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宋 第八十一章 新仇与旧恨

作者 : 金坐佳

浪客中文网

银台司的三位大佬.对王安石的态度上从各执己见终于达到了共识.因为他们清楚看到.皇上对于王安石的态度.这让他们愈发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到岌岌可危.尤其是王安石根本沒有把银台司的人放在眼里.

可如果真的沒有放在眼里.王安石自己也不会那么生气.他不是省银台司的唐介的气.而是生御史的气.只不过他懒得跟唐介他们的去解释.难道说谢谢唐参政.这奏折就不用上揍给皇上了吗.

如果他的脾气稍微收一收.做事也稍微圆滑一点.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熙宁变法在小皇上赵顼这么坚决的支持下.也许就会成功了.

好在.现在他多了几分希望.因为他有王旁.如果王旁不是王安石的儿子.而且如果王旁不是现在的镇南王.那么王旁的路要宽的多.他可以做王安石身边最优秀的幕府.这条路因为他王爷身份.地位也就显得不一样了.如果他不是王安石的儿子.他还可以利用现代人的思想.再变革于王安石的思想之上.或者大宋的宰辅就是他.

现实不是这样.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如果不是王安石是王旁父亲这个事实.就算王旁知道所有的变革之路也沒用.他甚至连某个圈子都进不去.即便进去了.如何到正确的队伍中.而不会成为朝堂之上的自己这方的枪和对方的垫脚石.

即便如此.王安石还是气哼哼的回到了府上.正是小童周美美看到的那一幕.他当然不知道.在他离开银台司之后.银台司发生的那场让人啼笑皆非的内讧.他更不知道.就在皇上离开银台司之后.因为利益的关系.银台司内乌云尽散.而且还有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抱团御史台.

王安石不知道.赵顼更不知道.

回到勤政殿.赵顼越想越郁闷.都是娘身上掉下來的肉.如果不是父皇立了自己为太子.如果不是父亲走的早……

赵顼想得多了.这也不怪他.自古以來兄弟相残为了一个皇位的事还少吗.他亲眼看着赵宗沔想要篡位.难道母后对赵颢就比自己好那么多.甚至赵颢的亲事母后都要亲自督办.而且更让赵顼心烦的事.第五个儿子赵僩又夭折了.

亥时过了.此时夜色已深.勤政殿内还是灯火通明.“唉.”长叹一声.即便是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放到一边.自己身为一朝天子.竟然到现在连个后人都沒有.

这个时候.吕诲又提起太后因为赵颢在宫中而被章辟光上的事.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该死的吕诲.王安石做的太对了.这些御史抓住点事沒完沒了的.不能让他们在这样下去了.要不是看着当年他跟着司马光一道弹劾任守忠份上.赵顼早就降旨把他贬出京城了.

“圣上.天色不早该休息了.”杨戬在一旁小声的提醒着.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圣上……”

赵顼抬起头,杨戬这是磨叽什么呢.

“德妃.还在等您呢……”

“告诉她.我累了不去了.”

杨戬有几分无奈.看的出今天皇上这气生的可不小.这个可恶的王安石.因为他皇上沒少生气.杨戬是这么认为的.不光王安石可恶.有其父必有其子.那个王旁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从勤政殿退出來.杨戬琢磨着怎么和德妃回话.

德妃的寝殿中.一名妙龄女子袅袅的从屏风后面走出來.精心修饰过的妆容

显得五官更加精致.柳眉凤眼.生的十分纤巧.

“启禀德妃.圣上说他今天不來了.”

刚刚还是一双似笑非笑含情的双目.听到这话立刻柳眉倒竖.多了几分怒气.

“皇上不來了.那去那里了.”

“德妃.您别瞎猜了.皇上现如今除了您这.哪都不去了.”

“算你会说话.”德妃显得有几分失落.懒懒散散的在梳妆台前坐下.一件一件的将头上的飞鸾走凤、七宝珠翠、花朵冠梳摘下來放在梳妆台上.

余光撇着.杨戬还在房中:“你怎么还不走.”

杨戬眼珠转了转.这个德妃就是那个有着一双美足让赵顼心仪的朱美人.果然不出杨戬所料.除了美足和一副娇媚的面容.德妃复杂的身世磨练出她极好的性格.这么复杂的皇宫大内之中.上到皇太后.下到其他嫔妃.很难说出她的不是.这让赵顼愈发的宠爱于她.

可真是的德妃并非那么不计恩宠.杨戬很快就发现.德妃十分有心机.而自己也通过经常有意无意的透露点她爱听的事.慢慢的成了德妃的嫡系.杨戬总想干脆不伺候皇上.留在德妃殿中听事.起码能做个头头.而且还能避开王旁.可在德妃眼中.或者这才是她待见杨戬的真正原因.

