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宋 第093章 护兄小武松

作者 : 金坐佳

戴宗一进门见到王旁上前施礼口中说道:“王爷您可到了.我都來了两三日.正琢磨去哪找您去了.”

王旁笑道:“难怪是神行太保.竟然一人比我们两马还要快.”

“神行太保.”一旁的时迁好奇问道:“这是戴大哥的绰号吗.”

戴宗忙说道:“什么绰号.王爷过奖了.”

王旁摇摇头.这绰号难道是自己给起的.听戴宗又说道:“我一來就去见过武吏了.他也知道您将到清河县.所以特地沿途酒店馆驿都打了招呼.一旦看见您二人.便去通知他.我也是听他说的.估计他一会就到了.”

果然沒过多久武龄便也來到客店.人还沒进屋就已经听到店中掌柜和小二的招呼声:“武吏.您等的客人在楼上呢.”紧接着便是楼梯响动声.武龄几乎是一路跑上來的.一推门正见迎面王旁端坐.武龄三步并作两步就來到王旁近前拉着王旁竟然有些哽咽.

王旁心里也是十分激动.这可是当年出生入死征战沙场一起的兄弟.眼看武龄已近四十.头发胡子都有点花白.十多年光景这么一晃就沒了.不由心中也是感叹.

“快坐.快坐.时迁.赶紧给武吏让座上茶.”王旁忙吩咐着.

“王爷.您怎么才來啊.等得我们可是心急.”

“途中经过梁山泊.刚好赶上阮星家有些事.故而耽误了几日行程.快说说你这些年过的可好”

“就算还好.不过总觉得沒有跟王爷在一起时候做事开心.”

“家里可好.武楠可好.”王旁关心的问道.

“家里还算安稳度日.岳父原是本县县令.如今已经卸任.好在信任县令也算体恤旧衙门口的人.我这不还是挂这吏一职吗.武楠也成年了.娶了媳妇有自己的生意.什么时候能生个一儿半女的就将嫂子接來.也好有个照顾.”武龄乐呵呵的说道.看來日子过的还算可以.

王旁心想一來就招呼着武龄跟自己走似乎有点不合适.毕竟现在不比当年.武龄也已成家立业.想到这他点头说道:“武楠能有你这样的叔叔也是他的福分.当年你兄长武苏也是为本王做事.可惜走的早些.武楠这孩子现在做什么生意.要不让他跟着我去做.”

武龄哈哈笑了笑:“小生意.在县城中开了个粥饼铺.做的还算可以.跟着王爷可不行.不能让王爷见天的喝粥吃炊饼吧.”

王旁也是呵呵一笑.但听到炊饼一次.想到这家人刚好姓武.于是问道:“这清河县做炊饼的姓武的人可多吗.”

“别说做炊饼的.就是整个清河县姓武的就我们一家.所以來此地找我们好找的很.”

王旁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赶忙又问道:“那武龄你有沒有子嗣.”

武龄不好意思笑道:“王爷见笑.犬子武松今年六岁.”

王旁差点沒从椅子上跳起來:“你儿子叫武松.”

武龄吓了一跳一脸茫然的问道:“怎么.这名字不好吗.要不王爷给改起个”

“好好.名字怎么能随便改好的很.好的很.”

这又皱眉又说好的很.众人都奇怪王爷这是怎么了.王旁沒怎么.他就是合计着自己來宋朝本來以为要來场改革的大戏.沒想到让未來人一搅合变成水浒前传了.

他忽然又想到一事问道:“那武楠娶的是哪家的女儿.”

“这姑娘娘家姓潘.”

王旁一咧嘴.这下崴了.听武龄又说道:“这家本是做小生意开粥铺的.武楠学了手艺在隔壁烙炊饼.一來而去粥铺潘掌柜见武楠人老实厚道.偏巧县里有痞子向潘家提亲.潘掌柜宁肯将女儿嫁武楠也不愿嫁给那地痞.”

“这也是跟武龄你在衙门口做事有关吧.”

“王爷您说的可真沒错.我在衙门口有照应了.将來这小两口也不会吃亏.姑娘过了门.两家并一家开了这粥饼铺.生意越做越好.我大哥若是在天有灵也可安心了.”

王旁听的这心里还真七上八下的.虽然姓名倒是对上了.可先前经历不同想必之后命运也未必相同.几个人又闲聊了会儿.武龄说道:“王爷您今晚就在此委屈一晚.这大雪夜路不很好走.明日一早我就接您进县城.”

“也好.对了.我再问一问.清河县有沒有复姓西门的人家.”

“沒有.”武龄很干脆的答道.

“确信沒有.”

武龄想了想:“王爷.这清河县就这么大地方.我再此多年虽然吏是负责官吏升迁的事.但县中的大小户也都是知道的.姓什么的都有.就是沒有姓西门的.”

这下王旁放心了.他呵呵笑道:“沒有最好.”

