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谋士 第六卷 山重水复疑无路 七十、最强的敌人(下)

作者 : 楚中原

又过了将近半个时辰,我们的防御圈被曹军挤压的不断缩小,渐渐地最后一层士兵都快和中间的我们几个挨上了,照这样看起来,我估计这时我们也就剩下几百人了吧!

“援军马上就到,大家再坚持一下!”诸葛亮高声喊道。

我不由一愣,周泰这个时候能够追上甘宁或者鲁肃其中的一路就算是不错了,怎么可能会赶过来。这一招“望梅止渴”就算是能够暂时提高一点士兵的士气,可也于事无补啊!

我正想到这里,就听山下面一阵呐喊厮杀之声。我军闻听无不士气大振,我却不由有些纳闷。怎么真有援军来了!再等一会,只听一阵锣鼓之声。山上的曹军如同潮水一般退去了。

我连忙放眼向山下一望,只见山下果然出现了无数东吴的士卒,漫山遍野,人数之多,绝非甘宁或鲁肃的队伍可比。

一面大旗在队伍的前头迎风招展,上书一个斗大的“孙”字。我心中一动,莫非是孙权亲自到了。

很快我就知道了我是对的了,因为我已经站在了孙权的面前。

孙权一身甲胄。端坐于马上,见我过来。抱拳施礼道:“楚原先生,恭喜你大功告成。在下多谢了!”

我连忙回礼道:“若非吴侯搭救,楚原就要做了阶下之囚了,还谈什么大功不大功的。”

孙权道:“楚原先生太客气了,楚原先生这番能够以弱胜强,想来必会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我微微摇头,“哪里哪里,哎,对了,不知吴侯怎会驾临此处,还恰好替在下解了围。

孙权哈哈大笑,“此事说来话长,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追赶曹军,等此事完毕,回去给先生庆功之时,在下再向先生言明。”

听了他的回答,我更感到奇怪。就在这时,我恰好看到周泰在我身旁经过,我连忙将他叫住,问他是如何碰到孙权的。

原来周泰突围之后,就按照原路返回。结果刚刚走到了岔道口,正好碰到孙权率大军停在路上,所以这才带着他们,急赶来。我越想越不对劲,孙权怎么会突然到来,连我都不知道,但是诸葛亮却好像是知道。另外我安排的张飞又为何没有出现呢?

我忽然隐隐有了一丝不好的感觉,仿佛感到有一种危险正在向我袭来。怎么办?我当机立断,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现在曹军败势已定,万一孙权要是过河拆桥,那我不惨了。我还是赶快回到江夏刘备处,方才保险。

想到这里,我也顾不得张飞没有前来接应了,连忙把赵云叫到身边叮嘱一番。此刻东吴诸将都追随在孙权身边,我放慢马匹渐渐落到了后面。

当路边出现了一条狭长曲折的小道时,我对赵云使了个眼色,我们两个一拨马。直接转入小道之中,身后,我还剩下的那一百多亲兵紧紧跟随。

我们一路狂奔,一口气跑出四五十里。眼前忽然一阔,却是显出一块平地,我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忽听路边密林之中,一阵呐喊之声,无数吴兵涌出,左有丁奉,右有徐盛。当先一人,正是诸葛亮。我不由面色大变。

只听诸葛亮笑道:“眼看大功告成,吴侯还在等你回去痛饮庆功酒,楚兄为何却是不告而别啊!”

我定定心神,上前答道:“在下受吴侯所托,幸不辱命。眼前大功已成,在下归心似箭,还望诸葛兄回告吴侯,这庆功酒在下改日一定去领。”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楚兄,难道你还想就这样离开吗?”

赵云催马来到我的身前,道:“哼,我看今日谁能伤我家军师一根毫毛。”

诸葛亮道:“哦,原来是赵将军,赵将军昔日在长坂坡百万军中来去自如,在下实在是佩服之至。若赵将军能归顺于我东吴,你我合力,必可纵横世间,予取予求。不知赵将军可有此意。”

赵云道:“你的美意在下心领了,只可惜忠臣不事二主,况军师对我有知遇之恩,云纵然粉身碎骨也无以为报,诸葛先生又何必要在下做这种不忠不义之事呢?”

诸葛亮叹了口气道:“唉,只可惜明珠暗投。辱没了将军这块美玉。”

赵云道:“人各有志,此事就不需要阁下操心了。只是吴侯是什么意思,我家军师为东吴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没想到吴侯竟会做出这种鸟尽弓藏之举,岂不是让天下人齿冷。”

诸葛亮笑道:“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对楚兄不利,我说过吗?”诸葛亮左右顾盼。丁奉、徐盛连连摇头。

赵云冷笑一声道:“如此最好不过。”

诸葛亮忽然对道:“楚兄,你我也算是朋友一场,我有几句话想和楚兄单独谈谈,不知楚兄是否愿意。”

我微微一愣,看了赵云一眼,赵云脸上也是一片茫然之色。我想诸葛亮真要是真想要对我不利的话,我现在根本就没有还手的余地。所以还不如索性光棍一点。当下道:“诸葛兄既有此意,在下敢不从命!”

