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宋 第100章 李世宁献策

作者 : 金坐佳

王旁看着李世宁义愤填膺的样子.心想这个人是父亲的学生.又饱受党争之苦.若只是说些气氛抱怨的话到也正常.却不知道这个人的才学如何.想到这他点点头说道:“李兄说的并非沒有道理.可新法实施必然有利有弊.不能一概否认也不能推崇的过高.如今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如果我再强行奉劝皇上继续实行新法.不但旧纷争会再起.也未必会有什么成效.”

李世宁一脸严肃的说道:“王爷.新法不过实施十年.而且实施过程中也是断断续续.更有下面官员阳奉阴违.怎知道新法不出于大利.就那青苗法说.至少三五年百姓和地方周转调度的开了才可能初见成效;再说募役法.也要有个两三年可看出地方职役的变化.这些还都是年头少的.将兵法和保马法起码要五年以上才能显示出我宋军的战斗力.甚至要经过大的阵仗才能看出新法的优异之处.您说怎么能断断续续或是说停就停呢.”

王旁听这李世宁说的很有道理.点头赞道:“李兄所言甚是.改革之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这决策权最终还是在圣上手中.改与不改看的是天子意愿啊.”

李世宁摇摇头:“改和不改结局可谓大不同.”

“说來听听.”王旁倒是饶有兴趣.

“对于当今圣上來说.经历了几朝之后.官员腐朽纵于享乐.冗兵冗将积弊甚多.国库日渐空虚.百姓怨声载道.这些必须改.因为改了也许错了.但不改肯定会亡国.而皇上初登基时.为了稳固其权.收买人心.下令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虽然有人反对.但却是顺应天意合乎民意.然而.当皇上逐渐可以将朝臣稳住了.渐渐显示出皇威之后.改革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正因为此.皇上才会左右摇摆.这种变化不是改革利弊结果的变化.而是朝臣中以及皇族中利益趋势的变化.若是皇上坚持去新政.也许再有十几二十年.我大宋再无他邦可敌.只可惜.皇上不定最终会让人心不定.反而让党争之倾轧延续.我只怕日后这种政局的反复.会让我大宋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说的好.”王旁拍拍了掌.

李世宁收住了话.见王旁不怒而鼓掌忙低头说道:“在下句句肺腑.如有冒犯还请王爷见谅.”

“李兄说得是不错.可为何不肯复官施展报复.”王旁又试探的问道.

“王爷您也说了.最终决定权在圣上手中.如今朝中官员只知道拼命护着自己的官.却少有真心做事.这样的朝廷……”李世宁不屑的摇头.

王旁托着下巴看着眼前的李世宁.虽说此人说的很好.他还不能确认眼前这个人是自己能用到的人.“那李兄日后有何打算.”

“不瞒王爷.我也在等.”

“等什么.”

“等一个人.虽不能说力挽狂澜.但此人必须有大胸襟.能做大事.”

王旁眼中带笑:“李兄说的大胸襟.做大事是指的什么.难道李兄想等个反朝廷的人吗.”

“不敢.”李世宁心里所想被王旁一语道中.赶忙将头低的更深.

王旁呵呵一笑:“李兄.不是我小看你.纵有做大事的人在.你又有能作甚么.难道说说当今的弊病就能做大事了.”

这一激将法果然见效.李世宁抬起头看着王旁:“王爷.恕我直言.我原以为王爷是做大事之人.听说王爷失踪多年又回來了.又听李格非三番五次提及王爷.故而才有想求见的心.”

“那现在呢.”王旁逼问道.

李格非哈哈一笑:“既然王爷问.那我就直说了吧.王爷能坐着听我说这么多.可见你也知道这新政的利弊.可王爷为什么不急于劝皇上恢复新政呢.我猜有两个原因.第一:王爷见大势已去.真心想像王相公那样做世外之人.第二.王爷你在酝酿更大的计划.”

“哦.那你猜猜.到底是一还是二.”

“必然不是一.否则王爷不会诱导我一点点说出我的想法.既然话已经说到这.我就冒险给王爷献策.由王爷看看我能做什么.”

“不急.”王旁暂时沒让他继续说下去.

李世宁一愣.难道自己估计错了.

王旁让人将酒宴在房中摆下.两人重新入座.他这才举杯说道:“难道有缘在此地见到李兄.恐怕李兄心里也在想刚刚我为什么不让你继续说.这半天.李兄也该平静了心情.这杯酒算我敬你.若你信任我要献策.算是我王旁敬你的.若是你有些犹豫.这杯酒就当我们我们小聚小饮.”

李世宁端起杯一饮而尽.这半天他算体会.这王旁不紧不慢不温不火的城府还真不是一般人可比.若是刚刚自己一口气说了.恐怕这会儿多半还会后悔.但沉了这半天.又听王旁这话李世宁断定王旁正是他要找的人.

