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之天狼 第一卷:大西洋 第十七章:釜底抽薪(三)上

作者 : 红色猎隼

作为一个兵种而言,空降兵可以说从其诞生的那一天开始便伴随着悲壮。虽然神兵天降的机动能力使骑兵的迅捷剽悍、摩托化部队的纵横驰骋都为之黯然失色。高地在军事上的重要性、障碍物的运用、预备队的使用、支援火力的协同、侧翼掩护以及佯动和奇袭的运用等长期以来在地面战中沿用的千年作战原则在空降兵面前都不在适用。因为宽阔的江河、高**云的山脉、难以穿越的雨林、甚至足以隔断血脉的海峡都再也不是问题,因为无论在哪里,什么战略要地的上方总有一块难以设防的天空。

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一人类战争史上颇为年轻的兵种事实上月兑胎于险恶的高空事故。无论是中国自古以来便被儒学家们推崇至致的“舜乃以两笠自杆而下”(注1)还是19世纪7o年代法国气球学家白朗沙尔(注2)的明。事实上降落伞最初都并不是人类明出来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种逃生手段。只是因为在人类彼此的纷争之中,始终都在寻求一种越对方的机动优势。因此作为紧急救生用的降落伞最终导致了空降兵这一神奇兵种的诞生。

在制空权的倡导者―朱利奥.杜黑的祖国,降落伞的明迅迎合了当时意大利空军的猎奇心理。他们在2o年代中期就开始在世界上率先展大规模跳伞技术。但是与当时在军事科技领域如饥似渴的苏联和德国相比,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各国都只能在空降兵的展历史上算是一群无足重轻的龙套而已。

1927年,苏军红军大胆的尝试以军用运输机在中亚细亚地区上空空投作战部队,这些勇敢的士兵并不是在进行一次远足,而在降落之后便投入到与当地部队武装的战斗之中,莫斯科的骠悍使其成为人类第一次空降战记录的保持者。同时这个国度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正规伞兵部队的开拓者。在足以被称为“空降兵之父”的前苏联将领奥尼德.米诺夫的努力下,年8月2日,苏联红军次成建制的空降了一个空降兵支队。而8月2日这一天后来也被定为了前苏联的空降兵节。

1932年这支空降兵支队对扩建为了一个旅,并在第二年的在莫斯科举行航空表演之中,在1万名观众的观摩之下以两架大型轰炸机为运载工具伞降了46名士兵。虽然这一行动更象是一场军事表现秀,但却无疑震撼了整个世界。已经身处战争边缘的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大国也相继组建了自己的空降兵部队。但是其规模始终无法从来喜欢大手笔的莫斯科相提并论,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之时,德国人为其组建的2个空降兵师而骄傲时,在苏联红军的战斗序列之中已经有5个空降兵军在枕戈待旦了。而当柏林将8个空降兵师最终整合成一个空降集团军之时,苏联人又再一次的拉开了差距,将自己手中的空降兵部队扩充了一倍,组建了整整1o个空降兵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空降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年5月1o日,名德国空降兵搭乘着由41架容克-52型飞机拖曳的ds-型滑翔机以亡6人、伤19人的代价夺取了扼守着艾伯特运河的比利时要塞―埃本.埃马耳堡垒群。而在苏德战争爆前期,苏联人更以几乎炫耀的心理在接受罗马尼亚人割让的贝萨拉比亚地区时,出动空降兵第2o1旅在罗马尼亚军队撤离的伊兹梅尔伞降着6,开创了空降兵夺取城市的先河。而诸如德国空降兵夺取科林斯大桥、突袭意大利统帅部、营救墨索里尼,英国空降部队破袭沃尔土诺供水管道、袭击布鲁内瓦尔雷达站、破坏德国核计划中关键的重水工厂等空降特种作战,更是一直以来都为世界各国的空降兵爱好者所耳熟能详。

