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之天狼 第一卷:大西洋 第二十章:人间赤壁(四)上

作者 : 红色猎隼

又一架隶属于哥伦比亚空军的ac-47型炮艇机呼啸着从位于哥伦比亚中部的圣荷塞市附近的军用机场起飞。这已经是哥伦比亚空军今天第五次出动这些老迈的“喷火魔龙”去支援南部地区的战场了。“欢迎来到哥伦比亚!”坐在军用机场一侧的塔台之上,来自美国空军的军事顾问约翰逊上校正无所事事的躺在一张舒适的躺椅之上,用饱含着美国式骄傲的口吻对刚刚抵达这里的欧洲联合机动部队先遣集群指挥官―奥古斯汀少将说道。

“情况怎么样?”来自于奥地利一个拥有着高贵血统家族的奥古斯汀少将显然对对方这种懒散的表现颇为不满。但是此刻他还是选择了忍耐,毕竟对于欧洲联合机动部队而言,哥伦比亚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战场。“还是老样子,和平结束了。哥伦比亚将再度陷入到残无人道的内战之中。当然这一次要拜你们这些来自欧洲的老爷们所赐。”约翰逊上校全然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仿佛眼前所生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是这样吗?那您能告诉我,这样的攻势有效吗?”奥古斯汀少将微笑着走到了约翰逊上校的身后貌似虚心的问道。事实上哥伦比亚内战起源于上世纪6o年代的农民抵抗运动。当时哥伦比亚富有的地主们为了展咖啡种植业和牲畜养殖业,要求农民迁离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这一举措引起农民的坚决反抗。而受国际**运动的影响,原本只是农民起义的抵抗运动最终逐步展成为**运动。

最初,古巴曾积极为哥伦比亚的抵抗运动在武器、训练和组织方面提供帮助,而苏联视哥伦比亚为美国的势力范围,为了避免同美国生矛盾而持观望态度。冷战后期,游击队分裂成多股力量,各自为战,互不合作。进入2o世纪7o年代之后,游击运动遭受重创,一些较小的组织倒向政府;势力较大的游击队组织却拒绝与政府合作。

2o世纪7o年代末8o年代初,哥伦比亚的毒品问题开始初现。先是大麻贸易,后是古柯种植和走私,哥伦比亚逐步成为南美洲毒品源地,号称“银三角”。最初,毒品问题和游击队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游击队的理想和政治主张是建立强硬的政权,进行政治改革,反对资本主义,根本就不信任毒品走私分子,毒品贩子也视游击队组织为天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股力量逐渐看到了合作的必要性。游击队组织可以为毒品贩子提供安全保障;毒品贩子可以为游击队组织提供巨额资金和武器走私渠道。游击队经常在自己控制或有影响的地区,向毒品生产者收取保护费;这样,毒品贩子在适宜种植古柯的地方可以不受任何干涉地进行毒品生产。尽管二者合作得不够完美,但二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却不断加强。

此外,绑架、银行抢劫、敲诈勒索等等,也成了游击队的经济来源。据估计,拥有―名成员的“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的资金有54%来自毒品走私,36%来自其他各种犯罪活动。以至于最终提到哥伦比亚,许多人就会立刻联想到这是毒品与游击队?滥的罪恶渊?之地。以美国为的西方国家更将哥伦比亚左派游击队形容为在邪恶帝国苏联垮台后,变成一群以贩毒、绑票维生的恐怖份子,长期以来许多美国人也相信政府与主流传媒对于哥伦比亚的宣传,相信美国政府目前已耗资数十亿的“哥伦比亚计划”()可以消灭哥国毒?和游击队暴力,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却证明事实刚好相反。

事实上,“哥伦比亚计划”只是美国长期对于中南美洲政治、经济、军事干预的一小部份,在美国乔治亚州的班宁堡,有一所“美洲军事学校”s),不过该校一直被讽刺为“杀手学校”,因为该校的课程以训练谋杀、绑架、政变、严刑拷打着名,数十年来培养出六万多名拉丁美洲的军人,智利民选总统阿叶德被军事独裁者皮诺契特推翻、大主教被暗杀、瓜地马拉36年内战死亡或失踪的2o万人、萨尔瓦多过名平民被屠杀等等,都是该校毕业生的杰作,女性受害者还会遭强暴虐杀而死,毫无反抗力量的儿童被活埋或摔死。

同时它也培养恶名昭彰的军事独裁者―包括巴拿马、波利维亚、瓜地马拉、萨尔瓦多,并且是右翼民兵的训练所-例如尼加拉瓜残暴的“国民军”就是的毕业生,后来组成右翼恐怖份子。因此前巴拿马总统就称“美洲军事学校”是「拉丁美洲最大的乱源?造基地」,在日渐高涨的抗议声浪下,该校改名为“西半球安全防务联合学院(简称为),但是至今仍然继续培养每年一到两千名的毕业生(目前1/3的受训者来自墨西哥,因为该国要对付以原住民为主的萨巴塔游击队(),每年耗费美国纳税人大约两千万美金。

