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军史评论 彭志文军事思想 从汶川地震看地震武器攻击中国的可能性

作者 : 彭志文

中国地质调查局初步监测和评价认定,汶川地震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隆升导致的。震源深度为1o公里―2o公里,浅源地震的巨大能量基本上被释放到地表,所以持续时间较长,破坏性巨大。中国地震局已将汶川地震震级从7.8级修订为8级。

四川省地震局局长丁仁杰介绍,地震多数生在地下15公里以下的地壳里,当前人类对于地壳的研究只能通过钻机钻至地下12公里,远远做不到直接观察到地震孕育生的全过程,只能在地表凭借有限的仪器设备捕捉地壳内部结构和状态变化的间接信息,以此来判断地震生的可能性。专家说,地震预报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哪个科学家有办法能把地震准确地预报出来。

不过早在汉朝时,张衡就明了地动仪,对于地震预报有相当的经验。尤其在经历唐山、刑台大地震之后,经过这么多年的展,中国的地震检测、预警机制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曾准确地预报了海城地震。尤其根据中国地震专家的说法,印度板块同欧亚板块的碰撞可能只是一个诱因,引汶川地震的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层,是欧亚板块内部的问题。即便是在青藏高原这样地层比较厚的地方,如此大规模的地震,却没有什么地震前期的异像和预兆,是不符合逻辑的!如果这是一次正常的地震,地震测量仪器应该有感觉的。

日本的一个地震研究小组表示,汶川地震可能是沿着断层线分两个不同阶段爆的。因此,即便是地震武器攻击,原因肯定也是多方面的。单独地看四川大地震,没有问题,这就是一次地震灾害。但综合全局来分析,其中的疑点就很多了。

地震武器的最初设想产生于2o世纪6o年代的苏联,苏联的一系列核试验引了伊朗、芬兰等国的强烈地震。苏联地理学家注意到,在地下核爆炸几天之后,有时会在几百千米外生地震。这一偶然的现立即引起军方的重视,试验结果表明,地下核冲击波极有可能展为一种武器并加以利用,其威力之巨大可能出乎人们意料。据一位前苏联克格勃将军说,前苏联的确曾经考虑研制一种地震炸弹,它能够在地下爆炸,造成地震和海啸,从而达到毁灭美国的目的。冷战结束后,虽然苏联已不复存在,但美国与俄罗斯仍在进行地震武器的研究。

据悉地震武器在定向性、动能传递、时间控制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但美国人造地震武器已有能力在地球任何地点连续制造9级以上的毁灭性地震,目前只有美国完全掌握了这种级武器。不过我们现在所知道地震武器的启用是以核爆炸为前提的,依靠地下核爆炸所产生的定向声波和重力波,当量为1万吨的核爆炸可以诱里氏6.1级地震,而当量万吨的核爆炸可以引里氏6.9级地震。

前苏联著名的地震学权威尼古拉耶夫对核爆炸与地震的关系曾作了如下论述:“核爆的后果从来不是立刻出现的。地震有可能在爆炸之后两天、一周或几周之后生。这一延迟出现的后果使地震武器具备了极强的隐蔽性。因此,任何一方都难以断定,本地生的地震是否与数日前生于几百千米之外的一次核爆炸有关。”

因为局限于资料的来源,我不能确定是否有核爆炸弹(并非原子弹,专门用来制造地震的地震弹)爆炸的迹象。至少理论上,利用隐形轰炸机精准投弹到矿井或深谷是可以做到这一点。退一万步,我国的国土防空非常地严密,敌机无法渗入,但仍不能排除地震武器攻击的可能性。因为只有无中生有地制造地震,才必须有核爆炸。运用地震武器的攻击的另一种模式,则不一定是通过核爆炸,而是通过地质分析,得出譬如说四川省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这两个大6板块的交界处附近,目前印度板块在以每年两英寸的度向北推移,在这样地震的活跃区,可以通过攻击卫星来施加某种外力来诱、加剧一次地震的爆。

四川的这次大地震生之后,美国卫星“突然现”了中国四川地区的两个核基地(射井之类的东东),美国媒体大肆炒作,表示出对中国四川绵阳地区的核设施的严重关注,意思就是要误导舆论,弦外之音含有中国的地震是自己核试验引的嫌疑,好一个“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说法,汶川地震也许真的是外力促的。

美联社报道称,四川境内有一个核研究中心、两个核燃料生产基地和两个核武器基地。《汉和评论》则称绵阳地区集中了中**队战斗机高性能雷达、核弹头起爆装置、防辐射、弹头风洞、军用计算机、显示器、自动化指挥、宇宙飞船用电子组件、军用通讯等高技术军事工业,是中国核武库的储存地点之一。

我们必须加强在四川地区军事基地,尤其是核基地的安全保卫工作,谨防间谍分子(假扮成灾民或志愿人员)利用这次空前的动荡,刺探情报,放置间谍设施。动用专业设备对核基地周边三公里以内,进行搜查,看有没有放置纪录核武器射数据的窃听(感应)装置。

我建议七、八月份,我们的国家应该开始防洪、防台风的准备了,实际上我们现在就可以加大疏通河道,调节水位的工作,不要等到暴雨成灾再临时抱佛脚,南方诸省很有可能又有洪涝、风暴灾害!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的是,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继续奥运会安保工作,认真地排查在汶川地震期间进入我国境内,打算长住(奥运会潜在观众)的外国人(或归国人员)。\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彭氏军史评论最新章节 | 彭氏军史评论全文阅读 | 彭氏军史评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