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宋 第124章 冒充

作者 : 金坐佳

“启禀皇上.镇南王出访吐蕃的队伍已经出城了.”杨戬走上前來.给赵顼披好厚厚的大氅.

“哦.”赵顼的目光从正在看的奏折上缓缓抬起.他的半边脸部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他走的时候有沒有多带金银.镇南王府有什么动静吗”

“听说王爷走的时候也沒带什么贵重之物.王府中倒是有人去了郓州.皇上不是答应镇南王许他定居郓州吗.”杨戬小心翼翼的说道.

“嗯.还是派人看紧些.这个王旁我是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搞出什么花样來.”

“一个王爷还能搞出什么花样.就算他有一营的人马.又能如何呢.”

赵顼微微摇摇头:“那是你还不够了解他.这次御射之后.王旁的声望又提高了.我听说借着春节期间.不少朝中官员都以拜贺为名纷纷去他府上.你说他们会不会结党营私呢.”

“皇上不用担心.这臣子之间道贺也属正常.再说他毕竟也是个王爷.又陪着六皇子观看御射.外人定以为皇上您对他加以重用才这么做.不过镇南王沒权.沒职又不论朝政.从吐蕃回來之后人也离开京城了.您还怕什么呢.”

杨戬口中说着.手上也沒闲着.给赵顼温好手炉.重新放回赵顼冰凉的手中.

“说的也是啊.他要不走我也担心将來他会挟天子令诸侯.”

“怎么会呢.皇上您有决断.当然不是一个镇南王所能挟的.”杨戬绞尽脑汁想着安慰赵顼.而赵顼又爱听的话.

“对于官家他是不会.但赵煦年幼.以后的事不好说啊.”

杨戬砸吧了下皇上话中的含义:“皇上真的要立为六皇子为太子.”

“嗯.诏官家已经拟好了.有朝中几位宰相力劝.这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且六皇子聪明.年纪虽小也很有胆识.的确是官家看好的.”

“皇上圣明.”

“行了.你就别说这些了.想必你告诉德妃这事也少不了你的好处.”

杨戬呵呵一笑:“什么事都瞒不过皇上您的眼睛.好处肯定是有.但那好处怎么比的上皇上立个好太子.对我大宋的好处呢.”

赵顼似乎心情也放松许多:“我也想好了.太子顺应天意就立了赵煦.只不过我也声明了.若有我有意外之事.就请太后执政.”

太后执政.这可有点出乎杨戬的意料.毕竟太后一向倾向于皇后那边.不过他马上说道:“还是皇上考虑的周全.”

“就知道你会顺着我说.”赵顼觉得无话了.一个太监难道还能逆着自己说吗.可是这个以防万一的事却有不是外人能看明白的.对于太后而已.无论是六皇子赵煦还是十一皇子赵佶.谁登基都是一样的.但太后却有一群大臣所拥戴.甚至自己做了皇上十多年.朝中老臣依然会去探视太后意图.甚至会听一听太后的懿旨.预期动荡时期让外人干预朝政.不如把太后架到前台.

看着赵顼撑着案想站起來.杨戬忙上前用身体当拐杖撑着赵顼.心中暗想皇上这病可是越來越重了.直到扶着赵顼回到卧榻.又命人服侍着赵顼休息.一名小太监走进寝殿.走近杨戬拽了拽他的袍袖.杨戬见赵顼已经闭上眼睛.于是跟着那小太监出了寝殿的卧房.

“是不是说了吗.皇上身体欠安.”

“他说还望杨总管代传实情.”

“算了吧.这后宫这么嫔妃.哪个不是因为得知皇上病重心急如焚的.也不能说谁吃不下喝不下就要另开先例啊再说.皇后不出面咱们做下臣的怎么能做主皇上的事呢.”

见杨戬说的沒好气的.小太监默默的退了出去.卧房中渐渐安静.杨戬朝里面看了一眼.宫女低头垂首立在帷帐外.随时等着听候吩咐.杨戬摇摇头.将案的笔墨收好.批过的奏折码放整齐.赵顼刚刚看的那份仍打开着.杨戬顺带瞄了一眼:据传吐蕃赞普董毡已经死.阿里骨秘不发丧并欲代欺丁上位.

一队官兵护着一辆马车向吐蕃方向行进.队伍出京城几天之后.王爷受了风寒病倒了.两位小王一路贪玩掉队了.可王爷病中也懒得去管他们.只命令戴宗去看着两个人不要闯祸.

一行多少日.途中休息种师道便命令张清给王爷端去饭菜.到达邸店下榻.害怕风寒的王爷围的严严实实的.看似镇南王病的不轻.身形消瘦了许多.

终于进了房间了.时迁一股脑的月兑下裹了好几层长衫.除掉厚底的高靴.妈的总算透透气了.平时看着王旁威风.轮到自己冒充竟然这么受罪.

