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之天狼 第一卷:大西洋 第十一章:谁的噩梦(二)

作者 : 红色猎隼

俄罗斯生产的米狙击步枪是历史悠久的德拉贡诺夫型狙击步枪的增大口径的变型版本,根据俄罗斯军方的《国家标准―轻武器术语与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凡是口径大于9毫米的枪械都被划入大口径的范畴,因此使用9.3x64毫米子弹的狙击步枪,也被称为“大口径德拉戈诺夫狙击步枪”。和卡拉什尼科夫研制的ak―47系列枪族一样,由前苏联著名轻武器研制大师的德拉贡诺夫研的系列狙击步枪同样脍炙人口且流传广泛的武器。在冷战时代和后冷战时代,这种用于取代莫辛―纳甘型步枪的狙击步枪在此起彼伏的局部战争之中同样是世界各地的武装组织代表反抗西方的武器图腾。

和大多数前苏联时代研制的武器一样,型狙击步枪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虽然制造工艺比较复杂,但是型狙击步枪重量比轻,而且在同级狙击枪中拥有着相当高的精度,配用适用的子弹往往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散布精度。引用一位美国6军狙击手的话说:“在今天的术语中,不算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狙击步枪,但它被设计、制造得出奇的好,因此是一款极好的延伸射程的班组武器。不过随着时代的展,采用7.62毫米子弹的型狙击步枪的杀伤能力在日益强化的单兵防护和地面部队机械化的趋势之下迅被削弱了。在美国入侵伊拉克之后漫长的游击战争之中,多次出现了反美武装的狙击手使用型狙击步枪使用正面击中了美国士兵,对方却在防弹衣的保护之下仅受轻伤,甚至毫无损的情况。而在阿富汗南部的群山之中,配备型狙击步枪的普什图族游击队往往在与北约方面的狙击手对抗,在面对对方所装备的有效射程为米乃至米的am和巴雷特1型大口径狙击步枪也又是陷入剑短于人的尴尬之中(型狙击步枪的有效射程仅有米)。

面对血淋淋的现实(虽然流的并不一定是俄罗斯人的血),痛定思痛的俄罗斯军工不得不开始正视自身的曾经优势正被逐渐赶,前苏联时代的光圈不可能永远辉煌下去。因此针对型狙击步枪所存在的问题和弱点,德拉贡诺夫的继任者们开了更为轻巧、适合于空降部队和机械化部队使用的狙击步枪,以及射新型的9毫米口径穿甲弹的型大口径狙击步枪。

由于俄罗斯军工曾经开了特殊的69毫米消声穿甲弹及相应的几种狙击步枪,因此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穿甲弹也是一种亚音的特种穿甲弹。事实上,这种新弹的弹壳长度为64毫米,可容纳的射药比6要多,初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弹的实战效果其实与北约地面部队所广泛采用的o.3英寸和o.338英寸的温彻斯特.马格努姆枪弹相当,获得了更大的有效射程和终点效果。可以用于对付米距离内的人员或器材目标。因此型狙击步枪其实是相当于一种用标准步枪射中口径弹药的反器材步枪,却又比普通的反器材步枪要轻便得多,虽然它的射程和威力都还比不上诸如巴雷特1型那样的o.5英寸或米的大口径反器材步枪。但是此刻那位藏身于心“阿丽亚娜”第3射场射塔塔架之上的“切.格瓦拉”旅狙击手蒙托亚足以凭借它与外围射场外围的德国边防军第9反恐大队狙击手分队想抗衡。

“……”(我们赞美你……)当第一子弹准确潦倒了正在助推器组装厂房攻击前进的德国边防军第9反恐大队的一名士兵之后,默念着《光荣颂》()的蒙托亚迅通过型大口径狙击步枪配属的4x24毫米的-1型瞄准镜将下一个目标套入了那死亡的十字线之中。“……”(称颂你……)随着食指的轻松扣动,击锤有力的撞击着子弹的底火,又一颗穿甲弹所配备的重的sp型穿甲弹头以米/秒的度穿过枪管前端长7o毫米的瓣形消焰器,急的扑向目标。这种有5个开槽的消焰器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夜幕下夺目的枪口火焰,更由于其中3个位于上部,2个位于底部。这样,从消焰器上部排出的气体比从底部排出的多,实际效果是将枪口下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枪口上跳。同时消焰器的前端呈锥状,构成一个斜面,将一部分火药气体挡住并使之向后,有效的减弱射击时的后坐力。

