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甲进化传说 第一章 机甲与机神 第五十三节 “白加黑”

作者 : 粒子炮

正常的训练生活过了一个月,一天下午,赛格跑来找到还在训练的张正树,气喘吁吁道:“成……成功了!”

“什么成功了?”

“零件……制造!”

“零件制造……”张正树挠了挠头,恍然大悟,“难道那个你知道怎么加工了?”

“对!就是那个!”

张正树连忙和赛格一起跑到仓库,卡内其也显得很兴奋。张正树眼前的试验台上放着一把白色剑。

“这不是武术里用的剑吗?你们造这个干吗?另外,怎么知道要造成这个样子的?”

“先做个小的实验一下工艺啊。”

就在这时候,赛格徒弟把杨涛也叫来了。张正树看见杨涛立刻领会了赛格和卡内其的意思。

“杨涛,来试试这把剑!”

“剑?白色的剑……”杨涛拿在手里模了模,“这是石头?”

“不是,”张正树找来一钢块,“砍下试试。”

“你们让开点,石头碎掉时会迸射伤人的。”

几人还是围成一圈,动都不动。

“干吗?我让你们散开点呀。”

“又不会碎,我们散开干吗?你砍你的,我们没这么大力气。”

杨涛只好将信将疑地单手把剑举过头顶,倏地一道白光闪过,“铿”地一声,连钢块带试验台都被砍成两截。杨涛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果然强,哈哈,赛格,卡内其大师,你们好强啊,哈哈!”张正树兴奋地和俩人抱成一团。

杨涛则在边上傻傻看着手里的剑,嘴里念念有词“乖乖,真猛!”

张正树又让刘星星拿来一块祥龙机甲上最硬的复合装甲,让杨涛再试试。这次杨涛心里有数了,稍微运了一下功,双手拿剑,又是“铿”的一声,复合装甲也应声成了两半,这次轮到刘星星的眼珠子掉出来了。

几秒钟后,刘星星反应了过来,捡起眼珠子,从傻傻站着的杨涛手中拿过剑来仔细端详。“没啥不一样啊,怎么看都像石头或塑料,重量和石头差不多。这就是正树你弄回来的那种白色物质?”

“没错,就是它!还有更厉害的!”张正树转头对赛格和卡内其,“既然这个都完成了,把那黑色液体涂在这表面没问题吧?”

“当然没问题,我们早就想好办法了。”赛格一边说一边接过剑,先在剑上涂了一层事先调制好的蓝色液体,然后浸在黑色液体里。十分钟后,用钳子将其捞出来,递给杨涛。杨涛接过剑一看,从全白色变成了全蓝黑色,剑通体亮,表面就像镜子一样。

张正树拿了套演习用的装备,让杨涛穿上带识别装置的衣服,自己则端着练习用光枪。“我对你射击,你用剑来格挡我射出的光束,虽然这光束没伤害力,你也别中弹哦~”

杨涛会意,在十米远的地方摆好架势,张正树对着杨涛各个要害部位射击,打完预设的5o能量后,杨涛的衣服上显示击中1o枪,其他的光束均被剑反弹出去。

“杨涛,你即将成为‘绝地武士’,哈哈,在你进行脑波加强训练的同时,也要进行这种训练,这把剑就是专门为你打造的!不过剑鞘你自己去想办法弄了,能装这把剑的剑鞘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啊,哈哈!”一群人又大笑起来。

大笑过后,张正树让赛格和卡内其先休息一下,和刘星星一起,又找到孙建、约翰逊、西米克,还把实力较强的几名机师都叫来集中在一起研究开下一代祥龙机甲。

“这次我们要综合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来制造世界上最先进的机甲,我的初步构想是用上特尼姆引擎,高温电离引擎,核动力引擎,等离子喷射引擎,少量‘白加黑’材料,相转移装甲,自我修复系统还有最新型的武器。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和雷达系统高度集成化,把机体分为格斗和射击两个类型或者直接就一种通用型,多种武器,按照个人不同特点自由搭配。大家讨论一下。”

田羽先开口了:“我觉得对于几位某一方面能力特别突出的机师还是应该设计开专用型的。比如杨涛只适合格斗,余晶只适合射击,让他们用泛用型机甲会浪费战斗力的。”

田羽一说完,所有到会机师都持相同意见。

“我怕这样会大大加重西米克的设计负担,西米克,这样的话最少要设计五六种机甲呢,你要辛苦啦。”

“小意思,给加班费就行~~~。”

“这个你不用担心,机师本人就会贿赂你的,哈哈。”

一阵哄笑过后,张正树请刘星星说说这些先进技术的可行性。

“目前,等离子喷射引擎和核动力引擎是我们已经掌握的技术,特尼姆引擎暂时没有材料制作,高温电离引擎不能为机体提供动力,它其实是一种粒子压缩装置,我们目前正在试着制作第一台,把压缩率提高到3倍,如果成功的话,搭配特制的龙吼2上的粒子炮可以有能级的威力;自我修复系统已经可以运用到机甲中,前提是足够的紫色晶体,不过在杨涛那把刀做出来以后,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最新型的武器我们还没试作出来,按照设想,一种是实体格斗武器,其量产型用新研制出的合金材料加上‘白加黑’制造,专用型的全部用‘白加黑’制造,射击武器最关键的反射涂层材料问题我们已经解决,就用‘黑’,这可以使炮管的承受能力提高几十倍,也就是说,只要引擎能提供够强的压缩粒子,这种新型炮管都能射;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和雷达系统我们目前还停留在祥龙2机甲的水平上;这就是我们目前的技术实力了。”

“我有话说。”约翰逊接住了话题,“这里的机甲制造水平确实非常先进,但是我现祥龙2机甲的机载光子设备却比较一般,我在原来的部队里驾驶的机甲,其机载光子设备都比祥龙2的先进!”

“太好了,约翰逊,能不能详细说说?”

“嗯,先,我们的控制系统已经半自动化了,计算机可以全程监控机师的脑波、瞳孔、血压和心跳等生理反应,一旦机师出现受伤等非常情况或者机师选择自动模拟驾驶,计算机会根据日常记录下来的机师操作来做出相应动作,如果遇到没有记录的情况则采用程序预先设置的动作模式。其次,我们的雷达系统强度大,范围远,集成度高,还比较节省能源。而且新的锁定系统已经投入使用,机师的眼球跟踪某个目标系统就直接锁定目标,反应快的机师可以在1秒内锁定5个目标以上!最后是计算机系统,我们有三种操作模式,一般情况下用脑波模式,战斗中可以切换成动作模式,就是机甲模仿机师的动作,还有一种就是老式的操纵杆模式,这种模式很少使用,一般是前两种模式生故障的时候才用的。”

“看来我们的机载光子设备确实比较落后,我准备去弄一套先进的来研究一下……”

“我提个建议。”洛克斯插了一句,“可以不?”

“直言不讳。”

“现在比较先进的机甲都是脑波控制的对吧?”

“没错。”

“既然机体可以用脑波控制,武器也可以用脑波控制啊,使用一般的武器攻击敌人时,敌人可以采取主动防御,减少伤害,但是如果可以控制运动的武器,就可以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而且也比整个机甲的雷达反射面积小,不容易被现。不过使用这种武器有两个要求,第一,武器数量要过两个,第二,武器必须自己拥有动力系统,而且运动性要高于机甲。如果达不到这两个要求,就无法攻击到敌人的薄弱环节。”

这个理论一提出,就引起广泛讨论。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机甲进化传说最新章节 | 机甲进化传说全文阅读 | 机甲进化传说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