密林深处,我和诸葛亮对面而立。赵云就在距离我们二十步远的地方,丁奉、徐盛则站在另一个方向二十步远的地方。我们双方的士兵则都远远地站在远处,见此情景,我心下稍安。

“楚兄,我知道你心中一定有不少疑问,现在你尽管问吧!在下一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诸葛亮淡淡地对我道。

我想了一下,却一时不知道应该从何问起。

诸葛亮道:“那好,就让我来为楚兄解答所有的疑惑吧!楚兄,你可知道,你此番来东吴,最大的错误是什么吗?”

我茫然地摇摇头。

诸葛亮道:“那就是你一定要让吴侯逼迫我出山,甚至为此不惜以家兄的性命相挟。本来,你这么做也是无可厚非,毕竟以你的能力,还不足以应付赤壁的危局。但是你的确不该表现的如此迫切的,吴侯,不,现在应该说是我家主公,他见你如此倚重于我,自然是大感好奇。所以在我们前来赤壁之前,吴侯曾经和我深谈过一次,吴侯虽然为我所折服,只是当时我的话还不足以让吴侯完全信任。于是我和吴侯商定,由楚兄在明、我在暗,统领三军。子敬则将你我的一举一动,都暗中向吴侯呈报。直到方才,楚兄暗中逃跑的事被我说中,我才彻底取代了你在吴侯心目中的位置。”

我道:“多谢诸葛兄直言相告,不知当时诸葛兄若是处在我的位置上,又应该如何去做呢?”

诸葛亮道:“若我是你,我就先接下东吴的大都督一职,以你我当时身份的悬殊,你完全可以不通过吴侯,而是私下里胁迫我来助你。”

我想了一下,点了点头。

诸葛亮又道:“楚兄若是明白了此点,后面的事就顺理成章了。张飞将军为何没有前来,自然是因为你派往江夏的人被我拿住,并没有回到江夏。至于吴侯率领大军随后前来接应,本就是我上书要求的,所以我当然知道周泰将军会在哪里遇到吴侯。”

一切都清楚了,我点点头,败在诸葛亮手下,我输的倒是不冤。我不由苦笑了一下。随即道:“只是不知诸葛兄今日要怎样对待我。”

诸葛亮微微一笑,“关于赤壁之战如果取胜之后,要如何对待楚兄,东吴上下倒是颇有一番争论。吴侯本是想收你为己用,而周郎和张昭这次倒是出奇的一致,都力主将你除掉。只有子敬是老实人,极力的在保你。”

不知为何,我此刻的心情倒还算平静,“诸葛兄,不知他们争论的结果如何啊!”

诸葛亮的脸上现出一丝诡异的笑意,“楚兄,现在他们的意见其实都不重要,因为今日我来之时,吴侯已经亲**代了,楚兄的生死,都由在下定夺。”

我心中不由一凛。“不知诸葛兄要如何对付在下呢?”

诸葛亮哈哈大笑道:“想起来真是可笑,不久之前,好像楚兄曾经对我说过这么一句话,说什么只要你一句话,就可以决定我全家的生死。所以你真不知道在你面前,我有什么值得清高的。想不到短短一段时间,楚兄的生死却是在我的掌握之中了。这可真应了那句‘十年河西十年河东’之语了。”

我听着他的奚落,也只能冷笑,不一言。

诸葛亮笑罢又道:“不过楚兄放心,我一定会放楚兄回去的。”

我沉声道:“我可以知道理由吗?”

诸葛亮面容一肃,“此番赤壁大战,毕竟楚兄还是名义上的三军统帅,所以这场功劳,世人还会算在楚兄身上,想来经过此战,楚兄个人的声望又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果我在此时杀了楚兄,那倒是成全了你。世人无知,往往会将那些死了的人或者是隐居不出的人吹嘘得神乎其神,其实不过是加入了他们自己的想象罢了。我现在如杀了你,今后无论我建立怎样的功业,都一定有人会说,哎呀!要不是诸葛亮暗中害死了楚原,一定会如何如何。所以我一定要留下你,然后在疆场上堂堂正正的击败你,让你露出你的真面目。”

说到这里,诸葛亮的眼中忽然射出两道精光。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三国第一谋士最新章节 | 三国第一谋士全文阅读 | 三国第一谋士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