“妈的……狙击手……把他找出来……。”又一名德国边防军第9反恐大队的士兵在冲击的途中背后中弹,在面前的电视屏幕上马尔里奇.韦格纳少校可以清楚的看到那惨烈的景象。这一次子弹击中的是他的左肩。虽然从位置上来说这个部位并不致命,但是穿甲弹巨大的杀伤力已经在这名德国特警精英的身上留下了触目惊心的伤口。高飞行的弹头毫不费力的射穿了这名士兵身上的复合式防弹衣,凭借着强大的动能撕裂阻挡它前行的肌腱,粉碎了那三角形肩胛骨。空腔作用令弹着点瞬间便出现了一个可怕的巨大伤口,沫样的碎肉和碎骨飞散开去。动脉中涌动着生命的鲜血在心脏的泵压之下从伤口中喷射而出,左臂和身体之间只剩下残存的皮下组织连接着。

无论平时如何严苛的训练也无法模拟这种剧烈的伤痛和面对死亡时那真实的恐惧。中弹的士兵本能的丢弃了手中的型突击步枪,跪倒在地用力捂住伤口,刺耳的惨叫在此起彼伏的枪声之中依旧清晰可闻。“救护兵……”。虽然每名队员们都具有合格的野战救护技能和强心理的心理素养,但是在今天的行动之中德国边防军第9反恐大队的每个突击小组之中都编制有1名专职的战地救护人员。虽然面对这样可怕的伤口即便救护兵及时到位,很可能也无力挽回逝去的生命。但是这种不放弃每一个士兵的行动,却可以有效的挽救在接连遭到伤亡之后的部队士气。

背负战地急救包和型短突击步枪的救护兵从悬停在助推器组装厂房上空的nh-型战术运输直升机上迅的抓紧下垂的绳索准备索降而下。但是就在这个身材瘦小的“战地天使”下滑到一般之时,俄制穿甲弹却又一次不期而至。子弹轻易的洞穿了这名救护兵的钛制头盔,白浊的脑浆混杂着鲜红的血液在旋转的子弹牵引之下从钛制头盔的后方激射而出,在空中留下了一道转瞬即逝的血线。大脑之中留下的致命空洞令中枢神经立即失去了控制身体的能力,数秒种前还鲜活的生命转瞬就成为了一具从高空陨落的尸骸。

“妈的……狙击分队你们在干什么?行动开始之前你们不是说恐怖分子的所有狙击手都在你们的控制之中吗?”面对着又一名部下倒在了敌方的狙击手枪下,马尔里奇.韦格纳少校愤怒的在机舱中对从自己头盔上延伸下来的无线电大声咆哮着。他不是不愿意接受伤亡,而是无法容忍这种在几乎一帆风顺的行动之中突如其来的挫折和攻击,而最为令人气愤的是他甚至不知道这样攻击来自何方

“……(朝拜你)”不过此刻在射塔之上的蒙托亚并不在乎马尔里奇.韦格纳少校的愤怒,宛如铁石般冷静的他继续扮演着死神的角色。收割着那些诬枉的生命。“……(显扬你)”随着他枪管的又一次微弱的跃动,又一名德国边防军第9反恐大队士兵的右侧膝盖被他所射出的子弹击碎。巨大的动能令肌肉和骨骼瞬间被绞碎,喷射着鲜血的伤口彻底割断了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关联。“我的腿……。”撕心裂肺般痛苦的嘶叫,这才是蒙托亚真正的目的,战场之上“一枪一命”的绝杀的确是每个狙击手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在面对群体目标时,这种大口径狙击步枪所制造了可怕杀伤,有些时候足以召唤来远比死亡更为可怕的武器―恐惧。

透过4x24毫米的-1型瞄准镜,蒙托亚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杰作。那不停喷射出血液的伤口是那么的熟悉。回忆毫无征兆的在一瞬间抓住了他,将他思绪卷入了无底的旋涡中去。

哥伦比亚西南部安底斯山脉附近的雨林里,十多辆满载着可卡因的军用卡车滞留在了一条林间的小道之上,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之中宛如一条污浊的巨蟒。“妈的……又是地雷……。”一个戴着美国西部牛仔帽的男子骂骂咧咧的从位于车队中央的一辆吉普车上跃下,脑满肠肥的他显然早已不习惯在这样泥泞的道路上跋涉。从车队中央走到车队的头部,竟已经让他有些气喘吁吁。面对着车队前方那一堆在雨中依旧不断升腾起袅袅青烟的废铁,这个名为阿尔瓦罗的男子气愤的向满是泥水的地上吐了口唾沫。虽然经过剧烈的爆炸摧残,但是阿尔瓦罗还是可以辨识出那是自己车队打头的那辆吉普车。如果不是自己吸取了其他几支车队的教训,没有按照惯例坐在车队开倒的吉普车上的话,此刻恐怕自己也已经成为了那堆扭曲的钢铁之中的肉馅了。