这个德妃到底是什么经历.他的父亲叫崔杰.是个平民.在她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李氏改嫁朱士安.又将她托付给一位姓任的亲戚抚养.因此她就有了三位父亲.

杨戬还真沒看错.这位德妃就是若干年后出生的宋哲宗赵煦的生母.只不过现在德妃的肚子还有点不争气.就算她想争气.那也得有皇上的配合.现在的赵顼.还沒配合的心情.

“我有件事想告诉德妃……”

德妃打发了房中的宫女:“说吧.”

“今天圣上龙颜不悦.”

“因为皇子夭折.”除了这件让德妃暗自高兴的事.她一时还真想不出别的原因.

“有这个原因.还有就是朝中的事.总之.您不知道那些大臣有多烦人.一天到晚弹劾來弹劾去的.沒错的都让他们弹劾出错來.您说.皇上能不心烦吗.”

一丝无声的冷笑神情.一点都沒逃过杨戬的眼睛.

“既然是这样.那你就回去侍候皇上早休息.”德妃的语气放得柔和了许多.

“是.肯定的.皇上明日还要出宫.今天肯定要早休息的……”杨建有意无意的说道.

“出宫.”德妃吃惊的样子

“是啊.明天有个案子开审.现在都轰动京城了.难道德妃您不知道吗.”

德妃这个气.皇宫大内后宫之中消息本來就少:“一个案子而已.有什么可轰动的.皇上下个圣旨不就平息了吗.”

杨建笑了笑:“这您就不知道了.这案子之所以轰动京城.就是这次皇上不下圣旨.而是交给百姓去判.”

“笑话.圣上糊涂了么.百姓如何判断案子.”

“圣上可不糊涂.只是听了镇南王的.听说是个女子杀了自己丈夫.然后投案自首.是否因投案自首从轻处理大理寺.刑部还有登州知府态度都不一样.所以.明天开封府公开审理.而且还有个什么陪审团.都是在野的官员.士绅还有名媛.最后他们投票决定结果.”

“呵呵.这倒是很好玩的.难怪圣上想去.就连我听的都想去了.”

杨戬歪着头想了想:“德妃.您要想去.我想个办法让圣上带您去.”

“那可好.”

“您可千万要保密.明日一早我就來接您.我得回去了.皇上正因为吕诲弹劾王安石的事生气呢.”杨戬说完转身要走.

“吕诲.御史吕诲.吕献可吗.”德妃停下正在梳理头发.看着杨戬问道.这是这半天她头一次正事看这个小太监.

“正是.唉.反正这两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等.王安石就是镇南王王旁的父亲.仗着他儿子的爵位.他在皇上面前很得势.那吕诲……”

“更不是好东西.”德妃咬着牙很恨的说道.

杨戬笑了.这么长时间自己的辛苦可沒白费.王旁可恨.司马光和吕诲一样可恨.

忽然杨戬眼圈一红.眼泪都快掉下來了:“德妃说的太对了.若不是这该死的吕诲.我师傅他……他就不会枉死.”

“哎呦.这是怎么了.來.到近前说话.”

杨戬走到德妃面前.拿起梳妆台上的梳子.给德妃篦着头发.吸溜了一下发酸的鼻子:“我师傅任守忠.当年是先皇身边最受重用的内臣.做过黄门官.还做过西头供奉官.领事御药院.仁宗亲政后.做过迁潭州都监.泾原路驻泊都监.师傅功绩累累后來英宗即位.拜宣庆使、安静军留后.可是.就是这么忠心耿耿.最后竟然被斩首.”

说到这杨戬在也抑制不住了.呜呜的哭了起來.德妃眼圈一红.眼泪也跟着掉了下來.

“咱们大宋自开过.太祖就立下规矩.不杀文官.我师傅也是官员啊.内臣也都有等级的.可怜我师傅.连申冤的机会都沒有……”

德妃拿起手帕.擦了擦眼泪:“好了.别哭了.真沒想到你师傅竟然是我养父.而且你和养父感情还这么深.这吕诲.司马光.我不会饶了他们的.”

“还有.那个王旁……”

“是啊.这个可恶的王旁也是三番两次加害养父.真希望明天那个什么公审出点什么事.让皇上重新认识一下他们.”

杨戬抽抽搭搭的擦了擦眼泪:“德妃.您对我这么好.师傅对我更好.以后我肯定好好侍候你.我先回去了……”

“放心吧.你记住.你师傅是我养父的事.不可以告诉任何人.另外.吕诲.王旁.司马光.这些人咱们让他们斗.斗得越热闹越好.等他们斗累了.我会一个一个收拾他们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争宋最新章节 | 争宋全文阅读 | 争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