看着王旁笑的古古怪怪的.武龄心中好奇可又不便多问.心想大概是王爷一别十四年.有些事不了解了也正常.

第二天一早.王旁等人就來到清河县县城.县城不算很大.但是人口密集.县下辖六镇.县城位于六镇之中.县城呈椭圆形.城墙的里外两面都是用七层砌.中间用土夯筑.上百用尺厚的灰渣封顶.高3丈.宽2丈.有东、西、南三门、唯独沒有北门.县城内衙门、庙宇、戏楼应有尽有颇为繁华.南北狮子路东西紫石街.将城分出了东西南北.

“武楠的粥饼铺是不是就在这紫石街上.”王旁想到水浒中那武大郎的住处开口问道.

武楠笑道:“王爷光惦记这武楠了.要是他知道该不知道多欣喜呢.您还真说对了.不过现在还早.您要是想尝尝他们小两口的手艺还得在等上一个时辰.不如先到舍下小坐.认认自家的家门.”

王旁也笑了.心想武大郎的炊饼倒是有名.不过自己更想看看那武大的潘姓的媳妇是否贤良淑德.要是真如那位施耐庵大神所写.也就不必等武松出场了.可再一想.武松如今刚刚六岁.那媳妇怎么也比武松大十來岁.这要等到武松成年那潘金莲也半老徐娘了.还谈什么勾搭不勾搭的.

说话间几个人來武龄的家宅.武龄不过是县里的吏.县城府衙之中六房不算是朝廷钦点官员.府衙六房的工作人员称“攒点”、“吏”、“办”、“役”、“胥吏”等.六房的办事人员均沒有俸禄和工食银.只能靠微薄的纸笔费、抄写费、饭食费等维生.因而他们只能靠谋取各种私利.以补其收入之低微.这些职务中吏房是管官吏的.有权有势.在知县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所以经常会有些开赏.奉迎的人也多.所以收入还算是中等可以维持.但武龄生性耿直.不屑于靠私利营生.岳父也算是个清官.因此他的家宅未免看上去有些寒酸.

一人高的院墙.进院三间正房.院中耳房便是厨房或是堆放杂物.六七岁大的孩子正挥着和他一边高的扫帚.费力的清着从院中到正房的路上的雪.听到院门响动一抬头见武龄带着三四人回來.便扔下扫帚喊着爹回來了便跑了过來.

妇人从房中迎出來:“可是王爷到了.鄙舍寒酸.王爷快快屋里请.”

武龄到是对这简陋之宅不以为意:“快快烧上水.去茶楼买点好茶叶.”

妇人似有话说.王旁看出脸上略带难处便笑道:“都不是外人.戴宗麻烦你去趟还快些.”说着掏了些银子递给戴宗.有低头看那搂着武龄大胯的孩子:“这便是小武松.”

武龄只道王旁说自己儿子年岁小.便笑呵呵说道:“小儿顽劣.一出门便和邻家孩子打架.大小两三岁的都不是他对手.我便让婆娘看着他免得惹祸.”

“六岁大的孩子能惹什么祸.”王旁拍了拍武松的脑袋.

“王爷可不知道.前几天给邻家孩子封了眼.到现在人家孩子眼眶还青着呢.这孩子.”武龄说着埋怨的话眼里却全是笑意.

“谁让他笑话我哥哥现在我力气小.等我再长大点.我拧下他脑袋來.”小武松向上提了提松垮垮的棉裤.一副不服的样子.

“这孩子.就知道打打杀杀.可是真像你爹.”妇人小声说着.

武龄倒是哈哈大笑:“我儿子当然随我了.等你长大些就让跟着王爷去打仗去.王爷快屋里请.别站院中说话啊.”

王旁心中百感交集.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小小年纪武松这狠劲儿就已经初露端倪.小孩子童言无忌.看这虎头虎脑的孩子王旁还真是从心里喜欢.他跟着武龄朝正房走.看这一夜雪已经下了到脚踝厚便吩咐道:“时迁.你陪着武松玩会儿给他堆个雪人.”

“雪人.何物.”时迁一脸茫然.

武龄听到这话走到门口也站住了:“对啊.咱们堆雪人的时候还是十多年前了.那会儿为了咱们堆着雪人向前行.想着好像就跟眼前的事似的.”

王旁也是旧事浮现眼前.心想看这样子拉着武龄跟自己走未必适合.重温一下也挺好的.于是一挽袖子说道:“來.咱们再堆一个.”

戴宗回來的时候.王旁武龄时迁正热火朝天的院门口堆了个大大的雪人.武松站雪地里蹦着脚的拍手笑.周围三五个邻居探出头看着.雪人堆好了.王旁将扫帚插在雪人身上拍拍手:“完工.喝茶去.”几个人笑着回到房中喝茶聊天.

中午的时候.武龄带着王旁去武楠的粥饼店.一出门王旁乐了.周围邻居家家户户门口都效仿他们堆了大小不一的雪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争宋最新章节 | 争宋全文阅读 | 争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