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无间道 不要犯低级错误 不会发言别乱说

作者 : 北行剑客

朋友大李近几年在职场可谓顺风顺水、平步青云。三年前还是副科长,如今已坐到了局总工的位置,比网上热议的29岁市长周森峰升得还快。有人不解,纷纷猜测这小子上面指定有人,要不然不可能如此春风得意、好事占尽。其实,他上面除了空气,什么人也没有。他之所以能够在职场火箭式上升,得益于两次重要的会议汇报。

在他当副科长的时候,列席了一次局务会。会上,科长向局长汇报本科负责的一个重点项目。没想到一向只管大事的局长这次问得相当仔细,科长准备不足,一时语塞。局长扭头问大李。大李由于事前做了比较多的功课,对项目了解得比较全面。局长一问,他便有条有理地汇报开来,局长问的他说了,局长没问的他也说了。也就短短的十分钟,却在局长大人的脑海里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不久,局里组建技术中心,大李在局长的点名之下,破格当上了副处级的技术中心副主任。

技术中心副主任没当多久,又赶上一次厅里召开技术研讨会,分管技术工作的副局长带着大李参加会议。会上,主持会议的副厅长对某项新技术非常感兴趣,想听听与会同志们的高见。正巧大李这段时间正在研究一个项目,收集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会上,在副局长的鼓励下,他做了主题言。没想到他这么一说,搞得副厅长“龙颜大悦”,连称大李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技术好,口才也好。此事过后半年多,局里的总工退休,在副厅长的力荐下,大李又破格当上了局总工。

在职场中,像大李这样因会议汇报出彩而获得上级赏识并提升的人,并不鲜见。这说明,会议言对于职场中人来说,实在是一条鹤立鸡群的快通道。因为在等级森严的职场中,越级汇报工作被看作是职场大忌。所以对于职场身份较低的人物,平时要想直接接触到大领导是非常困难的。连接触都难,被注意和赏识就更不容易了。而在会议上,大领导和小人物之间的距离就只剩一桌之隔了。如果有机会言,一定不要怕说不好而一言不。应该大胆言,反正说得不好对自己也不会有任何不利影响。而如果能说出新颖观点,则可能立马吸引大领导的注意,进入大领导的视线。一旦你被大领导惦记上了,那就不是你等机会,而是机会会找你了。

但也有另外一种人,不太懂得会议规则,有时为了表现自己乱说话而得罪领导。一次,局长大人主持召开规划审查会,听取各个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这个规划是由局长亲自抓的,组织了十几个人搞了大半年,已经几易其稿。这次与其说是审查,不如说是走个程序,让大家认可通过一下,把局长的意志变成大家的意志。很多人都知道这个背景,会上也就没多说什么,大不了提点似是而非的小问题。但有一位处长不看事,为了表示自己很博学,大谈战略和规划的关系,最后得出一条:由于在战略上没有搞明白,所以做出的规划也根本不切实际,从根本上把局长组织十几人搞了大半年的规划给否了。这下子可把局长惹火了,当场斥之:有些同志只知道夸夸其谈而不做实事。如果都像这个样子,那么我们什么事也不用做了,都坐在这里摆龙门阵好了!这位一心想显摆一下的处长弄巧成拙,不但没讨到好,还因在这次会议上和局长唱了反调而遭冷落。

《论语》中有一句话,叫作: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句对职场中人如何把握会议言的度很有帮助。但凡职场中的重要会议,大致有三种。一种纯汇报性质的,一种是征求意见性质的,一种是走程序性质的。第一种汇报会,由于领导想了解情况,言重在事实清楚、条理分明、言简意赅。第二种征求会,由于领导心里也没谱,言重在观点新颖、有理有据、有建设性。第三种程序会,由于事情已经定了,言则重在表态拥护、锦上添花。因此,在参加会议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会议的性质是什么。如果是第三种会议,由于是“成事”,最好“不说”。即使憋不住一定要说,也只能清汤寡水地扯两句,切不可轻易否定他人的劳动成果。否则,你草率地、不负责任地加以否定,把领导的面子一扫而光,这种话比其他任何话都容易得罪领导。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职场无间道最新章节 | 职场无间道全文阅读 | 职场无间道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