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朝前拱 正文 第85章:第16章 舆论导向 1、报办提案

作者 : 张贤春

——县委组织部万副部长找颜仲江谈话县里将筹办《乌江报》现在征求他的意见他是否愿意到报社任执行总编社长、总编由宣传部长兼任。仲江沉默了一会说:“算喽我那些在省报、地报工作的同学说办报纸是起早了得罪丈夫起迟了得罪公婆。”——

县委新班子决定创办《乌江报》源于王林佳那份夭折的提案——

新一届人大、政协产生前王林佳放弃人大代表下选提名后被协商为政协委员当选为政协常委。有人对他这一行为疑惑不解当人大代表在选举期间的“政治地位”比政协委员高多了那些平常鼻孔朝天的候选人因怕被差额“差掉”此时都会满脸堆笑就连他们自认为夫贵妻荣的老婆平时哼哼作答此时也会主动微笑称哥呼弟喊伯叫叔嘴甜如蜜。当然凭他在代表中的影响自有人提烟送酒上门请他帮忙“做工作”。他对这些说法一笑置之后来他解释说之所以这样做一是避嫌。包章莲是否能连任副县长不在乎他这一票也避了“利用职务之便”拉票之嫌。果然会议期间有代表提名章莲任县长被章莲动员放弃也与他“无关”。二是政协言比人大自由得多少有官话、套话少有一二再再而三的确保候选人当选的“领导讲话”。果然会议讨论时他的言最多不时还赢得阵阵掌声。有人开玩笑说:“你把棒捶当针了!你真以为你是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没有人把你的话当回事!”他回答:“人家不是说县委有权政府有钱人大举手政协言?给你说话的机会你不说等到会后四处乱说好点?”对方无言以对——

王林佳不但言多提案也多一共5件涉及兴办补习学校、增加县城小学校、举办独立初中等。上年的提案都还未落实今年政协第二次会议上他又提了6件。一位好友看到他设立兴乌富民科技人才奖、加强税收征管和严禁毒鱼炸鱼这3件提案开玩笑说他是“戴顶政协委员帽子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在两会中引起不少人争论也使人耳目一新的是他的另一份提案:恢复《乌江县报》。他在提案里强调创办县报有7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宣传鼓劲。经济建设需要号角社会展应有战鼓县报能够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起到号角战鼓鼓劲的作用。在宣传鼓劲中报社这批专职采编人员由于容易获取新闻线索也有时间和条件去采写自然会增强我县外宣的力度和效果——

二是记录历史。县内各项重大事件需要及时记载不能总是等事后再写回忆录那样由于时间久远难以准确回忆因此还有可能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根据编修《乌江县志》的同志反映由于一些资料的缺失致使撰写许多事件、行业时出现“断档”留下了不少遗憾。比如国民政府乌江末任县长逃跑前将档案烧毁就为这段历史的记载留下了空白——

三是传播先进事迹和经验。许多好的先进经验需要总结教训需要吸取百姓呼声需要倾听好人好事需要宣传学习——

四是反映风土人情。长期坚持办报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本县的风土人情以便全县人民对自己的家乡有一个清晰的印象清醒的认识从而激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五是有利于理论教育和探讨——

六是活跃写作氛围培养写好者沉淀文化底蕴。由于本县建县时间不长区位劣势明显至使目前未能形成较好的文化氛围。上级报刊要求的质量又较高打击了本县写好者的积极性使其放弃了写好。如果县报创办后表就容易一些;有时仅仅表一篇小文章就能鼓励一名屡投上级报刊不中的写好者一生从事写作。近几年省报采用本县的稿件相对增多与地区《锦江报》的创办不无关系。县报创办后写好者之间就会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指出不足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县报将集中县内写作精英经他们修改后表的稿件自然会使初学者在比较中提高反过来他们又会去指导一批初学写作者提高写作水平——

七是揭露和鞭笞弊端。在以此开展的新闻舆论监督中使社会机体不断得到完善使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使党的事业永葆青春——

