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之天狼 第一卷:大西洋 第五章:幽灵兵团(二)

作者 : 红色猎隼

不知道是否源于恶劣的生活环境,仰或是部族之间依旧通用着着外人难以明了的语言,总之黑人之间往往拥有着令人瞠目结舌的信息快捷传递方式,而且这种早已在信息时代到来之前便以网络节点为单位散布开来的信息网络并不因为地域的改变而有所改变,无论是在美国的纽约还是中国的广州,黑人总是内在第一时间将消息传递到每一个自己的同胞耳中,令当地执法机关的临时抽检和地毯式搜查变成一场无功而返的武装游行。而在今夜的乍得都―恩贾梅纳,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同样如闪电般的将每一个黑色皮肤的居民从睡梦中叫醒。这个消息虽然简短,但却绝对振奋人心―代比总统要对法国人动手了。

和大多数非洲国家一样,在这片从数个世纪之前就一直沦为西方世界予取予求的奴隶市场和原料产地的大6之上,没有人会真心的喜欢那些傲慢、自大的欧洲人。无论是挣扎在生活最低线的升斗小民还是高高在上的军阀政客,在那一张张被西方人贴在麻木、肮脏、献媚、愚蠢的笑容背后,事实上都燃烧着一团团充斥着复仇**的火焰。只是在悬殊的力量对比以及眼前的切身利益面前,这些火焰很多时候都只能无声的燃烧着,但是一旦时机成熟这些在地下无限蔓延的能量最终将破壳而出,成为吞噬一切的熔岩。今夜古老的非洲将出那最为嘹亮的怒吼,因为他们知道力量的对比将不再悬殊,在遥远的东方他们有一个坚定的盟友―中国。

今夜在被称为非洲死亡之心的乍得便在那些燃烧在黑色皮肤之下的火焰中最终涅?,不过这场全新的变革并非从毁灭一切的火焰开始,相反黎明的到来总是伴随着黑暗。习惯了那点亮这个城市灯光的法国人突然现在这座乍得的都之中,一种前所未有的黑暗无声的侵袭而来。乍得都的居民们的关闭各自房间里的灯光,娱乐大亨们熄灭那诱人的霓虹,而商人们则将各自的招牌泯灭。如果黑暗是他们同胞最好的保护色,那么为什么不让一切沉浸在黑暗之中呢?

名隶属于乍得**武装―“变革联盟”的士兵中午前从乍得西南部的根据地出,在沿途他们没有遭到了政府军的任何阻挡,毕竟在他们大多都来自于同一个部族,天黑时分这些**武装的士兵已经潜入了恩贾梅纳的市郊,对法国驻军的各据点形成了隐蔽合围的态势。

与深得中国人民国防军前任特种兵指挥官―万俟昊真传的“民主展力量联盟”相比,曾在自己的叔叔一样留学过法国的埃尔蒂米曾经也无比崇尚西方6军的作战模式。他的部队一直以来都严格按照着法国6军的操典进行训练,这一点甚至连乍得政府军都自愧不如。在他和他叔叔的兵戎相见之时,甚至人们很难区分谁才是接受正规军事训练的政府军,而谁又是**的乌合之众。

不过位于法国伊勒―维莱讷省省会雷恩市西南45公里处的圣西尔军校3年的学习生涯,似乎还不上和万俟昊在过去几个月的朝夕相处。从中**人的身上,埃尔蒂米现自己学到了很多在法国根本无法想象的智慧,也正是在万俟昊的开导之下,他选择了和自己的叔叔和解。“身为一名军事顾问和雇佣兵,你的职责不应该是帮助我们推翻现任的政府吗?”当万俟昊第一次提出乍得各方求同存异、罢战休兵之时,埃尔蒂米曾想看怪物一样的看着这个异想天开的中国人。“我的职责是结束战争。”而对方的回答却令他第一次感觉到了东方文化的无穷魅力。

“我真羡慕你,曾经到过那片神奇的土地。”当埃尔蒂米和自己的部下突破法国驻军的三道封锁线最后在一栋被炸的面目全非的大楼里找到了那个曾经和自己一样与伊德里斯.代比决死为敌的“民主展力量联盟”少校―阿卜杜拉.奥默之时,这个已经多处挂彩的高大男子并没有更多心情去理会这个盟友的恭维。“她也曾经去过。”高举着自己已经打到枪管烫的俄制型冲锋枪,阿卜杜拉.奥默一把夺过了比自己矮半个头的埃尔蒂米手中的雪茄,猛抽了一口之后指着站在埃尔蒂米身后的那个混血美女说道。

