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朝前拱 正文 第112章:“猪朝前拱”与“百年孤独”(转帖)

作者 : 张贤春

——作者:山中来客:(四川)——

张贤春先生的长篇小说《猪朝前拱》连载暂告一段落即便小说结局还未出笼但因为作者为我们提供了最后的故事梗概所以我可以大胆来说说阅读本小说时感想——

《猪朝前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长篇力作。小说表面写的是依靠个人奋斗后来是身不由已地登上了局长宝座的知识分子颜仲江最终堕落的历程其实揭示的是中下层人物的一般悲剧。在不公平不公正的环境和体制里他们的生存状态脆弱得像一张纸。又因人性的私欲容易膨胀结果常常被现实碰得头破血流无法自救惟有求取来生——

小说描述了黔境乌江中下游农村、城镇两大阵营半个多世纪变迁的历史有一种具大的概括力和表现力。历史善于开玩笑政治更长于愚弄人有时可以把人变成仅会说话的工具。人作为生命的个体多半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生活中充满了刀光剑影欲哭无泪、凄凉入骨鲜有田园牧歌式的美好只能像猪一样不停地艰难爬行仿佛扛着十字架。小说几乎碾过了2o世纪中国革命历史。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包括清匪肃反运动)、大跃进(吃大伙食堂)、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间接或直接均有所反映;国人曾经集体表演过的喜剧、闹剧、丑剧如清匪肃反中的错杀好人、吃大食堂、文革时对领袖的盲目崇拜、企业亏损破产等等大都在生活中有生动描绘——

天意不可违**更可怕。社会有逼良作娼的说法官场有拖人下水的传统——

一些农民或者说一些出生农家的孩子可能有一时得意他们靠艰苦奋斗勤劳善良忠心耿耿终于杀进了城市文明人行列暂且做了有级别的奴才他们稍许有一点资本遂神往起贵族特权阶层的生活要社会加倍偿还似乎亏欠过他们的债务。精神生活建筑在经济沙滩上再加上暂时借用并不牢靠的权力那么悲剧就早已注定。胡长清这条大肥猪是如此颜仲江这个小猪仔更是这样——

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颜仲江是个光照全书的人物他的悲剧尤其让人痛心疾。其实仲江是落后农村、宗族制度和不公平社会的牺牲品。为了忠于辛娅不伤害纯粹农民的香玲他的做法在今天看来是极其愚蠢的甚至于不可思议的消极态度:服药来压制自己的**结果遭到了几乎不可原谅的惩罚:第一个孩子患白血病夭折。下狱后身患绝症是否昔日疾病乱投医我们不敢妄揣;最终与辛娅结合是真正的爱情得到了慷慨淋漓地表达还是出于不可捉模的怜悯和同情也让我们莫可置喙。而贤春先生显然是倾向于前者的因为仲江善良得可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城镇生活还来不及让他学会游戏人生、玩弄爱情。他们从合到分由分到合再合而分正是爱情婚姻观念的反复无常所致。作者想证实:再坚不可摧的爱情也经受不住时间最后的检验可怕的是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小说有一章叫“初进包房”将仲江“人在江湖”写得极有层次感十分精彩。十二分的正人君子就这样身不由己地露出了人性的劣根性——小人得势就猖狂。这也是人物命运的转折点就像阿Q做了革命党就做百日梦想把秀才娘子宁式床搬进土谷祠;就像那个乞丐皇帝朱元璋赌下了江山就可以跑三宫六院了——

改革开放国人历史上破天荒地第一回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并开始为自己而活。以人为本而非以权力为中心建立和谐社会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票箱里跳出的县长包章莲就寄托了作家的政治理想。可中国却是没有经过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经历真正的民主革命历史来了个跨越式飞跃矛盾薄积而厚就像小说“阵痛时分”一章所写的那样农民和公安警察间生的暴力冲突——

干群关系展到如此地步还能说有些人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吗?正如恩格斯在谈及哈姆莱特悲剧时说:“历史的要求同这种要求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冲突!”别人吃喝玩乐你当一个正派人就亏了。老Q有一句精妙的至理名言:和尚动得我也动得。而且这人世间本就没了和尚喂肥了就能揪出来杀肉的猪毕竟冰山一角。仲江是平民的根子又有文人真诚的脾气江湖上混得太稚女敕实实在在是个没段位的小人物稍微甩尾巴就露了老底——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严肃的诗艰苦地写。历史不可抹杀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忘记就意味着背叛。在这个普遍追求剌激而极其浮躁的时代能够静观世界追寻历史贤春先生显然做了一件很有价值的工作!他试图通过再现历史风云思索中西部农民的出路:不靠神仙皇帝靠伟大的政策和先进的制度改变观念走出去才能拯救自己才能改变期望改变的一切——

小说几乎继承并宏扬了中国章回小说的传统:没有一个冗长的中心故事而是围绕时代更替和人物命运组织材料构建了一幅巨大宏伟的关于二十世纪我国历史壁画图。没有追求惊险离奇的故事情节没有迎合世俗口味的色*情呈现相反地有些类似于福楼拜的“客观而无动于衷”。作者在乎资料详实和厚度仿佛是在编辑历史的清单让历史数据和现实生活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使艺术虚构与生活场景结合惟妙惟肖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真实——

小说风格简洁凝练。故事情节单线展开没有静止的人物心理分析没有大段落的空洞议论像是“焦点访谈”只让事实说话让人物表演。民风习俗、自然风景人物个性用的是传统的素描几笔勾勒特征毕现。民族地方特色十分浓厚民族心理、老百姓鲜活的语言描写之到位、准确让人叹服。细节是构成小说作品价值。小说中有许多富有独创性的细节、故事如易婵之死就极有戏剧色彩让人哭笑不得。大量的口语、俗语、谚语、诗词(包括古八字算命的那一些顺口溜)提升了小说的品质、趣味。现实本身就有幽默和讽刺性有时我读到精彩细节捧月复大笑。不得不叫人惊讶作家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小说获得成功在于写活了几个可以称之为典型的人物:辛娅、颜河义、古成兰、古八字、牛维贵、牛世和、包章莲等。牛世和的故事虽然不多但这个现代教师形象却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仿佛有我的影子给我四周的人画像。古八字是作者人物画廊中重大贡献之一精彩而又典型。是真正的“活人”充满喜剧性从他身上我们可以读取底层人民太多的落后、愚味、善变、麻木、逆来顺受等可怜可叹可悲的性格特征——

作为一部规模宏大的作品小说的结构、人物命运的多线索展开、大场面的描写等尚需作家苦心经营。又因为政治性约束使事物有些本质流于表面。但瑕不掩玉相信作者的修改稿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注:此文7年1月14日于文学网题为《“猪朝前拱”与“百年孤独”》《铜仁日报》2月3日转载;为便于留存,本次转帖略有改动并已征得管理人员和作者同意。)——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猪朝前拱最新章节 | 猪朝前拱全文阅读 | 猪朝前拱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