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玩家 第四十二章 他国遇同胞

作者 : 山客

更新时间:2012-10-09

8月1日,董祥和等一行人转转来到斯坦福大学。

来美国之前,董祥和做了很多功课,他了解到斯坦福大学一年有三个学期,通常两个多月为一个学期,到了六月中旬,学校就放暑假了。暑假有三个月,暑假有三个月,但学生们不会真正放假;总会申请各种不同名目的进修和学习语言。有的是到欧洲等不同国家的大学去进修,有的就在美国的其他大学去进修。当然这是需要申请到奖学金,不然昂贵的学费和旅途等费用自己付不起。

为了能够带顾晓倩一起来美国,董祥和只能等顾晓倩放暑假了,虽然他来到美国的时候,斯坦福大学正在放假,但他觉得自己有很大的机会找到杨志远。

“这学校挺美的吧?”董祥和笑着对顾晓倩说道。

“是啊。在国际上,斯坦福大学可是一所非常有名的名校啊,能够来此一游,也算不枉此生了。”

“呵呵,你对人生的要求也太简单了一点,要是你愿意的话,将来我出巨资资建造一所以你为名的大学,说不定一百年后,这所顾晓倩大学比斯坦福大学还要有名。”

“我发现有些时候,你真的不太喜欢动脑子,居然取这么难听的名字。”

“先不说难不难听……你可知道斯坦福大学的由来啊。”

顾晓倩摇了摇头。

“既然你不知道,我就给你讲个故事吧,这个故事发生在斯坦福大学建校之前,有一天,一对老夫妇没有事先预约,就直接去拜访哈佛大学的校长。女的穿着一套退色的条纹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则穿着布制的便宜西装。校长的秘书在顷刻间就断定这两个乡下老土根本不可能与哈佛有业务往来……”

“老先生轻声说,我们要见校长。”

“秘书很礼貌地回答,他整天都很忙。”

“老妇人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

“过了几个小时,秘书一直忙自己的事,把他们冷落在一边,希望他们知难而退,知趣地离开。他们却固执地等在那里。秘书终于决定通知校长,校长不耐烦地同意了,接待了这对夫妇。”

“老妇人说,我们有一个儿子曾经在哈佛读过书,他喜欢哈佛,他在哈佛的生活很愉快。但是去年,他因车祸而身亡。我丈夫和我想在校园里为他留一纪念物。”

“校长并没有被感动,反而觉得可笑,粗声地说,夫人,我们不能为每一位曾读过哈佛而后死亡的人建立遗像的。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校园看起来不和墓园一样了吗?”

“老妇人说,不是,我们不是要树立一座遗像,我们是想捐一栋大楼给哈佛。”

“校长再次审视了一下乡巴佬身上的条纹棉布衣服及粗布便宜西装,然后吐了口气说,你们知不知道建一栋大楼要花多少钱?我们学校的建筑物价值超过……好像几百万美元吧,具体多少数字,我也不接的了……”

“这时,那位老妇人沉默了。校长终于如愿以偿,可以把他们打发走了。”

“这位老妇人转向她的丈夫说,只要几百万就可以建座大学?那我们为什么不建一座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

“就这样,斯坦福夫妇离开了哈佛,来到加州,成立了斯坦福大学以纪念他们的儿子……有人说,美国哈佛大学的校长为一次错误判断,失去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却造就了斯坦福大学。我觉得嘛,哈佛大学的校长的错误判断,毕竟哈佛大学现在是一流大学,斯坦福大学也是一流大学。”

听完董祥和说的故事,顾晓倩笑着问道:“你说的这个故事是真的?”

“是不是真的,我也不清楚,我也是从书上看来的。在国内,大部分大学都以地名命名,而国外有不少著名大学以人名命名,斯坦福大学是一所,哈佛大学也是……等以后我们都成为名人了,再你的名字为名创建一所大学,一切都顺理成章的。”

“我的名字太女孩子气了,要是命名为顾氏大学,倒是可以,呵呵,还不如命名为董氏大学呢!不说这个了,你来美国可是为了找投资项目而来,准备怎么找呢?”

“不急,先玩两天在说。”

“两天之后呢?”

董祥和想了想,微笑道:“明天找家网吧上网,再找网吧里的顾客聊聊,从他们的口中了解一下周围有没有小意思的网站,登陆这些网站看看,从中寻找商机,要是还找不到,就联系斯坦福校方,问问有什么项目可以投资的,斯坦福大学很多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开始创业了,创业之初,需要风险投资的。”

“刚才进学校之前,我看到路边有家网吧,我们现在就过去看看吧。”

“行,就依你!”

进入网吧之前,董祥和苦笑道:“晓倩,待会儿和老美谈话的时候,你也要做我的翻译啊。”

“知道了。”顾晓倩嫣然一笑。

董祥和高中的时候,英语成绩很好,可他是重生人士,重生之前,他高中毕业后,很少用到英语,一年也说不上几句英语,加上重生之后,他也没有特意去花时间学习英语,以他现在的情况,根本无法和一个老美用英语正常交流。

“以后得花点时间学学英语,全球经济一体化,再过几年,免不了要和外国人打交道。”

进入网吧后,董祥和见到两个黄种人正在坐在电脑上网,背对着他,对顾晓倩说:“你说他们会是华人吗?”

“去问一下不就知道了。”

“嘿!”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转过头,望着董祥和,笑着问道,“你们来自国内?”

