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宋 第077章 冬虫夏草

作者 : 金坐佳

王旁这么一问赵顼也愣了一下.转头问身边的身边的太监李彦:“李彦.银台司有几个姓孙的啊.”

李彦忙上前说道:“皇上.银台司姓孙的只有孙超一人.”

“对.就这一个.”赵顼笑着说道:“你看我这记性.”

“不是皇上记性不好.皇上手下这么多官员.哪里记得清楚姓什么的有多少个呢.”李彦替赵顼解围说着.

这太监还挺会说话的.王旁看了看他.不过是一个二十來岁的太监.说话是典型的太监腔.宫里的太监基本沒有张的太磕碜的.只不过这李彦看上去面色十分苍白.

赵顼回忆道:“王兄刚刚你这么一问.还真把我卡住了.不过官家到也未必像他说这样.这个孙超我知道.他的父亲是文观殿学士孙固.我沒记错的话.几年前他父亲也是银台司的公事.”

“皇上说的是人称百会先生的孙固.”

“我看他啊是百滑先生.那会唐介和吴奎为了弹劾章辟光的事竟然在宣徽院中险些动起手來.这孙固啊就是看着也热闹也不说劝劝.要不是官家刚好经过.那宣徽院能让那两人给拆了.不过话说回來.也就是这孙固在银台司的时间最长.基本熙宁年间他都待在那.也算是个奇迹了.”

王旁知道向來银台司的官员任职的时间都不会太长.而且多是兼着其他官职.一般一个任期或者提升了参政知事.或者仍就本职.像孙固这样的还真不多.王旁立刻想到.刚看孙超直接就能把个提举带到皇上这里.看來银台司的权利还是很大的.这个线索也要查一查.听赵顼的意思.孙固比较圆滑.人未必他会带來.但如果这里有银台司的事儿孙固肯定会知道.

想到这儿王旁笑了笑:“庆历年间.仁宗皇上实行新政不过一年零四个月就夭折了.皇上您实行新政用了十年.这也十个奇迹.相比之下孙固在银台司的时间可是小巫见大巫了.”

赵顼知道王旁是故意拿话挖苦自己.他苦笑着说道:“眨眼十年多年.你又不在朝中你怎么知道官家的苦衷.”一句话先把王旁的话堵住.忙又说道:“现在说说王爷你來见我有什么事了吧.”

要是讨论起变法的事.那可就沒完了.王旁也并不想多提便就着赵顼的问话答到:“我是來向皇上辞行的.”

“辞行.你刚刚回來.又要去哪.”

“皇上.您难道忘了我要帮你炼丹采药啊.这药不采怎么不会自己飞來.”

赵顼皱着眉头.他倒不是舍不得王旁.只不过让王旁再外面飘着自己还真有点不放心.

“需要什么药你尽管说就是了.御药房那么多名贵药材.你要用什么随便拿.”

王旁早就知道赵顼会这么说.他一脸严肃的说道:“药材不是越贵越好.历朝历代哪个想延年益寿的君主沒有这些好药材.关键是药材要选对的不选贵的.更何况给皇上进宫的药材都要找资质高卖相好的.可偏偏有些药材就难看.”

赵顼质疑的摇摇头.

“冬虫夏草.皇上沒听说过吧.”

“什么虫子草的.”

王旁回忆着冬虫夏草始载于吴仪洛(77年)《本草从新》.他确信赵顼听都沒听说过.这才说道:“冬虫和夏草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冬虫是一种昆虫的幼虫.在生长的过程中被夏草的菌种侵入.夏草在冬虫体内生长造成了冬虫的死亡.夏季來临.夏草的子实体长出了冬虫的体外.如同冬虫长成了夏草.”

“吁~”李彦听着差点沒吐了.赵顼瞥了他一眼.李彦忙把干呕的半下强咽回去:“王爷说的好恶心.这种东西怎么能让皇上吃呢.”

“你个太监你懂什么.这冬虫夏草要三四年才能长成.而且生长在主产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的上游.中原之地根本沒有.要不是为了皇上的龙体.本王才远去蛮夷之地呢.”

赵顼也不懂.但刚刚王旁训斥李彦的话他也听到了.这下反而不好多说什么:“咳.这三江上游已经到了吐蕃回鹘之地.这么说王兄是打算去吐蕃了.”

“我打算去趟高丽.”

这下赵顼有点糊涂.本來以为王旁要去吐蕃.自己正因为吐蕃近來不好约束的事烦心.所以刚刚王旁说的时候.赵顼忽然对王旁有了一丝戒心.却不料他根本不去那边.“不是要找冬虫夏草吗.怎么又要去高丽呢.”

“我只是那这冬虫夏草当个例子.但采药不在一时.皇上的龙体也得先调理再延年.所以我先采为皇上调理的用药.”