和其他拉美国家相比,哥伦比亚派遣最多军人(目前已过一万多人)到受训,其中许多高阶军官都犯下违反人权的罪刑,哥伦比亚军方和残忍着称的右翼民兵组织也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使得在哥国每年有过三万人被杀、一百万人无家可归。1986年以来已经有三千八百名工会领袖和组织者遭杀害,在3的前十一个月,就有名工会领袖被暗杀,过去十几年以来,过三万名工人、农民、人权组织者、左翼领袖、教师等被军队和右翼民兵杀害。最大的右翼民兵组织的领导人对于谋杀工会领袖毫无悔意,他说:“我们有理由杀那些人,因为他们(工会领袖)妨碍他人工作。“。正式因为暴力事件频仍,自从1985年以来,已经有两百万哥伦比亚平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

而西方国家所普遍宣称的哥伦比亚的游击队已经沦为毒品集团的分支,是一群没有思想意识基础的乌合之众,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其实是一个目标明确的政治组织,它有一个相当完整的行动纲领,主要内容是建立更加民主、多元和爱国的政府。经由过去36年以来的组织工作,哥伦比亚基层人民对其支持率不断提高,因此某些国际分析专家估计该游击队在哥伦比亚自治区的影响力已经过5o%,相对的哥伦比亚所谓“民主“政府,则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贪污**政权,人民对政府的失望清楚地反映在哥国的投票率上(低于4o%),而“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直接掌握的非武装区(约瑞士大小),也完全没有上述的暴力事件生。

因此从年开始,美国政府投入13亿美金到“哥伦比亚计划”之中,随后而开展了投入6亿美金的“安地斯行动”(其中一亿直接交给哥伦比亚军方),虽然华盛顿方面宣称这一系列计划是“对抗毒品之战”()但实际上却心照不宣的“对抗左派游击队(美国政府定义下的恐怖份子)之战”,不过这个计划从一开始便注定将一切努力归于泡影,不仅对于消灭毒品毫无助益,甚至连打击左派游记队都作不到。因为大部分的款项给了美国跨国公司,用来进行军事训练、购买直升机和除草剂。

当时几十年的冲突表明,多种武装力量的存在使哥伦比亚政府与非政府武装力量早已形成对峙局面。政府军目前无力在全国范围内打败游击队、准军事组织和贩毒势力,甚至连在农村恢复和平的能力都不具备。同样,纵然有幕后的毒品贸易这一强大经济支持,游击队也没有能力彻底打败政府军,夺取政权。而更为重要的是哥伦比亚军方并不盼望和平,特别是那种可能导致其无所事事的和平,因为战争对他们大有益处。与游击队士兵相比,政府军的收入远远要高得多,军队在其政府之中内也因此而拥有着高度的话语权。哥伦比亚军队中的高层人士生活得相当舒适。美国政府提供哥伦比亚军方和右翼民兵的15亿美金。也令这头巨兽财力充足,扩充战斗力不成问题,最近几年哥伦比亚政府军的队伍不断壮大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

哥伦比亚人民渴望和平,政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所以历届政府都倡导对话。但是,来自各种势力的阻力很大:富人阶层反对实行“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所要求的经济改革;军队不赞成将对外关系和国家联盟问题列入议事日程;长期支配哥伦比亚社会的权力部门坚决反对社会民主和经济权利方面的政治改革;哥伦比亚的财政和行政部门既不愿给军队提供足够支持让它打赢战争,也不愿改变自己在改革问题上的保守立场。这样,游击队宣称的最低要求的改革意见总是被哥伦比亚政府拒绝。

而那些生活在哥伦比亚北部城市上层人士也几乎没有受到过触动。尽管有时也担心成为绑架、勒索等暴力威胁的对象,但金钱帮他们买到了安全。他们出钱雇用保镖,购买各种安全设施,保护自己和家人。那些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富人或中产阶级家庭的子弟很少按照普遍义务兵役制被征召入伍。这样,哥伦比亚的内战实际上是一场“穷人打穷人”的战争。参加战争的贩毒势力、准军事组织、游击队和政府军的成员都来自下层社会!相对于农村而言,城市驻军充足,戒备森严,很少生大的攻击事件。尽管绑架盛行,但主要针对的是那些豪富以下阶层的人士。那些养尊处优的上层阶级很少受到影响,所以他们并不迫切要求改变现状。

当然还是有众多的哥伦比亚中产阶级渴望着和平,虽然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太多的言权,对决策者影响有限,对军事行动也了解部队。但是他们却清楚的一道只有做出必要的牺牲才能换取战争的胜利,才能实现和平。因此他们不遗余力的支持着哥伦比亚的历届政府从军事上挫败游击队,迫使其和平谈判并远离毒品走私。

但是结果是以“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为的左派游击队在内战中胜利多于失败。对于这一奇特现象,哥伦比亚政府给出了一系列看似天经地义的解释:政府军的处境很困难。哥伦比亚武装部队之中的2o%执行关键要地和要人保护职能,25%进行训练,25%从事后方勤务,只有3o%的兵力可以执行主动进攻的任务。而且,政府军的装备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落后于财富殷实的游击队的现代化武器。政府军没有足够的空运、水运工具,甚至连汽车和装甲车辆都严重匮乏。虽然年2月,美国向哥伦比亚提供了包括3o架uh-6o型“黑鹰”武装直升机和33架uh-1型“休伊”运输直升机。但是这并不影响哥伦比亚政府军指出哥伦比亚山脉连绵,湖汊纵横,平原辽阔,森林密布,这就使得运输问题成为军事行动的一大障碍。