“是吗?真的嘛!美人,你怎么从来没跟我说起过呢?”对于站在自己身后的这名混血美女,埃尔蒂米的确颇有兴趣,但却知之甚少。就在两天之前,万俟昊才突然带着这个陌生的女子出现在了埃尔蒂米的根据地之中,向这个“变革联盟”的最高指挥官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整个计划。在那次会晤的最后,万俟昊意外的把这个名为杰玲的女孩留在了埃尔蒂米的身边,表示在这次行动将由她来贴身保护埃尔蒂米的安全。

“你们中国人可真虚伪。”面对万俟昊的好意,埃尔蒂米不过付之一笑而已。根据他的判断这个外表柔弱的女孩子必定是万俟昊在非洲的情人。毕竟人不风流枉少年,何况还是朝不保夕的职业军人。身为一个生理和心理都很成熟的正常男人,万俟昊在非洲为自己找一个固定的伴侣也在情理之中。而这次法国人的“凤凰中队”来势汹汹,而当其冲的万俟昊和“民主展力量联盟”可以说是内外交困,根据地内再无任何一处安全之地。为了避免自己的女人最终沦落到阿卜杜拉.奥默的哈莉玛那样的境地,将这个名为杰玲的女孩放在久经战阵的好友―埃尔蒂米身边恐怕就是万俟昊最后的选择了。因此埃尔蒂米自然而然的将万俟昊所谓安排这个杰玲女孩保护自己的说法视作万俟昊的掩饰和反语,对方真实的想法不过是希望埃尔蒂米可以贴身保护自己的这个情人而已。

如果不是怕触了自己这位好友的霉头,埃尔蒂米很想拍着万俟昊的肩膀跟他说:“放心去吧!我会想照顾我老婆那样的照顾你老婆。”当然玩笑归玩笑,虽然埃尔蒂米在自己的部族风流成性,妻妾成群。但“朋友妻,不可欺”的道德底线他还是兢守的。而对于自己的单兵作战能力,埃尔蒂米同样颇有信心。毕竟他从16岁开始便跟随自己的叔叔―伊德里斯.代比征战沙场,大小也不下百余战。自立门户以来都几乎未尝败绩。因此埃尔蒂米有信心担保万俟昊将自己的“情人”―杰玲放在自己的身边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但是当他看到杰玲从自己的行李箱中,以他前所未见的度将一堆零件组装成一支硕大的中国产12.7“大鸟“反器材步枪组装完成,并熟练的摆弄起来之时,埃尔蒂米才第一次真正的意识到万俟昊并不是在和自己开玩笑,这个女孩子的确是派来保护自己的高手。而在进入都恩贾梅纳的一路之上,这个不苟言笑的混血美女更如影随行般的跟随在埃尔蒂米的左右,起初埃尔蒂米还有些欣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现这个冷艳的美女几乎就是一座冰山,所有的暧昧和遐想最终都被一种芒刺在背的不适所驱散。

“嘿!埃尔蒂米,我要去救我的哈莉玛,把你的车子借给我!”一整天的激战令强壮的阿卜杜拉.奥默已然有些步履蹒跚,但是一种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和义务却令他坚持着顽强的战斗下去,即便是死亡也无法阻挡他的脚步。“给你钥匙,楼下还有2o个我的人现在都听你的了。”早在上个世纪8o年代末的“丰田战争”中便认识阿卜杜拉.奥默的埃尔蒂米显然清楚对方的脾气,因此并没有任何的劝戒。“我跟你一起去!”而在他的身后,一路上几乎从未开头的杰玲突然说道,此刻在她的手中一支中国产9毫米滚筒式冲锋枪正跃跃欲试。“好吧!也算我一个!”本不想淌这趟混水的埃尔蒂米无奈的看了看这个无数次令自己欲火中烧却又被冻伤手指的混血美女最终也紧跟了上去……

