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之天狼 第一卷:大西洋 第十章:欧洲舰队(四)

作者 : 红色猎隼

“穿越绵延起伏的山谷,跨过尘封已久的大地,我寻找着那打开大门的第三把钥匙。现在我已靠近其中那神秘的祭坛,像传说的那样,用所爱的太阳点亮了群龙的眼眸,在光荣的路上,我将赐予我的宝剑以荣耀,为了理想与正义奉献所有……。”在名为《碧海长剑》的俄罗斯海军军歌(注1)那雄壮的旋律声中,一艘巨大无朋的钢铁巨舰迎着加勒比海的骄阳,航行在曾经为西方开启近4个世纪繁荣的加勒比海之上。其细长而高昂的舰刺破着层层的波浪,承载着一个大国的蓝水梦想,驶向远方。它就是俄罗斯北方舰队的旗舰―1144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彼得大帝”号。

这艘舰长252米,舰宽标准排水量吨,满载排水量吨的巨型战舰,有着类似于二次大战时的战列舰和重巡洋舰的外型。具有明显的外飘船体剖面和丰满的尾部水线面。此刻两台总输出功率高达8万马力的核动力推进装置正驱动着这艘俄罗斯海军的骄傲以24节左右的航航行在西经62度、北纬12度左右,格林纳达附近的公海之上。在加勒比海绚烂的阳光之下,俄罗斯海军那橘红色的甲板显得格外的刺眼。

由于桔红色是俄国产的防锈防滑涂料的本色,加上俄罗斯人大大咧咧、不注修饰的性格。因此大多数俄罗斯海军的舰艇都是名副其实的“红海军”。虽然难免会有给一种绣迹斑斑的错觉。但是从冷战时代起,这种拥有着红色甲板的战舰便一直都是西方世界可怕的梦噩。而作为前苏联海军海上编队的核心力量,“基洛夫”级(也被曾称根据其舰的名称命名为:“乌沙科夫海军上将”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更往往与其它舰只共同组成导弹巡洋舰编队,遂行攻击并摧毁北约航母战斗群和破坏敌方交通线的任务。在红色铁骑饮马英吉利海峡之前,这些拥有强大的攻击力的舰艇将与水下的红色海狼一起构组成切断北约大西洋生命线的利钳。

不过那些辉煌早已伴随着那由镰刀、锤子和闪耀五角星组成的红旗的陨落而灰飞湮灭。曾经计划建造5艘,并肩横扫大洋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目前仅有姗姗来迟的“彼得大帝”号还能游弋于大洋之上。因此这艘经历了苏联解体,俄罗斯政府和海军在国防预算急剧减少的情况下,仍然“勒紧裤带”继续为该舰拨款使其最终驶下船台的巨舰也自然成为了俄罗斯海军的镇宅之宝,自自1998年正式服役以来便一直被局限于俄罗斯北方舰队的所属海域,虽然也曾多次参加过重大的军事演习和其它行动。但是扬帆远洋却始终是一种无法企及的梦想。但是就在8年的下半年度,俄罗斯海军却意外的派遣由“彼得大帝”号核动力战斗巡洋舰率领的海军编队前往加勒比海参加两场与传统盟国―委内瑞拉和古巴共同展开的联合军事演习。

“这才是男人应该驾御的战舰啊!”坐在俄罗斯海军的卡-“蜗牛”a型舰载直升机并不宽敞的座舱之内,身材修长的托洛廖夫上校却丝毫没有感到不适。因为鸟瞰着从自己祖国远道而来的重型战舰,那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早已让所有的不适烟消云散。和其他卡莫夫公司出品的直升机一样,卡-27型舰载直升机同样采用了共轴可折叠双螺旋桨设计。这种系统结构紧凑、有效载重大,操纵简便,可以有效减轻驾驶员悬停和着舰时的工作负担,悬停时更不受风向乱流的干扰。因此卡-27舰载直升机的飞行性能使其能在直升机起降平台较小的俄制舰艇上运用自用,何况面对的是“彼得大帝”号尾部宽敞的飞行甲板。随着技艺熟练的俄罗斯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灵巧的操控着自己的座机,这架卡-“蜗牛”a型舰载直升机竟平稳的降落在正以24节航前进的战舰之上。

