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无间道 学会和领导相处 职场识人四招

作者 : 北行剑客

前两天,和一位退了休的老领导一起吃饭,席间谈起了职场如何识人用人。老领导颇为感慨地说,在这方面我可是很有心得啊!从政三十多年,经我手提拔的干部多了去了。现在回头看看,还都是很靠谱的,这让我很欣慰啊!

这话不由地勾起我的兴趣,忙连敬三杯酒,以讨教老领导识人之经验。老领导仰脖干完一杯酒后,边嚼着花生米边慢条斯理地说,在职场中识人用人,说起来也不难。归纳起来就一点,即:大节不亏,其人可用。忌讳的是品质失察和求全责备。

那怎样才算大节不亏呢?我感觉老领导所说的大节有点抽象,不太好理解,忙追问道。

老领导见遇到了知音,便干脆放下筷子,对着我们作起了酒场演说。

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同的角色需要遵循不同的大节,是因时因地而异的。对于在职场谋事的人来说,所谓的大节,主要指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有公心,那些对公家事莫不关心的人不能用。什么叫有公心?其实很容易观察。比如,你当着下属的面,说一件公司的大事情或大活动,或者公司遇到的大麻烦。这时,有公心的人会表现出极度的兴奋或紧张等情绪,好像自己家生了大事情一样,急于想为公司出谋划策。即使想不出主意的,也很迫切想知道事情的进展。而没公心的人,则会表现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公司的事反应很漠然。没有公心就等于没有责任心,没有责任心就等于没有灵魂,没有灵魂的马绝不是一匹千里马。

第二个方面,就是在钱财上要干净,那些喜欢贪小便宜的人不能用。谁都有被利益诱惑的时候,但在诱惑面前是见得思义,还是见利忘义,则是对一个人品格的考验。有的人喜欢贪小便宜,贪倒是贪得不大,但也以得为乐,沾了公家一次光就跟过年似的。有的人则公私分得很清,即使在其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把持自己,以不得为乐。小钱上不清楚的人,说明私欲很重。这种人一旦掌握了权利,随着私欲的膨胀,手会伸得越来越长,直到陷入泥塘不能自拔。重用这样的人,其实是等于害了他,也害了自己,害了组织。

第三个方面,就是对职场始终心怀恭敬之心,那些吊儿郎当、没有追求的人不能用。在职场中保持恭敬之心,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对职业具有恭敬之心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开会时对下属进行观察。有的人在会场,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不管他是否真听、真记,起码他是遵守规则,心存恭敬的。而有的人在会场,别人在开大会,他和周边的人在开小会,装出一幅玩世不恭的样子。或者坐在那里呆,心猿意马。对职业缺乏恭敬,是没有追求的直接表现。这种人得过且过,以混日子为宗旨,绝不能委以重任。事实上,这种人也担当不了重任。别看这是一件小事,却体现着大节。

第四个方面,就是能够善待同事和朋友,那些以自我为中心、不懂人情世故的人不能用。人们常说,先做人后做事。这话其实不对。一个人的人品是通过做事表现出来的,应该叫作边做事边做人。怎么看一个人是否懂人情世故呢?领导家有事的时候,你别看,因为很多人会对领导家的事趋之若骛,这时候根本看不出来人的品性。同事家有事的时候,你可以看,那些讲义气,在朋友有困难有麻烦的时候乐于出手相助的人,是值得信任的。有的人连同事的父母过世也不肯去慰问一下,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再有本事我也是不会用,因为这种人的太“独”太“毒”。

我主要就是看这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都做得不错的人,应该讲就是大节不亏的人,可重点培养和重用。至于其他方面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不必求全责备。谁没毛病?谁都有毛病!识人关键要看主要方面。正所谓大德不逾闲,小德可出入,就是这个道理。老领导最后总结道。

老领导的“四招”是用来识人的,对于像我这样的职场小字辈可能用不上。但反过来一想,这四招上司识人术,不正是下属的做人术吗?如果按照这四条去做,不就可以做一个大节不亏的人吗?于是,我窃喜,又敬了老领导三杯酒,感谢他让我分享了他大半辈子实践所得的经验。

昨天晚上睡前乱翻《论语》,突然看到子夏的一段话: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又想起老领导讲的识人四招,竟异曲同工。遂记之。不少朋友说这几招用人术已经过时,果真是这样吗?未必。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职场无间道最新章节 | 职场无间道全文阅读 | 职场无间道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