“胡老,这次我们在乍得的行动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全有赖于您的鼎力支持。在这里晚辈敬您一杯。”而此刻就在与酝酿着一场惊天巨变的乍得一湖之隔的非洲大国―尼日利亚,美丽的濒海城市、经济都、被中国人称为“尼日利亚的上海”的南方海港拉各斯。高达6层、每层拥有平方米营业面积的金门大酒楼内,身为“十三翼将”之一的“持节”花宁平正举起手中的酒杯向自己面前的一位慈祥的老者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这位被花宁平亲切的称为“胡老”的男子正是尼日利亚总统特别经济顾问、尼日利亚最高经济参议集团议员、尼日利亚金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非洲唯一的华人酋长―胡介国先生。

“我是上海人,我父亲以前也是在香港的上海籍商人。人家总是说,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因此我们上海人就都是说是冒险家的后代,上海人总是哪里都敢闯,而我和我父亲的经历似乎都印证了这一点。”在自己经营多年的酒店里品味着花宁平从国内带来的上海老酒,虽然已经阔别了家乡二十多年,但是难改的乡音依旧毫不掩饰的表露出这位海外游子的思想之情。

作为中国商人到非洲开拓的先驱者,胡介国家族在尼日利亚的经营可以追溯到他的父亲。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胡介国的父亲早年便经香港去尼日利亚展,并在尼日利亚与人合作开设了当地最大的纺织加工厂,凭借着吃苦耐劳和诚信经营,这位来自中国的商人很快便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这一切与刚刚出生的胡介国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出生于1948年的胡介国从小一直和兄弟姐妹跟随母亲在上海生活。

“听说胡老在大学里学的还是英语专业?”面对着餐桌之上摆放着的各色精致的菜肴,花宁平竟有些不忍下筷的感觉。对于胡介国的个人奋斗史,花宁平虽然略有耳闻,但依旧知之不详,于是便好奇的问道。“是啊!也算是误打误装吧!只是想不到后来走出国门还真用的上。”和同时代的很多年轻人相比,胡介国无疑运是幸运的。他的海外关系并没有给他平静的生活带来太多的困扰,1972年他还有幸成为了中国届工农兵大学生中的一员。不过在那个时代里,要想走出国内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但是伴随“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央政府终于走出此前闭关自守的阴影,出台了全新的政治海外有影响力的华侨可以把子女接去继承事业。于是,胡介国成了新中国第一批出国的华侨。回想当年奔赴尼日利亚与自己多年不曾见面的父亲团聚。胡介国至今依旧百感交际。

虽然多年的积累,使得父亲有一份现成的事业可以交给他承继,但是对于纺织行业并不在行。胡介国却不喜欢经营工厂,他更希望依靠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份事业。由于国内学习的是英语专业,因此在曾经是英联邦成员国的尼日利亚,语言上并没有问题。早已在国内习惯了用双手创造的财富的胡介国选择了一条白手起家的道路。

“其实中国人在海外谋生几乎没有几个不是自己拼搏出来的。毕竟在这个人地两生的全新世界,你可以承继的只有祖辈们用一生的辛勤换来的点滴经验而已。”胡介国再度举起酒杯向花宁平笑道。花宁平的身世和背景他多少是知道的。但是对于这个出生于共和国“开国元勋”家庭的所谓“红色贵族”,胡介国却并没有任何的轻视或妒忌,因为一路走来早已让他知道这个世界本就是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祖辈创造的财产、名望、权势,这一切往往都只是压在你年轻肩膀上的负担。很多二世主在这种负担面前不堪重负而选择了自暴自弃,至少少数能象花宁平这样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胡介国在尼日利亚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到一家五星级宾馆的餐厅做助理经理。他非常努力地学习酒店管理知识,工作认真。很快勤勉敬业的性格便令他月兑颖而出,最终被聘任为了这家酒店的总经理。此后出色的业绩更使酒店的股东们出于对他的管理能力和敬业精神的欣赏,送给他股份,这个从中国大6走出来的年轻人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从打工仔成为一个合格的酒店经营和管理者。但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展,1982年,胡介国还是选择了离开自己打理的酒店,到加拿大去重新学习酒店管理专业。学成之后,他并没有留在环境优越的加拿大,而是再次回到了自己的父辈们开拓和经营过的新天地―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位于西非的东南部,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西同贝宁接壤,北与尼日尔交界,东北隔乍得湖与乍得相望,东和东南则与喀麦隆毗连。虽然尼日利亚的领土面积仅有平方公里,与苏丹、阿尔及利亚、刚果(金)、安哥拉这些非洲的庞然大物相比,尼日利亚的国土面积在非洲并不起眼,但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矿藏资源却令它素有非洲“天府之国”的美誉。早在二千多年以前,这里便因其绵延的尼日尔河和肥沃的冲积平原而成为非洲大6文明的摇篮。公元8世纪扎格哈瓦的游牧部落在乍得湖周围建立了卡奈姆-博尔努帝国。而14至16世纪的桑海帝国更是盛极一时。