当托洛廖夫上校走下座机,他更惊异的现这架卡-“蜗牛”a型舰载直升机的四点式起落架竟一丝不差的、稳稳的停靠在飞行甲板中央的白圈之内。虽然屡经重创、经费不足,但是显然俄罗斯海军的精锐部队已经保持着高的战备和训练水准。对着自己身后那一脸无所谓的直升机驾驶员,托洛廖夫上校微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欢迎来到我的‘彼得大帝’号,我的孩子!”穿过曲折悠长的舰艇内部通道,托洛廖夫上校在俄罗斯水兵的指引之下来到了‘彼得大帝’号的舰桥之上,见到了“彼得大帝”号的舰长兼本次远航的俄罗斯海军编队指挥官―海军少将弗拉基米尔.卡萨托诺夫。和大多数中年福的俄罗斯男人相比,多年的海上生活令卡萨托诺夫少将显得相对“苗条”一些。但即便如此,当卡萨托诺夫张开双臂以俄罗斯人特有的吻礼,从左到右,再到左的以示疼爱的亲吻托洛廖夫上校面颊3次之时,那结实的熊抱依旧令托洛廖夫上校有些呼吸困难。

“亲爱的叔叔,这次的航行还算顺利吗?”表示尊重的在卡萨托诺夫少将的左右脸颊各吻了一次之后,托洛廖夫上校微笑着问道。“还是老样子,虽然没有了那些西方世界的‘苍蝇’和‘狗鱼’,这次我们远航的途中还是多了一些环保主义者的橡皮鸭子。”卡萨托诺夫少将摇了摇头的带领着托洛廖夫上校走向舰桥后侧的作战会议室。关上了舱门之后,从壁柜里取出一瓶珍藏已久的伏特加和两个杯子。对于卡萨托诺夫少将的抱怨,托洛廖夫倒也略有所闻。几乎从“彼得大帝”号驶出俄罗斯领海开始,便不断有绿色环保主义者驾驶着船只沿途表示抗议。他们大多打出“拒绝污染海洋”、“莫斯科把浮动核炸弹开回去”的大幅俄文条幅试图阻挡“彼得大帝”号的航行。不过凭借着吨位和航上的优势,“彼得大帝”号往往可以轻松的将其摆月兑。

“看来库罗耶多夫司令的流毒很广嘛!”虽然大多数国家的海军都会严禁官兵在航行途中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但是对于嗜酒如命的俄罗斯人来说,在漫长的航行途中不允许小酌几杯的话,那将是足以令他们抓狂的酷刑。因此在“彼得大帝”号上只要不在值班的时间喝的酩酊大醉,完全是可以接收的。托洛廖夫接过卡萨托诺夫少将递来的酒杯,微笑着回答道。

虽然从正式服役以来,“彼得大帝”号巡洋舰一直是俄海军北方舰队的旗舰,俄罗斯军政领导心目中的骄傲,多年以来从未生过任何事故。在多个训练年度中都被评为俄海军最优秀的战舰,接受过包括普京总统在内的高级官员莅临视察。在4年2月17日,俄罗斯武装部队联合举行的“安全”4战略演习期间,“彼得大帝”号成功射sa-n-6防空导弹拦截了一枚从北方舰队一艘核潜艇上射的导弹靶标和一枚由战略轰炸机射的巡航导弹靶标。相对于同属于精锐的俄罗斯海军战略核潜艇的频频失误,“彼得大帝”号的表现无可挑剔。然而,就是在这场演习之中,这艘让俄海军为之骄傲的“明星”战舰,却突然间成为各方争议的焦点,差一点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在“安全”4演习中,随着“卡累利阿”号战略核潜艇水下射弹道导弹失败,俄罗斯海军定在4年3月举行补救性的演习。3月17日,一向偏向战略核潜艇部队的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库罗耶多夫海军上将登上了“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出海,现场观摩“新莫斯科夫斯克”号核潜艇射-54潜射弹道导弹。在舰上停留了15个小时之后,没有任何反常举动的情况下安全返航后。

但是在回到位于巴伦支海不冻的科拉湾港口城市―北莫尔斯克之后,库罗耶多夫上将在俄罗斯北方舰队司令部召开的会议之上却突然命令“彼得大帝”号巡洋舰退出战斗值班两个星期。在俄罗斯海军之中“退出一线战斗值勤”的处罚通常用于没能通过出航考核的舰船,这意味着全体官兵在受到道德处罚的同时,还将无法再领取占工资收入4o%的出海补助。