但事实上空降兵这一兵种自诞生以来便伴随着无法克服的先天弱点―由于降落伞的承受能力,空降兵注定只能以轻装备上阵。在一旦遭遇对手重装地面部队的抗击或预先部署好的反空降阵地之中,空降兵的处境便岌岌可危。即便是在战争初级,精锐的德国空降部队在面对无论装备还是战斗力都并不能称的上强悍的荷兰军队时,都曾有过在海牙、鹿特丹折戟沉沙的经历。而被德国空降兵称为“伞兵的坟墓”的克里特岛空降战役更是令德国精锐的第7伞降兵师折损过四分之三。而英、美、波兰在联合动的“市场―花园”作战之中,尽管盟军利用强大的空中优势,同时投送了3个空降兵师,但却在德军装甲部队的反击之中,几乎溃不成军。

因此克里特岛之后德国便将空降兵当作特种部队来小规模使用,而“市场―花园”作战的失败更令使美、英两军之中对空降作战持保守态度的人重新抬头,他们一致认定空降作战是代价太高的复杂作战,经过专门训练的空降师只能作为精锐步兵使用,而运输机群干脆用来进行空中补给。

其次是空降作战所投送的部队往往散布面积很大,即便是被公认为大规模空降作战典范的诺曼底大空降,由于缺乏有经验的领航员和地面情况复杂,美国空降部队被散落在各处。有些空降兵甚至不幸地降落在了海中或内登6场内那些被德军故意水淹没的低洼地区,很多人由于装备沉重,而被淹死在仅及膝深的污水之中。在24小时后,美军第1o1师只集合起约人。很多人在d日后的很多天仍在敌后独自战斗。

但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军用航空投送能力的不断展,以空中机动、机降等手段将空降兵从空中投入地面作战却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因此战后一度忽视空降兵展的西方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起自己停滞的空中机动战场。而前苏联更是从未停止过对自己“红色长臂”的展。空降兵这一这种长着双翼的猛虎依旧在世界上各大军事强国的“无双利器”,出现在每一场突战争、每一个最恶劣的战场上。

阿根廷人早在2o世纪6o年代便组建了自己的空降力量,第4空降兵旅作为阿根廷6军的精锐部队长期以来都被认定是国家的武装柱石。但是这支部队真正的战斗力又如何呢?至少在费尔南德接手这支部队之时,情况并不能让他满意。由于经费的限制,这支本应翱翔于长空之中的部队一年只有少的可怜的几次跳伞训练机会。而且为了避免出现事故,所有的训练都被安排在一切天然条件都十分理想的情况下进行:风不能太快、云层不能太厚、预定空降的高度必须符合大部分官兵的承受能力,而预定空降的地域更不能有树林和河流。

“就差在地面上帮这群狗娘养的铺上床垫了。”身为一名军人费尔南德深知这样的安逸意味着什么?因为和那些满脸稚气的士兵不同,他曾经品尝过一个军人最大的耻辱―战败投降。因此在接手这支部队之后,费尔南德曾不遗余力的试图将那些徒有其表的精锐打造成真正的百战雄师。但是现实并没有给他这样的条件,阿根廷军政府尽管和他一样怀有满腔的豪情,但是他们并没有足以传承的信念和方法。在漫长的第4空降兵旅的历史之上,他们作的最多的是镇压各地的**游击队,无论是空降战术还是武器装备,都还停留对2o世纪6o年代对西方国家的照本宣科之中。

但正当费尔南德经历过一次次挫败,倍感失落之时,一个小个子的中**人却成为了他命中注定的救星。来自中国人民国防军空降兵第44师师第1空降机械化步兵团的唐剑上校以参观学习的名义来到阿根廷,但他真实的身份却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方面寄于厚望的军事顾问和教官。虽然费尔南德迫切的需要外援,但是对于在世界空降兵战例之中,没有可以拿的出手战绩的中国空降兵部队,费尔南德并不感冒,如果让他选择他更愿意接受那些傲慢无礼、整天就知道酒和女人的俄罗斯人的教,毕竟他们肩上的徽章代表着第聂伯河上的尸山血海、代表着布拉格之春的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代表着以喀布尔为中心的十年鏖战。