这片土地曾是世界三大热带经济植物―油棕、可可、橡胶的主要源产地,而随着近代以来,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庞大的储量被探明之后,更使尼日利亚一跃成为非洲第一、世界第十大石油生产国,挤身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成员国之一。从钻井平台里滚滚涌出的黑色黄金,为这个非洲的文明古国带来了无穷的财富,石油工业的产值迅占到尼日利亚国内生产总值的2o%至3o%,而尼日利亚外汇收入的95%和联邦政府财政收入的8o%也都来源于石油工业。而近几年尼日利亚的石油年出口额更过了亿美元。西方知名的石油公司纷纷来到这里开采石油,而且当时中国也逐步开始实施“走出去”的政策,众多代表团和公司的不断涌入,使尼日利亚当地的酒店供不应求。正是抓住这一契机,胡介国选择了投资开办自己的酒店。

上世纪9o年代中期,在西方国家对尼日利亚进行经济制裁,商人们对于投资前景纷纷不看好开始撤出尼市场的时候,胡介国却投资万美元在尼日利亚当时的都拉各斯开设了自己的酒店―金门大酒店。“我经营的不仅是酒店,更是文化,让非洲人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并在非洲传播中国文化。”作为一名商人胡介国无疑是成功的,而作为一个在海外的中国人他更称的上出类拔萃。在他刚刚抵达尼日利亚的时候,当地人对中国了解甚少,除了好莱坞经典电影中李小龙的形象之外,在他们的眼中中国或许和印度差不多。但是今天胡介国开办的酒店不仅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而且还成为旅游者参观的景点。他使中国菜成为比西餐还要高档的消费。

占地多平方米的酒店门口一对汉白玉石狮子,六层花岗石装饰的外观,里面的景泰蓝、唐三彩工艺品,所有仿古代中国文物的摆设都使这座金门大酒店里的一切都充满了东方神秘色彩。花宁平知道自开业以来,这里曾经接待过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政要人员,甚至还有曾经威名远播的英国前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而尼日利亚的总统、副总统、各政府部门和州政府的政要人员也常到这里用餐、开办宴会。在尼日利亚,上至总统,下至州长、部长无一不是他的熟人或朋友。最为热闹的是每年的1o月1日,这一天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之日,同时也是尼日利亚欢庆独立的日子。因此在胡介国的酒店都会有一番两国同庆的热闹景象。

此后胡介国在尼日利亚的生意逐渐扩大,涉及房地产开、建材业等等。今天的金门集团是以金门大酒店为龙头的综合性、多产业的企业集团,集餐饮、旅游、建筑、装潢、建材生产、机械加工、木器加工、国际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股份公司。不过与某些喜欢吹嘘自身天赋和努力的“成功人士”相比,胡介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事实上都应该归功于自己的祖国。如果没有中国数千年传承和积累的饮食文化,如果没有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那么即便自身再多的努力,那么你所能取得的成功也不过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从1998年开始,胡介国开始帮助中国企业进入非洲。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在尼日利亚承建的合同金额达5.6亿美元的公里铁路改造维修项目,就是在胡介国出面帮助下谈成的,该项目是目前中国在非洲承建的最大项目。中石油组团到尼日利亚考察,他得知后热情接待,周密安排日程,并联系引见尼日利亚石油部长。中国驻尼国大使馆的使馆人员被绑匪劫持时,胡先生不顾个人安危,带领警察直赴现场开展营救,使我使馆人员化险为夷;中国使馆在尼国改建,他不计个人报酬,低价承建了改建和装修工程。由于中国之前未与乍得建交,无法用官方方式介入,胡介国更是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中国石油进入乍得的勘探开采铺平了道路。