而6天之后库罗耶多夫又在前往克里姆林宫参加一个由总统普京主持的高级军官会议的途中,在一间吸烟室内向国际文传电讯和塔斯社记者爆料,说“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状态极糟,战舰由于未能较好地完成出航考核任务因而存在一系列问题,特别是舰载武器装备和核动力设施维护不力,舰队秩序紊乱,不符合战备标准,全舰处于危险事故状态之中,对国家军政领导及战略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舰艇军官们所经之处固然一切正常,但在他们注意不到的地方,情况就糟糕透了,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特别危险的是,它有一个核反应堆。”

这一爆炸性的言论,立即引了俄罗斯和西方媒体的一片哗然。虽然在自己爆出猛料的三小时之后,库罗耶多夫将军就立即布声明,改口说“‘彼得大帝’号的核安全并没有受到威胁,安全是有保证的。”他批评媒体误解了他的讲话,作了完全失实的报道。他表示,自己的本意其实是“彼得大帝”号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保养而已。而退出战斗值班两个星期不过是送检,两个星期之内保准能正常返航。

这种出尔反尔的言论无疑令刚未走出“库尔斯克”号和“k-159”号两艘核潜艇沉没的事故阴霾的俄罗斯海军又一次名誉扫地。西方世界除了怀疑这位仁兄出现了“老年痴呆症”早已症状之外,无一例外的都将问题的中心转移到了库罗耶多夫与卡萨托诺夫的个人冲突之上。已经年逾6旬的库罗耶多夫,显然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是在军中口碑并不好的他,却不想这么早结束军旅生活,成为俄罗斯国防部长或总参谋长的野心始终令他不甘心就此落幕。

尽管3年俄罗斯北方舰队司令苏契科夫因k-159核潜艇失事被免职,使库罗耶多夫少了一个有力的竞争者,但是后起之秀的“彼得大帝”号舰长弗拉基米尔.卡萨托诺夫虽然尚未成熟,但是依旧库罗耶多夫还是感到自己的仕途受到了威胁。毕竟站在这艘巡洋舰上的指挥者,是一个俄罗斯海军世家的后代,一个库罗耶多夫政坛宿敌的族亲。库罗耶多夫当然不会忘记在俄罗斯军事法庭的秘密听证会上,正是弗拉基米尔.卡萨托诺夫的叔叔―俄罗斯前海军副司令伊戈尔.卡萨托诺夫对库罗耶多夫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库罗耶多夫不应该把“k-159”号核潜艇沉没悲剧的责任全部推卸到前北方舰队司令苏齐科夫身上。伊戈尔的证词多让库罗耶多夫感到形象受到了损害。因此库罗耶多夫决定用“失言”的形式以牙还牙。

不过在随后由俄罗斯海军司令部组织的检查团进行的战备检查之中,除了舰艇的人员编成、生活秩序存在着严重违反俄罗斯海军作战指挥条令的地方,不能适应相应战斗任务的要求之外。库罗耶多夫并没有抓到卡萨托诺夫管理不利的真正把柄。毕竟在俄罗斯当时的财政窘境之下,即便是北方舰队旗舰“彼得大帝”号上的军官,也半数以上没有住房。许多军官的家属都住在公共宿舍里。在这样的条件下怎么可能在生活秩序上面满足俄罗斯海军的作战指挥条令。最终在当时的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的支持之下,“彼得大帝”号顺利重返大海,而其船员还将保持原班人马。而库罗耶多夫本人却而一年之后,被俄罗斯总统普京免除了职务。虽然这场俄罗斯海军内部的权力争斗已经过去,但是有关“彼得大帝”号景况不佳的谣言却依旧在西方大有市场,因此此次俄罗斯海军以其为主组建的远洋编队也自然遭到了环保组织的尾追堵截。毕竟随着美国海军建造的“长滩”级、“班布里奇”级、“加利福尼亚”级和“弗吉尼亚”级4级8艘核动力巡洋舰均已退出历史舞台,且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尚无建造新型核动力巡洋舰计划的情况之下,“彼得大帝”号已经世界上最后一艘核动力巡洋舰。对于向来“谈核色变”的环保组织来说,无疑是一个表达自己保卫“唯一的一个地球”决心的最好方法。

