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宋 第145章 命名资治通鉴

作者 : 金坐佳

赵顼看着眼前的场面有点为难.不答应王旁等于自己失信.答应王旁吧.朝廷上大臣们又有异议.低头咳嗽几声.掩饰了一下尴尬.同时又让朝堂上安静了下來.

“皇上.这样可不好.今天镇南王要兵您若是准了.那明天吴王.后天献王都來找您要兵.那岂不是乱了吗.”司马光一脸严肃的说道.

赵顼瞟了一眼司马光.心说这我还不知道吗“王兄.这个事官家既然答应你了.必然不会食言.不过你要兵要的这么急.总要容官家和枢密大臣商议一下.”

“这有什么好商议的.皇上随手调一营兵就够我用的了.况且我这也是为朝廷办事.”

“为朝廷办事.”王旁这句话在众人心里都打起了问号.难道皇上又秘密派王旁去办什么大事吗.连司马光也不无顾忌的看着王旁.

王旁反而走到司马光身边.像多年老友一样将手臂往司马光肩头一搭.笑嘻嘻的说道:“我就知道.司马相公是正直的人.对上忠心耿耿.对同僚更是以礼相待.虽然当年你和我父政见不同.但这么多年一直是好友.这次我爹特意从江宁來向你道贺.你可帮我看住了他.他可是从不嗜酒的.”

司马光脸色显出几分尴尬.这朝中上上下下谁都知道他和王安石是死对头.可却少有人知道他们一直往來.这次进京.那些反对新法的旧派党人各个摩拳擦掌.想给拥护新政党人一次痛击.这些司马光不是不知道.尤其是刚才张汝贤急急渴渴的冒上來弹劾王安礼.司马光就觉得自己这差事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被王旁这么一说众人狐疑的看着司马光.众目注视之下司马光诺诺的说道:“可是常有往來.王公学识渊博.这点有目共睹.”

“对啊.”不等司马光说完.王旁一拍司马光:“想必司马相公主修的《通鉴》已经编纂完成了吧.本王恭喜司马相公.”

司马光不由一愣.这可是自己的心血.这部编写了十多年.如今刚刚将《通鉴》的最后部分《唐纪》和《五代纪》修成.这件事就连和王安石他都沒提.怎么王旁到先知道了.

“司马相公.《通鉴》已经编写完毕了吗.”赵顼欣喜的问道.

“正是.老臣历时十九载所编写《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9年).前后共362年.全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全294卷.现已完成.”

“司马相公真厉害啊.”

“果然是千古第一相.”

“十九年啊.难怪司马相公不为高官所动.”

朝廷之上赞誉声一片.司马光心里高兴但低着头尽量让人看出谦虚才好.

“好.很好.父皇的心愿总算是了却了.”赵顼点点头.

“还请皇上为通鉴赐名.”司马光请旨道.

“是啊.皇上.司马相公编写的巨著完本.这可是我朝的一件大事.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不知道是谁引起的头.似乎司马光写成了编纂成的通鉴成为朝中的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

王旁暗想.这《通鉴》的确是好东西.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听着大家纷纷请旨让皇上给通鉴赐名.王旁心里一动随即说道.“圣上且慢……”

“王兄.你.又有何事.”赵顼都忍不住皱了皱眉.这王旁难道又有什么鬼点子.

“刚刚司马相公不是劝谏不给我用兵吗.我这人呢就这点不好.我比较矫情.所以在这里我想跟司马相公比一比.”

“跟我比什么.”

“跟司马相公比谁更能体恤圣上.了解圣上之心.”王旁侧着头看着司马光.略带一丝挑衅.

“这.这如何比.”

“就拿这通鉴來比吧.”

王旁话音刚落.朝堂上一阵讪笑之声:“这王爷怎么了.难道他要用十九年也编纂一部出來.”

“你们说多了.人家镇南王是谁.也许十年就能编出來.”这话音中充满这嘲讽的味道.

“哈哈.就算用一年.那也不过是个仿品.怎么能和司马相公先编的相比.”

赵顼看着王旁.这家伙肯定不会说沒把握的话.不过此刻他也感兴趣.王旁到底要如何比试呢.

王旁才懒得理会下面的那些议论之声呢.他朝赵顼拱手道:“皇上.大家不是请旨让你通鉴赐名吗.你写一个名字.我写一个名字.名字相近都算我输了.您看如何.”

“哦.王兄有这么大把握.”

王旁点点头看着司马光.司马光一笑:“王爷这话可有点大.这通鉴之事如果不是王爷今日提起.恐怕老臣要过再过一遍再呈现皇上.听说王爷也是刚刚从吐蕃回來.这次也是首次上朝.我就相信无论如何这事王爷也沒法事先征得皇上的心意.”

“笔墨伺候.”赵顼也來了精神.这状态哪像是久病之人啊.

太监端着笔墨纸砚摆在赵顼面前.赵顼提起笔凝神想了想.一看王旁的眼前也放着笔墨.他却丝毫不着急:“王兄.你不写.”