放下酒杯李世宁说道:“王爷大概也知道.我对朝廷已是失望至极.当年阿云案被翻案.纵然我一朝官员都无法保家人安危.更何况是平民百姓.这些年虽沒什么大的纷乱.但民间已经积怨很深.只是缺少个爆发点而已.当年王相公提出富国强兵.一点都沒错.富国富民.强兵强国.这才能一而再的发展.如今国不富兵不强.若是真有反叛起义.恐怕我大宋的兵卒连百姓都敌不过.那还不乱套了我看这时间不用多久.便会有民间积怨爆发.到时候朝廷就会顾此失彼疲于对付内乱.那我大宋就真的完了.”

王旁道:“这点说的也有道理.可我一个无权无职无兵之人.李兄是不是对我太过厚望了.”

李世宁一笑:“谁说王爷无兵.西夏如今已经危如累卵.据说那个梁王爷是您的儿子.如今西夏明知此事但不能奈何他.还不是因为王爷的震慑.可梁王爷要想拿下西夏实权也非易事.这种僵持未必对那梁王爷有利.王爷可与吐蕃联手.助阵梁王爷.那样西夏已经是王爷的囊中之物.至于吐蕃.名为欺丁实为阿里骨掌权.王爷可一箭双雕等于相助阿里骨.吐蕃已经是臣国阿里骨和王爷有是兄弟.那日后吐蕃还不是等于在王爷您的掌控.更何况吐蕃偏僻.地广人稀但可做贸易要道.王爷最善经营这对你不是难事吧.这两处可算外援.此次王爷为皇上炼丹据说要找一世外清幽之地.我想荒山野林偏僻之处王爷应该不只是为了炼丹吧.我也知道.我说的王爷恐怕大抵已经想到.就算我多言了.來我敬王爷一杯”李世宁倒满酒举起了酒杯.

这下轮到王旁一饮而尽.喝罢就王旁笑道:“永叔果然沒推举错人啊.你还真说到我心坎里去了.这些事我倒也想过.但想的容易坐起來难.不知道李兄有什么高见呢”

李世宁拱手说道:“王爷刚才盛情邀请.在下有所推却.还请王爷见谅.我是实在不想做官或者寄居到王府之内.如今王爷在等待时机.这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西夏那边还是要抓紧.我只怕梁王爷年轻缺少决断.又牵念梁乙埋养育之情以至耽误了夺权先机.要是等梁落瑶想明白了放出來李秉常.那西夏的帝位可就坐的稳而不好夺了.”

王旁道:“那要是我让李兄你去西夏辅助我儿王石.也就是那梁王爷.你可愿意.”

李世宁忙称谢:“多谢王爷抬举.我正想先做点事出來……”后面的话他沒好意思说.免得王爷看轻他.

王旁哈哈大笑:“如此甚好.我明日就给你修一封.你带着他到永乐成去见王石.”

“多谢王爷.不过.我还有一件事要.”

“哦.什么事.”

“刚刚我也说了.如今民间怨声载道.百姓有些积怨.但王爷不要借着积怨爆发行事.”

王旁心想这个人的话有点意思.若是天时人和都到为何不能.

“总有积怨爆发.也是一时.官员短视.民众更是.更有强匪.粗莽撞之人要借机闹事.王爷岂可和他们一般.要做咱们就做正规军.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如果我推算的沒错的话.会有让王爷正名之时.少则三五年.多则十余年.就是不知道王爷能不能等.”

王旁笑呵呵的看着李世宁.原本只以为自己能预言.那不过是因为自己知道的历史事件多.怎么这李世宁也会预言.难道世上真有神算或诸葛.

“你都能等.我为何不能”

李世宁道:“我已经等了几年了.好在如今让我等到了.只可惜.至今我也沒等到女儿回來.只怕今上也难见面.”

王旁见他神情中几分哀怨.十分体谅他心情.于是说道:“你且西行.你女儿的事包在我身上.等我回京城就安排人去查找.但不知道你女儿有什么标记可相认.”

虽然李世宁心里已经不报希望.但还是谢谢道:“女儿乖巧俊俏.下额有一颗痣.只不过离家时年纪太小.说是被送人.却也再找不到那人.想必是人贩抱走了.”

“那你前妻有沒有说送谁了”

“我问过.她不肯说.外人只道我休妻.却不知实则妻休我.她家有些势力.原指望将她许配给我能飞黄腾达.算了.不提也罢.倒是委屈了阿云和我的孩子.”

只言片语.王旁已经了解大概.二人又饮酒畅谈到深夜.随后王旁给了李世宁一些银两又带上信让他去见王石.从登州等了两天.等到了去高丽的商船.王旁这才带着武龄和时迁來到高丽.从高丽辗转.又过几日他们终于來到辽朝开州.正是女真完颜部落所在.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争宋最新章节 | 争宋全文阅读 | 争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