“这次华盛顿没有进行公然跟踪和默契攻击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品味着醇厚的伏特加。卡萨托诺夫充满着疑惑的说道。毕竟在冷战时代美国和苏联海军在大洋之上永远都是剑拔弩张的对峙状态。而这一次“彼得大帝”号更是深入了美国的后院―加勒比海,理论上美国海军刚刚组建的第4舰队应该象委内瑞拉领导―查韦斯所说的倾巢出动才对。当俄罗斯宣布,俄海军将派一支舰艇编队和多架远程反潜机,远赴委内瑞拉参加次俄委海军联合演习,而这将是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在西半球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当天立即对俄海军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嘲讽美国说:“美国佬不是重建第四舰队恐吓加勒比和拉美各国吗?那就赶紧来,赶紧大声抗议吧!”

虽然知道不至于引正面冲突,但是卡萨托诺夫还是作好了与美国海军的大型反潜巡逻机、水面舰艇和潜艇部队周旋的准备。但是意外的是,美国海军这次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冷静。竟然没有对俄罗斯海军进行任何的近距离监测。演习期间,委内瑞拉将布相关海域禁航令,禁止任何国家的船只驶经该海域,影响了出口美国的原油,因为大型油轮将被迫停航,委内瑞拉石油出口美国将受到相当影响。但是华盛顿方面却似乎根本不为所动。难道真的美国政府的态度真的象国务院言人西恩.麦克马克带有嘲笑口吻的轻蔑―“俄罗斯一直想向加勒比海水域派出军舰,“现在他们总算找到一些能航行至此的船了!”

“事实上,我们的这次远航已经被人利用了。”托洛廖夫苦笑着摇了摇头,或许俄罗斯人一切都早已在美国人的计算之中。

――――――――――――――――――――――――――――――――

注1:俄罗斯海军军歌―这曲子的英文名为《》,字面的意思似乎应该理解为“翡翠之剑”,但是由于翡翠的质地相对脆弱,因此小隼自作主张用其引申之事,试翻译为《碧海长剑》。同样由于没有官方的中文版本,歌词部分也是小隼自己的冒昧之作,顺录英文歌词以飨读者:

;

;公元前3o到2o世纪,一个世代居住于亚洲中、西部地区的民族经过了艰辛的跋涉,翻越乌拉尔山出现在了欧洲东部广袤的平原之上。这个民族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一次大迁徙或许永远是个谜,是为了躲避草原游牧部落的侵扰还是受到了东欧大平原充沛的生存空间的诱惑,总之这些人类淳朴的先民来到这片对于他们而言完全陌生的土地,开始生存和繁衍。虽然在他们并不是这片土地最初的主人。但是随着公元前5到6世纪那些自称为“日尔曼人”的土著向着更西的方向移动,他们逐渐将自己的生存范围扩张到了奥得河和易北―萨勒(-)河之间的地区,向南进入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匈牙利、巴尔干地区,向北则沿着聂伯河上游迁移。当古希腊人前往黑海谋取谷物时,曾碰到一些野蛮部落,希腊人将其称为"取马女乃者",讲的可能就是这些人。

但是当历史的车轮进入了公元前1世纪,生活于黑森林之中的日尔曼人开始逐渐与翻越阿尔卑斯山北上的罗马文明生接触,最初日耳曼人被拥有绝对优势的罗马人奴役或强征为雇佣兵。继而,日耳曼人开始将压力转嫁给自己的近邻。他们在北方遇到了一些身材高大的部落,这些人吃苦耐劳,对于艰难的生活毫无怨言,他们和一头牛差不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着生硬的女乃酪,喝着自家酿的烈酒。日耳曼人毫不客气向自己东部的部落动攻击,并将大批被其俘获的战俘售予罗马人作为奴隶。由于不清楚这个民族的真实名称。由于这些人自称“”,听起来和希腊语的"奴隶"一词相当接近。日耳曼人和罗马人都用古罗马帝国拉丁文中奴隶一词称呼他们为:斯拉夫人。至今英语之中的“奴隶(斯拉夫)一词依旧就是由古罗马的拉丁文演变来的。但就在日耳曼人强悍的刀斧之下,“斯拉夫人”依旧顽强的生存着,正是这些奴隶,后来建立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无数次的令曾经奴役他们的西方邻居为之深深的战栗。