赵顼心里疑惑不定.王旁要是直接说去吐蕃.他便会多想.可王旁不去吐蕃.赵顼又觉得嘀咕:“这样啊.要不王兄你还是先去找那冬虫夏草.官家也想看看新鲜.”

“不是吧那么远.而且听说吐蕃现在乱的很.不去不去.”

王旁越是这么说.赵顼反而越想让他去:“就因为乱.才需要王兄你去的嘛.那吐蕃董毡的义子又是王兄的结拜兄弟.你就当去看看兄弟.顺便给官家找药材.”

“皇上.您别蒙我了.我在永乐城的时候就知道.王韶死了以后咱们朝廷跟吐蕃的关系一直不好.要不然怎么西夏攻打永乐成.吐蕃都沒人來帮咱们呢我不去.”

赵顼沉下脸來.在王旁面子自己一点皇上的威严都沒有.“你不去.如何帮官家采药.”

“等吐蕃的事解决好了我在去.”

“那你去给官家解决不就是了.”

“我是给皇上采药.再说了咱们有言在先.本王不参与政事.说了现在不去就不去.”

“嘿.官家还支派不动你了.”赵顼一拍龙案.

王旁也不客气一拍椅子扶手:“君无戏言.我坚决不去是维护皇上的圣谕.不然前段还说我不参与政事.现在又派我去吐蕃.人家会说皇上朝令夕改太嬗变.”

这句话隐隐的带着刺儿就扎向了赵顼.这十多年自己朝令夕改的事多了.尤其那件熙宁十年的变法一朝一夕來來回回多少次.

人越是强调什么.说明他越怕什么.越怕什么越想证明自己不是这样.就比如说眼下.赵顼最怕朝令夕改这四个字.所以王旁这么激他反而沒辙了.

李彦左看右看的十分的诧异.自己入宫快十年了.在皇上身边也有个三四年了.头一次看见有人跟皇上对着拍的.这会看王旁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根本沒有半点退让.再看赵顼.拍完了桌子手还在上面身子僵着看着王旁.看着看着赵顼忽然绵了下來.“官家怎么会朝令夕改呢我这也是信任王兄你.这吐蕃现在就好像不受朝廷控制一样.官家一时又想不起來比王爷你更能干的人.要是这问題解决不了.你说不去那药如何采呢.”

李彦心理明白了.皇上这是想药想疯了.

再看王旁不紧不慢的说道:“吐蕃的事有什么可着急的.这些年要是一直用王韶的平戎策打也好.拉拢也好早该见到成绩了.可关键是沒坚持.所以才是这样跟吐蕃忽冷忽热的.”

“王兄.你就别说风凉话了.我这可不是要王兄参讨政事啊.我这是咱们兄弟之间聊天说话.你说像你三弟那样的.我这你的皇弟该如何应对呢.”

赵顼把话说的跟家常似的.也的确够跌份的.王旁当然知道不能把赵顼逼的太紧.自己不参政那是给外人看的.要是什么事都不知道以后怎么争取属于自己的那部分.

“皇上.这事您别着急.现在董毡不还在吗.吐蕃这些年疏远朝廷我觉得我那三弟肯定是心里有想法.您想想这吐蕃的事内外都是阿里骨在打理.董毡年迈病重.可如果咱们大宋朝不承认阿里骨.他不管做什么将來都会吐蕃人所指责.你不支持他.他能挺你吗.”

赵顼好像听出点门道:“王兄的意思是.加封阿里骨.”

“要封也别光封阿里骨啊.您不如封董毡带着阿里骨.这样既能体现我大宋的宽仁之心.又能顺便提高阿里骨的地位.还能让阿里骨知道皇上的一番深情.说不定那小子明白了.好好称臣上贡.这不是几全都齐美了吗”

只会赵顼的手抬起了.高兴的拍了一下案:“对啊.怎么这事到了王兄这都这么简单了呢王兄你看怎么封好”

王旁不假思索的说道:“你就下诏册封西蕃邈川大首领董毡为武威郡王.册封董毡养子阿里骨为团练使.董毡的儿子欺丁为刺史.”

赵顼听了嘿嘿一笑.用手指着王旁:“王兄.你也忒坏了.”

阿里骨是封的团练使.相当于地位低于节度使.等同于防御使.是专门负责军事的官职.按宋朝的官职级别來说也就是个八品官;而封董毡儿子欺丁为刺史却是个五品官职.看上去官阶差了三品.但不同的是团练使掌兵权.但刺史却是养闲人的闲职.

“怎么说那也是我三弟.向己不为偏.皇上.你就盼着阿里骨能明白这里的玄机.早日派人來称臣上贡.那时候才是我去吐蕃为皇上采冬虫夏草之时.”

赵顼满意的点点头.看來王旁还是有心.这么一说他对王旁的顾忌猜疑稍稍减了一点点.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争宋最新章节 | 争宋全文阅读 | 争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