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军史评论 彭志文军事思想 解析台军战略:特种战只是心理吓阻战术!

作者 : 彭志文

8年1o月21日,马英九正式向台湾军方提出“守势防御”的战略主张。据说马英九是深受了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战争演习系”副教授威廉?莫瑞的影响。这个美国人专门研究中国海军,颇有名气。莫瑞对台湾的防御提出了“刺猬战略”的建议,即“加强近身自保,让敌方无从下手”;莫瑞认为台湾应固化掩体、使用快干水泥修复跑道、贮存能源与粮食,并着重反登6能力以使解放军无法上岸,包括对水深1o尺以下的海面全面布雷。

网络上炒作的“台军的特种作战”,“巡航导弹等反击,或深入到大6纵深,以攻为守”的想法在技术上不可行!除非台湾的目的不是为了自保,而是帮美国打击中国国力或阻挠中国强大。否则,纯军事上意义是不大的!

特种作战要的一点就是突防,即突入到敌人的纵深。无论是强突,还是秘密突防,都有一个成功率的问题。台军的空军实力、飞弹实力根本就没有可能突破我们的第一防线,打到第二线或第三线去;即使有少量渗透成功,人生地不熟,难有大的作为,“以攻为守”更是痴人说梦,这样的特攻突击队随便调一个武警大队就可困住它。

代价高昂,“肉包子打狗”的特种战术在台海大战中是不值得的,不管是哪一国的特种部队,都会去执行一些危险的任务。但那不是去送死的,虽然可能返回的概率较小,但完全没有生还概率的行动,我想没多少职业队员会报名的。特种部队毕竟不是神风敢死队!

目前台军执行特种战任务的部队主要是862旅,该旅下辖着3个特战营(包括2个基干特战营和1个特战支援营)以及旅直属单位如通信连、搜索连、工兵排和宪兵班,全旅平时编制人,战时则将两个基干营加以充实。近来,据台军内部人士透露,862旅配备被称为“重狙击之王”的“巴雷特”重型狙击步枪,正在准备接收由空军骑兵旅移交的几个特战营。特种作战的投送运载工具,台军特战旅在空军骑兵旅运输直升机的支援下实施快机动,主要任务是在大台北区和主要港口、机场与解放军空降特种部队作战。

渗透到大6纵深的实战经验和载运工具都是台军所不具有的,除非得到美国的技术支持。至少目前,美国不可能公开提供给台军,技术上做不到就等于是空谈。台军叫嚣着“特种作战”:远程渗透,“敌后”侦察等大话空话,演练的还是橡皮艇泅渡,蛙人潜水等短程科目,这样的水平能渗透到大6的纵深三峡去?

很显然,“特种作战”只是台军放出的烟雾弹,既希望在我军进攻台湾有忌惮,或者把解放军的防空部队牵制在内地的重点目标之上;是一种心理吓阻战术,又是一种政治需要。其中政治用意要远大于的军事意义。我们一旦选择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也就是说军事行动已经占到了主导作用,这个时候台湾再打政治牌,即使导致我们在政治上失分,也不是解放军需要去考虑的。解放了台湾就是最大的政治意义,过程中的一些损失是没有必要去太过在乎的。

现在,台军搞了一两次演习,在大众面前作了一下秀,喊了两句口号,这是政治炒作的需要。马鼎盛(在新浪军事博客推的博文中有见他的大作)就人云亦云地相信了,用“台军寄望于特种作战”的谬论来糊弄普通的网友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

诚然,台军高层可能会有“袭击三峡大坝”之类的计划,但那最多只会作为台军的辅助战术。一种思路而已,能否用于实战,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要终结掉台军的这些想法,只有快,突然地起攻击,打掉它的指挥系统,军事基地和飞弹阵地,让它没有还手之力。

台军的特战旅官兵人不满五千,即使战时迅扩编,最大兵力不会突破八千。而且由于特战队员训练所需时间较长,匆匆加入的人员战斗力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激烈的抗登6战斗中很快就被消耗掉,很难有富余的兵力去对大6方面实施胜算不大的渗透。面对强大的人民解放军,我想任何务实一点的台军将领都不会去做反击大6的迷梦,台湾军队的主要作战思想,或者真正冀望的是千方百计阻止(挫败)共军在台湾本岛登6。如果台军做不到这一点,不能把解放军消灭在滩头,它即使把导弹、炸弹丢到北京,丢到三峡,解放军也不会停止攻台。

特种战,尤其是对大6纵深实施打击,对于解放台湾的军事行动来说是隔靴搔痒,既不能阻止共军狂飙般登6狂潮,也能真正迟滞,或混乱我军的后勤供应,没有多少的实际意义。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用V2火箭攻击伦敦,不可能挽回覆灭的命运。同样,台军的特种作战只会引解放军更加地猛攻,把仅存的反击实力暴露在对方的火力下。

如果如马专家声称的那样,台军把希望寄托在特种作战上面,那台军就离灭亡不远了!我认为台湾军队不会那么傻地去舍本逐末!台军攻击大6纵深的特种战,至少到目前,还只是停留在理论水平,只是一种心理战术,没有必要去太在意它。\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彭氏军史评论最新章节 | 彭氏军史评论全文阅读 | 彭氏军史评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