公元5世纪时,斯拉夫人分裂成三个部分,即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成为了俄罗斯的主人,西斯拉夫人则建立了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而南斯拉夫人则最终成了巴尔干半岛的主人。西斯拉夫人尝试着日尔曼化,但是最终却令自己成为了日耳曼人和东斯拉夫人你争我夺的缓冲地,双方的铁骑常常在这块不属于他们的土地上任意驰骋;而南斯拉夫人在入主巴尔干半岛后,迅分化,加上北上的希腊人和土耳其人,使这个本来十分肥沃的半岛变成了随时可能引爆整个欧洲的火药库。

没有想到真正走向强盛的却是远离欧洲文明中心的东斯拉夫人。为了躲避日尔曼人的攻击,东斯拉夫人背井离乡迁徙到了更为遥远的东方。在德涅斯特河以东、顿河以西、伊门湖以南、基辅以北的东欧平原重新开始了他们半游牧半农耕的生活,除了要从芬兰人手中换来美味的寒水鱼,他们基本上自给自足,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虽然他的近亲―波兰人还有匈牙利人时常前来滋扰。但是这些所谓的征服与从东方席卷而来的“黄祸”相比都不过是一些放不上台面的小战役而已。追击花剌子模的蒙古远征军,第一次在高加索地区遭遇了俄罗斯了。虽然这些旋风一般的铁骑歼灭了东斯拉夫人的军队,但那一次却并没有深入俄罗斯的月复心地带便消失在了无尽的烟尘之中。但是有些敏感的先知却作出了恐怖的预言―他们终将回来。果然仅在12年之后一支由蒙古王子―拔都统帅的“长子军团”(注1)便又一次出现在了东方的战线之上。

这一次蒙古人有备而来,不仅的彻底灭亡花剌子模。更一举攻陷基辅诸城,随后分兵数路向欧洲月复心挺进。公元1241年北路蒙军在波兰西南部的利格尼兹,大破波兰与日耳曼的联军。拔都亲率蒙军主力由中路进入匈牙利,大获全胜,其前锋甚至直趋当时欧洲的商业中心威尼斯。如果不是蒙古大汗窝阔台驾崩的噩耗传来,或许整个欧洲都将沦丧在蒙古的铁骑之下。不过拔都并没有返回遥远的蒙古草原,而是在东斯拉夫人的土地上建立起钦察汗国。不过这并非意味着东斯拉夫人的末日,相反却成就了俄罗斯帝国第一缕曙光。

蒙古人在伏尔加河下游的活动,使东斯拉夫人可以面对面的汲取对方无敌于当世军事技术的机会:大范围和小集群的骑兵机动作战;无坚不摧的火炮等先进武器装备,日趋完备的筑垒技术;战略战术情报间谍体制―斥候。;保密制度;迂回包抄伪装战术;侦查和通讯;反间谍制度;全民皆兵动员体制。而影响最为深远的无疑是蒙古人近卫军(薛怯)制度和贵族军官团。这些世代游牧民族的作战精华被成吉思汗总结融合,然后带着血腥和死亡送给了东斯拉夫人中占据主流地位的俄罗斯人。在钦察汗国漫长的统治岁月里,俄罗斯人逐渐进化出了强悍的身躯和爪牙,最终从在内讧中不断削弱的蒙古人手中赢得了独立。

但是俄罗斯人3个世纪艰辛却始终无法得到了西欧诸强的尊重。在还未走出中世纪黑暗的欧洲人眼中,斯拉夫人永远是劣等民族,愚昧粗鲁的代名词,一群永远无法开化的野蛮人。而在不断膨胀的人口面前,日益严峻的土地和资源压力更使斯拉夫人所生存的家园成为了西方各国眼中可以任意宰割的肥肉。于是瑞典军团从北方,德意志骑士团、波兰和立陶宛联军从西方,匈牙利人和土耳其人从西南方纷纷开始了对东斯拉夫人的进攻。乌克兰人被征服了、白俄罗斯人被征服人,莫斯科也笼罩在波兰的白鹰战旗的阴霾之下。但是俄罗斯人却好似大地女神之子,一次次倒下却总能再度站起。