“又是该死的游击队……我恨那帮该死的泥腿子。”身为哥伦比亚极端右翼组织―“哥伦比亚联合自卫军”的指挥官,阿尔瓦罗的家族曾是当地有名的庄园主。在那些数百顷的种植园内,阿尔瓦罗家族的意志就是法律和最高权力的代名词。但是随着哥伦比亚国内左派游击队的抬头,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反抗那些世世代代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平等,最终甚至演化成了一场又一场的揭竿而起。在压抑以久的怒火之中,阿尔瓦罗家族几个世纪经营的坚固城堡终于被焚之一炬,席卷着金银细软的阿尔瓦罗只能逃往城市。在那里众多雌伏的大地主们终于决定联合起来,用更为粗暴的方式索回自己所失去的一切。成立于上个世纪6o年代初,拥有1.7万名成员的右翼准军事组织―哥伦比亚联合自卫力量(-―)的背后正是这些失去了土地和为所欲为权力的大地主们。

虽然打着协助政府军清剿左翼游击队的旗号,但事实上这些由庄园主们组织起来的准军事组织更象是前苏联和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白匪军”和“还乡团”,他们往往无力深入丛林与左翼游击队正面较量,建立武装割据一方,继续他们昔日“土皇帝”般的生活才是他们真正的向往。这帮土财主们用自己仅有的土地上生产的可卡因从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换来了大量的俄制武器,终日叫嚣着哥伦比亚**无能,左翼游击队的威胁逼迫他们这些“良民”只能“结团自保”。但是在清剿游击队的借口下,除了在“哥伦比亚联合自卫力量”在国内6个省制造了一系列袭击和屠杀平民的恐怖事件之外,这支极右翼的准军事组织似乎更热衷于试图收缴其武器的哥伦比亚政府军对抗。

21世纪的最初几年里,在哥伦比亚的雨林之中,这场三方力量的缠斗和角逐已经在漫无尽头的进行着。任何一方都不愿轻易的对另一方起进攻,因为即便顺利吞噬了眼前的对手,最终也不过被第三方渔翁得利而已。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对抗便从此消失。相反左翼游击队、右翼准军事组织和哥伦比亚政府军方面都从未放弃过用旁敲侧击的形式削弱对手,壮大自己。在对方必经的道路之上铺设雷场是近期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这种成本很低的攻击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要不要换一条路?”此刻一个印地安血统的士兵走了过来,手里捧着一张军用地图。

“换条路?开玩笑,这里是安底斯山区象这样的土路都花费了我们数个月的时间,何况鬼知道在另一条是不是也有地雷或者**的游击队在等着我们。”阿尔瓦罗轻蔑的瞪了这个曾经在自己庄园的火场里救过自己的印地安人。“雅克达,这条老狗……他已经快咬不动了。”

哥伦比亚自古以来都是奇布查族等印第安人的居住地。但是西班牙探险者在16世纪初到达这里,他们通过战争、劳役、战利品和疾病征服了当地的印第安人。但是西班牙人很快就现印第安人的体质不能承受种植园内沉重的劳动。一个成年的印第安人在种植园内只能劳动1到2年而黑人可以用5年,因此西班牙的殖民者在选择了大量从非洲进口黑人而屠杀印第安人。因此象雅克达这样的印第安人在哥伦比亚的总人口之中已经不过1%了。而多年的战乱更他们的生存状态堪舆。在南部卡克塔省、梅塔省偏远地区以及亚马逊河热带丛林里共有84个印第安部落,而一些小部落的人口只有2o余人。最近5年,该地区共有341名印第安人遭到非法武装杀害,另有1725名印第安人被迫逃离家园沦为战争难民。而在非法武装活动频繁的北部瓜希拉省,战乱使得那里的努卡克部落人口从5年前的人下降到目前的不足人。