“皇上开始写我在写.要不怎么显得咱们君臣心有灵犀呢”

“切.吹牛.”细微的声音在大殿中飘荡.

赵顼皱紧眉头.似乎猛然想到什么.开始在纸上龙飞凤舞写起來.

王旁这才拿起笔.在纸上赫然写下《资治通鉴》.写完交给司马光:“司马相公.你且收好.”

司马光拿过纸來.看着似有不解.可皇上还沒写完.又不便多问.赶等赵顼停笔.太监拿起赵顼所写交给司马光.司马光打开看了看又看看王旁写的.顿时无语.

“司马光.你验的结果如何.”赵顼问道.

“圣上.这似乎是王爷赢了.”司马光看了半天.终于说道.

“怎么可能.王爷怎么知道皇上要赐的名.”

看的人都糊涂了.这点小事在王旁來看简直太小儿科了.

“圣上所提此《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资治通鉴》.王爷所写正是《资治通鉴》.皇上您看.”司马光说着.兴冲冲的把王旁和赵顼所写同时呈了上來.

这件事上.谁不服也不行啊.王旁得意的站在一旁.看着刚才嘲笑过他的人一个个灰头土脸的样子.心里十分得意.

退朝之后的垂拱殿中.赵顼皱着喝过太监送來的药.擦了擦嘴角抬头看到坐在殿中的王旁:“王兄这下可是趁了心意了.不知道王兄什么时候离开京城.”

“皇上这么盼着我赶紧走啊”王旁半开玩笑的说道.说实话他对赵顼将种师道带的一营兵交给自己简直觉得太称心了.但看着眼前的赵顼不由得想到父亲和司马光之间的恩怨.

“看你说的.你若是晚两天再走.我还想请你到宫中一坐.”

“皇上想跟我叙旧.随时可以召我进宫.”

赵顼摇摇头:“不仅仅是你……”

“哦.”王旁明明知道.赵顼最近调苏轼进京.但仍然故意哦了一声.

“皇上.李教授和苏学士都已经到了.”杨戬在赵顼耳边说道.

“嗯.带他们來见官家.”

不多时.太监带着两名官员走进殿中.李格非王旁早先曾见过.而苏轼可是和王旁多年未见了.想不到苏轼年纪轻轻头发就已经白了不少.花白的头发显得几分苍老.曾经风流才子如今经历牢狱和丧子之痛.整个人竟如未老先衰般失去了光彩.

“不知道圣上召见下臣有何要事.”两个人在外面等候的时候就嘀咕了半天.忽然将两个人都调进京城.不知道朝中有什么大事.

“赐坐.”

谢圣上.两个人这才平身.起身落座的时候看到王旁:“原來王爷也在”

王旁朝两个人点头微笑示意.随后问赵顼道:“圣上.看來真的很巧.竟然都在了.”

这句话似乎寓意深刻.只不过苏轼和李格非沒有听出來.两个人一脸的茫然的看着王旁.赵顼符合道:“是啊.好巧.但也不算是都在了.可惜元泽沒了.当年我们开云轩.办云摘的人.如今已经有人不在.恐怕日后还会有人不在了.”他说着话目光从王旁.李格非.苏轼的脸色扫过.神情有些凄然.

这种神情王旁可是见过.有句话叫做.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当年的宋英宗.最后看着王旁的时候.也正是这样即是愧疚又是无奈的神情.而王旁最怕的就是这神情.大宋朝给他很多.但也夺走他很多.有时候王旁真希望痛痛快快的恨上一场.可每次遇到这样的事.什么样的怨恨他也提不起了.

“莫非朝中有什么让圣上难以解忧的事.故而叫我们几个前來.”李格非试探的问道.

“你们先退下吧.”赵顼打发身边的太监.侍婢都退了出去.

吱呀呀关门声.随后垂拱殿中一阵沉默.每个人都似乎在想着心事.苏轼还沉浸在丧子之痛中.李格非则是茫然的看着赵顼.

赵顼微微闭上眼睛.片刻喃喃说道:“有时候官家真是羡慕你们啊.回想当年我们几个人.吟诗作对纵饮高谈.那时候简单而且快乐.”

几句话说的几个人都沉默了.似乎当年的场景历历在目.“官家自知不行了.现在唯独歉疚你们.看着你们官运浮沉.似乎我也无力作为.亏我还是一朝之君啊.到最后连点心里话都沒人可说了.”

“说什么.圣上觉得我们跟你不一心.觉得我们阻碍了圣上要做的事.是升是贬都是圣意.我们不曾埋怨过.还请圣上保重龙体.”苏轼似乎从自己的哀伤中走了出來.低声劝到.

赵顼痛苦的摇摇头.看到赵顼这个样子.王旁心里说不出纠结.他和赵顼有仇吗?一个是君一个是臣.一个为了统治.一个为了实现自己想法.

李格非忽然按捺不住了.忽然转向王旁问道:“王爷.你不是一直在给皇上炼丹治病吗.你的丹呢.你难道就看着圣上这么痛苦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争宋最新章节 | 争宋全文阅读 | 争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