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无间道 听听故事探探道 小心被上司杀了儆猴

作者 : 北行剑客

小李前天下午打来电话,说他最近这几天心里比较烦,想和我说说话。我打趣道:“说吧,说多少钱的?”小李道:“别贫了,我今天可没这个心思和你贫。”“到底怎么啦?天不是没蹋下来吗?至于这么无精打采的?”听他的口气,看来是真遇到了麻烦,我便做好了和他煲电话粥的准备。

“你说一个人当了领导,还能不能继续做朋友?”小李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我说,“别扯别的了,直接说你郁闷的事。你这样东一?头西一锺的,谁听得明白呀?”

“大侯,我的好哥们,你知道的吧?”小李换了一个问题。“知道,不是去年底提了你们局副局长的那位吗?怎么啦?他怎么你啦?”我还是不明就里,反问道。

“他今天当着很多人的面,把我狠狠训了一顿,一点面子也不给。这还是朋友吗?”小李怨气十足地说,“原先他没提副局长之前,可从来没这样过。难道人一当了官,架子就大啦?脾气就大啦?就不认朋友啦?就是没这种关系,也不至于这样吧?现在真是人心不古啊!”

小李说的大侯我是认识的,打过几次交道,人不错。所以对小李的话,我并不全信。在我的追问下,他终于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小李和大侯原先是很好的同事,算是铁哥们的那种。去年年底,大侯由于表现出色,被厅里提拔为局的副局长,成为局领导,还正好分管小李这个处。自己的铁哥们当上了副局长,小李别提有多高兴了。逮谁跟谁说自己和大侯的关系如何如何。其实显摆一下特殊关系也没什么,问题是小李不光嘴上显摆,而且行为上也显摆起来了。别人见到局领导都恭恭敬敬的,他却非要勾肩搭背以示不一般。别人在局领导布置任务时都诚惶诚恐的,他却非要装出老资格的样子,对布置的工作说三道四、挑肥拣瘦。前天,小李就是因为对侯局安排的一项工作不满意,拒不执行,才被侯局当众骂了一顿。

这样的事,在职场其实经常碰到,也有不少人会犯小李一样的毛病。问题其实不是出在当了领导的铁哥们身上,而是作为下属的哥们没有很好地摆正位置。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曾经受到了极大的批判,说孔子在鼓吹等级观念,是必须被清除的封建社会遗毒。我倒认为,孔子强调的是一种社会秩序,一种靠等级维护的秩序。这种秩序,不论是哪个年代,何种社会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职场,表现得尤为突出。管理的基本架构就是等级,没有等级就不成为管理。职场中的等级,是靠制度约束和巩固的,而不能掺杂任何的个人感情。当然,现实中的人们,往往会在工作中掺杂个人感情。关系好的,相处起来融洽一些;关系不好或一般的,相处起来比较生分,不太好沟通,事情比较难办些。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人是感情动物,谁也不能把公私分得那么清楚。但,必要的原则是要坚持的。比如小李和大侯,生活中可以是很好的朋友,但在工作中只能是上下级关系。因为是好朋友,互相之间沟通比较容易和融洽,这可以让上下级关系变得更加简单明了,但绝不能越界,特别是不能当众仗着个人感情好而去挑战领导的权威。

虽然大侯当众训斥小李的做法值得商榷,但也不是小李说的当了领导就翻脸不认人。作为好朋友、铁哥们,小李应该更好地配合大侯的工作,即使有什么想法,也应该委婉地提出,或找更合适的机会沟通,而不能当着很多人的面硬顶。小李的所做所为,应该自我检讨。如果他的心态摆不正,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的麻烦。

在我的劝说下,小李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妥。昨天主动找了大侯,让我们几个作陪吃了一顿饭。在饭桌上,他当面承认了自己的不是,算是把事说开了。大侯倒很大方,说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必再提,只是让小李以后注意一下场合。说小李你平时就和别人说咱俩关系怎么怎么好,可到了事上你却又和我胡搅蛮缠,别人会怎么看?昨天我火,其实也是给别人看的。自己的铁哥们我都这个态度,别人就更知道轻重了。如此看来,小李是被大侯当作儆猴的鸡了!

这一件事又成了两件事,就更有典型价值了,值得玩味。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职场无间道最新章节 | 职场无间道全文阅读 | 职场无间道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