“中国人你们有什么?你们和我们一样没有在天空流过血……。”因此当唐剑上校不留情面的推翻了费尔南德苦心制订的训练大纲之时,矛盾终于在咆哮中爆了。“不!费尔南德先生你错了,我的先辈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勇敢的伞兵,二战之中他们曾在距离开日军仅3o多公里的山区以米的高度伞降、曾在日军补给基地附近的简易机场强行机降(注3),而我个人更为骄傲的是中国的空降兵曾在远比敌人凶顽十倍的洪水面前搏杀过。当然我们还和你们有过同样的使命―空降夺岛。”面对费尔南德的愤怒,唐剑上校表现出的是一个中**人所特有的坚定和从容。

“因为你们所担负的将是战场上最凶险的任务,去的将是最为危险的战场。请你们记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成功的空降夺岛战役,伤亡率也过了7o%,所以我不仅要求你们练就最棒的体魄和完美的战术,更要的是你们能练出坚韧的耐力和人的生存智慧。”在费尔南德的默许之下,唐剑开始对阿根廷第4空降兵旅按自己的计划进行训练―并没有频繁的空降训练,所有的只是周而复始枯燥而艰苦的体能操练。

“从今天起你们的生活就是不停地训练和流汗。”面对着早已习惯了安逸和懒散的阿根廷小伙子,唐剑的训练计划可谓残酷。早上是风雨无阻的5公里武装越野,外加米的蛙跳练习,个俯卧撑,个负重下蹲,单、双杠1到5练习。任何抱怨和怪话,都会换来以班为单位绕着营房的1o组米冲刺。而晚上则是不少于上午的体能训练。

“你这是在培训特种部队吗?”对于唐剑的高强度训练,费尔南德终于忍不住问道。“难道在您的概念之中,空降兵不是特种部队?”而唐剑的反问却胜过最好的回答。“我的意思是说这里是阿根廷,他们只是一线常规部队,不是那些要派往敌后进行单兵作战的魔鬼。”费尔南德沉吟了许久之后才回答道。“我知道您的意思,所以我对他们的要求只是我那些中国下属的1/2。”唐剑微笑的回答道。费尔南德并不知道,在中国空降兵训练时衣服没有一刻是干的。每天早晨是两个全副武装的1o公里越野,一口气必须做个俯卧撑、个引体向上、个卷月复。上午的单兵战术、连战术训练,往往要持续到下午两点才允许收操。他们常常需要在烈日的暴晒下、在凛冽的寒风的赤膊。因为战争从来便不会挑选时间。

在一个月的体能训练之后,唐剑开始对阿根廷第4空降兵旅的官兵在每天照旧的体能训练之外加入每天不少于8小时的专业训练课目――伞训。他们要练习如何背着沉重的降落伞在颠簸的飞机上站立,因为这就是离机姿势;他们要练习原地弹跳、一步弹跳,因为这就构成了的战机之上最后冲刺―三步离机;他们还要在2米多高的平台成千上百次地跳下,以锻炼大腿,使它可以更好的承受伞降着6时的巨大冲击力;随后是吊环,练习的是如何高空保持着6姿态落地。

最后面对在操场整齐排列的数以千具伞,阿根廷人终于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毕竟跳伞虽然凶险但总比日以继夜的体能训练要强。“在你们面前展开的是我们国家在2o世纪8o年代中期自行研制的新型伞。这种伞操纵灵活、着6冲击力小,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伞衣的锦丝质地和它近8o平方米的面积足以让你们之中任何三个人抱在一起安全降落。3o股伞绳,每一根细细的锦丝绳都能承受过你们之中体重最重的那几位的重量,不过我建议他们还是少吃点烤肉为好,而这种伞的开伞率则更不用怀疑……但是我把他们展示给你们看的最终目的是要告诉你们,再先进的伞具也需要折叠。好了……现在两人为一组,开始叠伞训练。”面对着一度欢欣鼓舞的阿根廷同僚,唐剑最终泼出了一瓢冷水。