无数剑与火的洗礼和传授最终在彼得大帝成就了俄罗斯人的初试啼声。瑞典、土耳其、波兰这些曾经不可战胜的对手最终倒在了这位君王用蒙古人的骁勇和西方先进技术铸就的长剑之下。但是这一切却依旧无法赢得西欧的尊重。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的当权者眼中,俄罗斯人乃至整个东斯拉夫人的统一和崛起,不过是蒙古“黄祸”的本地化而已。因此他们可以与莫斯科在觥酬交错之间瓜分西斯拉夫人的地盘。但却坚决不会允许俄罗斯人从海、6两翼染指中欧、地中海、北海乃至大西洋的利益。为此西欧各国甚至可以联合起来保护扼守着黑海的要冲的异教徒国家―土耳其。

在西线的接连碰壁,使的俄罗斯人不得不转向东方。从年到年的年间,莫斯科的历代沙皇都以彼得大帝为榜样,迷恋开疆拓土。他们沿着蒙古人西来的道路反扑过去,用同样骁勇的哥萨克骑兵稳健而坚决地向东方和东南方前进。成吉思汗的子孙此刻早已衰落,而他们的野蛮的征服也将中亚和西亚所有的文明中心扫荡殆尽。到处都是荒野和废墟,没有一个古老的文明能建设起一个能足以抵抗西方制度和武器的强大堡垒。四大汗国的庞大版图几乎完整的被沙俄鲸吞了下来。除了向东奔向太平洋外,俄国人也没有放过中亚的沙漠绿洲和高加索山区。当一串串兵站和驿栈,最后被铁路连接起来之时,俄罗斯人惊异的现自身已经膨胀为无比巨大的怪物。

面对这个全新的挑战,西欧更进行多次一举消灭它的尝试。希特勒试图动员整个欧洲的力量,一举摧毁劣等民族―斯拉夫人的种族理论,和他主张的排犹(太人)一样并非纳粹的创。第三帝国只不过把通过国家机器将这两者的极端而已。就如欧洲各国都有过排犹和屠犹的历史一样。在数个世纪以来的传媒导向早已在西欧各国民众的心目中将俄罗斯彻底妖魔化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东线战场之上会有数以万计、来自西方各国的党卫军外籍志愿者军团在黑色的“铁十字”战旗下为了毁灭俄罗斯人而奋战。

但是和拿破伦一样,几乎动员了整个欧洲的希特勒也失败了。当然他们两者之间也略有不同,拿破伦的军队至少进入了莫斯科。当美、英盟军在易北河与苏联红军用坦克履带瓜分了欧洲之后。西方世界第一次现曾经的奴隶们已经完全拥有了掀反一切的能力。苏联拥有全球资源的4o%和大量能源:石油、天然气、煤、木材。在5o年代中苏结盟、印尼亲共、印度和非洲许多国家摆月兑殖民地宗主国,选择这样那样的社会主义道路时,莫斯科几乎握有满把好牌。在与第三帝国对练的三年之中,以装甲兵炮兵为主的苏联6军几乎无敌于天下,而战术空军从数量到质量都与北约旗鼓相当。唯一可以遏止这股赤色狂潮的似乎只有核武器。但火箭技术的进步却令苏联奉行以洲际导弹加重型核弹头的“远而快”核战略,足以抵消美国依靠众多前沿空军基地网络和配载核航弹重轰炸机的“多而近”的核战略。

因此当赫鲁晓夫在伦敦失言:“我们将要埋葬你们。”在整个西方无人敢当作戏言。从罗斯福新政开始,西方世界便清楚的知道社会主义并非洪水猛兽。但是为了防止民众倒向当时全世界无产阶级心目中圣殿―苏联。一向自诩民主、自由的美国还是令激进的麦卡锡主义泛滥成灾。特别是1975年美国无奈的从越南撤军之后,苏联的优势更令整个西方胆寒。除了最终决战的爆,美、苏互相摧毁之外。北约解体、西欧变色,美国被孤立在新大6之上,各州倾向**的政党在选举中上台,并宣布月兑离华盛顿独立、美国最终被苏联“和平演变”的噩梦也曾无数的出现在美国最高决策者的担忧之中。