“是啊!”董祥和开心道,走上前打招呼,“这位大哥你是哪里人呢,我是粤东省的。”

“我江北的。”这个男子站了起来。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董祥和,刚来美国没有多久,能够在这里见到老乡真的很高兴。”董祥和伸手和这个男子握了握手。

“我也来美国没有多久,我叫季奇。”

“季奇?”董祥和心里嘀咕一声,感觉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不记得在哪里听过了,“你比我大,你不介意的话,我就叫你季大哥了。”

“可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来美国人是的朋友,方正,老家晋城的。”

“方大哥,你好。”董祥和伸手还坐在电脑椅上的男子握了握手。

“你好。”

“不介意的话,你们叫我阿祥就行了,这位是我女朋友——顾晓倩,这三位是和我一起来美国玩的朋友。”

方正盯着董祥和的三位保镖看了几眼,微笑问道:“阿祥,这三位不会是你的保镖吧?”

董祥和不置可否一笑,说道:“家里人担心出国不安全,就让我叫了几个朋友一起来。”

方正和季奇看出了董祥和的身份不简单,季奇好奇问道:“你们这次来美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旅游?”

“旅游其中一个目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希望找个投资项目。”

“投资项目?”方正问道,“你想投资什么行业呢?”

“互联网项目。我感觉未来几年,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美国凭借自身的科技,以及经济优势,互联网产业肯定会领先其他国家一步发展,想着来美国看看……方大哥,季大哥,你们知不知道有意思的网站呢?不是那种大公司创办的。”

“我知道一个网络指南信息网,你可能会感兴趣呢。”方正说道。

“方大哥,能不能登录这个网站让我看看呢?”董祥和开心道,他听到对方说“网络指南信息网”这个几个字,他基本上确定就是杨志远和朋友在创建雅狐公司之前搞的网站了。

董祥和看着方正在网页浏览器的地址框中输入了雅狐的地址,过了几秒,他看到了这个网站的首页页面,心中暗道:“看来我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出国之前,我就应该上网输入这个地址看看这个网站……”

董祥和没有想到雅狐公司成立之前,杨志远便和他的搭档成立以雅狐为网站的网站。

“很多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上网的时候,喜欢登陆这个网站,总访问量上百万了,网站收录了很多的网址链接,方便访问用户找到想要登陆的网站……”方正介绍说道。

“这个网站有意思,一般的网络用户不可能记太多的网址,有了这个网站,上网很方便啊。”董祥和微笑道,“方大哥,你知道这个网站谁创建的吗?”

“知道,这个网站由两个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搞的,这两个人,我都认识,和其中一个还算比较熟,他是美籍华人,要是你对这个网站感兴趣,我可以帮你引荐。”

“好啊!”

“阿祥,冒昧地问一句,你家是不是做生意的啊?”季奇问道。

董祥和含笑点了点头,说道:“我家是做翡翠生意的,最近几年也算赚了一点钱,我对新鲜实物,高科技很感兴趣,要是找到好的项目,可以投资几十上百万美元。”

“你家这么有钱啊。”季奇灿灿一笑,“要是找到好的投资项目,两三年就可以获得十多倍,甚至几十倍的投资回报率。”

“希望方大哥说的这个网站可以成为好的项目。两位大哥,我看隔壁有家咖啡厅,我请你们过去喝杯咖啡吧。”

董祥和等人来到隔壁咖啡厅,坐了半个多小时,边喝咖啡边聊天,主要是董祥和与季奇、方正交谈,顾晓倩和三位保镖基本上说什么话,经过一番交谈,董祥和对季、方二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季奇刚来到美国不久,之前在国内干it行业的,方正则是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还毕业。

方正说了一些有关雅狐两个创始人的事情,。

“……我知道杨志远住在那里,他就住在不远处,我带你们过去吧,你和他好好谈谈,要是你愿意对他的网站投资的话,我估计他会感兴趣……”方正说道。

“那就有劳方大哥。”

前世,杨志远觉得是值得董祥和仰视的对象,尽管两千年的网络泡沫之后,雅狐一直走下坡路,雅狐被很多后进的竞争者超越,但杨志远依旧是一个成功者,值得董祥和去尊敬。

如今,重生的董祥和见到还未发家的杨志远,他心里免不了有些小得意,因为他凭借一千五百元,在没有借助外来资金的帮助,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便创下了十多亿的身价,资产涨幅近十万倍,成就了一个惊人的神话,他相信将来,他在回忆录中公布此事,肯定会引起很多人惊羡。

有方正引荐,董祥和见到杨志远之后,商谈非常愉快,从杨志远口中了解了一些雅狐网站的境况后,提出了一些看法,这些看法都是来自雅狐网站发展过程中所经历过的历程。

“……阿祥,听了你的一番见解,我对雅狐网站的未来发展前景更有信心了。”杨志远开心道。

“jerry,阿祥这次来美国可是找投资项目的,他对你这个项目刚兴趣,你有缺少发展资金,可以考虑和他好好合作啊。”方正插话说道。

“我非常希望可以和阿祥合作,可这个网站不是我一个人的,我要和david商量一下,还有合作,需要谈谈细节问题……我现在给david打个电话,约他出来,晚上一起谈谈……”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生之大玩家最新章节 | 重生之大玩家全文阅读 | 重生之大玩家全集阅读