为了办好这份报纸其办法和步骤如下:——

一、先建立以分管副书记和宣传部长为组长副组长的筹备小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筹备小组负责到省新闻出版局办理刊号。目前难以办理正式刊号办一个内部刊号亦可否则就是非法出版物了。其次物色好采编人员。物色时主要看其近期和以往从事新闻的成果目前从事新闻工作的兴趣这些人都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第三步制定报型及版面计划。根据目前的人力财力暂办为四开版周报。第一版为要闻版主要刊登几大家召开的会议及主要领导调研活动重大新闻;第二版刊载地方新闻以乡镇和部门新闻为主;第三版为“综合”版可以分类每期专题刊登相关内容的文章也可根据稿源情况同时刊载各类新闻性质的稿件。由于本县暂无文艺刊物第四版设为文艺版其栏目可以取为“乌江”主要表各类文艺作品。第四步落实办公地点和购买微机、照相机、微型录音机等设备——

二、将物色好的采编人员送到地区报社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稿件的修改版面的设计标题的制作以及微机操作等。培训回来后先进行试刊再正式出版——

三、待各项工作走上正轨后再争取公开刊号从县内行逐步扩大行范围;根据人力物力财力情况逐渐将周报改为周二报周三报甚至日报——

颜仲江等人与王林佳相聚谈到这份提案时表明了不同的看法。仲江看过提案底稿认为写得不错。如果是我写办报作用的顺序就改为:一、培养写好者;二、沉淀文化底蕴;三、记录历史;四、宣传鼓劲。简单明了也符合事实——

王林佳则苦笑着回答揭露和鞭笞弊端本想放在第二位呢可能吗?就这顺序恐怕都是提提罢了——

齐芳认为王林佳是异想天开。办报纸(豹子)我怕办老虎差不多。现在工资都不能按月拨出——

王林佳则反驳钱不应该是主要问题。现在无论如何要比1952年办《乌江县报》的条件好得多1961年停办也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原因。至于经费每个部门少吃半桌或者小车少滚两转就绰绰有余了。另外还可以自办行比如规定每个股级单位和副科级以上干部必定一份——

辛娅认为这样势必增加了大家的负担——

张国乾则不在乎他说一年一份报纸1o多块钱也增不到哪里去。他自从开办废旧物资回收店后财大气粗在他话语中不时闪现——

辛娅反驳他这一份是不要紧但要求订报的就不只这一份。党报是硬任务就不说了许多部门受任务影响和回扣利益驱动无不利用手中的职权强行摊派有的达到了职工人手一册或党员人手一份实在没有必要。刚参加工作的以及一些家属没有收入的家庭这半月工资也确实是一笔心痛的支出——

王林佳表示赞同人手一份不说负担了也是一种浪费。一间办公室一份报刊和1o多份相同报刊的阅读效果没有大的区别——

章莲则一再表明晋书记是不会同意恢复《乌江县报》的大家担心的资金问题还不是主要原因提案中说的‘揭露和鞭笞弊端’这才是关键所在。他在不同场合都说过负面报道会带来思想混乱、社会不安定的因素。此前他给宣传部就打过招呼要求所有通讯员的稿子必须由宣传部审定盖章后寄出特别是一些反映问题的稿子县里是有能力解决的不能往上捅。“11·6”事件生后他第一反应就是对宣传部长重申了这一口头规定——

五个个月后王林佳接到县政协转来宣传部的正式函告。函告称创办县报政治和历史意义重大对关心本县两个文明建设深表感谢云云。最后说“因本县财政拮据暂不创办待财力好转时立即着手筹办。”什么时候财力才会好转才算好转呢?王林佳和颜仲江谈到这一回函时笑着说真是奇妙至极——

《乌江报》未因颜仲江的谢绝任职而停止筹办步伐新年元旦试刊号印出“《乌江报》复刊纪念大会”隆重举行。试刊号连内部刊号都没有力大伟说他同学在省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处当处长“先上车后补票”。复刊不久王林佳上门动员仲江去报社——

(第16章舆论导向2、恩怨分明周三。)/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猪朝前拱最新章节 | 猪朝前拱全文阅读 | 猪朝前拱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