“历史上的俄罗斯从15世纪之后,已经没有人能够用武力使它屈服,但却可以使其内部崩溃……。”当西方世界确信无法摧毁崛起的斯拉夫人之后,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搏弈便油然展开。抓住苏联领导人的一系列错误,美国小心翼翼的在全世界各条战线上逐步挽回颓势。从格林纳达到阿富汗,从中美建交到星球大战,美国人一改过去的牛仔作风,在政治、外交、经济等各个领域无所不用其极。最终诱使苏联**内的高级领导人们毁灭自己联盟。

“接下来怎么办?”事实上当苏联国旗在红场飘落,北约各国弹冠相庆之际。这个问题便现实的摆在所有人面前。“趁他病,要他命。”似乎是上上之选。毕竟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国内的经济状况在“休克疗法”的治疗下一落千丈:1992年下半年,俄罗斯全国的国民收入下降2o%;工农业总产值分别下降19%和1o%;通货膨胀尤如月兑缰的野马,高达%。到年底,卢布与美元的比价狂跌到:1;国家预算赤字上升到6419亿卢布。国内社会秩序极度混乱。而曾经强大的苏联红军也已经土崩瓦解。虽然俄罗斯名义上继承了苏联庞大的军事遗产,但是由于经济上的拮据,加之军队影响力减弱,俄罗斯的军费开支被大大的削减。1996年的军费开支较1992年甚至减少6o%,即便如此这笔微薄的军费实际到位率仅为39.4%,约合美元。1999年俄罗斯政府索性把军费预算压到最低限度,把当年军费定为1977亿卢布,约合47亿美元。俄军方人士曾将这一预算称为“死亡预算”。不难想象没有财政的支撑,曾经强大的俄罗斯军队最终不用战争的削弱便会自然枯萎。

加强军事准备,寻找机会在俄罗斯内部制造混乱,最终加上临门一脚,在优势的海、空力量的掩护之下,驱动东欧各国的西斯拉夫人为前驱,一举攻陷莫斯科无疑是北约军事指挥官们梦寐以求的“大战役”。这一次没有任何力量会在背后牵制进攻者,除了中国可能会向俄罗斯提供援助之外,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会识相的站到强权、不!站到正义、民主、自由的这一边。拿破伦和希特勒未完成的大业,将在北约“十字星”的战旗之下完成。

但是这一切梦想虽然鼓舞人心,但是却毫无可操作性。莫斯科的常规战争能力虽然直线下降。但是前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海、6、空“三位一体”的核威慑力量却大致保存完好。在限于常规武器的高科技条件局部战争之中,北约可以凭借自己的精确指导炸弹摧毁俄罗斯的盟友―伊拉克和南联盟。但是一旦将战火烧向俄罗斯本土,那么必将遭到莫斯科核武器“先制人”的反击。

因此对于北约来说在不过分刺激莫斯科的情况下,缓步东扩,逐渐积压俄罗斯的国际生存空间。同时构筑和完善美国本土、欧洲大6的导弹防御体系就成为了虽然见效缓慢,但却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最佳战略。随着向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拉月兑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与斯洛文尼亚7国正式打开大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总数达到了空前的26个。在门外,还有若干个国家在等待着的召唤。尽管莫斯科出了不满、甚至带有威胁意味的信号,但华盛顿却并不掩饰继续扩张北约的计划。

而与北约东扩几乎同步的是欧盟东扩的脚步。虽然推进的度相近,但是这两种东扩却折射出美国和欧盟之间在“遏俄”和“融俄”上的政策差别。冷战的结束无疑是西欧各国根据自身的规范和标准整合欧洲大6的一次历史性机遇。在欧盟之中占据领导地位的法、德两国的政治家们无疑期望欧盟的东扩能在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对俄罗斯产生重大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它的未来战略走向,最终形成一个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大欧盟。