而由于从事种种罪恶的交易,左派游击队的资金和武器的获得都相当容易,其力量稳定而持续地增长,政府军不能在军事方面取得优势,也就没有和谈条件。由于生过一些针对警亭的袭击事件,哥伦比亚警察不得不从偏远的农村撤离,重点保护大城镇,造成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国家安全力量,成为游击队的天下。对于毒品犯罪,警方更是力不从心。

由于哥伦比亚内战影响到美国的安全,特别是在毒品走私问题上。所以,美国近几年对哥伦比亚局势的恶化表现出相当的关注。除了军事上的支持之外,美国政府还与哥伦比亚军事进行情报合作,包括卫星信息共享和提供军事通信设备,并为缉毒力量提供装备、帮助训练。当然为了避免卷入内战的纠葛中,华盛顿宣称他们对哥伦比亚政府军的支持都是秘密进行,保持较低层次的介入。

但事实上无论是华盛顿高层、哥伦比亚政府和军队本身就和毒?连为一体,政府军队和右翼民兵就是毒?背后的军事力量,前的教官就曾说“是拉丁美洲军官洗毒品钱的最佳地点”,美国持续提供哥伦比亚军事援助反而助长军队和右翼民兵继续在国内镇压平民、违反人权,并且让毒?势力更扩大。

此外,美国在哥伦比亚四处喷洒除草剂,宣称这样就可以消灭古柯硷作物,但其实是毫无差别地喷洒在一般农田和雨林上,不但使得农作物大量枯死、农民无法维持生计、亚玛逊雨林的生态环境遭破坏、原住民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更让古柯硷产业暴增过%,在1994到1998年,哥伦比亚大约种植公顷的古柯硷作物,但是有过公顷的一般作物、古柯硷和雨林被喷洒,从1999年到年,古柯硷的产量反而增加6o%,喷洒除草剂不但完全无效,反而让种植古柯硷更有价值。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美国的“哥伦比亚计划”事实上是美国对拉丁美洲再殖民的试金石,因为哥伦比亚目前拥有第三世界国家最强大的游击队力量,开始动摇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力量。而哥伦比亚除了毒品之外,石油也是美国重大利益所在,美国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进口的石油比波斯湾还要多,因此若能藉由“哥伦比亚计划”一举摧毁反抗的力量,则可以再度建立美国的全新帝国生存圈。

根据这个计划,美国将在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国机场部署美**事设施。在最近5年里,美国已在厄瓜多尔的曼塔、荷属的库拉索和阿鲁巴、萨尔瓦多的科马拉帕等地,投资扩建了4个“安全合作点”。与此同时,美国南方司令部也在秘鲁和哥伦比亚布设了17个雷达站,每个雷达站配备35名人员。此外,美国还在波多黎各的艾伦堡、别克斯小岛等地建设新的军事设施。这些“安全合作点”、雷达站和新军事设施,将在监视拉美地区的空中、地面和水上活动中挥重要作用,是美国控制拉美地区的有力工具。

但是哥伦比亚政府的**和无能以及拉美地区的左转,却令美国的“哥伦比亚计划”实际上成为一个“死亡计画”。除了哥伦比亚国内局势日益恶化之外。传统大哥伦比亚地区除哥伦比亚之外的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两国已经明确的表明了“左转”的态度。

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西北部,全称为厄瓜多尔共和国。在西班牙语中意为“赤道”。这片土地在公元15世纪之前一直属于印加帝国。1532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9年8月1o日宣布独立,但仍被西班牙殖民军占领。1822年结束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并加入由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巴拿马组成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年该共和国解体后,宣布成立厄瓜多尔共和国。但是随着英美资本相继渗入,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事实逐步为西方殖民者所控制。因此政局长期动乱不安。最为夸张的岁月里,厄瓜多尔在~年更换了12位总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厄瓜多尔站在同盟国一边并加拉帕戈斯群岛租让给美国作空军基地。但之并不能影响1941年厄瓜多尔在同秘鲁生边界武装冲突中残败,丧失大片国土。为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厄瓜多尔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政府被迫1945年颁布了一部比较民主的宪法。同年底,美国被迫撤除设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空军基地。但是好景不长,1947年厄瓜多尔生军事政变,随后上台的自由党人普拉萨,迅同美国签订双边军事协定。

1956年以后这个国家曾多次建立亲美独裁政权。而此时香蕉取代可可成为厄瓜多尔的主要产品,出口量占当时世界第一位。而随着1972年厄瓜多尔开始大规模开采并次出口石油,从此石油逐渐取代香蕉成为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而世界石油消耗排名第一的美国自然更没有理由放弃厄瓜多尔这一天然的盟友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龙的力量之天狼最新章节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文阅读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