,他得到了我的记忆,今年5岁。我是未来的皇帝宋理宗,哇哈哈哈哈。

其实当我们头痛好了以后,对自己的身份都有些迷茫,头昏昏的。脑海里不断的在过去和现在的身份之间切换,一下子我是赵与莒,一下子我是蒋峻。而问讯赶来的全保长站在我们面前骂了我们几句,看我们傻傻的不说话,以为是骂重了,我们害怕了,又嘀咕了两句就走了。过了好一会,头脑终于清晰起来,未来的**记忆似乎以他的强大控制力战胜了现在的记忆。我们互相看了看,容貌不同了,但眼神似乎是熟悉的。我们一起走到一个稻草堆边倚者着稻草坐了下来,突然,我们好象想到了什么,齐齐看着陈窈(王勇),我们三个哈哈哈的大笑起来。

“我快抓狂了,怎么办,我日皋措他十八代祖宗。”

“你把都没了,怎么日,是他祖宗日你吧,哈哈哈哈!”

“听我说,我二十岁会当皇帝。”我说得意的说道。从舅舅全保长骂我到刚才走到稻草堆的路上我就把一切梳理了一便,没错,绝对没错,穿越小说看多了。这里是绍兴府山阴县虹桥里,父赵希瓐,母全氏,舅舅全保长,我生日开禧元年正月初五,我叫赵与莒,这些全对上了。

……

“记忆传送出问题了?”大家将信将疑。

“听我说,这里是绍兴府山阴县虹桥里,父赵希瓐,母全氏,舅舅全保长,我生日开禧元年正月初五,我叫赵与莒,这些全对上了。我就是宋理宗。”

“其他都对,可宋理宗好象叫赵昀。”黄彦读书多,知道点。

“我十八岁会被史弥远带到临安改名字。”

“好象是的。”陈窈道:“我也有点印象,好象是一个叫史弥远的拥立的。大学时在图书馆看过宋史。那我要当你的皇后。”

“不要,我会想到你过去的样子,我亲不下去。”

“别说笑了。”文杰正色到,“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忘掉以前的身份,我们必须用现在的身份生活下去。陈窈,你必须适应自己。现在,我们有机会改变未来,

不管能不能当上皇帝,我们都要努力作出点事情来,不过大家在赵与莒十八岁前不要干出什么出格的事,以至影响到历史的进程。现在,我们尽量不让历史轨迹出现偏差。”

“对。”胡醒言道:“不过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在某些方面做些准备,比如钱、物资、人手、技术、情报,我们只有13年时间,现在我们的身体年龄不允许我们做大一点的动作,否则,我们要么会被人人认为是神童,要么就是疯子,一旦出现那样的局面,就会改变历史轨迹。”

“说说看,你有什么想法。”

“先,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要办事先要解决钱的问题,第二,科技,这个时代和八百年后的科技是没法比的,我们先要把我们目前掌握的知识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我们现在身体年龄这么小,鬼知道十年八年后会不会记得,知识长久不用会忘记的。第三,语言,我说的是外语,我觉得我们迟早用得上,我们几个在学校都学过英语,平时多用英语交谈,既能保密又能不断练习。宗亮,你还修过法语吧,这个我们不会,你就负责教我们,这样对你自己也有好处。至于钱的问题,我还没什么好办法,与莒,陈窈,你们说说,你们都是干这个的。”

“养王八,养鸡,动静太大,再说也没本钱。养珍珠么,这里是江南水乡,环境绝对好,规模小点倒是可以试试看,不过以现在的物资条件,估计成品率很低,一下子说不清楚,我晚上做个可行性报告,明天大家讨论下,还有就是收获期长,要3年才能收获好珠。”

“这样,现在天色也不早了,先回家吃饭,大家晚上都好好想想,形成书面材料,明天先到这里集合,再找个地方讨论。”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建大宋帝国最新章节 | 重建大宋帝国全文阅读 | 重建大宋帝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