仅仅是门类繁多的叠伞工具便足以令一向粗枝大叶的阿根廷人头疼了,它包括固定锥5个,包装钩1个,包装针2个,包装绳1根,沙袋4个,包装板1个等等。而他们的外籍教官―唐剑对于叠伞程序之严格更是远远出了他本人对内务标准的变态要求。仅叠伞前的检查就有12项,从伞的履历表到稳定伞、伞衣、伞包、伞绳、连接绳……。

而更令阿根廷人难以忍受的是从检查伞具到折叠伞衣,从整理伞绳、操纵带,到把折叠好的伞衣穿进细长的伞衣套,从把1o米长的3o股伞绳穿进束绳套,带折叠稳定伞、完成包装,所有的动作一切工作都是在跑动中进行的。“身为空降兵,就要有效率……它们不是你们的那些热情的拉丁女郎,不喜欢你们慢慢来……但是每一个动作都必须一丝不苟。”从班长、排长、伞训长到营伞训主任、营长,唐剑每个人都必须达到自己的要求,然后再以他们为单位,盯紧每一个士兵的要求,一时间操场上,到处都是各班长来回检查的身影和他们严厉的呵斥:。“检查伞绳是否扭紧”,“4块锦丝搭扣粘满粘牢”,“注意锁针到位不到底”,“拉绳要掖顺”……

“上帝啊!我需要一个可以带领阿根廷人走向胜利的天使,可你去派来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魔鬼。”面对着越来越不象阿根廷人的部下们,费尔南德开始怀疑眼前的这个中国是否真的会跳伞,因为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他竟没有安排过一次空中训练。

――――――――――――――――――――――――――――――――

注1:关于人类最早使用降落伞的案例,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应该归属于中国。因为在《史记.五帝本纪》之中,司马迁写道“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杆而下,得不死。”说的是五帝之一,上古贤君的代表―姚重华(虞舜其实是帝号),有一个黑心的老爹,由于名字无从考证大家都叫他瞽叟(意识是瞎老头)。瞽叟喜欢自己的小儿子―象,于是一心想干掉模范青年―姚重华。于是便借着让他修补粮仓顶的机会,在下面放火想烧死他。但不想姚重华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于是姚重华便双手拿着笠帽,纵身跳下。笠帽随风飘荡,最终令姚重华平安落地。这一事件被认为是人类有史料记载的例跳伞试验。无论真假,后世都将姚重华同志被自己老爹谋害的事实作为他贤能的证据。但是小隼一直纳闷,连自己老爹都厌恶的人,人品那都坏成啥样了啊!

注2:虽然日本1944年出版的《落下伞》一书写道:“由北京归来的法国传教士现如下文献,6年中国皇帝即位大典中,杂技师用纸做的大伞,从高墙上跳下来,表演给大臣看。”1977年出版的《美国百科全书》中也写到:“一些证据表明,早在6年,中国的杂技演员们便使用过类似降落伞的装置。”但是西方世界还是相信降落伞的现得益于法国气球家白朗沙尔,在一次气球实验中,由于气球突然破裂,白朗沙尔,从米的高空坠下,亏得当时蒙着气球的布幔迅张开,减缓了下降度,他才得以死里逃生。受这次月兑险的启,白朗沙尔开始用气球试验跳伞。两年后,他利用4根棍子撑着的一大块布,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高空跳伞试验。

注3:唐剑所说的是二战之中中国战场之上中国空降兵在在广东、广西的日军占领区进行了二次小规模的空降作战―广东开平伞降和广西丹竹机降,尽管当时日军已经日薄西山,但是这两次空降作战的战术依旧可圈可点,在此向抗日战争中的先辈致敬。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龙的力量之天狼最新章节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文阅读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