与他的族人相比,雅克达无疑是幸运的。他的祖辈是少数可以适应种植园生活的印第安人。在那场结束了阿尔瓦罗家族安逸的种植园生活的暴乱之中,正是雅克达冲入燃烧的城堡救出了为了抢救更多的细软而被困火海的阿尔瓦罗。“带几个人去附近的村子里找一些‘扫雷器’来……。”阿尔瓦罗冲着身后众多一脸茫然的士兵用力的挥了挥手。“雅克达,你也跟着一起去……。”同时对着身后的老仆人―雅克达说道。

俄制ak―47型自动步枪的射击声响彻了雨林深处那个宁静的村庄,惊恐的村民们四处躲藏。显然对于这个位于左翼游击队和右翼准军事组织控制区交接处的村庄而言,遭到洗劫和侵扰已经是再司空见惯不过的事情。但是此刻却有一个年轻的母亲反方向的跑向村庄的边缘,因为那里有他正在玩耍的两个儿子―蒙托亚和朱恩斯。在母亲声嘶力竭的呼喊声中,两个顽皮的孩子一路小跑的出现了雨林的之中,母亲惊恐的拉着他们的手向自己唯一安全的港湾―家。蒙托亚和朱恩斯的父亲是一个来自美国的一个名为“圣谷”的天主教民间团体的成员。在2o世纪末来到哥伦比亚西南部传教,并结识了他们的母亲。两对年轻的男女很快便陷入了无可自拔的热恋之中。并先后养育了两个健康的男孩。但是很快孩子的父亲在一次外出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母亲在不时舌忝拭着小村的战火之中含辛茹苦的抚育着两个孩子。但是今天恶运还是抓住了他们。

“躲进去,别出声……蒙托亚,你要看住你弟弟。”父亲生前曾在家里挖了一个足以让母亲抱着两个孩子躲进去的地窖。但是今天狭小的地窖已经无法在容纳两个已经长大的男孩和他的母亲了。在两个男孩子惊惧的眼神之中,母亲关上了地窖的门。盖了了一张用于伪装的地毯之后便跪在上面。在她的面前,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依旧用自己的受难在挽救着世人。

“……………………………………,……”母亲的祷告通过那并不厚重的木板清晰的传到两兄弟的耳中,直到她被一个士兵拖出了房间,那《光荣颂》的祷文依旧回荡在蒙托亚的耳边。

“我要出去看一下……。”直到外面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蒙托亚才小心的从地窖之中钻出来,安顿好自己的弟弟之后。孤身一人跑向雨林深处。和从小孱弱的弟弟朱恩斯不同,蒙托亚有着一幅几乎天生为雨林而生的好体魄。他可以如美洲豹式的奔跑,可以如猿猴般的攀爬。但是当他站在高大的树枝之之上,再见到自己的母亲时,他却险些从树上掉落下来。

雨林中的土路之上早已遍布了被强征来的村民残缺不全的尸体,毫无疑问地雷没有能力区别进入战场的是敌人还是平民。现在论到他的母亲了,在哥伦比亚联合自卫力量士兵的推搡和威逼之下,母亲怯生生的向前走去。她没有选择,她还想活下去照顾自己的两个儿子。但是很快脚下异样的感觉却告诉她命运的无情。“别抬脚……。”人群之中一个苍老的声音低沉的提醒道。在雨林之中为了扩大杀伤半径。大多数时候大家都会采用松式地雷,踩上去之后要等把脚抬起来才会引爆。因此理论上说只要母亲不抬脚就不会有事。但就在此时,士兵却在戴着美国牛仔帽的阿尔瓦罗的喝令之下向母亲开枪,显然这个向来仇视贫民的男人不愿意在这个地雷阵上再浪费时间。子弹打在母亲身旁的地面上,泥浆四溅。但是战栗着的母亲却强撑着没有移动,为了自己的孩子她不想离开这个世界。但是在咒骂声中,阿尔瓦罗却夺过一个士兵手中的自动步枪向着母亲的膝盖方向扫射而去……。子弹切断了母亲的双腿也切断了压制地雷爆炸的最后希望。那断裂的双腿创面,就如同此刻蒙托亚射断的那名德国士兵的腿一样。

“当……”随着一声刺耳的撞击声,第一颗德国边防军第9反恐大队狙击手射出的o.3英寸口径的温彻斯特.马格努姆枪弹打在了蒙托亚赖以藏身的射塔架之上,但是这个从地狱归来的猎手却没有丝毫的惊慌,相反露出一丝可以被称为狰狞的诡异微笑。“,…………。(主,天主,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求你垂怜我们)”他继续默念着母亲最爱的祈祷文,迎接着下一场命中注定的对决。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龙的力量之天狼最新章节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文阅读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