门一响张清走了进來.看见时迁一副终于轻松些的样子不由一笑.他将饭菜放到桌上:“吃饭吧.”

“张清大哥.怎么着你也得说声.王爷用饭吧.”

“想的美.”张清也不客气.自己坐到桌边:“你不吃我可吃了啊.”

时迁这才扭着走到桌边:“也沒有酒.叫本王如何吃得下.”

“想喝酒.等到了吐蕃和王爷会合之后随便你.”

时迁在椅子上蹭着:“唉.都出來大半月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吐蕃.我天天坐在那破马车里.颠的我的都成两半的了.现在我这两腿都是软的.可惜本王的轻功.这么颠下去估计全费了.”

“呵呵.少來吧.你小子这些日子光长肉了.除了吃就是睡.还这么多抱怨.”

“说真的.张清大哥.这要是一天两天那叫享受.这一连这么多天可就成了受罪了.你还沒回答我呢.咱们什么时候到吐蕃啊.王爷那边有消息了吗.”

“王爷走的时候.特意嘱咐要我们不急不缓的走.所以按照现在的行程來说啊.估计还得有一个月吧.”

“什么.一个月.不行不行.我快真憋出病了.要不明天咱们换换”

“你啊.这个你就别想了.明天还是老老实实的车里呆着吧.”

时迁叹了口气.伸手摘下鬓角的花吹了吹:“幸好是假花.不然这么多日不见阳光.怕都调些了.”

张清看他那自怨自艾的样子.呵呵一笑:“除非你顶个花盆.不然即便是真花也凋谢了.”

不管时迁愿意不愿意.照旧一早要穿上厚厚底子的靴子.身上多穿了若干件王旁的衣服.然后用毯子将自己围的严严实实的只留出滴溜溜的一双眼.然后老老实实的坐在马车之中.

青藏高原原來的居民称孟族.战国以后.有些羌族部落.如发羌、迷唐等部.逐渐迁移到今**地区.他们和当地人民相融合.繁衍发展.形成了吐蕃族.建立吐蕃王朝的是活动在雅隆河谷的牦牛部.统一牦牛部各部落的叫弃聂弃赞普.“赞普”是雄强丈夫的意思.以后成了吐蕃君长的尊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由于大宋的所处的地区的缘故.与远离汉族地区的卫藏等地藏族各部联系交往较少.但与邻近汉族地区的甘.青.川.滇藏族各部则相对密切.大宋开国不久.原吐蕃帝国的一个部落首领的后裔唃厮啰在以邈川(今乐都).青唐(今西宁)为中心的青海省湟水流域建立了政权.这是当时以藏族为主体的一个最大的地方封建政权.唃厮啰多次遣使向宋朝皇帝纳贡.并乞官职.西元032年(明道元年).宋仁宗封唃厮啰为“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并给以优厚的俸禄.西元04年(康定二年).大宋皇又封唃厮啰为”检校太保充保顺.河西等军节度使“.此后.唃厮啰的子孙继承人董毡.阿里骨.瞎征.陇等.世代均由大宋封官任职.唃厮啰部统治地区.隶属于北宋全国二十六路中的秦凤路.

西平郡.吐蕃的都城.地处青海省东部.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环山.三川会聚.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有“西海锁钥”之称.

“都是王爷的馊主意.这下本王真病了.”西平郡的驿馆之中.时迁看着桌上的饭菜却懒得伸手去模筷子.

“我们怎么沒事.还得说你身子差.快吃吧吃过了就好了.”张清像哄孩子似的哄着时迁.本來时迁年纪就比他们小.一路來两人同吃同住也有了几分兄弟之情.

“你们当然沒事.种指挥手下都是精兵强将.一路上又沒像我这样天天闷着.”时迁嘟囔着抱怨道.

“再坚持几天.戴宗已经來过了.说是王爷大理之行十分顺利.正朝这边赶呢.估计用不了三五天也就到了.”

“快点來吧.我可算知道了.当王爷太辛苦了.”时迁苦着脸说道.

要是王旁在.王旁肯定一笑.时迁这也不算是病.最多算是高原反映而已.好在时迁虽然瘦但身体的底子不算差.

“我们也盼着王爷快点回來呢.”

“对了.张清大哥.我听说这肃州防御使阿里骨是王爷的结拜兄弟.你说他要是知道王爷來了.会不会亲自來看看王爷啊.那样我可就穿帮了.”

“放心吧.我们早已经打听了.阿里骨不在此地.王爷早就料到这点.已经让人送信给了折将军.提前邀请阿里骨去了河洲.就算他现在回來也要有两三天呢.”

时迁这下放心了.随便吃两口饭感觉身上舒服多了.在房里无聊的溜达会.支开房间的窗子朝外看了看.街上行人川流不息.有的身着小袖圆领直襟团窠花锦袍.颜色较鲜艳十分好看.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争宋最新章节 | 争宋全文阅读 | 争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