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留 第二卷 焚琴煮鹤 第二十回 看山水李都献良方

作者 : 明月珰

接下来的日子楚律简直就是神龙见不见尾不过沉醉早就习惯了他的行踪从来不会向她交待他闲下来自然得空“临幸”她他不闲时沉醉觉得自己就是那贴在天花板的画他绝对是不会抬头望一下。

这一日沉醉百无聊赖的踏入大厅却听见里面在激动的谈论着什么沉醉进入的时候正看到一个老农打扮的人站在一幅地图前指指点点。

“四儿你过来。”难得楚律今天把沉醉不当画当人看了。

沉醉也不推辞屁颠屁颠的上前因为她实在很想知道他在忙什么。

走近看那老农还真是老农额头的皱纹夹死蚊子是没有问题的裤脚还一边高一边低的挽着草鞋上还有泥巴。

“先生这是拙荆。”楚律对眼前这个中年农民可真是尊敬得过分了他在他父王面前也没这么恭敬过让沉醉万分好奇。

“四儿这位是李先生你来看看这幅涿州山水图。”

沉醉也向那老农行了礼仔细端看那地图白绢已经成了黄绢且有经常被人抚模展开的痕迹。

“关于涿州水患不知先生有何良方?”

“山为水源要得知水须先知山。”李都走到图板前用量水铁尺指点着“涿州水患根源在山。涿州大势:四面群山环绕中央盆地凹陷地势北高南低。涿北有房马山江水支流尽出其中而以浔江为最大。涿南有江水穿行山峦夹峙东去自不易为患。涿地水患尽在穿行南浔平原之浔江也!”

李都喘息一声啪的一点图板“二位但看:浔江自北出山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自无泛滥之灾;浔江南下入南浔一马平川水势浩浩铺开骤遇浮云山阻挡不能西流便汪洋回灌夺路南下;其夹带泥沙年年淤积河床便年年抬高而成悬壶之势;虽有千里沃野然年年淹灌庶民便呼为‘灌地’或呼为‘浔灌’纷纷举族迁徙空有苍茫绿海却无庶民生计可言!而浮云山以西之平川因不得浔江却又是大旱频仍土地龟裂更是贫瘠之地。浔江过南浔平原而不能得水利此南浔所以贫困也。浮云山阻隔水道一山而致南浔水旱两灾此等水患天下独一无二非万众之力十年之期不足以治也不亦难乎?”

沉醉一听李都之言就开始暗恨楚律的运气好得惊人这样一个隐迹民间的治水良臣都能被他挖出来。李都所言只要略加思考就知道他所言不虚且他必有良方于胸。

楚律沉吟不语十年之期用来富一方确实不算长但是对于王位之争却十分不利众人只看眼前利益而不会细思这项耗费巨大的功程意味着的千秋功绩。

李都也在沉默这些年朝廷年年派人来涿州治水但都是短视之人只知道征赋敛财不思于民除害所以南浔水患年年治年年患。他不知道这位殿下心里又是做如何之想。

“先生良方小王受益匪浅只是此项工程最大的难点在何处?”

“这浮云山阻浔江而成水患必须劈开浮云山将浔江分流东西便可一劳永逸的解决涿州之水患灌溉千顷良田。”

“劈浮云山?”楚律有些惊讶浮云山他不是没见过而是多次实地考察要说劈开这座山那个工程简直是不能想象的。

“是只有这个方法才能治本。所以老夫说非万人之力耗十年之工而不成。”

沉醉在一边听得暗自着急不管是为公为私她都希望楚律能进行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

于公对天下苍生有利于私楚律治水不能短期见效而且还要想朝廷要更多的银子历时十年如果楚振和梅咏能够行之有效的解决锦水的问题那么留王即使想偏心楚律也难躲天下悠悠众口。

“只是靠民夫一刀一斧的凿何日才能劈开浮云山?”楚律有些担心。

“这个妾身倒是有个主意。”沉醉插嘴道她必须坚定楚律的信心。

在场的两个人都来了兴趣。“先生可命民夫先用火将岩石烧至灼热再泼以冷水如此三番岩石便能自然裂缝民夫凿起来也事半功倍。”

李都高兴得拍拍大腿“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个办法?”

楚律和沉醉却无言的对视。他们都知道这个工程的意义但是也知道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朝中人心的走向楚律万全可以如他的上任一般随便疏浚一下河道表面上减轻水患就可以待到王位到手在行此工程也不急但是对于百姓来说每旱涝一年都可能死很多人。

“就依先生之计小王立即给父王写折子。”

楚律转身时沉醉总觉得自己品出了一点决绝。可是只要目的达到了沉醉就心满意足了。

只是她不明白楚律完全不用将自己拉进来他和李都私下商议这样无论是执行这项工程还是推迟他都会很方便为什么他选择让自己来推波助澜她不相信他看不出自己的打算。

治水的大致方案总算是确定了下来沉醉没想到的是楚律奏明留王为李都争取到了涿州太守的职位这可视涿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想必李都治起水来也会得心应手很多。

此一点上沉醉还是佩服楚律的效率和果断的他识人知人善于用人敢于用人。这样耗资巨大的工程他老兄眉毛都没怎么皱就决定了而且还说服了留王其中的难处沉醉不知道他是如何克服的但是想起来应该不简单。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挽留最新章节 | 挽留全文阅读 | 挽留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