而在尼日利亚只要华人遇到困难时,他都会无私的伸出援助之手。在尼日利亚他早已成了中国人在非洲的一面旗帜,一个颇有影响的侨领。“无论走到那里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为国家为民族尽一点微薄之力又算的了什么呢?”面对花宁平的再三言谢,胡介国已然有些微醺了,他一边挥着手,一边坐到了花宁平的身边。

“花总,我知道你是见过了大场面的人物。更在国内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其实有些话,我真的很想找个人说一说,今天趁着高兴我就敞开了胸怀了。非洲是块宝地,来之前我还有所怀疑。但是经过了这2o多年的打拼,我真的想对中国的领导人,中国要想在21世纪真正崛起就必须到非洲来。我自己的目标永远都是鼓励更多的中国企业去尼日利亚或其周边国家投资,尤其是石油行业。非洲的石油储量并不在中东之下,而且还有很多没有探明,而我们国家未来2o年、不!5o年最紧迫的问题是什么?就是能源。更为关键的是西方列强虎视眈眈,我们不有所动作的话,整个非洲最终可能将第二次被殖民者们瓜分。”胡介国有些激动的拉着花宁平的手说道。

作为一个在非洲待了近二十年的商人,胡介国对于非洲的未来可以说是忧心忡忡。尼日利亚在非洲国家之中政局算是比较稳定的了,但在胡介国抵达之后也曾生过5次军事政变。长时期的军人执政曾令西方国家对这个资源大国无从下手。但是1999年军队向民选政府交权之后,西方各国的力量又再度卷土重来。在胡介国看来西方国家对非洲的资源完全是掠夺性的开采,按照西方各大公司的开采度,不增加在勘探新储量方面的投入的前提下,尼日利亚已探明石油储量将在43年之内耗尽。到那时西方国家可以轻松的离开,抛弃拥有1.4亿人口,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技术水平较低,多数工业制品仍依赖进口,粮食无法自给的尼日利亚。

“我记得在我的童年时代,国家一直在宣传支援亚非拉第三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和民族解放事业。刚刚走出国门的时候我曾觉得这一口号幼稚、可笑。但是经过了那么多年的人生阅历之后,我才真正明了那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瞻远瞩:三个世界的划分和“支援亚非拉”方针的提出,不仅使西方长期以来胆颤心惊而束手无策,更使中华民族走出了历史的展瓶颈,中华民族今天不仅有着更广泛的伸展空间,在世界范围展翅,指明了未来的突破方向。”象胡介国这个年纪的中国人实际上都曾有过这样的心路历程,从对自己国家过去对外政策的全面质疑,到最终的坚定拥护。

从表面上看去,同属第三世界的“亚非拉”无疑是世界上最为贫瘠的地方,一块饱受过西方殖民主义几百年蹂躏下的鸡肋版块,在西方既得利益集团和唯利是图者的眼中,无论是深层开和安抚政策都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与其如此不如放任其独立,以不负责任的被边缘化抛弃才是西方国家继续保持快展的必由之路。但随着工业时代结束,资源时代的降临,而开采技术的迅猛展,却使有限资源匮乏约束了西方国家的展。

“亚非拉”问题重又浮出水面,尤其是“非洲”这块曾经被西方早已遗忘,遥远而冷落的角落,今天骤然重新成为了西方窥视争夺的要地。可以说新中国以**为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早已认识到资本主义阵营的贪婪本性,以然的卓越智慧为民族绘制出一条百年战略长线:只有在民族生存自主上真正唤起“亚非拉”人民的觉醒,走出一条第三世界“穷朋友”之间互帮互助的“同舟共济”的道路,才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最终出路。

可惜很多国人并不了解领导层当年的战略,拼命在贬低,咒骂**。甚至至今还有一些所谓的“学者”对这段历史大书特书:中国当初这么穷,几乎一无所有,凭什么打肿脸充胖子,自己吃不饱,饿死人还无端去支援那些八杆子打不着的“亚非拉”国家,实属“天朝情节”“帝王思想”、“祸国殃民”。而正是在那些及近咒骂的声讨声中,人类历史在上世纪7o年代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当觉醒的“亚非拉”心声中被嵌上了“中国印记”。“西方中心论”出现衰落的信号,而21世纪的历史正是从那一刻进入了闪烁的拐点。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龙的力量之天狼最新章节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文阅读 | 龙的力量之天狼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