与反对北约东扩的立场完全不同,俄罗斯默许并赞同欧盟东扩。事实上在“双东扩”已成定局的形势下,俄罗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欧洲战略,其要旨是全面融入欧洲的制度体系和价值体系,真正与欧洲融为一体。这一“欧―俄”联盟的大战略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里一度形成了法、德、俄“三国联盟”在国际社会**同反对美国构筑单极化世界的声音。毕竟在有远见的欧盟领导人不难看出,美国主导的北约东扩最终必然导致俄罗斯的反弹。而这种反弹最终不可能不激化成战争。虽然美国承诺将在中欧部署战略导弹拦截系统,但是不难想象一旦战争爆,无论美、俄谁将获胜,欧洲都将第三次沦为世界大战的战场。与其如此,不如融合俄罗斯,以其辽阔的国土和充沛的资源为欧洲的重新崛起注入活力。最终使大欧洲成为世界的又一极。

这种“双东扩”(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看似同步之下,美、欧各作打算的局面显然早已被华盛顿所洞悉。不过美国政府显然并不担心,除去欧盟各国难以形成合力之外,法、德两国所奉行的“民主政治”也给了美国打断欧、俄接近的最好突破口。利用舆论导向,不难唤醒法、德两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民众记忆深处那些俄罗斯妖魔化的印象。再度点燃他们对斯拉夫人的鄙视和仇恨。

“编码:-?”在俄罗斯海军1144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彼得大帝”号的作战会议室,舰长卡萨托诺夫少将惊异的注视着托洛廖夫上校手中的照片。虽然只是模糊的网络视频截图,但是经过俄罗斯总参谋部情报总局“格鲁乌”技术专家的修复,萨托诺夫少将依旧可以清楚的看到占据库鲁欧洲航天射中心内的“切.格瓦拉”旅手中那枚前苏联时代的手提式核武器之上那细微的编码。“就是我父亲丢失的那一颗。”托洛廖夫上校痛苦的点了点头。

和很多俄罗斯军人一样,托洛廖夫上校也出身于一个军人世家。他的祖父便在前苏联红军时代的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工作,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托洛廖夫的祖父曾战斗在第三帝国的心脏地带。他的父亲卡尔洛维奇.戈利科夫中校也同样是“格鲁乌”中的一员,在2o世纪7o年代,他的足迹曾遍及东南亚、拉美和非洲,至今托洛廖夫已经保留在父亲在安哥拉内战与古巴远征军共同行动时的照片。美国特种兵的子弹、南非雇佣军的弹片都曾在父亲的身上留下伤疤。在托洛廖夫上校的记忆中,没有人比自己的父亲更贴近英雄这一称呼。

2o世纪8o年代初,父亲接收了一项机密任务从此便淡出了年幼的托洛廖夫上校的身边。这种分离在懵懂的少年眼中并不可怕,毕竟从他记事开始父亲便忙碌于各条隐蔽战线之上,他相信自己的父亲终将凯旋归来。但是托洛廖夫等来的却是苏联的解体和父亲叛逃的消息。年,已经进入军校就读的托洛廖夫被隔离审查,在对方的审问之中他得到了一个令他难以置信的消息。他的父亲将自己保管的一枚手提式核武器卖给了神秘的恐怖分子,并可能已经叛逃。

托洛廖夫拒绝相信这一事实,虽然在自己家族的影响力之下。他依旧可以在军校读完剩下的课程,并进入自己一直向往的俄罗斯空降兵部队。但是为了自己父亲的名誉,托洛廖夫选择了和自己父亲同样的道路,并踏上了寻找那枚始终的核弹之路。“这帮恐怖分子正会选时候,偏偏在我们的舰队在加勒比海时动这样的袭击。俄罗斯的舰队、俄罗斯的核弹头加上一帮‘疯狂伊万’。不难想象西方世界会怎么联想!”卡萨托诺夫少将可以想象西方世界那些喜欢编故事的媒体会怎么描写,特别是外高加索的硝烟刚刚散去。

“我们现在调转船头回去,会被认为是做贼心虚。而如果我们继续逗留在这里又会被理解为帮恐怖分子张目。”托洛廖夫上校一口喝完了手中的伏特加。冷冷的继续说道:“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让我父亲保管的核弹头在恐怖分子的手中爆炸……。”

注1:长子西征(1235年~1242年)―蒙古人的第二次西征以成吉思汗之孙拔都任统帅,诸王子贵由、蒙哥等从征,因此又称为“长子西征”或“诸子西征”。蒙古大军实际指挥掌握在前军主将不台手中,蒙古大军主要矛头指向钦察和俄罗斯等地。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龙的力量之天狼最新章节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文阅读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